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黃金暴跌
黃金這兩天沒有暴跌啊,如果是暴跌的話原因有很多了,有可能美圓升值啦什麼之類的相關原因。
影響黃金價格的因素很多,包括國際政治、經濟、匯市、歐美主要國家的利率和貨幣政策、各國央行對黃金儲備的增減、黃金開采成本的升降、工業和飾品用金的增減等因素,個人投資者要想准確把握黃金價格的短期走勢,難度是很高的。但是個人投資者還是可以參照黃金與美元、黃金與石油、黃金與股市之間的互動關系,商品市場的聯動關系及黃金市場的季節性供求因素、國際基金的持倉情況等因素,對金價走勢進行相對比較簡單的判斷和把握。
一、黃金價格與美元的互動關系。由於國際金價用美元計價,黃金價格與美元走勢的互動關系非常密切,通常呈現美元漲、黃金跌和美元跌、黃金漲的逆向互動關系。但在某些特殊時段尤其是黃金走勢非常強或非常弱的時期,金價也會擺脫美元走勢的影響。例如2005年四季度,由於國際對沖基金普遍看好石油、貴金屬等商品類投資品種,大資金紛紛介入,導致黃金價格與美元的互動關系一度失效,金價出現了獨立的走勢,投資者今後在分析黃金與美元走勢時必須充分考慮這一因素。不過,在基本面、資金面和供求關系等因素均正常的情況下,黃金與美元的逆向互動關系仍是投資者判斷金價走勢的重要依據。例如今年5月國際金價自730美元回落至541美元,引發金價大跌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市場當時預計美元會再次加息,美元會強勁反彈,大量資金從貴金屬、有色金屬等商品市場撤離,導致金價深幅調整。
二、黃金價格與國際原油的互動關系。原油價格一直和黃金市場息息相關,其原因是黃金具有抵禦通貨膨脹的功能,而國際原油價格與通脹水平密切相關,因此,黃金價格與國際原油價格具有正向運行的互動關系。例如2005年四季度,由於美國颶風的影響,導致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上漲,推動國際金價大幅上揚。據報道,今年美國仍可能受到颶風襲擊,但美國政府已開始提前做好准備,其影響程度與2005年無法相提並論,投資者對此要有充分的認識。
三、黃金價格與國際商品市場的聯動關系。由於中國、印度、俄羅斯、巴西「金磚四國」經濟的持續崛起,對有色金屬等商品的需求持續強勁,加上國際對沖基金的投機炒作,導致有色金屬、貴金屬等國際商品價格自2001年起持續強勁上揚,尤其是有色金屬價格的高企已引發全球經濟界的擔憂,巴菲特、索羅斯等投資大師甚至認為目前商品市場價格已存在嚴重的泡沫。雖然與有色金屬相比,黃金的上漲幅度明顯偏低,但銅、鋁等有色金屬的大幅下跌已影響到黃金價格,這就是商品市場價格聯動性的體現。投資者在判斷黃金價格走勢時,必須密切關注國際商品市場尤其是有色金屬價格的走勢。
四、黃金價格與國際重要股票市場的互動關系。國際黃金市場的發展歷史表明,在通常情況下,黃金與股市也是逆向運行的,股市行情大幅上揚時,黃金價格往往是下跌的,反之亦然。但由於我國內地股市是相對封閉的,黃金價格的漲跌與內地股市行情並沒有多大的關聯度,而是與境外一些重要的股票市場(如紐約股票市場)有較強的關聯度。
五、黃金價格與黃金現貨市場季節性供求因素的關系。供求關系是市場的基礎,黃金價格與國際黃金現貨市場的供求關系密切相關,黃金現貨市場往往有比較強的季節性供求規律,上半年黃金現貨消費相對處於淡季,近幾年來金價一般在二季度左右出現底部。從三季度開始,受節日等因素的推動,黃金消費需求會逐漸增強,到年底的聖誕節,受歐美主要國家的消費影響,黃金現貨需求會逐漸達到高峰,從而會使金價持續走高。
六、黃金價格與國際基金持倉水平的關系。隨著美國繁榮經濟周期的終結,全球性貨幣信用危機促使眾多機構投資者尋找合適的投資品種來對沖匯率不穩定的風險。在此背景下,以原油、貴金屬為代表的商品市場吸引了眾多機構資金的眼球,國際對沖基金紛紛介入黃金市場和其他商品市場。有關數據表明,目前全球對沖基金囤積在紐約黃金市場的資金一度高達200億美元。可以說,近年來黃金價格的大幅上漲既是投資背景發生深刻變化的必然產物,也是國際對沖基金大肆炒作的結果,投資者在判斷黃金價格走勢時,必須密切關注國際基金持倉水平的動態變化。
⑵ 黃金暴跌的真實原因
近期黃金下跌的主要原因有三個:
第一,由於塞普勒斯政府出於籌集資金的需要拋售央行儲內備黃容金,造成金價承壓下行。
第二,德國商業銀行等幾家主要的機構下調2013年黃金的預期價,也對金價構成強大的壓力,此番下調預期價也導致全球最大的黃金基金ETF大幅減持黃金,對金價打壓很大。
第三,也就是此番金價下跌的本質所在,由於近端時間美國經濟形勢的好轉,就業市場也呈現不斷改善的情況,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在上周的兩次講話中都有暗示退出QE3的可能,因此這是造成金價承壓下行的最主要原因。
⑶ 歷史上黃金價格暴漲暴跌的例子有哪些
1、金本位制(Gold Standard)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英國停止實行金本位制。
1925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國希望藉助金本位制走上復甦之路,恢復金本位制度。
1931年,美國1929年的經濟危機引發全球經濟蕭條,英國結束了金本位制。
1933年,美國總統羅斯福宣布禁止黃金自由買賣和出口,要求人民將持有黃金全數上交銀行。美國放棄金本位制。
2、「布林頓森林體系」
在二戰已近尾聲的1944年,44國代表聚集在美國新罕布希爾州布雷頓森林,參會的部分國家在次年簽署《布雷頓森林協定》。
國際經濟體系的核心從黃金變為美元,當時的美元有世界黃金准備的75%支持。美國持有黃金二百億美元以上,債務卻不到一百億美元,可謂盛極一時。
35美元一盎司的黃金官方價格一直持續到1967 年。其時美國因深陷越南戰爭泥潭,龐大的財政赤字多次沖擊美元信譽,於是各國紛紛拋售手中美元,瘋搶黃金。隨著越戰的深入,美國財政狀況的惡化終於全面引爆美元危機。
3、1968年3月,全球黃金搶購潮導致倫敦黃金市場成交創天量,美國再也無法維持黃金官方價格,最終不得不宣布放棄每盎司35美元的市場供應。從此,金價正式進入自由浮動。
而7年後,由於美元危機加深,西方國家宣布放棄固定匯率制,轉而實施浮動匯率制,至此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徹底崩潰,黃金踏上了非貨幣化改革的歷程。
但好景不長。美國經濟超強的地位到了1960年已受侵蝕,當年的外國人持有的美元流動資產已從1950年的八十億美元增加到二百億美元,這也就是說,如果全數兌換成黃金,美國的黃金存底便會見底。
4、1967年,法國退出黃金總匯。
戴高樂站在投機客的一邊不無私心。法國是美國以外全世界擁有最多黃金的國家,如果按它宣稱的將每盎司黃金提到70美元的水準,法國將大賺一筆。
結果是,美國無限制地用美元彌補國際收支赤字,美元泛濫成災,將國內的通貨膨脹輸出並加劇了世界性的通貨膨脹。而美國黃金大量流失時,美元作為國際儲備物質基礎大大削弱,最後它和黃金的固定聯系被切斷,紙幣流通規律遂發生作用。美元相對黃金必然貶值,1盎司黃金35美元的官價已不堪一擊。
5、1967年11月18日,英鎊在戰後第二次貶值。
1968年3月17日,「黃金總匯」解體。
1969年8月8日,法郎貶值11.11%。
1971年8月15日,美國總統尼克松發表電視講話,關閉黃金窗口,停止各國政府或中央銀行持有美元前來兌換黃金。美元掙脫黃金的牢獄,自由浮動於外匯市場。在當時這一招的功效還壓迫了西德和日本兩國實現貨幣升值,以改善美國國際收支狀況
6、接下來就是黃金價格像一匹野馬那般狂飆突進了。
1972年這一年,倫敦市場的金價從1盎司46美元漲到64美元。
1973年,金價沖破100美元。
1974年到1977年,金價在130美元到180美元之間波動。
1978年,原油飆漲達一桶30美元,金價漲到244美元。
1979年,金價漲到500美元。這一年3月12日發行的美國《商業周刊》封面上的自由女神像淚流滿面,標題是《美國的衰落》。10月,美國通脹率沖破12%,黃金成為對抗通脹的有力武器。
7、1980年是世界黃金市場起伏最大的一年。里根政府上台後推行高利率政策,使美元匯率堅挺,給黃金投資者很大打擊。
當代首次黃金大牛市宣告結束,時間長達12年。金價從1968年的35美元漲到1980年的850美元的12年間,每年有30%的獲利率。
1980年黃金投資額達1兆六千億美元,已超出只有1兆四千億美元的美國股票市值。而在1959年,黃金的投資額僅是美國股票市值的五分之一。
現當代首次黃金大牛市宣告結束,時間長達十二年。
可惜在這么壯觀的黃金多頭市場,真正的贏家是那些供應黃金的賣方,比如金礦主之類。就像各種市場的大牛市,看多投機客未必賺了很多錢,金價從35美元漲到850美元,要有多大的想像力啊!恰恰相反,那些在850美元還在追漲的人要比在40美元買進持有的人要多得多。
伯恩斯坦就舉過這樣的一個例子,美國阿拉斯加州退休基金在1980年進場,以691美元的價格買進一噸黃金,在同年年底以575美元的價格又買進一噸,1983年3月,它以414美元拋出這些黃金。
現當代首次黃金大牛市宣告結束,時間長達十二年。
要確定黃金市場的大趨勢是向上還是向下,常常需要進行基本面分析,影響黃金價格走勢的因素有許多,投資者需逐個分析,判斷出主要因素。以下將列舉對國際黃金價格走勢影響較大的因素。
1、金價美元
由於國際黃金價格以美元計價,黃金價格走勢與美元匯率走勢的關系變得非常密切,歷史資料顯示,兩者常常呈逆向互動關系。美元漲,黃金跌;美元跌,黃金則漲。
2、金價原油
國際原油價格與黃金市場也存在著緊密的聯系。眾所周知,抗通脹是黃金的一個主要功能,而國際原油價格又與通貨膨脹水平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國際黃金價格與國際原油價格具有正向運動的互動關系。
3、商品市場
隨著金磚四國經濟的崛起,對有色金屬等大宗商品的需求日益增強,再加上國際對沖基金的炒作,導致有色金屬、貴金屬等國際大宗商品的價格從2001年開始強勢上揚,高企的價格引起了全球經濟界的擔憂。
4、股票市場
從歷史數據可以看出,在通常情況下,黃金價格的走向與經濟狀況、股票走勢相反。如果股市當前是牛市,股票、基金價格上升,將帶走大量黃金投資,這是黃金價格很有可能下跌;如果當前股市是熊市,股票、基金等價格疲軟走弱,投資者也自然會離場選擇其他投資渠道,他們可能會選擇黃金投資,這時就有可能會推動黃金價格上漲。這種變化體現了投資者對經濟前景的預期,如果投資者預期經濟發展前景良好,預料股市將繁榮發展,自然會將更多的資金投向股票市場,黃金市場的資金不可避免會受到影響。
5、金價與黃金現貨市場季節性供求
供求關系是市場的基礎,黃金價格與國際黃金現貨市場的供求關系密切相關,黃金現貨市場往往有較強的季節性供求規律,上半年通常是黃金現貨消費淡季,從近幾年的數據來看,黃金價格底部一般出現在二季度,而受歐美發達國家消費刺激,三季度黃金現貨需求會逐漸到達高峰,使得黃金價格持續走高。
6、政局震盪
國際政局和各國之間的戰亂也常常影響黃金價格。當出現政局動盪或戰亂時,經濟發展會受到相當負面的打擊,這種情況將造成通貨膨脹,人們會把目光投向黃金投資,這時黃金價格可能會大幅上漲。
7、中央銀行
世界各國央行是黃金的最大持有者,假如央行開始拋售黃金,那黃金短期內價格將會下跌。
8、金融危機
當金融危機來臨,人們會覺得將錢存在銀行並不安全,於是大量資金將湧向其他投資渠道,例如買黃金。當美國等發達國家的金融體系出現不穩定的現象時,黃金價格很大機會會出現上漲。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所引發的全球性金融危機就造成黃金價格的大幅上漲。
9、通貨膨脹
如果一個國家的物價相對穩定,代表其貨幣的購買能力也穩定。如果一個國家發生通貨膨脹,則該國貨幣的購買力將會下跌。這時市場資金將會轉向黃金市場。從而推動黃金價格上漲。
網路——黃金價格
⑷ 近期黃金為什麼暴跌
首先黃金暴跌,要說危害,最直接的是炒黃金的多頭澀,前幾日那種跌幅,專基本上屬所有的多頭的倉位都觸及止損價,平倉出局。
黃金走了十二年的牛市,已經步入熊市階段,接下來的熊市可能持續幾年。
不少人認為黃金的漲跌對於實體經濟沒有多大影響,對於投機國際金融市場倒是有借鑒意義,黃金向來代表避險資產,和美元又呈相對的負相關,在歷史上所有文明又不約而同地將黃金作為通貨,所以黃金在人類歷史上所佔有的地位一向特殊。而當今金融經濟都是以黃金儲備作為信譽的保證,發行紙幣為通貨促進經濟增長。
所以黃金價格的爆跌不大影響實體經濟,因為沒有人真的會那紙幣去兌換黃金,並作為通貨流通。
⑸ 黃金為什麼會出現暴跌
最重要的原因是全球通貨膨脹壓力在減輕,這便降低了黃金的規避通貨膨回脹功能的吸引力答。那些賭將會因各國央行爭相印錢而導致通貨膨脹爆發的黃金多頭不得不認輸並不計成本退出黃金頭寸,並進行反向操作。另外還會造成大跌的原因還有:經濟狀況也是構成黃金價格波動的一個因素,經濟欣欣向榮,人們生活無憂,自然會增強人們投資的慾望,民間購買黃金進行保值或裝飾的能力會大為增加,金價也會得到一定的支持。反之,金價必然會下跌。利率與黃金有著密切的聯系,如果本國利息較高,就要考慮一下喪失利息收入去買黃金是否值得。黃金雖然本身不是法定貨幣,但始終有其價值,不會貶值成廢鐵。若美元走勢強勁,投資美元升值機會大,人們自然會追逐美元。相反,當美元在外匯市場上越弱時,國際黃金價格就會越強。黃金本身是通漲之下的保值品,與美國通漲形影不離。石油價格上漲意味著通漲會隨之而來,金價也會隨之上漲。當美國等西方大國的金融體系出現了不穩定的現象時,世界資金便會投向黃金,黃金需求增加,金價即會上漲。黃金在這時就發揮了資金避難所的功能。唯有在金融體系穩定的情況下,投資人士對黃金的信心就會大打折扣,將黃金沽出造成金價下跌。
⑹ 黃金暴跌意味著什麼
首先黃金暴跌,要說危害,最直接的是炒黃金的多頭澀,前幾日那種跌版幅,基本上所有的多頭的倉位權都觸及止損價,平倉出局。
黃金走了十二年的牛市,已經步入熊市階段,接下來的熊市可能持續幾年。
不少人認為黃金的漲跌對於實體經濟沒有多大影響,對於投機國際金融市場倒是有借鑒意義,黃金向來代表避險資產,和美元又呈相對的負相關,在歷史上所有文明又不約而同地將黃金作為通貨,所以黃金在人類歷史上所佔有的地位一向特殊。而當今金融經濟都是以黃金儲備作為信譽的保證,發行紙幣為通貨促進經濟增長。
所以黃金價格的爆跌不大影響實體經濟,因為沒有人真的會那紙幣去兌換黃金,並作為通貨流通。
⑺ 黃金暴跌原因為何
黃金為什麼會出現暴跌?最重要的原因是全球通貨膨脹壓力在減輕,這便降低了黃金的規避通貨膨脹功能的吸引力。那些賭將會因各國央行爭相印錢而導致通貨膨脹爆發的黃金多頭不得不認輸並不計成本退出黃金頭寸,並進行反向操作。
而恐慌下的暴跌令黃金投資者受到的刺激太大了。那麼究竟哪些原因令金價出現如此歷史性的暴跌呢?
罪魁禍首: 塞普勒斯拋售傳言
4月11日,路透社報道稱,歐盟執委會文件顯示,塞普勒斯政府同意出售多餘黃金儲備籌資約4億歐元,這將成為歐元區四年來最大規模的黃金出售,消息公布後,黃金市場出現恐慌性拋售。盡管塞普勒斯涉及的黃金量不大(大約10噸),但黃金交易商仍然擔憂歐元區其他國家以此為先例,以後效仿一二。尤其是像葡萄牙和義大利這樣的國家,它們深陷債務危機,黃金儲備量卻遠勝塞普勒斯。
幕後黑手: 高盛、美林等金融機構唱空黃金
4月10日,高盛將2013年金價預期從每盎司1610美元下調至1545美元,將2014年金價預期從每盎司1490美元下調至1350美元。此外,近日,瑞銀、德意志銀行、法興銀行等國際投行紛紛大幅下調今年、明年對於黃金、白銀價格的預期。高盛等眾多國際知名投行集體高調唱空黃金,導致投資者恐慌性拋空,推動黃金及相關貴金屬加速下跌。
http://..com/question/542476516.html
⑻ 黃金為什麼暴跌
黃金大暴跌,一潰千里,擊穿1100美元堅固防線,美國連續兩次熔斷交易,都未能阻止黃金恐慌下跌,今年黃金價格跌破1000是鐵定的事實。當年的中國大媽大戰華爾街如今已成笑話,正如現在的股市保衛戰一樣,不尊重市場規律,螳臂擋車而已。為什麼黃金會如此暴跌呢?
一、中國剛剛公布的中國黃金儲備才區區1658噸,遠遠低於外界的3000噸預期,這對黃金價格是一個大殺器。很多人尤其歪果仁認為中國在大量偷偷儲備黃金,至少3000噸,甚至4000噸以上。
二、中國為什麼公布的黃金如此至少?答案是為了保衛人民幣。只有對本國貨幣沒有信心,才會大量儲備黃金,因為法幣是黃金的天然敵人,增加黃金儲備,對外能增加貨幣信用,對內則嚴重削弱了法幣的信用。
三、如果這個時候中國公布大大增持黃金儲備會意味著什麼?既然政府都增持黃金,那麼老百姓更會瘋狂去買黃金,那麼人民幣自然成棄兒。對外,則黃金價格暴漲。
四、現在中國經濟下滑,通過印鈔救市,這個時候更需要維護人民幣的穩定,所以打壓黃金,保衛人民幣是必然之舉,也是非常明智之舉。
五、美國要做空黃金很正常,因為黃金和美元是天然的敵人,如果全世界都珍惜黃金,那麼美元就被削弱。尤其是在美國通過量化寬松之後,一度黃金替代美元的呼聲漸高,但是美元怎麼可能放棄世界貨幣的霸主呢,每年收取全世界如此之多的鑄幣稅,怎麼可能放棄。
六、尤其是最近耶倫等美聯儲人士反復強調今年應當加息,對於黃金的打擊更大。美聯儲一加息,美元指數走強,黃金自然大跌。
可以說,中國公布如此之低的黃金儲備,是非常明智的,增強了民眾對於人民幣的信心,尤其是如此艱難的時刻。而美國現在重走強勢美元的道路。維護本國貨幣的地位,導致中美不自覺的聯手做空了黃金。
⑼ 黃金暴跌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呢
通常影響黃金暴跌的原因有黃金供需關系、本地利率、通貨膨脹、戰亂及政局震盪時期、經濟狀況、美元走勢、石油價格及世界金融危機等。
1、黃金供需關系:金價是基於供求關系的基礎之上的。如果黃金的產量大幅增加,金價會受到影響而回落。
2、本地利率:利率與黃金有著密切的聯系,如果本國利息較高,就要考慮一下喪失利息收入去買黃金是否值得。
3、通貨膨脹:通常西方主要國家的通脹越高,以黃金作保值的要求也就越大,世界金價亦會越高。其中,美國的通脹率最容易左右黃金的變動。
4、戰亂及政局震盪時期:戰爭和政局震盪時期,經濟的發展會受到很大的限制。任何當地的貨幣,都可能會由於通貨膨脹而貶值。這時,黃金的重要性就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了。由於黃金具有公認的特性,為國際公認的交易媒介,在這種時刻,人們都會把目標投向黃金。對黃金的搶購,也必然會造成金價的上升。
5、經濟狀況:經濟狀況也是構成黃金價格波動的一個因素,經濟欣欣向榮,人們生活無憂,自然會增強人們投資的慾望,民間購買黃金進行保值或裝飾的能力會大為增加,金價也會得到一定的支持。反之,金價必然會下跌。
6、美元走勢:黃金雖然本身不是法定貨幣,但始終有其價值,不會貶值成廢鐵。若美元走勢強勁,投資美元升值機會大,人們自然會追逐美元。相反,當美元在外匯市場上越弱時,國際黃金價格就會越強。
7、石油價格:黃金本身是通脹之下的保值品,與美國通脹形影不離。石油價格上漲意味著通脹會隨之而來,金價也會隨之上漲。
8、世界金融危機:當美國等西方大國的金融體系出現了不穩定的現象時,世界資金便會投向黃金,黃金需求增加,金價即會上漲。黃金在這時就發揮了資金避難所的功能。唯有在金融體系穩定的情況下,投資人士對黃金的信心就會大打折扣,將黃金沽出造成金價下跌。
⑽ 最近看黃金暴跌,請問下懂的大家,影響黃金暴跌的原因是什麼,除了之前的某國拿出大量黃金還債之類。謝謝
黃金為什麼會出現暴跌?最重要的原因是全球通貨膨脹壓力在減輕,這便降低了黃金的規避通貨膨脹功能的吸引力。那些賭將會因各國央行爭相印錢而導致通貨膨脹爆發的黃金多頭不得不認輸並不計成本退出黃金頭寸,並進行反向操作。
而恐慌下的暴跌令黃金投資者受到的刺激太大了。那麼究竟哪些原因令金價出現如此歷史性的暴跌呢?
罪魁禍首: 塞普勒斯拋售傳言
4月11日,路透社報道稱,歐盟執委會文件顯示,塞普勒斯政府同意出售多餘黃金儲備籌資約4億歐元,這將成為歐元區四年來最大規模的黃金出售,消息公布後,黃金市場出現恐慌性拋售。盡管塞普勒斯涉及的黃金量不大(大約10噸),但黃金交易商仍然擔憂歐元區其他國家以此為先例,以後效仿一二。尤其是像葡萄牙和義大利這樣的國家,它們深陷債務危機,黃金儲備量卻遠勝塞普勒斯。
幕後黑手: 高盛、美林等金融機構唱空黃金
4月10日,高盛將2013年金價預期從每盎司1610美元下調至1545美元,將2014年金價預期從每盎司1490美元下調至1350美元。此外,近日,瑞銀、德意志銀行、法興銀行等國際投行紛紛大幅下調今年、明年對於黃金、白銀價格的預期。高盛等眾多國際知名投行集體高調唱空黃金,導致投資者恐慌性拋空,推動黃金及相關貴金屬加速下跌。
宏觀因素:中國經濟數據不振
周一,中國令人失望的經濟數據發布之後,低於市場預期8%的增幅,打壓投資者情緒。有分析認為,美國經濟持續穩步復甦,美元走強,市場對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量化寬松的預期減弱,弱化黃金作為貴金屬的避險屬性,打壓金價在連續12年牛市之後開始滑入熊市。
市場因素:黃金投資者轉行炒股
今年以來金價持續疲弱,令貴金屬投資者對黃金的投資興趣銳減,不少黃金投資者轉行炒股。
陰謀論:美聯儲可能操縱黃金價格
歐美分析人士紛紛通過社交媒體,吐槽伯南克和其擔綱的美聯儲,認為這是他們在下一盤大棋。美國財政部前部長助理更是直言:「從4月開始至今,這場陰謀就在進行中。交易所告訴個人客戶,對沖基金和機構投資者都在放出拋售黃金的信息,警告個人客戶也要提早退市。緊接著,幾天之前,高盛便宣布黃金市場將進一步遭到拋售。他們想要做的就是恐嚇個人投資者遠離黃金。顯然有些令人絕望的事情正在上演」。
信任危機:黃金被質疑是否為有效的避險工具
貴金屬分析師Credit Suisse說:「很明顯黃金市場上懷疑因素比一周之前更大了——懷疑范圍包括央行的獨立性、央行對黃金儲備的控制以及歐盟條約的神聖性。黃金投資者再次意識到投資黃金並非非常有效的避險措施。」
交易成本增加: 保證金上調將令多頭投資者被迫平倉
紐約商品交易所上調了黃金及白銀期貨最低保證金,保證金的提高將增加交易成本,有可能導致投資者因為資金不足而被迫平倉,這會放大黃金賣空的成交量。
逼倉因素:鮑爾森兩日虧損10億美元 不清倉也恐將被逼倉
對沖基金巨頭鮑爾森的個人財富在過去兩日幾乎損失了10億美元。從近兩日黃金的走勢來看,鮑爾森如果不清倉,恐將被空頭們聯合逼倉,而如果清倉,也勢必加劇金價跌勢。
日本黑田效應
日本新任行長黑田東彥推出超預期的寬松措施後,日本國債波動率大幅上升,堪比希臘國債。為了滿足激增的保證金要求,日本金融機構選擇的是出售其他資產加強資本金和流動性而非出售債券。自QE2以來,黃金價格走勢與日本國債的內涵波動率逆相關程度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