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1960年奧運會的奧運會中國參加了嗎
中國參加最早一屆奧運會是1932年第十屆洛杉磯奧運會
中國代表團共6人分別為劉長春、沈嗣良、宋君復、劉雪松、申國權、托平,但運動員僅劉長春一人。劉原擬參加3個短跑項目,因旅途勞頓,放棄了400米跑,在100、200米預賽中,分列第五、六名,遭淘汰。此次參賽開創了中國參加奧運會比賽的歷史,對中國體育的發展影響深遠。
http://www.olympic.cn/games/x10.html
新中國成立之後參加最早一屆奧運會是1952年第十五屆芬蘭赫爾辛基奧運會
新中國成立之後,原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改為中華全國體育總會,並行使中國奧委會的權利。但在本屆奧運會之前,新的中國奧委會未得到國際奧委會的承認。由於已與新中國建立外交關系的芬蘭政府及其他友好國家的努力,新中國在本屆奧運會開幕前的國際奧委會第48屆年會上終於取得了參加本屆奧運會的資格。新中國代表團一行40人趕到赫爾辛基時,大會已進行了10天,故而只趕上男子游泳的1項比賽和最後的閉幕式。當時大概沒有人意識到,這支遲到的隊伍日後將會成為奧運舞台上的勁旅。
http://www.olympic.cn/games/x15.html
中國不是因為與蘇聯的關系不好而未參加1980年第二十二屆蘇聯莫斯科奧運會。
由於蘇軍在1979年聖誕節前夕出兵入侵阿富汗,踐踏國際法准則,給運動會帶來嚴重的影響。一個國家一方面召開以和平、友誼為主要宗旨的奧運會,而另一方面卻派兵入侵別的國家,必然會遭到世界的反對和輿論的譴責。許多國家的奧委會相繼表態,拒絕參加。中國奧委會也發表聲明,不參加莫斯科奧運會。國際奧委會已承認的147個國家和地區奧委會,公開抵制或拒絕參加的佔五分之二,參賽的僅80個。這個數字還低於20年前羅馬奧運會的水平。
中華人民共和國奧委會的合法席位本來已在國際奧委會1979年10月的名古屋會議上得以恢復,從本屆奧運會開始,中國運動員就可以正式參加奧運會了。正式而完整地參加奧運會是中國運動員自建國以來多年的夙願,但為了維護奧林匹克精神和中國的國家利益,他們也服從了中國奧委會於1980年4月24日發布的公告,放棄參加莫斯科奧運會。
http://www.olympic.cn/games/x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