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黃金國家有哪些
你的問題已經有誤了,知道嗎?
現在中國是全球第一消費大國了。也是前三名的生產黃金大國
㈡ 為什麼古代世界各地都用黃金
1.從使用上來說,黃金的化學性質穩定,是人類最早發現的金屬,相比貝回殼,獸骨,石頭,不易磨答損,不易變質,適合長時間保留。
2.從珍稀程度上來說,黃金數量稀少,自古以來不管哪個國家的人,越是稀少的東西都越貴重,也是更多人嚮往,並熱切想據為己有的東西。相比之下,貝殼,骨頭等人類早期貨幣就顯得太普通了。
3.早期人類還都是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這種方式只適合小規模交易,但是人類不斷發展,貿易量越來越多了,價值低或者體積大,攜帶不便的東西作為貨幣的話就太方便了,以古時候的科技水平,估計就只能找到像黃金這樣貴重的東西了。
4.黃金閃亮的顏色,加上可塑性強,除了可以作為貨幣,也是有很強的裝飾作用的,可以做成各種各樣漂亮的裝飾品。人類和其他生物一樣,有那種裝飾自己,對新奇事物好奇的本能。
5.可能真的沒有更多的原因了,只是人類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地嘗試使用新東西,最後不斷淘汰和選擇,才留下了黃金。
㈢ 世界上黃金儲備最多的國家
眾所周知,美國是全世界經濟最強大的國家,而同樣的,美國的黃金儲備量在全世界也是最多的。那麼,國家的黃金儲備是與經濟水平直接掛鉤的嗎?事實上,並非如此。
我們知道,黃金是重要的戰略儲備資源,它不像貨幣,升值貶值速度太快且易受市場的影響。並且,黃金是唯一被全世界任何國家都認可的「貴重物品」,說白了,就是錢。這也就是說,黃金能夠代替貨幣,在全世界流通,但是貨幣卻無法代替黃金,也無法體現黃金的價值!
截至2018年1月,全球的官方黃金儲備量共計33726.2噸,該數據的出現直接意味著全球的十大黃金儲備國家排名也會再次被統計出來,而我們就列舉幾個國家來說說好了。
在這份排名中,印度排第十,其國家的黃金儲備量是557.8噸。看到這個排名,也許有人會不解,印度怎麼可能排到第十?其實,一直以來,我們對於印度的看法都有一個誤區,比如說,印度很窮。
事實上,距離我們最近的一次全球經濟總量排名上,印度可是排名第四的!而之所以會有那樣的錯覺,主要原因還是在印度自己身上。因為,印度的貧富分化非常的嚴重,全國大部分的財富都掌握在少部分精英的手中,但是,這並不代表整個印度都窮。
再來說說我國的鄰居俄羅斯,俄羅斯的黃金儲備在全球排第六,有1818.6噸,比第十名的印度多了3倍以上!而事實上,在十年以前,俄羅斯的黃金儲備量壓根就沒有進前十,僅有400多噸。十年間,俄羅斯購進了約1400噸黃金,足見其近些年在黃金儲備上是下了大力氣的。
那麼,你們知道,中國的黃金儲備量排第幾,有多少嗎?據數據顯示,中國的黃金儲備量是1842.6噸,剛好排在了俄羅斯前面,位列前五之一。而從這個排名也可以看到,穩佔多年全球第二經濟體的中國並不是黃金儲備量排名第二的。所以說,這兩樣並不完全掛鉤。
但是,這些也是有一定的關系的,所以,不管是我國還是其他國家,近些年來都在增加本國的黃金儲備量。而十年間黃金儲備數據都沒有一絲變動的,只有一個國家,那就是美國,其從十年前開始黃金儲備就高達8133.5噸!而第二名的德國也只有3373.6噸而已。由此也能看出,世界上其它國家與美國還是有著不小的差距,這數據也能讓我們更清楚自己所處的位置,也能成為我們奮斗的動力和目標,然後奮起直追!
㈣ 出國可以攜帶多少黃金中國公民和外國公民有區別嗎
可以攜帶黃金出國,每人攜帶金銀的限額為:黃金飾品1市兩(31.25克),白銀飾品10市兩(312.50克),銀質器皿20市兩(625克)。不管是中國公民和外國公民只要是個人都是一樣的限制。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金銀管理條例》中第五章金銀金銀進出國境的規定為:
(1)攜帶金銀進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數量不受限制,但是必須向入境地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申報登記。
(2)攜帶或者復帶金銀出境,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憑中國人民銀行出具的證明或者原入境時的申報單登記的數量查驗放行;不能提供證明的或者超過原入境時申報登記數量的,不許出境。
(3)攜帶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供應旅遊者購買的金銀飾品(包括鑲嵌飾品、工藝品、器皿等)出境,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憑國內經營金銀製品的單位開具的特種發貨票查驗放行。無憑據的,不許出境。
(4)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中國人、外國僑民和無國籍人出境定居,每人攜帶金銀的限額為:黃金飾品1市兩(31.25克),白銀飾品10市兩(312.50克),銀質器皿20市兩(625克)。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查驗符合規定限額的放行。
(5)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外資企業、中外合資企業,從國外進口金銀作產品原料的,其數量不限;出口含金銀量較高的產品,須經中國人民銀行核准後放行。未經核准或者超過核准出口數量的,不許出境。
違反本條例第五章有關金銀進出國境管理規定或者用各種方法偷運金銀出境的,由海關依據本條例和國家海關法規處理。
加拿大同樣沒有限制,但是總價值超過10000加元金額的話,需要申報,無需納稅。
(4)哪些國家可以用黃金擴展閱讀:
有下列事跡的單位或者個人,國家給予表彰或者適當的物質獎勵:
(1)認真執行國家金銀政策法令,在金銀回收或者管理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
(2)為保護國家金銀與有關違法犯罪行為堅決斗爭,事跡突出的;
(3)發現出土無主金銀及時上報或者上交,對國家有貢獻的;
(4)將個人收藏的金銀捐獻給國家的。
㈤ 中國的黃金儲存在那些國家。
環球時報寫到來:近來有一種說源法,中國央行的1054噸儲備黃金中的大部分也存在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的金庫中。有人提出,這有在極端情況下被美國政府充公的危險。一位華爾街業內人士對《環球時報》表示,中國是近7年才開始逐步儲備黃金的,而且從來不想靠美國看管。他認為,中國的黃金分別儲藏在上海,北京以及瑞士。
㈥ 黃金儲備前十名的國家
入圍2009年全球黃金儲備前10強的國家和地區依次為:
1.美國,黃金儲備8133.5噸,占其回黃金總儲量的答78.9%;
2.德國3412.6噸,占其黃金總儲量的71.5%;
3.法國2487.1噸,占其黃金總儲量的72.6%;
4. 義大利2451.8噸,占其黃金總儲量的66.5%;
5.中國1054噸,占其黃金總儲量的1.6%;
6.瑞士1040.1噸,占其黃金總儲量的41.1%;
7.日本765.2噸,占其黃金總儲量的2.2%;
8. 荷蘭,黃金儲備612.5噸,占其黃金總儲量的61.7%;
9. 俄羅斯,黃金儲備523.7噸,占其黃金總儲量的4%;
10. 中國台灣,黃金儲備423.6噸,占其黃金總儲量的4.2%。
㈦ 世界上哪個國家黃金儲存最多
世界黃金儲備前10名的國家、地區和組織(單位:噸) 序號 國家、地區和組織 黃金儲備量 占外匯總儲備的百分比
1 美國 8137 56.5(百分比)
2 德國 3469 34.7
3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3217 不確定
4 法國 3025 39.8
5 瑞士 2494 41.7
6 義大利 2452 46.4
7 荷蘭 912 46.2
8 日本 764 1.9
9 歐洲銀行 747 13.9
10 波蘭 607 38.6
IMF有關全球黃金的數據(包括IMF的黃金儲備)
1948年,有報告記載到的全球中央銀行的黃金儲備是9.7億盎司,或30170噸。
1966年,中央銀行的黃金儲備到達歷史頂峰水平,為12.30億盎司,或38257噸。
2003年,中央銀行黃金儲備下降至歷史最低水平,為8.89億盎司,或27651噸。
2007年1月,中央銀行黃金儲備再度增加至9.19億盎 司,或28583噸。
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有關世界黃金總存量和中央銀行存量數據(單位:噸)
1966年世界黃金存量: 76000
1966年中央銀行和IMF的黃金存量 : 38257
1966年私人手中所持的黃金量: 37743
1966私人所持的黃金量佔世界黃金存量的百分比: 49.66%
2007年世界黃金存量: 157000(該數據在2005年為152000噸 ,這里加上了每年大約2500噸的產量)。
2007年中央銀行和IMF的存量 : 28583
2007年私人手中所持的黃金量: 128417
2007私人所持的黃金量佔世界黃金存量的百分比: 81.8%
自從1966年全球中央銀行在它們的黃金儲備達到歷史最高的38257噸後開始減持手中的儲備金以來,私人投資者手中的黃金存量就從1996年的 37743噸不斷的上升。1966——2007年期間,私人投資者購買黃金的數量為9647噸——也即為中央銀行的凈售出數量。
81000噸—— 這是從1966年至今,礦產黃金的數量。這其中有933噸,在2003——2007年間被中央銀行吸收(中央銀行在廉價賣出它們儲備金的問題上,意見不再一致,因為在2003—— 2007年這段時期,全球中央銀行作為一個整體凈購入了933噸的黃金)
自從1966年以來,總共有90674噸的黃金被私人投資者購買!
世界黃金市場——這個一直以來都是保存黃金的地方——正改變它的想法,將把黃金作為一種明智的投資方式嗎?這將會擾亂紐約的黃金價格,或者讓全世界改變他們對持有黃金是明智之舉的想法嗎? 隨著世界在不可兌換紙幣的產生中順利前行,黃金持有者將會改變他們的想法並停止購買黃金嗎?價格的劇烈波動會使投資者改變其對黃金的看法嗎,或者黃金市場將使數百萬想擁有黃金的人以更低的價格得到它嗎?
世界黃金的存量正以年率1.6%的速度增長。但全球范圍內紙幣的發行量增長的速度卻是飛躍性的。由於全球范圍內新產生的貨幣以12%的年增長率瘋狂的增長——或許更多,那麼全球中央銀行控制黃金的價格的意願會得以實現嗎?
根據相關報告,中央銀行和IMF共同持有世界黃金存量的份額由1966年的50.34%下降至如今的18.2%。但是,經過仔細的研究我們還發現,目前估計中央銀行借出的黃金數量可能有15000噸,而這些借用人已將這些黃金出售私人投資者。假設中央銀行已經完全喪失了這15000噸黃金,由於它們控制金價的失敗。那麼大體來說,我們可能得出以下的結論:
世界黃金的所有權:
中央銀行和IMF:世界黃金存量的8.56% ,私人投資者:世界黃金存量的91.35%。
2007年中央銀行黃金存量為28853噸的報告可能存在失誤。因為這其中包括美國的8117噸的黃金儲備,該儲備被美國財政部稱為「深儲備」,這是一個極不尋常的黃金分類!當然,毫無疑問這應該算中央銀行的儲備金。但是美國的黃金儲備有如它說公布的那樣多嗎?是否有任何的黃金已離開了美國的黃金儲備庫呢?讓我們從另一個角度思考:是那些一致以來都認為對黃金判斷正確的幾十個中央銀行行長和財政部長們看法正確呢,還是全球范圍內的數百萬投資者的看法正確?人類集體的智慧一直以來都把黃金的地位看得很高。的確,人們會一直這樣做下去,但是那幾十個高傲自大的人,他們認為集體智慧能夠且應該可以抹掉。他們正在與人們的願望作斗爭,但盡管他們怎麼努力,他們最終不得不面臨失敗。原因很簡單,IMF的數據告訴我們,如果他們頑固不化得用持續拋售儲備金的辦法來繼續阻止金價,不讓其上漲,他們最終會將手中的黃金拋光。
如滿意,請採納,哈哈!!
㈧ 世界黃金的主要生產國家有哪些
主要生產國有:中國,澳大利亞,南非,美國,俄羅斯
據貴金屬研究機構GFMS最新統計,2009年世界黃金產量排名:
中國313.98噸
澳大利亞220噸
南非210噸
美國210噸
俄羅斯205.2噸
㈨ 國家黃金儲備,國家存黃金有啥用
黃金儲備的現實作用1、儲備多元化。在任何資產組合中,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都不是很明智的做法。金價固然會波動,但但儲備中的貨幣匯率與利率同樣回波動,儲備多元化通常比單一儲備的作法有更穩定的投資回報。2、黃金儲備作為一國的經濟保障,在一國的經濟中發揮著及其重要的作用,對穩定國有經濟,保持幣值穩定有重要的積極作用。且黃金是一項獨特的資產,它不受任何國家的貨幣政策和財政的直接影響。因此,當國家發生通貨膨脹時,黃金不會貶值。因此也不會存在風險,所以家中存點黃金就不怕發生通貨膨脹。3、物質保障。過去許多國家實行了外匯管制,更有甚者,凍結全部外匯資產。這些措施往往對由外國證券構成的儲備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而當儲備中合理持有黃金時,這樣的影響就會減弱了。4、黃金扮演著「戰爭基金」的角色。在緊急狀態下,各國都可能會需要流動資源。黃金具有流動性,是各國普遍接受的手段。另外,黃金可以抵押。5、黃金儲備的發展可以作為各國實力的標志。目前世界黃金總儲量為37.650噸約為世界黃金年產量的13倍。其中1000噸以上的國家和組織有:美國、德國、法國、義大利、瑞士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上述國家中以美國儲備最多為8136.9噸。百噸以上的國家地區有32個,不足10噸47個。我國的黃金儲備已達 600噸。6、國家存金是為了戰略儲備。黃金是國家戰略儲備的主體,是不容忽視的。例如美國的戰備儲備黃金佔65.5%,荷蘭45.5%,法國41.9%義大利45.9%,瑞士39.9%,巴基斯坦32.6%,哈薩克 22.2%,辛巴威39.9%,所以說中國有句話叫「大炮一響,黃金萬兩」。7、因黃金不易毀損,也不像紙幣一樣易貶值。因此一國政府持有黃金會增長公眾的信心。一些國家明確認可黃金對本國貨幣有強有力的支持作用。另外,黃金儲備有利於提高清償能力。各國官方的黃金儲備主要作用是作為國際支付的准備金。一國黃金儲備的多少與其外債償付能力有密切關系。一國儲備中若有黃金,評級機構也會對其開綠燈。因此,黃金儲備有利於提高一國的資信度。一個國家如此,一個單位也如此,大家知道的「同仁堂」店中始終有100兩黃金,增強了信用度。如你家中也存有100兩黃金那你的信用度肯定很高。8、持有黃金可視為一項保險費。如遇到一些突發事件時,隨時保障支付債務。總而言之,國家持有黃金好處多,那我們每個家庭也應像國家一樣,要想保持穩定,也應存點黃金。
㈩ 世界上哪個國家最早發現黃金哪個國家最早用黃金來做交易的
公元前三千年以前,黃金在古國埃及第一次被人類所認知。從此以後就與人類的發展形影不離的交織在一起。黃金憑借其耀眼的光彩,成為人們用於裝飾的首選材料。
隨著人類的發展,人類逐漸離開自給自足的年代,邁向商品經濟時代。在人類需要錢幣來作為交易的媒介,以使買賣進行的更加簡便的時候,黃金自然成為了最優的選擇。公元前七百年前,小亞細亞地區已經出現了一些黃金與白銀合金製成的錢幣,被稱為琥珀金。隨著時代的進步,到了公元前600年,在小亞細亞的利迪亞王國首先被鑄造出來。隨後,在公元前約50年,西歐的羅馬帝國就發行了一種Anreus的金幣,在金幣上還刻有凱撒大地的肖像。當羅馬帝國國勢日漸衰落的時候,也就是在公元400年間,當羅馬人放棄英倫三島大不列顛的統治時,他們也順手把島上的金幣統統掠走,結果導致人民各個貨幣不足,商品價格大跌造成經濟混亂。
公元1066年,諾曼底民族征服了英倫三島,他們除了政治上擁有政權以外,還對英國的貨幣制度進行了一些改革。例如創造了英鎊、先令、便士等貨幣單位制度,還建立了以金屬為貨幣本位的制度。那時,一英鎊就可以兌換一英鎊的純銀。這銀本位制度在1377年,才被復本位制度所取代。在復本位制度底下,貨幣的後盾除了白銀以外,也同時採用黃金作為通貨的本位。在復本位制度沿用了好幾年之後,英國皇室又決定用金本位制度。1717年,英格蘭銀行正式定名盎司士的黃金價格是3英鎊17先令10.5便士。實行了金本位制度以後,英國的物價指數均明顯的維持著低幅度的波動,金本位制度穩定物價和經濟的功能也得到了證明。
自從英國採用金本位之以來,美國和歐洲的國家也都爭相仿效。美國在1792年,已採用復本為制度,規定19.3美元即可換取一盎司的黃金,但是這並沒有引發任何的黃金熱潮。直到1848年的某一天,一名叫約翰馬歇而的年輕木匠,在今日的加洲境內建造鋸木廠的時候,不經意的發現了金箔片,由而引發了西部淘金熱。這也使曾經荒涼的西部,迅速的發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