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財務管理比較說明風險收益率與風險收益額的計算有何不同
收益率是相對(值)指標,收益額是絕對(值)指標。
② 期貨 確定合理的報酬——風險比(3:1)什麼意思
成功者會同來時考慮收益和源風險,因為投資和投機都不是賭博,賭博是一本一利的,輸贏是相同的,但投資和投機則不一樣,應該追求小投入高回報,所以要考慮同時考慮收益和風險,衡量收益和風險的指標就是收益風險比。
收益風險比=可能收益/可能損失
股神巴菲特和股聖彼得林奇都是喜歡那些能夠帶來高額利潤的投資,彼得林奇更是創造了一個詞"Teb bagger"意譯就是「十倍股」。
虧損時不可避免的,重點是我們要做到大賺小賠,而不是小賺大賠,收益風險比就是不錯的衡量指標。
假設做了4次,3次虧光,1次賺了300%,收益風險比就是3:1,那麼總收益率:
300%*1-100%*3 = 0 ,這就是所謂的「一賺抵三賠」。
③ 如何計算風險回報比
風險回報比的計算方法:收益風險比=可能收益/可能損失
成功者會同時考慮收回益和風險,因答為投資和投機都不是賭博,賭博是一本一利的,輸贏是相同的,但投資和投機則不一樣,應該追求小投入高回報,所以要同時考慮收益和風險,衡量收益和風險的指標就是收益風險比。
風險報酬比(也叫風險回報比),英文說法為:risk reward ratio,它是一個金融投資(如:股票、期貨、外匯等)中的重要概念。具體而言,風險報酬比,指的是投資者做一筆交易前,對該交易願意承擔的風險(risk)與預期所得回報(reward)的比值。
打個比方,假如你下單購入了價值2萬元的股票,預期在獲利4000元時平掉倉位。但你又擔心該股票在買入後不漲反跌,給自己帶來損失,因此打算將損失的風險控制在2000元。假如浮虧達到2000元,你就會平倉止損(或設置自動止損)。那麼對於你而言,這筆交易的風險報酬比就是:1:2(1比2)。其計算方法為:2000/4000=1:2。
④ 支付寶中基金收益風險比是如何計算的,這個數值大點好,還是小點好
首先,你可以從字面意思知道,收益風險比,肯定是收益在上面作為分子,風險在下面作為分母,從這里就能知道,對於投資者來說,收益越高,風險越小,從這一點來看的話肯定是值越大越好
⑤ 用於比較預期收益不同的投資項目風險程度的指標是( )
此題選A,標准離差率可以用於比較預期收益不同的投資項目風險程度的指標。
⑥ 基金里的收益風險比有的是4.5分有的是9.5分哪個好
收益風險比越低,此基金抗跌能力越強。反之收益風險越高,抗跌能力較弱。
建議選擇4.5分,高風險並不意味有高收益。
⑦ 5日風險收益比是什麼意思
風險收益比,簡單說就是比較風險和收益的大小。5日風險收益比,應該是版指5天內的投資,權考慮的收益風險的對比。但是這個詞彙不是專業詞彙,應該是某些人按照自己的意思簡化的一個詞。起碼期貨股票外匯都沒有這個專業詞彙。
⑧ 支付寶里顯示的基金收益風險比數值表示什麼意思
支付寶里顯示的基金收益風險比這個數字說明你對基金理財這種收益風險的承受力,如果比高的話,說明你可以承受更多的損失。
⑨ 支付寶中基金的收益風險比是如何算的,這個數值是大好,還是小好
收益與風險是成正比的,收益越高風險越大,反之亦然,支付寶裡面的基金收益貨幣基金是按照七日年貨和每萬份收益,其餘的基金是根據持倉的情況來計算的,可以電腦端查看詳細標簽
⑩ 如何去計算一項投資的風險收益比
大家都知道,數字是不可能騙人的,還是上面的例子,我們引入一種計算方式:
數學裡面我們知道,1是一個很魔幻的數字,我們把所有的投資標的本身看作是1,然後上漲就用1+X%來表示,下跌就用1-X%來表示。
一種投資品種的上漲空間是50%,那麼記作1.5,下跌空間是10%,記作0.9,那麼這個投資品種的風險收益比就是1.5 X 0.9 = 1.35。
1.35是什麼意思?很難定義,所以需要引入一個標准值,這個標准值就是市面上無風險收益率的風險收益比。
現在市面上無風險收益率大概是5%。
50萬存銀行,個別小銀行可以做到比5%更高,而且50萬以內銀行都是剛兌的,也就是有任何閃失,本息賠付。
因為這個沒有下跌空間,所以記作為1,無風險收益率投資品種的風險收益比為1.05 X 1 = 1.05。
也就是說,風險收益比低於1.05的投資品種,最好不要碰。投機的不說,如果是從事長線穩定的投資,時間這個維度肯定會把概率體現得淋漓盡致。
所以風險收益比低於1.05的投資品種,尤其是低於1的投資品種,大部分時間都是虧本的,還不如直接存銀行定期,這樣子省心,而且收益更高。
現在看看前面說的第二種投資品種,上漲空間20%,下跌空間15%,風險收益比算出來是1.02,比標准線1.05還低。
也就是說長期投資這個品種,不如直接存銀行。
有人可能會說,根本無法量化這些投資品種的上漲空間,也無法知道下跌的空間是多少,所以風險收益比,盡管知道很重要,但也很難算得出來。
確實,事實就是如此。
所謂的上漲和下跌空間,理論上都只是一個區間預估的值,對他需要有個預估,這個值可以是預估的,但是這個值的區間,理應是需要確定下來的。
現在上證的PE大概是12倍,歷史上為數不多的上證綜指「底部」都在8-12倍之間,所以可以比較確定上證綜指PE的底部區間,基本就在這之間。
當然這個只是舉個例子,不構成投資建議。
從另外一個角度上去說,歷史數據就是最好的顧問朋友,數據總能在制定投資品種上漲下跌空間的時候,給一個可預見性的區間選擇。
如果連區間都是模糊不清的,其實這跟賭博沒有任何區別。就算是賭博,都會有所講究,聰明的賭徒只會在勝率超過50%的時候押注,否則還不如直接拿錢去買大小。
P2P為什麼危險,因為下跌空間是無法預估的,或者說接近於100%,它的風險收益比就會無限接近於0。
所以對於求穩的朋友可以重點考慮到辨險識財挑選一些銀行理財產品,而且每款產品都有一個評分評價,可以比較直觀的看到潛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