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巴菲特如何分析財務報表
計算很簡單,但預測很不簡單。巴菲特說,未來是永遠看不清楚的,即使是老手也很容易預測錯誤。那麼如何避免犯下重大的預測錯誤呢?巴菲特提供了兩個方法: 第一是限制范圍,只預測你非常熟悉而且業務十分簡單穩定的公司。 第二是價格上留有足夠安全邊際,即大大低於預測的價值,即使自己犯錯高估一些,仍有較大的賺錢餘地,其實相當於做最保守的預測。 你自己就是一個賺錢機器,我們經常預測自己的現金流量,而且准確性蠻高。為什麼? 第一,你非常熟悉自己,非常了解自己的業務,就是你的工作,你能大概估計你未來幾年的現金流入流出,就是每年大概會賺多少錢,花多少錢,最後能存多少錢。 第二,你預測自己的現金流量時,非常保守,你不會盲目預測自己的工資會持續大幅增加,你也不會輕信老闆會發很多年終獎的口頭承諾,你只算你有很大把握拿到的錢。相反計算支出時,會把結婚、生子、買車、買房、生病等可能的支出盡可能多地考慮在內。 同樣是你,同樣是預測,在預測上市公司這個賺錢機器的現金流量卻經常犯錯,又是為什麼?因為你不像預測自己那樣堅持同樣的兩個原則。 第一,你不熟悉這家公司,不了解公司的業務,或者公司的業務非常復雜難懂,你在這方面的知識、能力、經驗根本不夠,再努力也搞不懂。可是你不是知難而退,避而遠之,而是知難而上,不懂裝懂,大膽預測。 第二,你預測公司的現金流量時,不夠保守。你經常假設公司過去幾年的收入和盈利增長率將會持續保持很多年,甚至假設增長率還會大幅提高。而你預測成本費用時,沒有考慮人工和原料成本的上升、技術的過時,往往低估。這樣你預測的現金凈流量過於樂觀。一旦宏觀經濟和行業發展出現你想像不到的意外,如金融危機,如低溫、暴雪、地震,你的預測會錯得離譜。 很多人盲目相信別人的分析、別人的推薦,盲目相信公司過去的良好業績記錄,簡單地認為,公認的好公司就可以閉著眼睛買,結果閉著眼睛跳進火坑。 巴菲特常說:選股如選妻。結婚娶妻,很簡單,領個結婚證,花錢買房辦婚禮就行了。結婚不難選妻難,選到一個你認為既適合自己的要求又長期穩定可靠的女孩,太難了。選到一個符合巴菲特要求的公司,業務一流、管理一流、業績一流,而且未來長期穩定可靠,太難了。巴菲特找了一輩子,只找到幾個未來必定如此的好公司,加上一些未來有較大可能如此的公司。 這也就可以解釋,巴菲特經常談估值,但很少人見到他作估值。巴菲特的傳記作者翻遍了巴菲特檔案室,沒有發現巴菲特任何估值的表格和公式,只有一張張他親手記錄的公司年度和季度財務數據。為什麼?估值太簡單了,用預測的現金流量一算投資收益率每年能否超過15%就行了。 巴菲特最重要的工作,是分析公司多年的財務數據,判斷公司業務、管理和業績的穩定性,如果具有穩定性,就可以輕松預測其未來幾年的現金流量。所以他說,他最重要的工作是閱讀,閱讀最多的是上市公司的年度和季度財務報告。 巴菲特說:「只有你願意花時間學習如何分析財務報表,你才能夠獨立地選擇投資目標。
2. 巴菲特如何看財物指標
巴菲特非常注重看公司的年度財務報表。不僅僅是看,並且還去廠里考察呢!
巴菲特投資策略
價值投資要眼光長遠
所謂的價值投資理念就是在特定的經濟環境中找到具備長期投資價值,或者具備獨特的核心能力,我們選擇有可持續競爭優勢的公司進行投資,這樣的公司可以持續不斷地超越競爭對手。價值投資的第二個要素是以合理的價格買進具有投資價值公司的股份。當然,什麼是合理的價格,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要對未來的投資風險進行理性的分析,因此進行價值投資是既簡單又困難的事情……[詳細]
如何尋找投資機會
選擇投資機會時,自己通常會關注這些因素:一是了解市場需求,然後尋找誰能滿足這個市場的需求,這就需要有足夠的信息和證據去證明目標公司未來能否在這個行業里站得住腳。二是看公司的競爭優勢,而這首先是人,也就是一個組織需要有非常優秀的領導者,他們要有足夠的精力和智力,同時充滿激情,有抱負和遠見……
投資股票的兩個原則
投資股票有兩個原則最重要:第一,把股票投資當作生意的一部分;第二,確立安全邊界。確立一隻股票的安全邊界尤為重要,這是保證成功投資的不二法門。「一隻股票有其實際的價值中樞,當市場價格已經超過這只股票的實際價值很多的時候,就到了該賣出的時候了。你在『抄底』時也不要指望在已經跌了95%或者90%的時候能夠買入,這是很難的。」……
3. 巴菲特為什麼那麼看中凈資產回報率這個指標
巴菲特在很多場合說過,「我選擇的公司都是凈資產收益率超過20%的企業。」這里隱含了一個重要的前提:先得有凈資產,才能有凈資產收益率。也就是先得有錢,老爺子篩選企業的指標——凈資產收益率——才有意義。
什麼是凈資產收益率呢?通俗地講,就是公司投入的凈資產能夠帶來多少回報。它的英文簡稱是ROE,計算公式是ROE=凈利潤/凈資產。比如投入1元,賺了0.2元,那麼它的凈資產收益率就是0.2/1=20%。
當ROE大於常數C時,經濟商譽為正值,那企業就有未被記錄在財務報表上的隱藏資產;ROE小於無風險收益率C時,企業就有一部分凈資產沒有發揮出應有的價值。連資產本身能產生的收益都達不到,巴菲特當然不會選這樣的公司投資。
4. 巴菲特的財務報表縮水是多少
據說上個月份他沒有買股票,他所說的交易20%左右。
5. 巴菲特如何看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即每股盈利(EPS),又稱每股稅後利潤、每股盈餘,指稅後利潤與股本總數的比率。是普通股股東每持有一股所能享有的企業凈利潤或需承擔的企業凈虧損。每股收益通常被用來反映企業的經營成果,衡量普通股的獲利水平及投資風險,是投資者等信息使用者據以評價企業盈利能力、預測企業成長潛力、進而做出相關經濟決策的重要的財務指標之一。利潤表中,第九條列示「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釋每股收益」項目。
在股票投資基本分析的諸多工具中,與市盈率、市凈率、現金流量折現等指標一樣,EPS也是最常見的參考指標之一。
合理的股價要根據市盈率來計算,市盈率=股價/每股收益。根據這一公式,就可計算合理的股價,一般講業績好的上市公司的市盈率估值為40倍,所以,合理的股價=每股收益乘以市盈率(40)。三季報每股收益0.50元,其合理股價為20元。
(5)巴菲特的財務指標擴展閱讀:在股市正常情況下估計股票的合理價格
一、不同的股票市場給的市盈率不同。比如鋼鐵10-15倍銀行20-30倍;汽車30-35倍;高科技35-50倍;這個不定自己來分析吧。
二、市盈率乘以當年利潤=正確估價(A1) 當然你如果對企業很了解,可以估計明年以及未來的企業每股利潤,你就可以判斷此股票明年和未來價格。
三、每股凈資產也是一個重要指標,凈資產高的企業,在股市不正常時更有抗跌能力。
四、每股公積金和未分配利潤也是很重要的指標,高的可以分紅送股,在股市不正常時更有抗跌能力。低的分紅少,送股可能小且少。公積金+未分配利潤+凈資產=A2
五、按照第二部算出的估價A1與A2比較,A1遠大於A2,此股沒有抗跌能力或抗跌性差。在弱市會虧損的多。A1越接近A2的越好。
6. 什麼是跟巴菲特學看上市公司財務報表
《跟巴菲特學看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內容簡介:巴菲特的天才之處就是其駕馭股市的能力。他的性格嚴謹、理性,而這些普通的性格,對於搏擊股票市場的人是必不可少的。巴菲特對上市公司的研究是其成功的關鍵,他習慣於閱讀財務報表,從枯燥的賬目中了解市場的波動和發展趨勢,對研究出來的有發展前景、快速增長的公司全力投入,同時進行全面的跟蹤了解,從各種渠道了解掌握公司的基本情況,並時時跟蹤注意公司基本面的發展變化。故而,學習股神巴菲特的炒股精髓,並不是一味的模仿或生搬硬套,而是需要將方法融會貫通,將技巧領悟系統化。《跟巴菲特學看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力圖通過大量實例告訴你「股神」巴菲特是如何通過財務報表對股票進行評估,他使用哪些指標綜合分析一家企業,以及他可以長期獲得豐厚回報的投資法則。
7. 巴菲特是是以什麼標准來衡量企業的盈利能力
巴菲特最擅長挖掘潛力股,如果這只股票的未來收益很好,他就會重倉買進而且長期持有.
其中的凈現值是他常用的一個指標,也就是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這個指標我們在大學高等數學中都學過,財務專業的朋友會對它很熟悉.
如果一隻股票的凈現值比它目前的市場價值低,就是說這只股票被低估了,是買進的好機會;相反,如果一隻股票的凈現值比它目前的市場價值高,就是說這只股票被高估了,不會把它作為投資目標.
當然,只有專業人士才能根據財務分析把凈現值算的比較准確.而且股票的凈現值在網上很難找到.祝你好運.
我的回答你滿意嗎?
折現率的公式:
由於資金是有時間價值的,今天的一塊錢和一年後的塊錢在價值是是不能等同的。如何把一年後的一塊錢和今天的一塊錢在價值上進行比較呢,那就要把一年後的一塊錢折成今天的價值,這叫折現。公式是:
一年後一塊錢在今天的價值=一年後的一塊錢/(1+折現率)
二年後一塊錢在今天的價值=二年後的一塊錢/(1+折現率)^2(註:平方)
三年後一塊錢在今天的價值=三年後的一塊錢/(1+折現率)^3(註:立方)
依次類推。
在進行折現時,折現率一般採用當前的市場利率,如同樣期限的貸款利率等;或用資金的實際成本作為折現率。
8. 巴菲特投資公式
多年來,投資者一直在尋找一套公式,以圖復制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50年取得的神奇回報,但都徒勞無功。近日,一項新研究成果聲稱發現了巴菲特的投資秘訣。
12月26日,華爾街日報中文網報道稱,馬薩諸塞州坎布里奇國家經濟研究局(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11月份發表一項新研究成果,聲稱找到了這套公式。論文作者都有深厚的學術資歷,他們供職的AQR資產管理公司(AQR Capital Management)管理著多隻對沖基金和其他一些投資產品,資產規模達900億美元。
論文作者分析了巴菲特從1964年收購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Berkshire Hathaway)以來的投資成績。他們的公式含有十多個單項,可以歸納為兩個主要部分。
第一部分是「專注於便宜、安全、優質的股票」,即波動性低於平均水平、價格相對於賬面價值(市率,一種值指標)的比率不高的股票。除此以外,研究人員還看好利潤增長高於平均速度、相當大一部分利潤當作股息派發出去的股票。
公式的第二部分將會令人錯愕:它要求用「保證金交易」來投資這些股票,也就是借錢買股,買進的數量比不借錢能夠買到的更多。研究人員發現,要達到巴菲特那樣的長期回報,投資組合需要有60%的借入比例,也就是說,借款比例足以讓每100美元的投資組合持有160美元「便宜、安全、優質的股票」。
論文作者之一、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金融學教授、AQR公司副總裁安德烈亞·弗拉奇尼(Andrea Frazzini)說,在巴菲特整個職業生涯中,伯克希爾投資組合的平均杠桿率一直與上述水平相當。
採用保證金交易當然可以放大利潤。當行情不妙的時候,它也會增加潛在損失。但上文所述的公式是將保證金交易的大量使用同風險遠低於市場的股票結合,所以綜合來看的話,投資組合的風險仍然可以不高於大市。
無可否認的是,大量使用保證金交易的投資組合始終存在收到「追加保證金通知」的風險——如果所持資產跌幅太大,那麼就要存入更多的現金。不過,伯克希爾·哈撒韋在過去50年裡一直能夠避開這種風險,雖然嚴重依賴於杠桿,其自然年度最差的回報率也就是虧損9.6%,而且其賬面價值的波動性也低於標准普爾500種股票指數(S&P 500)。
值得注意的是,公式中明顯缺失一個因素,它沒有解釋巴菲特為什麼大量投資非上市公司。研究人員表示,這沒有必要,因為他所投上市公司的表現好於非上市公司。
巴菲特常常鼓吹他挑選優秀管理人員的能力,但研究人員發現,其回報「更多地源於選股,而非他對管理層的影響」。
不幸的是,研究人員總結出來的這套投資公式散戶應用起來不一定容易。比如它要求投資一大籃子多樣化的股票。另外,對於一個依靠保證金交易的投資組合來說,堅守這套公式也有可能遇到挑戰。
但是,你或許還是能夠在不借錢的情況下至少部分地運用研究人員總結出的這套公式。比如,如果你的投資組合裡面有現金,你可以把這些現金加到已經配置於股市的那部分中去。這在事實上是自己給自己借錢,也就相當於做保證金交易。巴菲特從他公司的其他部門借錢,當然也就是這種辦法。
9. 學習股神巴菲特怎樣做企業財務分析
這是巴菲特經常被引用的一句話:「投資的第一條准則是不要賠錢;第二條准則是永遠不要忘記第一條。」因為如果投資一美元,賠了50美分,手上只剩一半的錢,除非有百分之百的收益,否則很難回到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