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黃金交易 > 黃金為什麼成為

黃金為什麼成為

發布時間:2021-04-19 02:24:53

黃金是怎麼形成的

黃金存在於金礦石中,是天然形成的。

金在常溫下為晶體,等軸晶系,立方面心晶格,天然良好晶形極為少見,常呈不規則粒狀、團塊狀、片狀、網狀、樹枝狀、纖維狀及海綿狀集合體。純金為金黃色,含有雜質時其顏色可相應變化。

黃金礦石指含有金元素或金化合物的礦石,能經過選礦成為含金品位較高的金精礦或者說是金礦砂,金精礦需要經過冶煉提成,才能成為精金及金製品。因此黃金是不可以人造的。

(1)黃金為什麼成為擴展閱讀:

黃金的提煉工藝:

1、金精礦焙燒:

絕大部分難處理礦石中的金與硫化物共生關系密切,採用浮選法可使載金硫化物得到充分有效的富集,產出金精礦,並能獲得較高的浮選回收率。 由於浮選金精礦組成復雜,且有益、有害元素含量均較高,直接進行氰化浸出,金的浸出率較低。 因此,對該類型難浸金精礦進行焙燒氧化預處理,是提高金浸出率的有效方法之一。

2、熱壓氧化工藝:

熱壓氧化法分為酸性熱壓氧化和鹼性熱壓氧化。鹼性熱壓氧化適用於碳酸鹽含量較高的含金難處理礦石,酸性熱壓氧化適用於處理含硫砷難浸金精礦,因此酸性熱壓氧化工藝的應用更加廣泛。

熱壓氧化是在一定的溫度、壓力下,使黃鐵礦和砷黃鐵礦氧化分解,因此無論金顆粒多麼細小都會被解離,使得金的浸出率較高。 許多難處理金精礦經過加壓氧化後,金的浸出率可高達96 %以上。 但是,該工藝很難消除有機碳的「劫金」作用,因此對於含有機碳較高的金精礦,該工藝的應用受到限制。

3、聯合預處理工藝:

對於組成復雜、干擾元素種類多、含量高的典型難處理金精礦,採用單一預處理工藝很難得到最佳效果。 例如:在精礦中含有銻和有機碳的情況下,若採用焙燒法除碳,由於銻的揮發溫度較低,會在焙燒過程中生成銻酸鹽及銻合金,對金形成二次包裹,嚴重阻礙金的浸出。

若採用生物氧化法或熱壓氧化法除碳,雖然這些方法對銻不敏感,但不能破壞有機碳的結構,無法消除其「劫金」性,因此金的浸出指標也會受到很大影響。 由於銻礦物和有機碳之間的相互制約、相互抵觸,加之其它干擾元素的影響,致使單一預處理工藝的應用受到限制。

❷ 為什麼黃金在古代成為了世界通用的貨幣

❸ 黃金為什麼會成為歷史上的硬通貨,難道就因為它便於

一方面是數量少,化學性能穩定。另一方面黃金雖然在國際法律上已經不是貨幣,但黃金至今還是比任何國家貨幣更具有內在價值的硬通貨,是比任何儲備貨幣更安全的具有儲備功能的實際「貨幣」。

首先:黃金與人類社會生活結合以後,與經濟產生了極大的關系,即黃金具有了難以解除的經濟屬性。隨著幾千年的黃金與其他物品的交換越來越多,黃金的萬古不腐亘古不變的特有屬性得到更多人們的廣泛重視。黃金逐漸成為人類用於衡量其他商品的經濟價值尺度的一個恆定物。

其次;黃金具有的天然貨幣的屬性。在漫長的歷史歲月的考驗中,在化學與物理科學還不怎麼發達的古代,人們憑著在長久的社會實踐中,得到的最樸素的感性知識,極為深刻地認識到了黃金自然本質、恆定不變的自然品質,及其可以利用的社會價值——用黃金做貨幣。

黃金變成貨幣後,或者在古代還沒有貨幣之前,黃金作為一種衡量所有貨物資產、物物交換的經濟價值的恆定物,具有了貨幣的功能的社會職責之後,擁有多少黃金,就表明擁有者擁有多少財富。黃金的恆定性和稀缺性,就是人們至今無法改變黃金貨幣功能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如果黃金像一般的泥土一樣地變化無常或者到處都是,那麼,黃金就不可能值錢,也就不可能成為貨幣。當黃金成為貨幣之後,黃金的經濟屬性地位就再一次得到升華,黃金的社會地位也隨之再次得到提升,至今無法改變。

再者;任何國家的紙幣的生命,無論從歷史上看,還是從目前各國金融貨幣發行情況去看,長期都具有不可預測性。即使曾經是超級大國的蘇聯盧布原來也是極其堅挺,一夜之間也會變成廢紙。尤其很多國家發行貨幣的紙幣上的票面數字和發行量,太容易被人隨意操控。並且,像現在國際金融貨幣體系中最大的國際儲備貨幣的美元,其貨幣的發行量也太隨意,美國人想發行多少,就可以隨心所欲地發行多少,這就更增加了黃金的權威性。黃金不僅不可能無限生產出來,而且,無論世界變化天翻地覆,無論自然變化海枯石爛,不管放在哪裡,永遠不會變色變性。

第四,有些國家和地區的貨幣雖然是國際貨幣,但在很多國家不能通用,也不能兌換其國家的貨幣。即使現在世界金融貨幣體系中占據霸主地位的美元,在很多國家也不能通用,不能兌換。但黃金卻可以在世界各國換成當地國家的貨幣,黃金投資分析師張堯浠;有的國家不允許黃金自由買賣和兌換,但在民間,黃金與當地貨幣的兌換,依然暢通無阻。即使官方不允許,民間依然認可黃金的價值。在很多國家,普通民眾對美元、歐元、日元、英鎊、瑞士法郎之類的國際貨幣完全無知,但他們對黃金的價值還是絕對認可。

人們可以在全球各國各地,或把黃金換成國際貨幣或換成當地貨幣,去購買當地商品或國際商品,去購買自己需要的生活用品。黃金仍然是世界上最普遍公認的硬通貨。

第五,在當今的世界,一百九十多個主權國家中,有超過一百八十多個國家的貨幣,在國際上沒有地位。這些國家中絕大多數的貨幣,拿到國際金融市場中,甚至不被認可。但在這些國家的貨幣不被認可的情況下,這些國家和民眾拿出黃金到國際金融市場中,一定還是被市場認可的。

幾千年來的歷史昭示著未來,在可預見的將來的數百年之內,黃金還必將擔當在全球各國可以兌現的「國際貨幣」的職能,可以具有兌換世界各國貨幣的特殊功能。因此,我稱黃金為「貨幣之王」。而且,黃金的貨幣之王的地位現在難以動搖。

第六,黃金現在還是重要的金融工具,具有在國際金融市場抵押融資的功能。任何國家、團體、個人和企業,如果擁有黃金,都可以用黃金抵押融資。如果一個人或一家企業,需要融資,手中握有的黃金,是比較容易獲得融資的工具。因為黃金價格,比較容易被銀行、信貸公司、抵押公司等各類金融公司認可。其他的商品,如房產、地產、字畫、珠寶、玉器……之類,雖然有一定的價值,並且,有一定的市場,但由於國與國之間、地區與地區之間、城市與城市之間的千差萬別,它們的價格評估難度較高。黃金不僅具有投資收藏功能,在資金拆解市場中,還具有容易抵押融資的金融工具的功能。

第七,世界各國央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至今依然把黃金儲備作為重要的儲備貨幣之一,在客觀上,為世界投資者做了投資黃金的示範作用,對黃金硬通貨起到背書的作用。說明黃金並沒有隨著《牙買加協定》的生效而完全喪失的貨幣地位和貨幣的作用。誰能說各國央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籌備黃金,是一種迷信行為?

第八,各國民眾對黃金的大量儲備和年年遞增的購買力,與各國央行對黃金儲備購買力的增長形成的共同效應,使黃金至今仍是全世界比任何貨幣更認可的硬通貨。亞洲民眾對黃金具有天然的信任感,民眾對黃金的追求和民間儲備量以及購買力,遠遠大於各國政府的國家性質的黃金儲備量和購買力。從1971年至今,四十多年的黃金大牛市歷史表明,在黃金還沒有完全失去貨幣的衡量功能,沒有失去與商品交換的等價功能和增值保值功能的情況下,人們寧可相信黃金,也不信任濫發的白條美元。

黃金雖然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從法律上廢除了貨幣的地位,但黃金的貨幣之王地位的依然客觀存在,它仍舊是世界各國民眾和各國政府值得信賴的硬通貨

❹ 為什麼黃金會成為人類歷史中的硬通貨

內容來源於互聯網,供參考。
一、稀有屬性
黃金是一個非常稀有的貴金屬,而且很難開采,在我國甚至有專門的「黃金部隊」到處勘探尋找黃金。因為稀有、特殊,所以不可能會造成泛濫貶值。
二、保值屬性
黃金容易攜帶、保存,更重要的是性能非常穩定,在最新發掘的南昌海昏侯漢墓中,我們便發現墓中的馬蹄金和金餅歷經兩千多年而不變色分解。
三、避險屬性
正是由於稀有和能夠保值,因此黃金在現代生活中還有避險屬性。目前各國都以紙幣作為本幣,但是紙幣的價值會經常變動,當出現社會動盪、經濟衰退時,人們手中的紙幣會貶值,這時候黃金的避險屬性就會被激發,人們會尋求更為安全的黃金來保住自己的財產不受損失。

❺ 黃金為什麼成為了以前世界各國的硬通貨

據科學家考察發現,早在公元前12000年古埃及人就發現了黃金。公元前4000年埃及人就已經採集黃金,並且廣泛應用。世界上最早的採金工人是蘇美爾人。
黃金能被人類最早發現和利用,主要是由於自然界中黃金能以自然金狀態存在,而且不易氧化,金燦燦的光澤容易被人發現和喜愛。黃金的柔韌性及可加工性更使其成為了工藝品、首飾品製作的好材料。世界各國古代已製作出不少精美的黃金飾物、工藝品、有的工藝製品著實讓人驚嘆不已。尤其以古埃及、印度、伊朗和美洲、非洲等一些國家和地區,出圖的黃金飾品尤為精美。
遠在4000年前,中國在商代之前就開始淘金採金和製作飾物,從藁城和安陽出圖的文物中發現許多金絲、金箔(厚度僅為0.01毫米),完美體現中國古代金匠高潮的黃金加工技藝。中國在2000多年前就已出現金質貝幣和貼金貝幣,春秋時期楚國已使用含金90%的金幣,被後人稱為郢愛金版。戰國時代出土文物中還發現了含金量高達99%的「金餅」。
古人在夏商時期,就已經開始利用礦物的晶體形態、顏色、光澤、硬度等來確認金礦物,並逐漸掌握了氧化試驗法、焰色試驗法等化學鑒定黃金礦物的方法。漢代已能熟練利用物理、化學方法鑒定金礦物。
遠古時代、中國把所有金屬通稱為「金」,也就是所謂的金、銀、銅、鐵、錫「五金」。西周之前又將銅錫合金、白金、赤金及青銅稱為「金」才專指黃金。

❻ 黃金是如何產生的

金在自然界中是以游離狀態存在而不能人工合成的天然產物。按其來源的不同和提煉後含量的不同分為生金和熟金等。
生金亦稱天然金、荒金、原金,是熟金的對象,是從礦山或河底沖積層開採的沒有經過熔化提煉的黃金。生金分為礦金和沙金兩種。

礦金,也稱合質金,產於礦山、金礦,大都是隨地下湧出的熱泉通過岩石的縫細而沉澱積成,常與石英夾在岩石的縫隙中。礦金大多與其他金屬伴生,其中除黃金外還有銀、鉑、鋅等其他金屬,在其他金屬未提出之前稱為合質金。礦金產於不同的礦山而所含的其他金屬成分不同,因此,成色高低不一,一般在 50%-90%之間。

沙金,是產於河流底層或低窪地帶,與石沙混雜在一起,經過淘洗出來的黃金。沙金起源於礦山,是由於金礦石露出地面,經過長期風吹雨打,岩石經風化而崩裂,金便脫離礦脈伴隨泥沙順水而下,自然沉澱在石沙中,在河流底層或砂石下面沉積為含金層,從而形成沙金。沙金的特點是:顆粒大小不一,大的像蠶豆,小的似細沙,形狀各異。顏色因成色高低而不同,九成以上為赤黃色,八成為淡黃色,七成為青黃色。

熟金是生金經過冶煉、提純後的黃金,一般純度較高,密度較細,有的可以直接用於工業生產。常見的有金條、金塊、金錠和各種不同的飾品、器皿、金幣以及工業用的金絲、金片、金板等。由於用途不同,所需成色不一,或因沒有提純設備,而只熔化未提純,或提的純度不夠,形成成色高低不一的黃金。

人們習慣上根據成色的高低把熟金分為純金、赤金、色金 3種。
黃金經過提純後達到相當高的純度的金稱為純金,一般指達到99.6%以上成色的黃金。

赤金和純金的意思相接近,但因時間和地方的不同,赤金的標准有所不同,國際市場出售的黃金,成色達 99.6%的稱為赤金。而境內的赤金一般在99.2%-99.6%之間。

色金,也稱 「次金」、「潮金」,是指成色較低的金。這些黃金由於其他金屬含量不同,成色高的達99%,低的只有30%。

按含其他金屬的不同劃分,熟金又可分為清色金、混色金、 k金等。清色金指黃金中只摻有白銀成分,不論成色高低統稱清色金。清色金較多,常見於金條、金錠、金塊及各種器皿和金飾品。

混色金是指黃金內除含有白銀外,還含有銅、鋅、鉛、鐵等其他金屬。根據所含金屬種類和數量不同,可分為小混金、大混金、青銅大混金、含鉛大混金等。

k金是指銀、銅按一定的比例,按照足金為 24k的公式配製成的黃金。一般來說,k金含銀比例越多,色澤越青;含銅比例大,則色澤為紫紅。我國的k金在解放初期是按每k4.15%的標准計算,1982年以後,已與國際標准統一起來,以每k為4.1666%作為標准。

❼ 為什麼黃金會成為戰略物資,也不過是一種金屬而已

黃金資源是固定的。這屬於稀有資源了。好不的,而且在貨幣發展歷史中,內有一個金本位時期,所容謂金本位就是以黃金作為貨幣流通。

而且這個金本位至今都是一個重要的參照。

黃金是不可替代的。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替代。它跟磚石之類的不一樣。磚石只是碳元素,而且是靠控制供給和強大的廣告營銷,使人們認為「磚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但是黃金不一樣,如果你覺得黃金都緊緊是一種金屬而已的話,那麼我告訴你,世界上就不存在衡量財富的東西了。

欽此,謝恩。

❽ 為什麼黃金可以成為硬通貨

嗨,大家好,我是軟萌軟萌的黃金寶寶。啊,你問我為什麼成為硬通貨。其實我也不想每天被人摸,摸的我光滑光滑的好討厭啊。哎,那個誰,往哪摸呢,好好采訪。

總之,本黃金寶寶有核穩定性,化學穩定性,可切割性,可再融性,可延伸性(知道你喜歡大長腿了),還有bulinbulin,所以中央已經決定了,就選本黃金寶寶當硬通貨幣!愛咋咋,哼!過來摸我啊。摸完記得點贊奧。

❾ 黃金為什麼在歷史上能成為各個文明的貨幣

金是金屬王國中最珍貴的,也是最罕最有的一種。金的質地純凈,擁有嬌人的特性,是最受人們歡迎的金屬。根據地質學家的分析報告指出,除了在 1802年才發現的鉭之外,金是世上最罕有的金屬,這更證明金的罕有性。物以稀為貴,

除此之外,黃金還有以下特性:

1.純金有著極好看的草黃色的金屬光澤,可以說黃金在所有金屬中,顏色最黃。黃金的顏色之美可與太陽相比。古人總是將太陽看成是至高無上的,因此由於黃金的顏色也與太陽的顏色接近,人們也認為是高貴的。

2.黃金的拉力非常的強,是所有金屬中拉力最強的。1安士的金可以拉成50里長,其延展性令它易於鑄造,而且鑄造出的首飾美麗高貴,因此黃金形成製造首飾的佳選金屬。

3.可鍛性首屈一指。可以造成極薄易於捲起的金片。古代人將它錘成薄片,來撲成廟宇和皇宮上面做裝飾。

4.黃金作為一種貴金屬,手感沉甸,韌性和延展性好,良導性強,有良好的物理特性,表現為:熔點高,達攝氏l064.43度,「真金不怕火煉」就是指一般火焰下黃金不容易熔化。

5.黃金的化學特性穩定,不易受到氧化等一些原因而變質。

總之黃金的稀有性使黃金十分珍貴,而黃金的穩定性使黃金便於保存,所以黃金不僅成為人類的物質財富,而且成為人類儲藏財富的重要手段,故黃金得到了人類的格外青睞。黃金作為貨幣的歷史十分悠久,出土的古羅馬亞歷山大金幣距今已有2300 多年,波斯金幣已有2500多年歷史。現存中國最早的金幣是春秋戰國時楚國鑄造的「郢愛」,距今也己有2300多年的歷史。但早期的黃金只是在一定范圍內、區域內流通使用的輔幣。黃金成為一種世界公認的國際性貨幣是在十九世紀出現的金本位時期。

❿ 黃金為什麼能作為世界貨幣

黃金質軟,牙齒可以咬動,用手可以拗彎。1克純金可拉成長25公里的絲。比蜘蛛絲還細的金絲,可在高級電子儀器、電子計算機里作集成電路的導線。宇航員面罩上的望玻璃鍍上一層薄金,能防止紫外線輻射的損傷。

金的化學性質相當穩定,即使深埋地下數千年的金器都不會壞。又由於黃金較貴重,在國際市場上作為硬通貨使用。

已知含金礦物有25種。其中主要的是以單質形式產出的自然金(古代叫生金),有的如麥麩片,有的像頭發絲。這種金礦開采後可以直接冶煉。另外,有許多眼睛看不見的「小不點」金粒,常寄生於黃鐵礦、毒砂、黃銅礦等「親戚」家中,叫做「伴生金」,它們要通過採掘、粉碎、分選、熔煉才能提取出來。

當山金和含金岩石裸露地表後,遭受長期風化剝蝕而崩解,金粒和砂、礫、岩塊一道被流水沖向低處,在水流速度緩慢處停積起來,成為砂金。

極細的粉金要88.5萬粒才能湊足一兩。看得見的叫明金,大小形狀如芝麻、麩片、綠豆。那種幾公斤至幾十公斤的天然金塊俗稱「狗頭金」。

含有雜質的自然金,比水重15~18倍。淘金人利用重沉輕浮的原理,把含金的砂子拿到水裡去反復淘選。那些較輕的砂子經水一淘,逐漸簸出淘砂盤子,而金粒沉於盤底。

當今,世界產金大國要數南非、俄羅斯、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中國。我國除上海市外,各省、市、自治區都有金礦點。

人類自從開始採金以來,共生產了近11萬噸黃金。收存在私人手中和各國金庫里的黃金約8萬多噸。美國紐約聯邦儲備銀行金庫是世界最大的金庫,在地下24米深處,儲備黃金1.2萬噸。

閱讀全文

與黃金為什麼成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拾貝理財怎麼樣 瀏覽:969
農行玫瑰花貴金屬圖片 瀏覽:800
各省小微企業貸款比 瀏覽:142
投資b股 瀏覽:556
最新在岸人民幣反彈 瀏覽:84
外匯黃金怎麼樣 瀏覽:161
樂視網投資現狀 瀏覽:563
重倉格力的基金有哪些 瀏覽:107
中國銀行現貨白銀價格走勢圖 瀏覽:968
21加幣是多少人民幣匯率 瀏覽:826
國外橡膠期貨實時行情 瀏覽:159
股票市盈動靜 瀏覽:270
麥田外匯 瀏覽:202
中建新塘天津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電話 瀏覽:575
基金估值計算 瀏覽:354
基金投資債權稅 瀏覽:859
航天機電資金流向 瀏覽:774
股票賬戶借用 瀏覽:712
國泰君安微融資 瀏覽:767
興業銀行貴金屬交易客戶端 瀏覽: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