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黃金交易 > 黃金千年來保值

黃金千年來保值

發布時間:2021-01-06 14:43:17

1. 為什麼黃金會保值,在通貨膨脹中為什麼會選擇黃金

作為這個世界上唯一的非信用貨幣,黃金與紙幣,存款等貨幣形式不同,其回自身具有非常高的答價值,而不像其他貨幣只是價值的代表,而其本身的價值微乎其微。在極端情況下,貨幣會等同於紙,但黃金在任何時候都不會失去其作為貴金屬的價值。
因此,可以說黃金可以作為價值永恆的代表。這一意義最明顯的體現即是黃金在通貨膨脹時代的投資價值——紙幣等會因通脹而貶值,而黃金確不會。
黃金是具有保值作用的,在通貨膨脹時,物價上漲,紙幣貶值,唯一不變的就是黃金,當通貨膨脹時,人們都會把目光轉向黃金,因此黃金的需求會增加。

2. 為什麼說黃金能保值呢

就算跌了,黃金放在那裡也不 會爛啊 ,可以等升起來嘛,到打仗的 時候,黃金拿到任何國家都可以換錢

3. 個人如何購買黃金主要是用來保值。

紙黃金購買方法:帶上身份證在相應的銀行網點開賬戶,把錢匯進賬戶即可進行買賣。

多位銀行理財師建議,如果是投資,准備變現的,而風險承受能力一般,建議購買紙黃金。紙黃金投資提示:帶上身份證在相應的銀行網點開賬戶,把錢匯進賬戶即可進行買賣。應看清大勢後進行中線投資,逢低價買入,逢高價賣出。

據介紹,紙黃金業務也就是個人記賬式黃金交易,是虛擬價值理財工具,不可取實物。操作方式與炒股相似,可通過銀行櫃台、電話和網上銀行操作。

目前興業銀行、招商銀行等多家銀行開展了這項業務。交易方式為交納一定比例的保證金購買,收益同樣按比例放大。不過,這種以小博大的投資方式,其風險同樣被放大。

如購買1手(1000克)黃金,若價格為每克300元,按1∶10的杠桿,實際投資3萬元,每克上漲10元,可獲1萬元收益,實際投資收益被放大了10倍;若下跌10元,那麼虧損也為1萬元。投資者可根據自己對行情的判斷買漲、買跌,進行雙向交易。

(3)黃金千年來保值擴展閱讀:

中國銀行新聞發言人介紹說,該行近期將向國內個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個人黃金業務,包括紙黃金業務和實黃金業務,滿足客戶以不同方式投資和收藏黃金的需求。其中,紙黃金業務是國內首次推出的面向個人的黃金投資工具,標志著黃金在中國已正式成為普通市民投資理財的一個品種。

據了解,紙黃金業務以「克」為交易單位。為方便更多投資者參與黃金投資,中行為「黃金寶」設置了最低10克的交易「門檻」,按照目前的價格水平約合人民幣1000多元。客戶通過存摺賬戶投資黃金無需交付手續費,只需根據銀行報價買賣即可。

4. 黃金保值嗎

黃金在貨幣貶值時期,算是保值的最佳選擇。
但是要看黃金的價位如何,以目前國內的環境來看,290元/克附近震盪,已經累計了較大漲幅,上面300多是大媽曾經被套牢的位置,不適合現在進行買入操作。

5. 黃金保值嗎

正由於產量稀少,物以稀為貴,國際公認為貨幣基礎,同時遇天災人禍,局勢不定,也便於攜帶丶隱藏,可以兌現。正是這些特點,才引發中國大媽掄購黃金。

但是,黃金的保值性也是相對的,也會有貶值出現。我們應知道,為了衡量一種商品或資產的價值,必須要藉助貨幣,這就是利用貨幣的價值尺度[記帳單位]的功能。如果要比較不同時期商品或資產的價值,僅憑名義貨幣量是無法比較的。因為有通貨膨脹因素,必須把各個時期的貨幣量按其購買力換算成某一基期的貨幣量,這樣才有可比性。在金本位年代,黃金貶值與黃金供給量及政府貨幣政策有關。黃金供給量增加,也會導致物價上漲,由於貨幣的含金量相對穩定,如果物價上漲,就意味著購買同一件商品需要支付更多的黃金,也就是黃金貶值。

記得1971年8月15日,當時的美國總統尼克松宣布美元與黃金脫鉤後,黃金的價格波動很大,1980年黃金每盎司613美元,到2001年卻跌到了每盎司272美元,21年間,黃金價格不但未漲,倒還貶值79.3%[注:國際上黃金交易圴以盎司作計量單位。但請注意,這里談的盎司是金衡盎司,不同於一般物品質量單位即"常衡盎司"。1金衡盎司=31.1034768克=1.0971428常衡盎司。上述所說的盎司,是金衡盎司

以金元帝國美國為例,黃金的保值性也大打折扣:2013年5月13日美國紐約商品交易所的黃金收盤價為每盎司1434美元,而歷史上1980年每盎司613美元的購買力相當於2013年的1732美元。假如說,在1980年購進黃金一直不賣保持到現在,33年間一算,黃金貶值了17.2%,這不是明擺著黃金"縮水"了嗎?根據歷史記載,1912年1月,當時我國市場,一兩黃金可兌換39.5個銀元,五兩黃金就可以在北京購買一個四合院。當時的計量單位是"庫平兩",一兩=現時37.3克,五兩就是186.5克。假定當年有人在1912年購買186.5克黃金,持有到現在出售,按照2013年5月13日黃金掛牌價毎克283元人民幣的價格計算,只能賣52780元人民幣,這筆錢在北京連衛生間也不買不到。人怕管,數怕算,把186.5克黃金存了101年,由當初的可買一個四合院到現在買不到一個衛生間,能說黃金一定能保值嗎?

話又說回來,對富人而言,錢多了只不過一堆廢紙,放銀行也貶值[利息遠遠跟不上通貨膨脹速度],還讓銀行拿著錢去盤剝。倒不如買這不變質丶可變銭[貶點也無所謂]的黃傢伙,身上戴不完,做個馬桶丶水龍頭什麼的也頂用。只要錢來得容易,兌成黃貨,開溜也易藏,貶點又何妨?

6. 為什麼黃金能夠不斷的保值

這取決於你如何理解「黃金保值」的概念,這是一個相對宏觀的概念,具有很長的時間跨度。另外,黃金所謂的保值只能起到保值的作用,不能起到升值的作用。只是說,如果你相對持有黃金資產,不管什麼時候,這些資產都是相對硬通貨,隨著經濟動盪和大規模貶值,甚至沒有「古董在盛世,黃金在亂世」的說法。

也就是說,1999年金價是每盎司252美元,現在金價是每盎司1280美元。除去價格和貨幣貶值等因素,20年前200多美元的購買力與現在1000多美元的購買力並無區別。所以在更大的時間跨度內,黃金基本上是隨著物價和經濟的上漲而上漲的,但速度基本上是平行的,但是如果你想通過投資黃金來增加資產的價值,也就是說,你想得越多,經濟運行的環境就越好,黃金是最好的投資商品就越少,因為它的收益率很低,你可能會在短時間內賠錢。

7. 請問為什麼說黃金是保值的,有何根據啊

首先申明一點:完全手打!寫的不好,見笑了!
馬克思他老人家說過:「貨幣天然是金銀,金銀天然不是貨幣」。在人類歷史發展過程中,金銀最初只是一般的商品,慢慢地,由於其易保存,體積小,方便攜帶,不會腐爛等,慢慢作為了一般等價物。
之所以說黃金是保值的,首先是由於在歷史過程中,人們長期使用等價物就是黃金,歷史觀念不是一時半會可以更改的,即使上世紀廢除了金本位以後,一旦發生金融危機等突發性事件,人們在觀念上還是會去買黃金來避險保值,人類在潛意識上還是對黃金放心的。各國現在的貨幣只是信用貨幣而已。
黃金之所以會有劇烈的波動,是應為其受到市場上的影響,比如需求影響,黃金的供給發生變化,假如南非停止開採金礦,想必金價是會上漲的。另外還有比如投機需求,這個在現在對黃金價格的影響是很大的,現如今黃金期貨市場很發達,人們在市場上有做空的,有做的,從而形成了黃金價格的波動。
不能說黃金價格的來回波動,就不是保值的了,黃金現在已經是作為一種商品在市場上交易,其價格自然會有漲有跌的。說它保值,在我看來,就是因為它的歷史原因,人們在很長一段時間使用的貨幣就是黃金。同時也因為它的稀缺性。一旦發生戰亂什麼的,相信大家交易是還是對黃金放心,還是可以作為硬通貨在全球交易的,一國的貨幣,如果國家都朝不保夕了,誰還會對該國的貨幣有信心。
可能寫的有點亂哈!見諒!

8. 為什麼黃金能夠永遠保值

古往今來!黃金都是最保值的貨幣!只是現在為了攜帶方便才用了紙幣!但是黃金還是屬於貨幣!只是沒有拿給大眾!只是少部分國際交易或者是一些大財團才用黃金交易!

9. 美元與黃金,避險保值選哪一個好

我想99%的人都會來選擇黃金源。黃金是硬通貨呀。盛世藏古董,亂世藏黃金,世道越亂,黃金漲得越快。

那美元為什麼看似有,和黃金一樣「硬通貨」的表象呢?因為二戰結束後確定的布雷頓森林體系,明確了以美元為流通貨幣的經濟模式。

舉個例子:遠古時代原始人都用貝殼來交換食物。那貝殼就值錢。直到有一天一個原始人發現,在海邊有數不盡的貝殼,瞬間他就暴富了。

瞬間貝殼就不能夠再交換食物了。之後人們保持了這一個經濟模式,只不過貝殼變成了貨幣。

但是黃金作為稀有金屬,自從誕生到現在為止,都是被人們普遍認為可以作為等價交換物。

也就是說沒有貝殼,黃金可以換食物。沒有貨幣,黃金仍然可以換食物。沒有美元,黃金仍然可以換食物。

一旦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那麼誰將取代美元,暫時作為交換的等價物呢?那就是黃金。

所以避險保值一定要選黃金。

10. 黃金是否真保值

目前,美國政府、公司和私人累計欠債總額已是天文數字。根據國際經合組織的統計數據:如果按照美國現有人口三點零五億來計算,人均欠債為七十萬美元,每個家庭(按一戶三點一人)欠債二百十七萬美元;摺合人民幣,家家都是千萬「負」翁。
正在投資者擔心欠債消費模式斷送美國,美元將進一步貶值之際,黃金保值之說再起,並佔了上風。於是,為防止資產縮水,人們投資金條和紙黃金,使得金價創下歷史新高。
在資本主義發展初期,貨幣採用銀本位制。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提高,對貨幣的需求猛然增長,繼而更換為金本位制,也就是每單位的貨幣價值等同於若乾重量的黃金(即貨幣含金量)。但因為金屬貨幣畢竟有限,當財富越來越集中在少數人的手裡時,社會流通的貨幣便會減少,從而阻礙經濟的發展。上個世紀美國大蕭條,就是因為生產力大大超過了黃金的總量形成產能過剩,商品無法兌現導致。結果,美國人在大蕭條期間,有百分之七的人口餓死,足可見金本位制之恐怖!
既然金本位制已經被廢除,信用貨幣取代了黃金,黃金只不過是貴金屬而已,自有其合理的價位。一份有關黃金提煉成本和預期利潤的分析報告指出,黃金的合理價位應該在每盎司四百美元左右。報告出爐時美元處於弱勢;如果以強勢美元來看,每盎司可能四百美元都不到。如果黃金持續保持這一價位的話,那麼儲存黃金或許還說得過去。可是金價2009年曾經被炒高至每盎司一千二百二十美元。以這么高的價位購入黃金,何以抵禦美元貶值?況且,儲藏大量金子的話,根本不符合外匯儲備的基本要素之一——流動性。那麼,儲藏紙黃金呢?到底相信哪個國家發行的?如果由美聯儲來發行,這紙黃金跟美元有什麼差別?如果由英國來發行,那麼和英鎊又有什麼區別呢?
炒作黃金的現象,倒是應了西方的一句老話:「一個人的垃圾是另一個人的寶藏。」一方面有人大量購入,一方面有人大量拋售,就在中國人排隊搶購黃金的同時,北美和歐洲那些收購黃金首飾的商店生意也異常火爆,但卻恰恰相反,他們的客戶不是來搶購黃金首飾,而是搶賣黃金首飾的。作為全球三大金融機構之一的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俄羅斯,更是趁著黃金高位,大手筆拋售了四百五十噸黃金(IMF拋售了四百零五噸,俄羅斯拋售了四十五噸)。IMF的後台老闆是誰?是美國。這就可以看出貓膩兒了。想想吧,如果黃金真能在三五年內漲到二千至五千美元一盎司的話,難道他們都是傻瓜,不要生蛋的雞嗎?難道不是趁著高位,將那些原來的「廢銅爛鐵」賣個好價錢嗎?
人們太健忘了。三十年前,金價就被華爾街炒作突破過八百五十美元,即使按最保守每年百分之三的通脹率計算,那時八百五十美元的價值,也超過現在的二千美元。而一百年前五兩黃金就可以在北京買個四合院,或者在上海買棟石庫門。按最近黃金猛漲到每盎司一千美元來計算,五兩黃金大約是八十盎司,也就是八萬美元,摺合人民幣五十五萬元,這錢現在別說買四合院了,就連買個四合院里留給保姆住的小房間恐怕都不夠吧。【來源於《發現》陳思進 文】

閱讀全文

與黃金千年來保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代碼000457基金凈值 瀏覽:674
信託貸款委託貸款 瀏覽:107
2000美金等於多少人民幣2018 瀏覽:99
股票大資金流入是什麼顏色 瀏覽:545
九零年人民幣超發 瀏覽:254
北京企業貸款擔保公司 瀏覽:930
商業住房貸款保險費率表 瀏覽:383
秋石投資背景 瀏覽:971
融資年利率和融資年費率 瀏覽:837
中國國旅是股票還是基金 瀏覽:127
山推股票診斷 瀏覽:802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駐中國代表 瀏覽:399
外匯怎樣贏 瀏覽:328
貸款雙人面簽 瀏覽:691
期貨到期沒成交 瀏覽:799
AGF合約基金 瀏覽:479
長富理財地址 瀏覽:188
大唐電器股票 瀏覽:800
股票新華醫療 瀏覽:431
股票退市條件 瀏覽: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