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銀行對公外匯利率貨幣掉期期權主要功能
以買入外匯利率掉期期權為例,在未來的貸款(或投資)沒有簽約之前,市場利率專有可能向不利方向變化。公司可屬使用掉期期權對該貸款(或投資)保值,也即通過掉期期權對或有的風險敞口進行保值。債務人(或投資人)在支付一定費用(期權費)的前提下,獲得一個比較靈活的保護,即當市場向不利方向發展時,可以執行期權也即按照事先約定的水平令利率調期交易生效,從而鎖定利率風險;而當市場條件向有利方向發展時,又可以選擇不執行期權,享受更優的市場利率或擇機在更有利的時機鎖定風險。
以上內容供您參考,最新業務變動請以中行官網公布為准。
如有疑問,歡迎咨詢中國銀行在線客服或下載使用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咨詢、辦理相關業務。
Ⅱ 利率風險
1.利率風險是指市場利率變動的不確定性給商業銀行造成損失的可能性。
2.匯率風險(Exchange Risk),又稱外匯風險,指經濟主體持有或運用外匯的經濟活動中,因匯率變動而蒙受損失的可能性。
3.外匯風險(ForeignExchangeExposure)是指一個金融的公司、企業組織、經濟實體、國家或個人在一定時期內對外經濟、貿易、金融、外匯儲備的管理與營運等活動中,以外幣表示的資產(債權、權益)與負債(債務、義務)因未預料的外匯匯率的變動而引起的價值的增加或減少的可能性。
4.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將利率風險分為重新定價風險、基差風險、收益率曲線風險和選擇權風險四類.
5.
我國外貿企業管理利率風險的有效途徑
國外一般都通過綜合利用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產品,來有效規避利率風險。政府部門、金融機構以及外貿企業等相關利益主體一般都是通過對金融工具和衍生產品的合理利用來實現原有債務的利率結構的轉換,如通過利率互換、遠期利率協議、利率掉期、利率期貨、利率期權等方式來進行利率風險管理。
(一)利率互換
利率互換是管理資產負債、規避利率風險的重要衍生產品之一。其主要特點就是能夠使固定利率資產(負債)和浮動利率資產(負債)互相轉換。這使得利率互換可以有效地對利率風險進行管理。另外,也可以在不同幣種之間進行轉換,這樣轉換後的利率結構或幣種更符合企業利率風險管理的需要。
(二)遠期利率協議
遠期利率協議屬於場外的交易工具,由於遠期利率協議的期限和名義資本金相對於利率期貨來講比較自由,具有一定的優點,因而自其出現以來,其交易規模穩步上升,是經濟主體進行利率風險防範的重要工具之一。對於國內的外貿企業來說,可以通過遠期利率協議來確定今後某一計息期間的利率水平。因而,企業如果擁有浮動利率債務,那麼就能利用這一金融工具來預先確定下一個計息期間的利率水平,從而避免利率上漲帶來一定的不利影響。
(三)利率掉期
利率掉期能讓企業在不同的計息方式之間實現債務的自由轉換。所以當利率上升時,企業能夠把債務計息方式從原先的浮動利率變更為固定利率。而當利率下調時,從固定利率變更為浮動利率,從而有效降低企業的債務成本。
(四)利率期貨
利率期貨在結構上與利率遠期協議很相似,但它在場內進行交易。由於利率期貨在期限、名義本金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規定,在各方面都比較規范,因此交易起來比較方便。利率期貨是一種很受歡迎的金融衍生產品,廣泛應用於外貿企業的套期保值和投機活動中。
(五)利率期權
利率期權與利率期貨的最大的區別在於,期權賦予其購買者是否進行交易的權利,而期貨的持有者無論是盈利還是虧損都要進行交易,這是一種義務。因此,期權購買者的最大可能損失是期權價格,其收益的可能是無限的,而期貨的收益和損失的可能都是無限的。利用期權來規避利率風險的方式包括利用場內交易期權進行保值和利用場外交易的期權進行保值。場外交易的利率期權主要有利率上限、利率下限和利率雙限。一般來說,這些期權協議由金融機構提供,作為期權協議的另一方與利率套期保值者進行交易。場外交易的利率期權的名義本金和期限都比較自由。在期限較長且付息次數不止一次的情況下,利率上限等期權可以視為一系列期限不同的利率期權的組合。
舉例來說:當利率處於低水平時,基於謹慎的原則,外貿企業可以採取的策略:適當增加負債率,並進行適度的對外擴張、投資或擴大生產規模;如果預計未來存在加息預期時,企業應盡量選擇長期貿易融資,而不是短期外債;如果可能的話,應提前償還預先借入的高利率的外債(包括長期借款),然後再按照現行利率重新借款;重新發生貿易融資時,合同利率最好能夠使用固定利率。
如果利率已經較高而且還可能提高時,企業可以採取的措施如下:盡量減少借入新的外債,從而降低利率支出增加風險,避免企業現金流的減少;如果判斷利率可能降低時,企業可以選擇採用短期貿易融資並避免長期借款,如果必須要進行長期借款,合同利率盡量採取浮動利率。
如果外貿企業的財務人員能准確預測未來利率調整的方向和幅度,那麼企業可以通過遠期利率協議來合理地規避利率風險,並且當增加遠期利率協議金額時,還可以進一步降低利率水平。
希望採納
Ⅲ 期貨基礎知識和期貨法律法規哪個好考點
期貨基礎知識要難一點,因為那個期貨法律法規屬於純記憶的東西。
期貨基礎知識考點如下:
第一章 期貨市場概述
第一節 期貨市場的形成和發展主要掌握:期貨市場的形成;期貨市場相關范疇;期貨市場的發展。
第二節 期貨交易的特徵主要掌握:期貨交易的基本特徵;期貨交易與現貨交易的區別;期貨交易與遠期現貨交易的區別;期貨交易與證券交易的區別。
第三節 期貨市場的功能與作用主要掌握:期貨市場的功能;規避風險功能及其機理;價格發現功能及其機理;期貨市場的作用。
第四節 中外期貨市場概況主要掌握:外國期貨市場;國內期貨市場。
第二章 期貨市場的構成
第一節 期貨交易所主要掌握:期貨交易所的性質與職能;會員制與公司制;我國期貨交易所概況、組織形式與會員管理。
第二節 期貨結算機構主要掌握:期貨結算機構的性質與職能、組織形式;期貨結算制度;我國期貨結算機構與期貨結算制度。
第三節 期貨中介與服務機構主要掌握:期貨公司的職能、公司類型、機構設置;我國期貨公司機構設置、法人治理結構與風險控制體系;介紹經紀商、期貨保證金存管銀行、交割倉庫等其他期貨中介與服務機構的作用。
第四節 期貨交易者主要掌握:期貨交易者的分類;國際期貨市場的主要機構投資者。
第三章 期貨交易制度與合約
第一節 期貨合約主要掌握:期貨合約的概念;期貨合約標的選擇;期貨合約的主要條款及設計依據。
第二節 期貨市場基本制度主要掌握: 保證金制度 ; 當日無負債結算制度 ; 漲跌停板制度 ; 持倉限額及大戶報告制度;強行平倉制度;信息披露制度。
第三節 期貨交易流程主要掌握: 交易流程;開戶流程;交易指令的內容;常用交易指令;指令下達方式;競價方式;結算的概念與程序; 結算公式與應用 ;交割的概念及作用;實物交割方式與交割結算價的確定;實物交割的流程;標准倉單的概念及形式;現金交割。
第四章 套期保值
第一節 套期保值概述主要掌握:套期保值定義;套期保值的實現條件;套期保值者的定義;套期保值者的特點;套期保值的種類。
第二節 套期保值的應用主要掌握:賣出套期保值的應用情形及操作;買入套期保值的應用情形及操作。
第三節 基差與套期保值效果主要掌握:完全套期保值與不完全套期保值的含義;基差的概念;影響基差的因素;基差與正反向市場的關系;基差的變動;基差變動與套期保值效果的關系;套期保值有效性的衡量。
第四節 套期保值操作的擴展及注意事項主要掌握:套期保值操作的擴展;期轉現;期現套利;基差交易;企業開展套期保值業務的注意事項。
第五章 期貨投機與套利交易
第一節 期貨投機交易主要掌握:期貨投機定義;期貨投機與套期保值以及股票投機的區別;期貨投機者類型;期貨投機的作用和操作方法。
第二節 期貨套利概述主要掌握:期貨套利的概念和分類;期貨套利與投機區別;期貨套利的作用。
第三節 期貨套利交易策略主要掌握:期貨價差的定義;價差的變化;價差套利的盈虧計算;套利交易指令;各種價差套利的操作及分析方法;期貨套利操作的注意要點;程序化交易的概念;程序化交易系統的形式與設計。
第六章 期貨價格分析
第一節 期貨行情解讀主要掌握:期貨行情表解讀;K線圖、竹線圖、分時圖等 期貨行情圖解讀。
第二節 期貨價格的基本分析主要掌握:基本分析的含義及其特點;需求分析;供給分析;影響供求的其他因素;供求與均衡價格之間的關系。
第三節 期貨價格的技術分析主要掌握:技術分析的含義; 基本分析與技術分析比較; 趨勢分析、形態分析、 主要指標分析;成交量和持倉量、期貨價格之間的關系;波浪理論。
第七章 外匯期貨
第一節 外匯與外匯期貨概述主要掌握:外匯的概念;匯率及其標價方法;外匯風險的分類;外匯期貨的概念;外匯期貨產生和發展的歷程;外匯期貨交易與遠期外匯交易;外匯保證金交易的區別與聯系;芝加哥商業交易所主要外匯期貨合約。
第二節 影響匯率的因素主要掌握:基本經濟因素;宏觀經濟政策因素;中央銀行干預、政治因素、外匯儲備等影響匯率走勢的各種因素。
第三節 外匯期貨交易主要掌握外匯期貨套期保值;投機和套利的種類及其運用方法。
第八章 利率期貨
第一節 利率期貨概述主要掌握:利率期貨概念、標的及種類;利率期貨的產生和發展;利率期貨價格波動影響因素;國際期貨市場主要利率期貨合約。
第二節 利率期貨的報價與交割主要掌握:美國市場短期利率期貨報價方式;美國市場中長期利率期貨的報價與交割。
第三節 利率期貨交易主要掌握:利率期貨套期保值交易策略及應用;利率期貨投機與套利交易。
第九章 股指期貨和股票期貨
第一節 股票指數與股指期貨主要掌握: 股票指數的概念;主要股票指數; 股票市場風險;股指期貨;股指期貨與股票交易的區別。
第二節 滬深300股指期貨的基本制度規則主要掌握: 滬深300股指期貨合約條款內容;滬深300股票指數的編制;滬深300股指期貨交易規則;股指期貨投資者適當性制度。
第三節 股指期貨套期保值交易主要掌握:單個股票的β系數和股票組合的β系數;最佳套期保值比率; 股指期貨套期保值中合約數量的確定; 股指期貨賣出套期保值;股指期貨買入套期保值。
第四節 股指期貨投機與套利交易主要掌握:股指期貨投機策略;股指期貨期現套利;股指期貨合約的理論價格;股指期貨期現套利操作;無套利區間計算;套利交易中的模擬誤差;股指期貨跨期套利。
第五節 股票期貨主要掌握:股票期貨的含義;股票期貨合約;股票期貨交易的特點。
第十章 期權
第一節 期權概述主要掌握:期權的含義及特點;期權的分類及各類期權的概念;期貨期權合約的主要內容及相關概念;期權交易指令的內容;期權頭寸的建立與了結方式。
第二節 權利金的構成及影響因素主要掌握:權利金的含義及取值范圍;內涵價值的含義及計算;實值期權、虛值期權、平值期權的含義;時間價值的含義、計算及不同期權的時間價值;影響權利金的基本因素。
第三節 期權交易損益分析及應用主要掌握:期權交易的基本策略、損益分析及應用。
第十一章 期貨市場風險管理
第一節 期貨市場風險特徵與類型主要掌握:風險的含義;期貨市場風險的類型;期貨市場風險的成因;期貨市場風險管理原理;風險管理的含義;風險的識別;風險的預測和度量;VaR方法;期貨市場風險管理的特點。
第二節 期貨市場風險監管體系主要掌握:期貨市場相關法律法規;相關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期貨自律規則;期貨市場監管機構;境外期貨監管機構;中國期貨監管機構;中國證監會;地方派出機構;中國期貨保證金監控中心;期貨市場行業自律組織;期貨交易所的自律監管;期貨行業協會自律管理;中國期貨業協會。
第三節 期貨市場風險管理主要掌握:監管機構的風險管理;分類監管的內容;交易所的風險管理;期貨公司的風險管理;期貨公司的主要風險;期貨公司內部風險監控機制;首席風險官;投資者的風險管理; 投資者的風險防範措施 。
Ⅳ 利率風險和外匯風險 匯率風險一樣么 外貿企業利率風險的分類和防範措施有哪些
1.利率風險是指市場利率變動的不確定性給商業銀行造成損失的可能性。
2.匯率風險(Exchange Risk),又稱外匯風險,指經濟主體持有或運用外匯的經濟活動中,因匯率變動而蒙受損失的可能性。
3.外匯風險(ForeignExchangeExposure)是指一個金融的公司、企業組織、經濟實體、國家或個人在一定時期內對外經濟、貿易、金融、外匯儲備的管理與營運等活動中,以外幣表示的資產(債權、權益)與負債(債務、義務)因未預料的外匯匯率的變動而引起的價值的增加或減少的可能性。
4.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將利率風險分為重新定價風險、基差風險、收益率曲線風險和選擇權風險四類.
5.
我國外貿企業管理利率風險的有效途徑
國外一般都通過綜合利用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產品,來有效規避利率風險。政府部門、金融機構以及外貿企業等相關利益主體一般都是通過對金融工具和衍生產品的合理利用來實現原有債務的利率結構的轉換,如通過利率互換、遠期利率協議、利率掉期、利率期貨、利率期權等方式來進行利率風險管理。
(一)利率互換
利率互換是管理資產負債、規避利率風險的重要衍生產品之一。其主要特點就是能夠使固定利率資產(負債)和浮動利率資產(負債)互相轉換。這使得利率互換可以有效地對利率風險進行管理。另外,也可以在不同幣種之間進行轉換,這樣轉換後的利率結構或幣種更符合企業利率風險管理的需要。
(二)遠期利率協議
遠期利率協議屬於場外的交易工具,由於遠期利率協議的期限和名義資本金相對於利率期貨來講比較自由,具有一定的優點,因而自其出現以來,其交易規模穩步上升,是經濟主體進行利率風險防範的重要工具之一。對於國內的外貿企業來說,可以通過遠期利率協議來確定今後某一計息期間的利率水平。因而,企業如果擁有浮動利率債務,那麼就能利用這一金融工具來預先確定下一個計息期間的利率水平,從而避免利率上漲帶來一定的不利影響。
(三)利率掉期
利率掉期能讓企業在不同的計息方式之間實現債務的自由轉換。所以當利率上升時,企業能夠把債務計息方式從原先的浮動利率變更為固定利率。而當利率下調時,從固定利率變更為浮動利率,從而有效降低企業的債務成本。
(四)利率期貨
利率期貨在結構上與利率遠期協議很相似,但它在場內進行交易。由於利率期貨在期限、名義本金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規定,在各方面都比較規范,因此交易起來比較方便。利率期貨是一種很受歡迎的金融衍生產品,廣泛應用於外貿企業的套期保值和投機活動中。
(五)利率期權
利率期權與利率期貨的最大的區別在於,期權賦予其購買者是否進行交易的權利,而期貨的持有者無論是盈利還是虧損都要進行交易,這是一種義務。因此,期權購買者的最大可能損失是期權價格,其收益的可能是無限的,而期貨的收益和損失的可能都是無限的。利用期權來規避利率風險的方式包括利用場內交易期權進行保值和利用場外交易的期權進行保值。場外交易的利率期權主要有利率上限、利率下限和利率雙限。一般來說,這些期權協議由金融機構提供,作為期權協議的另一方與利率套期保值者進行交易。場外交易的利率期權的名義本金和期限都比較自由。在期限較長且付息次數不止一次的情況下,利率上限等期權可以視為一系列期限不同的利率期權的組合。
舉例來說:當利率處於低水平時,基於謹慎的原則,外貿企業可以採取的策略:適當增加負債率,並進行適度的對外擴張、投資或擴大生產規模;如果預計未來存在加息預期時,企業應盡量選擇長期貿易融資,而不是短期外債;如果可能的話,應提前償還預先借入的高利率的外債(包括長期借款),然後再按照現行利率重新借款;重新發生貿易融資時,合同利率最好能夠使用固定利率。
如果利率已經較高而且還可能提高時,企業可以採取的措施如下:盡量減少借入新的外債,從而降低利率支出增加風險,避免企業現金流的減少;如果判斷利率可能降低時,企業可以選擇採用短期貿易融資並避免長期借款,如果必須要進行長期借款,合同利率盡量採取浮動利率。
如果外貿企業的財務人員能准確預測未來利率調整的方向和幅度,那麼企業可以通過遠期利率協議來合理地規避利率風險,並且當增加遠期利率協議金額時,還可以進一步降低利率水平。
Ⅳ 「套頭交易」是什麼意思
套利交易又叫套期圖利是指利用不同國家或地區短期利率的差異,將資金由利率較低的國家或地區轉移到利率較高的國家或地區進行投放,以從中獲得利息差額收益的一種外匯交易,是指同時買進和賣出兩張不同種類的期貨合約。 套利交易:即買入一種期貨[1]合約的同時賣出另一種不同的期貨合約,這里的期貨合約既可以是同一期貨品種的不同交割月份。也可以是相互關聯的兩種不同商品。還可以是不同期貨市場的同種商品。套利交易者同時在一種期貨合約上做多在另一種期貨合約上做空,通過兩個合約間價差變動來獲利,與絕對價格水平關系不大。
套利交易目前已經成為國際金融市場中的一種主要交易手段,由於其收益穩定,風險相對較小,國際上絕大多數大型基金均主要採用套利或部分套利的方式參與期貨或期權市場的交易,隨著我國期貨市場的規范發展以及上市品種的多元化,市場蘊含著大量的套利機會,套利交易已經成為一些大機構參與期貨市場的有效手段。
在進行套利交易時,投資者關心的是合約之間的相互價格關系,而不是絕對價格水平。投資者買進自認為價格被市場低估的合約,同時賣出自認為價格被市場高估的合約。如果價格的變動方向與當初的預測相一致;即買進的合約價格走高,賣出的合約價格走低,那麼投資者可從兩合約價格間的關系變動中獲利。反之、投資者就有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