① 各保險公司所佔市場份額是多少
2019年中國財產保險公司排名:
1、人保股份
人保股份2018年原保費收入為3380.03億元,占市場總份額的33.0%。人保股份是一家綜合性的保險公司,在世界500強之列,其注冊資本為306億元人民幣。公司實力非常雄厚,因此很多消費者更願意選擇人保的保險產品。
2、平安財產
2018年平安財產原保費收入為2474.44億元,占市場總份額的21.05%。近幾年來平安財產的原保費收入增長率比較高,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3、太保財產
太保財險原保費收入位居第三。2018年原保費收入為1173.8億元,占市場否總份額的9.98%。近幾年來太保財險原保費收入比較穩定,增長速度比較平緩。
4、國壽財險
中國人壽屬於國有企業,業務范圍涵蓋保險、投資、銀行三大板塊。旗下的國壽財險是一家全國性專業財產公司,注冊資本八十億元人民幣,經營范圍包括財產損失保險、責任保險、信用保險和保證保險、短期健康保險和意外傷害保險、上述業務的再保險業務等。
5、大地財產
大地財產是中再集團旗下唯一一家直保財險公司。2018年原保費收入為424.15億元,占市場總份額的3.61%。
數據顯示,中國人壽以標準保費333.1億元居首位,同比增2.02%;標準保費為223.15億元的平安人壽次居第二,同比增5.37%;太保壽險以111.37億元居第三位;但同比增幅最高達12.16%。
因此,壽險業第一梯隊的座次為中國人壽、平安人壽、太保壽險;其規模保費分別為2004.07億元、1093.52億元、563.96億元;同比增幅亦分別為3.84%、20.84%、7.82%。
由此可以看出,壽險前三甲的標準保費與規模保費座次一致。而若以標準保費計算,中國人壽、平安壽、太保壽險的市場份額佔比分別為:27.9%、18.7%、9.34%。
第二梯隊新華市場份額佔比7.5%
壽險業第二梯隊的座次如:第四名泰康保險,標準保費100.44億,同比為負增長12.87%;規模保費507.66億,同比負增長1.40%;第五名新華保險,標準保費89.72億,同比負增長11.85%;規模保費516.10億;同比負增長5.52%;
第六名人保壽險,標準保費63.25億,同比增7.44%;規模保費509.11億,同比增長11.18%。
而以標準保費口徑計算,泰康、新華、人保壽險的市場份額分別為8.4%、7.5%、5.3%。
72家壽險市場份額不足1%
彼長則此消。在「老六家」佔領市場份額的同時,中小型險企的生存空間卻被進一步壓縮。據記者梳理,2018年有25家險企的原保費出現負增長,有19家負增長超過20%,有8家負增長超過50%。保費同比下滑幅度較大險企包括和諧健康、華匯人壽、安邦人壽、東吳人壽等。
除不少人身險公司保費出現負增長之外,2018年絕大多數中小險企份額均低於1%。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顯示,去年91家壽險公司中,有72家公司總保費市場份額均不足1%。那麼,制約中小型壽險企業發展的原因是什麼呢?
從麥肯錫發布的《紓困突圍——中國中小保險企業破局之道》來看,中小保險公司亟需解決外部競爭和內部經營兩大挑戰:外部而言,監管收緊,粗放模式不再。未來,良性的進入和退出機制將逐步形成,行業的優勝劣汰會更加明顯,中小保險公司的壓力也會進一步增大;
內部而言,中小保險公司面臨內部治理不穩定、基礎投入長期不足、產品開發動力較弱、渠道管理上對第三方的依賴性高、客戶經營薄弱,以及品牌經營理念淡薄等挑戰,相較於大公司處於劣勢。
② 保險有效性如何衡量有什麼指標
簡單來說,你去商場買東西,100元買的東西肯定比五十元的東西要好,因為是一分專錢一分貨。
同時保險本身沒屬有好壞之分,因為所有的費率都是保監會統一按照國人的生命年限作統一計算,也就是說兩家不同的公司所產生的保費在原則上是一樣的,或近似的(由精算師計算好)。
包括所保責任也同樣是數據統計出來的,都是適合國人的保險責任。
你說的情況可能性有,那就是消費型的險種,就是交了保費,出險賠,不出險,錢不退,比傳統壽險,保費低,保額高(不過很多險種是沒有消費型的),傳統壽險是,交了不白交,不出險還可以退本金。
不知以上回答是否滿意,如有其它問題可以發郵件
baola444@yahoo.com.cn
③ 考核保險公司的指標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隨著保險市場的進一步開放,我國保險市場主體越來越多,各保險公司之間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各家保險公司也更加註重保險統計和公司的業績考核工作,以期樹立良好的公司形象,促進業務發展。應收保費率反映公司應收保費資產狀況,而結案率反映理賠進度,兩者均為保險公司比較重要的經營考核指標。但一直沿用至今的應收保費率和結案率指標的計算方法明顯是錯誤的,它們沒有真實反映保險公司應收保費情況和理賠部門結案進度,需要予以改進和糾正。
一、傳統結案率計算公式存在的爭議
結案率既可按月、按季計算,也可按年計算,它是一個對外樹立公司形象,對內考核各級保險公司經營管理情況的重要指標。因此,不論從實務角度還是從理論角度來看,我們都需要科學、合理地計算結案率,通過它來真實反映保險公司一定時期內的工作效率,尤其是理賠部門的結案進度。計算結案率的現行公式如下:
結案率=已決件數/(已決件數+末決件數)×100%
經過分析和檢驗,我們不難發現該公式至少存在三個方面的錯誤。第一,從統計原理而言,「已決件數」是時期指標,而「未決件數」是時點指標,兩者不宜在公式的分母中直接相加、在分式中直接相除,也就是說,由於兩者性質不同,「已決件數」和「未決件數」這兩個指標根本不具有可加性和可比性。第二,在年初的幾個月里,由於理賠工作剛剛開始,「已決件數」數值偏小,而「未決件數」對於已經開業多年的保險公司來說,基本上是常年相差不大而數值卻相對較大的一個數,所以,由此公式在年底之前按月或按季計算結案率時,所計算出的年初結案率就比較小,不能真實地反映理賠人員和保險公司當期的實際工作業績。第三,在一家新開業的保險公司計算結案率時,或保險公司無上年未決賠案而計算結案率時,由於「未決件數」數值為0,該公式變成:
結案率=已決件數/已決件數×100%
這時計算出的結案率始終為100%,結果顯然是錯誤的。
此外,在其他一些文獻中還陸續出現了幾個不同的結案率公式,主要有:
結案率=本年累計已決件數/本年累計已立案件數×100%(1)
結案率=本年已決賠案數/(本年發生賠案數+上年末決賠案數)×100%
(2)顯然,公式(1)只適用於新公司,或者無上年未決賠案的保險公司,而一家經營多年的保險公司在年初時是不可能沒有上年未決賠案的,所以此時公式(1)便是錯誤的。實際上,公式(1)的關鍵之處就是分母「本年累計已立案件數」只考慮到了公司新立案的案件數,沒有考慮到上年未決的賠案,而分子「本年累計已決件數」中顯然包含了屬於上年未決的賠案,這就形成該公式的分子分母不可比。而公式(2)的錯誤之處同傳統的現行公式是一樣的,即分子分母中的時期指標與時點指標不具有可加性,這樣計算出的結果仍然錯誤地表現為:年初時計算的結案率太小,以及新保險公司計算的結案率為100%等等。
二、結案率計算公式的「改進公式」仍不完善
對上述幾個結案率計算公式中的錯誤目前已有人提出了改進公式。其中,《保險研究》2004年11期刊發了周德俊同志撰寫的《科學設置結案率指標進行精細化管理》一文就很好地分析和指出了現行結案率計算公式的錯誤,並得到了結案率計算公式的「改進公式」。然而,經檢驗發現,該文章雖然指出了傳統公式的錯誤,但是所謂的「改進公式」卻並沒有真正改進原公式中的錯誤,而是把其中的一些錯誤又延續了下來。該文章的「改進公式」如下:
結案率=已決件數/(已決件數+末決件數)×100%(3)
其中A隨時間進度按月依次取值為1,2,……,12。毫無疑問,公式(3)的確改進了原來的結案率公式。但對照前面所指的傳統公式的三個錯誤進行分析,不難發現,公式(3)只是解決了其中年初結案率太小的問題,而其他錯誤仍然未解決。第一,「未決件數」是時點指標,修正後的「未決件數×A/12」還是時點指標,兩者仍然不宜直接相加和相比。第二,在計算一家新公司的結案率時,我們會更直觀地看到該公式的錯誤。例如,某家新開業的公司當年一月立案1200件,同期已決900件,顯然該公司此時的結案率應是900/1200;75%,可是按上述「改進公式」計算則變成9001(900+300/12)=97.3%,與實際結果相差很大。第三,公式(3)也沒有真正解決年初結案率指標太小的問題,因為一方面如上所述,「未決件數×A/12」還是時點指標,它與時期指標「已決件數」不宜直接相加,另一方面這樣計算的結案率也不符合真實情況,不能客觀地反映出一個公司當時的結案進度。
三、正確計算結案率的思路
事實上,根據統計原理和保險理賠工作的實際情況,只要針對現行結案率計算公式中的錯誤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就能得到正確計算結案率的思路:第一,結案率是一個結構相對指標,反映的是部分與整體的關系,這里的「整體」就是一家保險公司當時所面對的所有案件,「部分」即所有案件中已經結案的案件。隨著時間的推移,「整體」與「部分」均應越來越大,也就是說這兩者應構建成時期指標來相加和相比。第二,這里的「部分」即已決案件容易明確,即到計算指標時為止,已經結掉的案件,而「整體」即所面對的所有案件則可以分為當年新立賠案和上年未決賠案兩部分來處理,分別稱為「本年累計立案件數」和「年初未決件數」。第三,上年未決案件或稱「年初未決件數」就是上年底轉至當年初公司未結案的案件數,這個數是一個固定數值而不是時點指標了,並且在計算結案率時把年初未決案件數分攤到一年的12個月中去,這樣,每個月、每個季度就可以按時間進度計算結案率指標。根據以上思路,提出新的結案率指標計算公式如下:
結案率=本年累計已決件數/(本年累計已立案件數+年初末決件數×A/12)×100%(4)
其中,A:1,2,……,12。
應該說,公式(4)解決了結案率的計算問題,它能夠真正反映保險公司的理賠進度。現在對照現行公式中的不足,逐一分析如下:第一,分子、分母中的三個指標中「本年累計已決件數」和「本年累計立案件數」為同一時期的時期指標,而「年初未決件數」是一個固定不變的數,三者之間具有了可加性和可比性。第二,解決了原來計算公式中年初結案率指標值太小的問題;第三,作為一個特例,計算一家新開業公司的結案率指標時,由於沒有上年遺留下來的未決賠案,即「年初未決件數」為零,因而公式變成了:
結案率=本年累計已決件數/本年累計立案件數×100%
它的分子、分母為當年同期的兩個時期指標,所反映的也完全是部分與整體的關系,因此計算結果更直觀、更合理。
④ 保險公司的結案率公式
計算結案率的現行公式如下: 結案率=已決件數/(已決件數+末決件數)×100%
經過分析和檢驗,不難發現該公式至少存在三個方面的錯誤。第一,從統計原理而言,「已決件數」是時期指標,而「未決件數」是時點指標,兩者不宜在公式的分母中直接相加、在分式中直接相除,也就是說,由於兩者性質不同,「已決件數」和「未決件數」這兩個指標根本不具有可加性和可比性。第二,在年初的幾個月里,由於理賠工作剛剛開始,「已決件數」數值偏小,而「未決件數」對於已經開業多年的保險公司來說,基本上是常年相差不大而數值卻相對較大的一個數,所以,由此公式在年底之前按月或按季計算結案率時,所計算出的年初結案率就比較小,不能真實地反映理賠人員和保險公司當期的實際工作業績。第三,在一家新開業的保險公司計算結案率時,或保險公司無上年未決賠案而計算結案率時,由於「未決件數」數值為0,該公式變成:
結案率=已決件數/已決件數×100%
這時計算出的結案率始終為100%,結果顯然是錯誤的。 此外,在其他一些地方還陸續出現了幾個不同的結案率公式,主要有:
結案率=本年累計已決件數/本年累計已立案件數×100%(1) 結案率=本年已決賠案數/(本年發生賠案數+上年末決賠案數)×100%(2)
顯然,公式(1)只適用於新公司,或者無上年未決賠案的保險公司,而一家經營多年的保險公司在年初時是不可能沒有上年未決賠案的,所以此時公式(1)便是錯誤的。實際上,公式(1)的關鍵之處就是分母「本年累計已立案件數」只考慮到了公司新立案的案件數,沒有考慮到上年未決的賠案,而分子「本年累計已決件數」中顯然包含了屬於上年未決的賠案,這就形成該公式的分子分母不可比。而公式(2)的錯誤之處同傳統的現行公式是一樣的,即分子分母中的時期指標與時點指標不具有可加性,這樣計算出的結果仍然錯誤地表現為:年初時計算的結案率太小,以及新保險公司計算的結案率為100%等等。
⑤ 保險公司如何管理公司的償付能力,用那些統計指標來描述和分析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
1.管理償付能力,這個問題你提的很大,這個事情是各保險公司高層日常必需解回決的重要問答題之一。
需要關注的總體因素是兩點:1)公司實際資本;2)公司最低資本
實際資本=公司資本-債務,顯然這個越大越好
最低資本=保險公司為了能承擔,它已經吸收的各種風險必須准備的資本。
打個比方,一個人最多能扛200斤大米,那麼這個200就是他實際能力。現在給他一袋100斤大米,那麼他很輕松就能扛起來。他償付能力就是200除以100=200%。
所以怎麼管理償付能力,就是怎麼讓自己強壯,能扛更多大米的問題。
在保險公司實際工作中,大體就是提高投資回報率,減少公司負債,減少公司吸收的風險從而降低最低成本,使實際資本和最低資本達到合理的平衡。
2.描述償付能力
我上面提高了3個概念1)實際資本;2)最低資本;3)償付率(償付能力充足率=實際資本/最低資本)
此外還涉及到投資回報率,負債率,風險評估等許多因素。
⑥ 社會保險統計指標由哪幾類指標構成
社保由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生育這五部分組成,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五險。除了工傷保險費用由單位承擔外,其他四個險的費用均由單位和個人共同承擔。社保的繳費基數和比率,各地規定不同,這里就不展開說了。
⑦ 反映一個國家保險的普及程度和保險業務的發展水平常用的指標是什麼
保險密度。
保險密度是指按限定的統計區域內常住人口平均保險費的數額。它標志著該地區保專險業屬務的發展程度,也反映了該地區經濟發展的狀況與人們保險意識的強弱。
該指標用公式表示:保險密度=某地區當年保險收入/某地區當年常駐人口數。
(7)保險公司統計指標擴展閱讀:
我國保險密度和保險深度水平:
中國保險業已建立了比較完善的數據統計及指標體系,但是缺乏一個綜合反映行業發展狀況的指標,中國保險行業協會集全行業之力,經過近1年的艱苦努力。
成功編制了中國保險發展指數並於今天正式發布,這是中國保險業轉型發展進程中的一件大事,為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提供了重要參考。
中國保險發展指數既是行業發展狀況的集中體現,也應該是行業發展趨勢的先行性指標。
當前是「十二五」完美收官和「十三五」謀篇布局的重要時期,中保協聯合人民日報社人民網發布中國保險發展指數,可謂恰逢其時、意義重大。
當前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經濟社會的深刻變革要求保險業在國民經濟社會發展中承擔更加重要的角色。
⑧ 什麼是社會保險統計指標
社保辦理方式: 個人名義交納需要到戶口所在地社保局申請,其手續包括:本人身份證回,近期免冠一寸答照片備兩張,保費,申請書等即可。且只能辦理養老,醫療保險兩種。另外,養老保險最低交納年限為180個月即15年,醫療保險至少需要交納25/30年,達到退休年齡就可以申請享受養老金待遇和醫療報銷(只要續費平時也是可以的)。以單位方式代交的身份購買社保,只能通過單位方式購買社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