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石油和黃金的關系
黃金與石油之間存在著正相關的關系,也就是說黃金價格和石油價格通常是正向變動的。石油價格的上升預示著黃金價格也要上升,石油價格下跌預示著黃金價格也要下跌。
首先,油價波動將直接影響世界經濟尤其是美國經濟的發展,因為美國經濟總量和原油消費量均列世界第一,美國經濟走勢直接影響美國資產質量的變化從而引起美元升跌,從而引起黃金價格的漲跌。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算,油價每上漲5美元,將削減全球經濟增長率約0.3個百分點,美國經濟增長率則可能下降約0.4個百分點。當油價連續飆升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隨即調低未來經濟增長的預期。油價已經成為全球經濟的「晴雨表」,高油價也意味著經濟增長不確定性增加以及通脹預期逐步升溫,繼而推升黃金價格。
在黃金、石油、美元這三者的關系裡,黃金價格主要是用美元來計價,石油也同樣是。上世紀70年代初,二戰後搭建的世界貨幣體系——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之後,黃金價格與石油價格雙雙脫離了與美元的固定兌換比例,出現了價格大幅飆升的走勢。三者之間既有緊密聯系又相互有所制衡,在彼此波動之中隱藏著相對的穩定,在表面穩定之中又存在著絕對的變動。從中長期來看,黃金與原油波動趨勢是基本一致的,只是大小幅度有所區別。
在過去三十多年裡,黃金與石油按美元計價的價格波動相對平穩,黃金平均價格約為300美元/盎司,石油的平均價格為20美元/桶左右。黃金與石油的兌換關系平均為1盎司黃金兌換約16桶石油。這一比例在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達到頂峰,1盎司黃金兌換約30桶原油。不過,隨後原油由於供應緊張,價格大幅攀升,同期黃金卻出現相對滯漲,截至目前,1盎司黃金僅能兌換約12桶石油的水平。從目前石油與黃金的兌換比例來看,黃金價格依然有上升空間。
三、美元與石油的負相關關系
美國經濟長期依賴石油和美元兩大支柱,其依賴美元的鑄幣權和美元在國際結算市場上的壟斷地位,掌握了美元定價權;又通過超強的軍事力量,將全球近70%的石油資源及主要石油運輸通道,置於其直接影響和控制之下,從而控制了全球石油供應,掌握了石油的價格。長期來說,當美元貶值時,石油價格上漲;而美元趨硬時,石油價格呈下降趨勢。 四、從三者關系看黃金價格走向
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黃金、石油與美元這三者之間有內在的聯系,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黃金由牛市轉為熊市尚言之過早,這是因為:
首先,由於資源的稀缺性,黃金非可再生資源,供給的增加呈下降態勢,而需求卻不斷攀升,價格必然不斷上升。
其次,由於石油與黃金價格的同向變動關系,世界經濟對石油的耗費量日益擴大,石油價格的上漲帶動黃金價格同方向變動;另外,從歷史上黃金與石油的兌換關系來看,目前每盎司黃金兌換石油桶數較低,黃金價格應該有上升空間。
最後,盡管近期美元出現反彈,甚至有投行認為美元或將逆轉持續多年的弱勢格局,但美元的反彈是建立在次貸危機擴散到歐洲的基礎之上,美國經濟無論是次貸危機的源頭—房地產市場,抑或是金融市場,都並未出現明顯轉機,滯脹以及雙赤字是擺在美元反彈頭上的一把利劍。目前的市場環境與2005年相似,歐元區經濟陷入困境,美元盡管基本面較差,不排除投資者在拋售歐元的情況下,回到美元和黃金市場尋求避險推動美元和黃金同步走高。
B. 石油漲價對黃金價格的影響是什麼原理
石油價格和美元價格(應該說匯率好些)的關系在於:
國際原油價格上漲,這樣美國專的股市會狂跌,因為首當屬其沖是他們的汽車,機械類大公司的股票,由於他們盤子很大,他們再帶動整個股市下跌。股市是一個國家的經濟晴雨表,美國股市下跌,會導致大量國際資本撤離美國境內。這樣造成外幣和美元的供求關系出現變動,美元就貶值。反之就升值。
還有就是石油是基礎能源,它的上漲導致很多產品的價格上漲,這樣非常不利於出口,這樣就進一步產生美國的貿易赤字,貿易赤字就會導致美元貶值。相反中國就是因為貿易順差,所以以前承受了較大的升值壓力,其他國家都覺得人民幣被低估了,當然這不能完全說是經濟原因,肯定有政治原因在裡面。
至於黃金和美元,他們的變動一般呈現反方向變動。美元漲黃金跌,反之亦然。原因很簡單,從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到現在,美元仍然不甘心失去世界貨幣的地位,美元的抬升會給很多人以買進的信號,因為大家覺得美元有保值功能(當然現在美元比較狼狽,最近還稍微有點抬頭),這樣黃金的價格就低下去了。再說簡單點,黃金用美元結算,美元貶值,一盎司黃金的用美元來計價的數字就會增大,就是漲了。
現在你基本能理解他們的關系了吧。
C. 為什麼石油跌了黃金就會跟著跌
黃金價格與原油價格正相關。黃金和原油主要是用美元來計價。20世紀70年代初回,二戰後搭建的世答界貨幣體系,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之後,黃金價格與原油價格雙雙脫離了與美元的固定兌換比例,出現了價格大幅飆升的走勢。特別是20世紀七八十年代,石油危機爆發後,二者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加微妙。黃金和原油的價格既緊密聯系又相互制衡,在彼此的波動之中隱藏著相對的穩定,在表面的穩定之中又存在著絕對的變動。從中長期來看,黃金價格與原油價格波動趨勢是基本一致的,只是大小幅度有所區別。可以看出原油與黃金的價格走勢基本一致。更多相關的知識您可以訂閱《景良東黃金投資寶典》這本書深入的學習
D. 為什麼石油結算要用美元,不用其他貨幣形式
石油屬於大宗商品,要知道不僅僅是石油,目前幾乎所有的大宗商品都是以美元來計價流通的,因為國際上認可美元,你即使有錢去買石油不過不用美元交易,別人也不會賣給你的,這就是美國在全球經濟政治軍事各種方面強勢的體現。
控制石油等於控制所有國家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曾經發表過:「誰控制了石油,誰就控制了所有國家;誰控制了糧食,誰就控制了人類;誰控制了貨幣,誰就控制了全世界。」可以這樣說,石油、糧食、貨幣就是美國控制全球的目標,控制到石油、糧食、貨幣就可以控制全世界。
當美元需求越大,美國的利潤就越大,世界經濟逐漸成為美元的蓄水池,美國不斷輸出美元流向全球,即使超發美元,導致美元貶值,這種風險也是全球各個一起承擔的,這也是為什麼美國經濟危機的波及全球的原因,當然美元不會這么輕易超發,美國建立了各種金融衍生品來吸收美元,保證美元數量的平衡。
最後總結
石油、美元都已經成為波動全球經濟的重要因素,自從石油與美元掛鉤,石油的結算就是通過美元來進行,美國算是控制了石油、貨幣這兩項東西,即代表控制著全世界,這也是為什麼美國可以輕易制裁靠石油出口為生的國家,同時也調戲不少國家。所以,美元結算,是美國在經濟、政治上有力的武器,成為這場貨幣戰爭中的霸主。
E. 黃金與石油、美元的關系是
在國際市場上,黃金和石油都是按美圓計價的.所以,為了保持黃金和石油的內在價專值,若美圓貶值,黃金和石油屬的價格一般就會漲.但黃金和石油的價格主要還是隨著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化而變化的,美圓的漲跌只是影響其價格的因素之一.
一般而言,全球黃金的價格是聯動的,趨勢是相同的,但各個不同市場黃金的具體價格在同一時點也會有差異.
F. 當石油脫離美元後,美國會怎樣同時當石油與黃金掛鉤後,石油用黃金結算時,世界將會怎樣
脫離美元美國就亂套,赤字會更大。肯定美國得發動戰爭挽回美元。比如科索沃,乍看是北約東擴遇到了南聯盟擋路,實際上是一場轟炸歐元的戰爭,歐洲傻@¥#%B們現在回過味來了。
黃金結算金價會大漲。世界也得亂套。
G. 石油價格與黃金價格的關系
由於黃金和石油在世界交易市場上都是以美元報價,而美元又是國際貿易的主要媒介,所以每當美元升值或貶值時,都會帶動黃金價格和石油價格的同向變化。當美元升值時,金價和油價降低;而當美元貶值時,金價和油價又往往升高。近年來,美國政府大量發行美元,造成美元連連貶值,人們紛紛轉向其他風險小、可保值的資產,例如黃金。黃金是公認的硬通貨,是保值避險的最佳資產之一,人們為避險而將更多資金轉移到黃金上來,推動了黃金價格的上漲。與此同時,由於人們預計美元貶值,石油價格可能會進一步上漲,而石油又是當今工業社會必不可少的資源,人們大量購進石油,又推動了石油價格的上漲。
近年來,在美元連連貶值的情況下,石油價格和黃金價格節節攀升。研究者們認為,美國的雙赤字是美元貶值的主要原因。鑒於美國的財政赤字和貿易赤字雙雙創下新高,短時間內難以消除,這影響了人們對美元價值的信心,美元因此仍處於疲勢中。根據美國商務部發布的報告,美國2005年貿易赤字連續第四年上升,達到7258億美元的歷史新高;同時,美國貿易赤字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創紀錄的5.8% ,高於2004年的5.1% 。不僅如此,2005年美國政府的財政赤字達到4270億美元,打破了2004財年4120億美元的赤字紀錄。這意味著美國政府的財政赤字連續4年上升,並再次創下新高。到2005年底,美國的雙赤字已經超過1.15萬億美元。美國國會預算局估計,在今後10年裡,美國的財政赤字總額將達2.58萬億美元,每年的赤字額均將超過2000億美元。
實際上,2002年初到2004年底,美元指數由116.82下跌到80.57,下跌幅度達31%。盡管格林斯潘連連提高美元利率,2005年美元又有所反彈,但是由於提高幅度有限,遠未達到人們的心理預期,在短期內刺激了市場後,美元又開始繼續貶值。面對巨大的經濟壓力以及龐大的軍事支出,小布希政府採取了放任美元貶值的政策,從而把美國國內的風險和壓力轉移給了國際上其他的國家。也就是說,無論是客觀上的市場壓力還是主觀上布希政府的政策手段,美元一直處於巨大的貶值壓力中,因此帶動這幾年金價和油價的飆升。
2.高油價加劇通貨膨脹,劇烈的通貨膨脹引發金價上升
溫和的長期通貨膨脹,對石油和黃金的價格影響不大。但是遇到短期內程度劇烈的通貨膨脹,物價普遍大幅度上升,貨幣購買力下降,必然會引起人們的恐慌,引起市場激烈的反應,帶動石油價格和黃金價格的上升。
高油價常被視為通貨膨脹的先兆。石油價格的上漲通常會加大通貨膨脹的壓力,高油價影響了消費者價格指數和生產者價格指數中的能源構成部分,逐漸拉高整體物價。隨後,通貨膨脹反過來作用於石油價格,帶動油價進一步上漲。
而黃金具有良好的抗通脹性和保值性,是通貨膨脹的對沖工具,在通貨膨脹明顯的時期,常被加入投資組合,因此高通脹時期,金價通常上漲。例如,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印尼的金價在7個月內上漲了375%。而當全世界的大部分地區處於高通脹或者預期高通脹時,國際市場的金價就會上漲。
3.受石油價格影響的石油出產國對黃金的運作引發黃金價格同向波動
長期以來,油價被視為金價升降的信號指標。因為市場顯示金價常追隨油價的升降而波動,這和石油生產大國的運作有很大的關系,特別是與這些石油生產大國手中巨額的石油美元有關。所謂石油美元,就是指石油生產國出口大量石油,從而導致了極大的順差。而國際市場上石油通常以美元來結算,稱為石油美元。由於大的石油生產國,如沙特、卡達、阿聯酋、科威特、伊朗等大多集中在海灣地區,多為阿拉伯國家,所以它們對石油美元的操作常具有同向性。這樣一筆巨大的資金被集中操控,對國際金融市場的影響非常大。
第二次美元貶值不僅引起了金價上漲,也為石油價格上漲埋下導火線。美元貶值損害了各石油輸出國的利益,使石油輸出國組織因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機所得的財富大大縮水。當中東局勢不穩時,就爆發了第二次世界石油危機。1979年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1980年兩伊戰爭,這都使石油日產量銳減,直接導致了國際石油市場價格驟升,每桶石油的價格從14美元漲到了35美元以上。也就是說,在1980年底之前,石油價格上漲了約150%,馬上恢復了石油與美元的價值相對平衡和對等。
實際上,2002年初到2004年底,美元指數由116.82下跌到80.57,下跌幅度達31%。盡管格林斯潘連連提高美元利率,2005年美元又有所反彈,但是由於提高幅度有限,遠未達到人們的心理預期,在短期內刺激了市場後,美元又開始繼續貶值。面對巨大的經濟壓力以及龐大的軍事支出,小布希政府採取了放任美元貶值的政策,從而把美國國內的風險和壓力轉移給了國際上其他的國家。也就是說,無論是客觀上的市場壓力還是主觀上布希政府的政策手段,美元一直處於巨大的貶值壓力中,因此帶動這幾年金價和油價的飆升。
2.高油價加劇通貨膨脹,劇烈的通貨膨脹引發金價上升
溫和的長期通貨膨脹,對石油和黃金的價格影響不大。但是遇到短期內程度劇烈的通貨膨脹,物價普遍大幅度上升,貨幣購買力下降,必然會引起人們的恐慌,引起市場激烈的反應,帶動石油價格和黃金價格的上升。
高油價常被視為通貨膨脹的先兆。石油價格的上漲通常會加大通貨膨脹的壓力,高油價影響了消費者價格指數和生產者價格指數中的能源構成部分,逐漸拉高整體物價。隨後,通貨膨脹反過來作用於石油價格,帶動油價進一步上漲。
而黃金具有良好的抗通脹性和保值性,是通貨膨脹的對沖工具,在通貨膨脹明顯的時期,常被加入投資組合,因此高通脹時期,金價通常上漲。例如,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印尼的金價在7個月內上漲了375%。而當全世界的大部分地區處於高通脹或者預期高通脹時,國際市場的金價就會上漲。
3.受石油價格影響的石油出產國對黃金的運作引發黃金價格同向波動
長期以來,油價被視為金價升降的信號指標。因為市場顯示金價常追隨油價的升降而波動,這和石油生產大國的運作有很大的關系,特別是與這些石油生產大國手中巨額的石油美元有關。所謂石油美元,就是指石油生產國出口大量石油,從而導致了極大的順差。而國際市場上石油通常以美元來結算,稱為石油美元。由於大的石油生產國,如沙特、卡達、阿聯酋、科威特、伊朗等大多集中在海灣地區,多為阿拉伯國家,所以它們對石油美元的操作常具有同向性。這樣一筆巨大的資金被集中操控,對國際金融市場的影響非常大。
石油是幾大產油國的支柱產業。雖然石油生產為它們帶來了巨額利潤,但是產業結構的單一也為它們帶來了一定風險。為了轉移風險,石油輸出國往往將石油美元中極大的一部分投入到國際金融市場上去。而黃金作為規避風險、投資保值的優良工具,自然也在這些石油輸出國的選擇范圍之內。
由於石油價格上漲後,產油國所持有的石油美元會迅速膨脹,於是這些國家提高黃金在其國際儲備中的比例,從而增加了對黃金的需求。由於石油美元數額巨大,石油輸出國操作集中性強,推動了黃金價格的上漲。石油價格低迷時的情況正好相反。更嚴重的是,若石油價格低到大大影響其整個國民經濟時,如石油收入不足以彌補其進口支出,那麼石油生產國能通過削減一部分黃金儲備,確保本國經濟正常發展。但這種削減無疑是擴大了黃金市場的供給量,從而影響黃金的價格,有時它們甚至低價拋售黃金,加劇了黃金價格的下跌。
這樣的情況在2005年表現得尤其明顯。2005年,金價與油價都大幅上揚,為石油輸出國帶來極其豐厚的收入,特別是中東地區國家的黃金需求也隨著石油收入的大幅增加而增加。根據世界黃金協會的統計,2005年中東地區的黃金投資需求同比增長了38%,其中幾個重量級產油國對黃金的投資需求尤為強烈,阿聯酋的黃金需求增長率達到33%,沙特的黃金需求增長率同比增加82%,埃及的增長率高達150%。由此可見,這些來自中東的石油美元推動了黃金投資需求增長,從而推動了金價的上升。
另一個敦促石油生產國購買黃金的動力來自於國際組織。除了中東地區比較富裕的國家外,還有一些處於第三世界國家的重要產油國,如墨西哥、奈及利亞、委內瑞拉和中亞的一些國家,它們比較容易遭受石油低價的傷害,所以這些國家非常重視黃金儲備。並且這些國家接受了世界銀行和其他國際組織的大量貸款,一旦石油價格下挫,這些國家難以歸還國際貸款,容易引起國際債務危機。為此,一方面,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要求這些國家准備一定的黃金儲備以抵抗風險,另一方面,這些國家為了減輕債務壓力,其中央銀行增發貨幣,同時降低利率,推動黃金需求增長,帶動金價上漲。
金價和油價波動方向背離的分析
盡管金價和油價大體上呈正向關系,但需要補充的是,這種石油價格和黃金價格大體上同向變動的現象,並非絕對。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有各種復雜的原因。
例如:1975年後,當油價維持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機帶來的高價時,金價卻下滑了兩三年才開始上漲,並突破了原來的最高價。從1975年到1976年初,通脹率高漲引發了高利率,加之石油危機重創,高失業率和破產風潮席捲西方世界,與通脹密切相關的金價,伴隨著其他物價的跌落,也開始滑落。20世紀70年代初的金價飆升中不乏對黃金的投機需求。為了阻止對黃金的投機,美國財政部宣布拍賣部分黃金儲備,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採取相同措施,並要求其成員國用特別提款權取代黃金作為記賬單位,不僅增加了黃金市場上的供給,還減少了某些國家對黃金的需求,導致金價背離高油價,不升反跌。
另一次油價和金價比較明顯的背離出現在世紀之交。其間,石油價格的漲勢雖然不及上世紀70年代,但已明顯開始上漲,走出了長達20年的低迷期。與此相反的是依然低迷的金價,1999年8月甚至達到了近20年來最低價位每盎司252美元。即使由於「9·11」事件短期急速上揚,價格仍很快回歸低價位區間,大部分時間在每盎司255美元~300美元區間徘徊。這次金價和油價背離最主要的原因是多國央行拋售黃金儲備,特別是歐洲國家的央行。繼1999年世界銀行與瑞士銀行宣布拋售黃金後,英國央行也拋售了其儲備的約715噸黃金中的415噸,黃金價格應聲下跌2%。專家們經過研究認為,黃金市場每個月吸納25噸黃金將影響不大,但是若各國央行或其他部門已認可和估算的出售黃金的數量加起來,則市場每年需吸納450噸到550噸黃金,黃金市場上供大於求,黃金價格自然低迷。
其背後的原因則是上世紀90年代金融自由化的發展淡化了黃金的價值,特別是各央行心目中黃金的價值。20世紀90年代,金融創新不斷,黃金的收益率大大不及股票、債券等有價證券,而黃金的儲備成本在國際儲備中又是最高的。考慮到當時世界經濟發展良好,各國央行紛紛把黃金換成更能獲利的其他儲備品種,形成拋售黃金的局面,自然打壓了黃金價格。
另一個促成銀行拋售的原因是由於黃金長時間的低迷,很多黃金開采商擔心價格進一步滑落,紛紛與大型銀行簽訂了套期保值協議,合同規定按當時的價格出售以後所產的黃金。因此大型銀行向央行拆借黃金,在市場上拋售出去,將所得資金支付給開采商,再用開采商以後提供的黃金還給央行,這更刺激了當時對黃金儲備的大肆拋售,進一步加劇了黃金市場的低迷。
金價與油價在伊拉克戰爭時也曾發生過一段短暫的背離。不同於海灣戰爭時黃金價格飆升,在伊拉克戰爭爆發前,金價始終低迷。原來,在戰爭前,美元兌主要貨幣繼續走強以及美國道指和標普連續六天上漲打壓了金價,使多數黃金市場人士離場觀望。同時,黃金市場上的買賣雙方普遍認同了美軍宣傳的速戰速決、順利取勝的預測,因而投資者不願積極交易,而傾向於等待進一步的交易線索。在伊拉克戰爭開打後,金價上漲勢頭亦不明朗,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由於美英聯軍攻勢猛烈,投資者預期戰爭很快就會結束;二是一部分黃金投資者獲利回吐,打壓了黃金的上漲,而另外的黃金投資者陷入困境,很難判斷是做空還是做多,未能入市。不過這種短暫的背離,隨著戰事的不容樂觀以及美國新發布的不佳的經濟數據而結束,黃金價格追隨著油價的上漲腳步逐漸上漲起來。
總結
綜上所述,從歷史數據來看,金價和油價的波動存在一種非確定數字比例的正向聯動關系,原因主要是金價和油價都受美元匯率、通貨膨脹、石油輸出國的市場操作以及國際重大政治事件這幾大因素的影響。我們可以通過其中一種價格的漲跌,結合當時的主導因素,來判斷另一個的價格走向。當然,這種關系並不是絕對的,當某個獨立的因素影響程度比較大,壓過了金價、油價的共同影響因素時,黃金和石油價格的運動趨勢可能會發生背離。但從長遠來看,黃金價格和石油價格同向運動的趨勢比較明顯,而且持續時間很長。
H. 黃金、石油和股市的關系
影響黃金價格的因素很多,個人投資者要想對黃金價格的短期走勢做到准確把握,難度不小。但根據國際黃金市場的發展經驗,個人投資者可以根據黃金與美元、黃金與石油、黃金與股市之間的互動關系,商品市場的聯動關系,以及黃金市場的季節性供求因素、國際基金的持倉情況等因素,對金價走勢進行相對比較簡單的判斷和把握。
由於國際金價是用美元計價的,因此黃金價格與美元走勢的互動關系是非常密切的,通常呈現美元漲、黃金跌;美元跌、黃金漲的逆向互動關系。但在某些特殊時段,尤其是黃金走勢非常強或非常弱的時期,黃金價格也會擺脫美元的走勢影響。不過,在基本面、資金面和供求關系等因素均處於正常水平的情況下,黃金與美元的反向互動關系是投資者判斷金價走勢的重要依據。
原油價格一直和黃金市場息息相關,其內在原因是黃金具有抵禦通貨膨脹的功能,而國際原油價格與通貨膨脹水平密切相關,因此,黃金價格與國際原油價格具有正向運行的互動關系。
國際黃金投資市場的發展歷史表明,通常情況下,黃金與股市也是逆向運行的,即股市行情大幅上揚時,黃金價格往往是下跌的,反之亦然。但由於我國股市是相對封閉的,黃金價格的漲跌與我國股市行情並沒有多大關聯,而是與國際上一些重要股票市場(如紐約股票市場)有較強的關聯度。
供求關系是市場基礎,黃金價格與國際黃金現貨市場的供求關系是密切相關的,而黃金現貨市場往往有比較強的季節性供求規律。一般在上半年,黃金現貨消費處於相對淡季,因此,近幾年,黃金價格一般在二季度左右出現底部區域;而從三季度開始,受印度等多種因素的推動,黃金消費需求逐漸增強。到年底的聖誕節,歐美主要國家的消費,黃金現貨需求會逐漸達到高峰,從而會帶來黃金價格的持續走高。
I. 為什麼黃金的走勢與美圓成反比,與石油成正比
美元跌黃金漲,黃金白銀是正真的貨幣,而一切的鈔票都是黃金白銀的一種持內有替代品,並不是容絕對的價值物(國民黨跑了,這個政權的鈔票還有用嗎?),黃金漲跌幅不大相對穩定。當美元貶值了,誰都不願意自己的財富縮水,當然就紛紛換成正真的貨幣黃金了,買黃金的多了,水漲船高,黃金價格就漲起來了。
反之美元漲黃金跌,是人都想多賺點。很多財團都炒匯率。美元漲了,誰還死抱著黃金?當然大量持有美元,見好就換成更多的黃金或其他資產、其他貨幣。(比如說1美元買1美元價值的黃金,當,美元漲2%後,我再買的黃金就可以多買2%了,所以大量拋黃金,持美元,美元漲黃金跌的現象就造成了)
石油其實和黃金的道理有些相似,石油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產品,當美元升值了,為了財富最大化,當然是讓自己手中的貨幣流動來獲得最大收益。買石油期貨是個主要選擇之一,買石油的人多了,石油自然也漲了。
跌久必漲,漲久必跌,只不過是隱形杠桿的作用。以上是我的個人拙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