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黃金交易 > 財務指標的基本理論

財務指標的基本理論

發布時間:2021-04-23 14:32:30

① 選股必看哪幾個財務指標

如何正確地選擇股票

很多年來人們創造出各種方法,可以歸納為基本的幾種投資策略。

一、價值發現:是華爾街最傳統的投資方法,近幾年來也被我國投資者所認同,價值發現方法的基本思路,是運用市盈率、市凈率等一些基本指標來發現價值被低估的個股。該方法由於要求分析人具有相當的專業知識,對於非專業投資者具有一定的困難。該方法的理論基礎是價格總會向價值回歸。

二、選擇高成長股:該方法近年來在國內外越來越流行。它關注的是公司未來利潤的高增長,而市盈率等傳統價值判斷標准則顯得不那麼重要了。採用這一價值取向選股,人們最傾心的是高科技股。

三、技術分析選股:技術分析是基於以下三大假設:(1) 市場行為涵蓋一切信息;(2)價格沿趨勢變動;(3) 歷史會重演。在上述假設前提下,以技術分析方法進行選股,通常一般不必過多關注公司的經營、財務狀況等基本面情況,而是運用技術分析理論或技術分析指標,通過對圖表的分析來進行選股。該方法的基礎是股票的價格波動性,即不管股票的價值是多少,股票價格總是存在周期性的波動,技術分析選股就是從中尋找超跌個股,捕捉獲利機會。

四、立足於大盤指數的投資組合(指數基金):隨著股票家數的增加,許多人發現,也許可以准確判斷大勢,但是要選對股票可就太困難了,要想獲取超過平均的收益也越來越困難,往往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取得的效果也就和大盤差不多、甚至還差,與其這樣,不如不作任何分析選股,而是完全參照指數的構成做一個投資組合,至少可以取得和大盤同步的投資收益。如果有一個與大盤一致的指數基金,投資者就不需要選股,只需在看好股市的時候買入該基金、在看空股市的時候賣出。由於我國還沒有出現指數基金,投資者無法按此策略投資,但是對該方法的思想可以有借鑒作用。

② 財務績效的四大體現 來源於誰的理論

一、最常用的4大衡量績效財務指標有:(一)財務效益狀況基本指標:凈資產收益率,總資產報酬率修正指標:資本保值增值率,銷售利潤率(營業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二)資產營運狀況基本指標:總資產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修正指標:存貨周轉率,應收帳款周轉率,不良資產周轉率,資產損失比率(三)償債能力狀況基本指標:資產負債率,已獲利息倍數修正指標: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現金流動負債比率、長期資產適合率、經營虧損掛帳比率(四)發展能力狀況基本指標:銷售(營業)增長率、資本積累率修正指標:總資產增長率、固定資產增長率、三年利潤平均增長率、三年資本平均增長率二、績效評價是指運用一定的評價方法、量化指標及評價標准,對職能部門為實現其職能所確定的績效目標的實現程度,及為實現這一目標所安排預算的執行結果所進行的綜合性評價。

③ 常用的財務分析指標有哪些

一、短期償債能力分析:

1、流動比率,計算公式: 流動資產 / 流動負債

2、速動比率,計算公式: (流動資產-存貨) / 流動負債

3、現金比率,計算公式: (現金+現金等價物) / 流動負債

4、現金流量比率,計算公式: 經營活動現金流量 / 流動負債

5、到期債務本息償付比率,計算公式: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 (本期到期債務本金+現金利息支出)

二、長期償債能力分析:

1、資產負債率,計算公式: 負債總額 /資產總額

2、股東權益比率,計算公式:股東權益總額/ 資產總額

3、權益乘數,計算公式: 資產總額 / 股東權益總額

4、負債股權比率,計算公式: 負債總額 / 股東權益總額

5、有形凈值債務率,計算公式: 負債總額 / (股東權益-無形資產凈額)

6、償債保障比率,計算公式: 負債總額 /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

7、利息保障倍數,計算公式: (稅前利潤+利息費用)/ 利息費用

8、現金利息保障倍數,計算公式: (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現金利息支出+付現所得稅) / 現金利息支出

三、營運分析

1、存貨周轉率,計算公式: 銷售成本 / 平均存貨

2、應收賬款周轉率,計算公式: 賒銷收入凈額 /平均應收賬款余額

3、流動資產周轉率,計算公式: 銷售收入 / 平均流動資產余額

4、固定資產周轉率,計算公式: 銷售收入 / 平均固定資產凈額

5、總資產周轉率,計算公式: 銷售收入 / 平均資產總額

四、盈利分析

1、資產報酬率,計算公式: 利潤總額+利息支出 / 平均資產總額

2、凈資產報酬率,計算公式: 利潤總額+利息支出 /平均凈資產

3、股東權益報酬率,計算公式: 凈利潤 /平均股東權益總額

4、毛利率,計算公式: 銷售毛利 / 銷售收入凈額

5、銷售凈利率,計算公式: 凈利潤 / 銷售收入凈額

6、成本費用凈利率,計算公式: 凈利潤 /成本費用總額

7、每股利潤,計算公式: (凈利潤-優先股股利) / 流通在外股數

8、每股現金流量,計算公式: (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優先股股利) / 流通在外股數

9、每股股利,計算公式: (現金股利總額-優先股股利) /流通在外股數

10、股利發放率,計算公式: 每股股利 / 每股利潤

11、每股凈資產,計算公式:股東權益總額/ 流通在外股數

12、市盈率,計算公式: 每股市價 / 每股利潤

13、主營業務利潤率=主營業務利潤/主營業務收入*100%

五、發展分析

1、營業增長率,計算公式: 本期營業增長額 / 上年同期營業收入總額

2、資本積累率,計算公式: 本期所有者權益增長額 / 年初所有者權益

3、總資產增長率,計算公式: 本期總資產增長額 / 年初資產總額

4、固定資產成新率,計算公式: 平均固定資產凈值/ 平均固定資產原值

④ 關鍵績效指標法的理論基礎

二八原理,是由義大利經濟學家帕累托提出的一個經濟學原理,即一個企業在價值創造過程中,每個部門和每一位員工的80%的工作任務是由20%的關鍵行為完成的,抓住20%的關鍵,就抓住了主體。
二八原理為績效考核指明了方向,即考核工作的主要精力要放在關鍵的結果和關鍵的過程上。於是,所謂的績效考核,一定放在關鍵績效指標上,考核工作一定要圍繞關鍵績效指標展開。 通過財務與非財務指標相結合,體現關注短期效益。兼顧長期發展的原則;指標本身不僅傳達了結果。也傳遞了產生結果的過程。以財務指標為主,非財務指標為輔。注重對過去績效的評價.且指導績效改進的出發點是過去的績效存在的問題,績效改進行動與戰略需要脫鉤。

⑤ 財務分析四大能力指標

1.償債能力分析
償債能力是指企業如期償付債務的能力,它包括短期償債能力和長期償債能力。由於短期債務是企業日常經營活動中彌補營運資金不足的一個重要來源,通過分析有助於判斷企業短期資金的營運能力以及營運資金的周轉狀況。通過對長期償債能力的分析,不僅可以判斷企業的經營狀況,還可以促使企業提高融通資金的能力,因為長期負債是企業資本化資金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企業的重要融資途徑。而從債權人的角度看,通過償債能力分析,有助於了解其貸款的安全性,以保其債
務本息能夠即時、足額地得以償還。
2.營運能力分析
營運能力分析主要是從企業所運用的資產進行全面分析。分析企業各項資產的使用效果、資金周轉的快慢以及挖掘資金的潛力,提高資金的使用效果。
3.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分析主要通過將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與經營成果相結合來分析企業的各項報酬率指標,從而從不同角度判斷企業的獲利能力。
4.現金流量分析
現金流量分析主要通過現金流量的結構分析、流動性分析、獲取現金能力分析、財務彈性分析、收益質量分析等五個方面來分析評價企業資金的來龍去脈、融投資能力和財務彈性。
以上四個方面的財務分析指標中,償債能力是財務目標實現的穩健保證,營運能力與現金流量是財務目標實現的物質基礎,盈利能力是三者共同作用的結果,同時也對三者的增強起著推動作用,四者相輔相成,共同構成企業財務分析的基本內容

⑥ 財務分析的基本指標有哪些

主要包括如下指標:
一、企業償債能力指標:
(一)反映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的比率
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速度資產=流動資產-存貨;)
現金比率=現金/流動負債
(二)反映企業長期償債能力的比率
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
產權比率=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總額;
權益乘數=資產總額/所有者權益總額)
利息保障倍數=息稅前利潤/利息費用
二、企業資產管理能力指標
存貨周轉率=銷售成本/存貨
存貨周轉天數=365/存貨周轉率
應收賬款周轉率=銷售收入/應收賬款
應收賬款周轉天數=365/應收賬款周轉率
經營周期=存貨周轉天數+應收賬款周轉天數
應付賬款周轉率=銷售成本/應付賬款
應付賬款周轉天數=365/應付賬款周轉率
現金周期=經營周期-應付賬款周轉天數
流動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流動資產
固定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固定資產
總資產周轉 率=銷售收入/總資產
三、企業盈利能力
(一)與銷售額有關的獲利能力比率:
銷售毛利率=(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收入
銷售凈利率=凈利潤/銷售收入
(二)與投資額有關的獲利能力比率:
資產報酬率(ROA)=凈利潤(或EBIT)/總資產(註:前者稱為資產凈利率;後者稱為總資產報酬率)
權益報酬率(ROE)=凈利潤/所有者權益總額(註:權益報酬率又稱凈資產收益率)
(三)有關比率之間的關系:
資產報酬率=銷售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
權益報酬率=資產報酬率/權益乘數=銷售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
四、反映企業現金流量的比率
銷售收現率=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銷售收入
資產的經營現金流量回報率=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總資產
每股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發行在外的股票數量
營業利潤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營業利潤
五、反映企業市場價值的比率
每股收益(EPS)=凈利潤/發行在外的股票數量
市盈率(PE)=每股市價/每股收益
每股賬面價值=股東權益總額/發行在外的股票數量
市凈率=每股市價/每股賬面價值

⑦ 財務報表編制基礎和原理

解答如下:

企業應當以持續經營為基礎編制會計報表。
在編制會計報表時,企業應當對持續經營的能力進行估計。如果已決定進行清算或停止營業,或者已確定在下一個會計期間將被迫進行清算或停止營業,則不應再以持續經營為基礎編制會計報表。如果某些不確定的因素導致對企業能否持續經營產生重大懷疑時,則應當在會計報表附註中披露這些不確定因素。如果會計報表不是以持續經營為基礎編制的,則企業在會計報表附註中對此應當首先予以披露,並進一步披露會計報表的編制基礎,以及企業未能以持續經營為基礎編制會計報表的原因。

財務報表編制的原理: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利潤=收入-成本-費用

拓展資料:

財務報表是反映企業或預算單位一定時期資金、利潤狀況的會計報表。我國財務報表的種類、格式、編報要求,均由統一的會計制度作出規定,要求企業定期編報。目前,國營工業企業在報告期末應分別編報資金平衡表、專用基金及專用撥款表,基建借款及專項借款表等資金報表,以及利潤表、產品銷售利潤明細表等利潤報表; 國營商業企業要報送資金平衡表、經營情況表及專用資金錶等。

財務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或財務狀況變動表、附表和附註。財務報表是財務報告的主要部分,不包括董事報告、管理分析及財務情況說明書等列入財務報告或年度報告的資料。

財務會計報表審核是指對報表的形式、內容、數據以及相關資料的審核,它是對會計報表質量進行全面監督、檢查與控制的重要手段,是匯總及合並報表的基礎,合理、仔細的審核報表可以很大程度的避免重復性工作,為合並、匯總會計報表提高效率,同時也是會計報表質量的有效保障。

⑧ 什麼是財務指標什麼是每股指標

市盈率:當前每股市場價格/每股稅後利潤 市凈率:當前每股市場價格/每股凈資產 這兩個數值理論上來說,越小越安全。
分別代表了你投資該股票的收益與權益。
估值的話,首先要同業比較。
比如鋼鐵板塊,目前平均市盈率在15倍~20倍左右,市凈率2倍左右。
八一鋼鐵的市盈率和市凈率偏高。
然後再概念比較,因為八一鋼鐵有並購題材,那麼可以再適當高估一些,即便給予25倍市盈率,股價也應該接近或者超過7元。
市盈率、市凈率只是投資的參考指標。
如果投資就要參考這些。
做波段可不管這些,有的市盈率很大,還在瘋漲。
市盈率是動態的。
對波段操作來說意義不大。
市盈率在20--40為合理。
低於20投資價值較高。
高位沒法說,比如601111 市盈率825。

⑨ 財務分析包含的指標體系有哪些

財務分析指標是以簡明的形式,以數據為語言,來傳達財務信息並說明財務活動情況和結果。在此建立的財務指標與國家考核企業工作規定的財務指標是不同的。涉及到企業財務活動較廣的范圍,包含的指標數目多,而國家規定的考核指標則是抓住重點,有選擇地規定一些指標,分為外部分析指標體系及內部分析指標體系。
企業財務分析的內容包括:

a. 外部分析內容。企業償債能力分析;企業盈利能力分析;企業資產運用效率分析;社會貢獻能力分析;企業綜合實力分析。

b.內部分析內容。除以上外部分析內容外,還包括:企業籌資分析;企業投資分析。

另外,內部分析內容還應有:企業經營預算執行情況分析;財務狀況和財務成果形成原因分析。

c.專題分析。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將會遇到許多新情況、新問題。企業和外部信息使用者可根據自身的特點, 結合特定的目標選取特定的資料及內容,有針對性地進行一些專題分析。

如公司財務信息質量分析、資本資產結構優化分析等。

d.關於財務分析與相關學科關系的探討。

隨著市場經濟改革的深入,我國財會學界學科體系的改革也進入一個新的階段,由20 世紀80 年代初期的財務會計之爭深入到各二級學科,這是理論發展的必然。學科的分分合合是由於環境的變遷,歷史的發展而致,是科學發展的客觀規律。進入20 世紀到90 年代,財會論壇上就有財務分析要獨立成科的微弱聲音, 到了現在,對此論題的討論越來越熱烈,且似乎已達成共識,即由於市場機制、競爭機制的逐步完善,財務分析必須獨立出來。那麼,獨立的財務分析學科在財會學眾多學科中地位如何, 包括哪些內容,與其原附著的學科關系如何?這不是一個簡單的減法問題, 而是一個漫長的選擇和甄別的過程。

1 內部分析指標體系。

內部指標體系的設置, 主要是為滿足企業內部管理的需要, 可根據企業所在行業的特點和管理的特殊需要靈活設置,其內容相當廣泛。

一般說來,可從籌資、投資等方面設置。

1.1 企業籌資分析。

在市場經濟體制下, 企業經營所需資金需靠企業自己來籌集,這樣,籌資分析便成為企業財務分析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在籌資分析中,首先要分析企業的資金需要量, 其次分析企業未來的財務狀況和獲利能力; 再次分析企業的資金成本和籌資風險; 最後確定一個合理的籌資方案並與資金供應者進行協商, 使企業籌資活動順利進行。可設置籌資結構比率、資金成本率等指標。

1.2 企業投資分析。

企業對投資活動首先應進行可行性分析,為投資決策提供依據, 這是投資分析的重點;其次應對投資活動進行事中分析, 以控制投資規模,提高投資效益;最後對投資活動進行事後分析,以考核投資效果、評價投資業績,為改善企業今後的投資決策提供依據。企業在投資分析時一般需考慮貨幣時間價值、投資的風險價值、資金成本和現金流量等財務因素。在投資階段為考察投資方案的可行,可設置內含報酬率,為考察投資的收益可設置投資報酬率、投資回收期等指標。

2 外部分析指標體系。

2.1 企業償債能力。

分析企業償債能力是指企業償還其債務的能力,通過對它的分析,能揭示企業財務風險的大小。按債務償還期限的長短,又將其分為短期償債能力與長期償債能力。

2.1.1 短期償債能力,是指一個企業以流動資產支付流動負債的能力。設置該指標對外部信息需要者非常重要。對於企業來講,該指標也至關重要,短期償債能力的大小,主要取決於企業營運資金的大小以及資產變現速度的高低。

另外,可動用的銀行貸款指標,准備很快變現的長期資產、償債能力的聲譽、未作記錄的或有負債、擔保責任引起的負債、未決訴訟等對它也有影響。短期償債能力通常設置以下指標:流動比率;速動或酸性測驗比率;現金比率。

2.1.2 長期償債能力,是指企業以資產或勞務支付長期債務的能力。對長期償債能力進行分析是因為企業的利潤與其有緊密的聯系,分析長期償債能力時不能不重視企業的獲利能力, 這是因為企業的現金流入量最終取決於能夠獲得的利潤, 現金流出量最終取決於必須付出的成本。此外,債務與資本的比例也是極其重要的。影響企業長期償債能力的因素很多,除資產、負債、股東權益外。還有長期租賃、擔保責任、或有項目等因素。長期償債能力指標有:已獲利息倍數;資產負債率;產權比率;有形凈值債務率。

2.2 企業資產運用效率分析。

資產運用效率是指對企業總資產或部分資產的運用效率和周轉情況所作的分析。企業經管的目的在於有效運用各項資產獲得最大的利潤。利潤主要來源於營業收入,企業必須憑借資產、運用資產才能取得營業收入。資產周轉速度越快,表示其運用效率越高,利潤越大。企業運用各項資產有無過量投資? 有無因設備短缺而導致生產不足? 有無因資產閑置而導致利潤降低?凡此各種問題,皆為企業管理者、投資者、債權人及其他相關人士所關切。通過分析資產運用效率, 則可以評價企業營業收入與各項營運資產是否保持合理關系, 考察企業運用各項資產效率的高低。資產運用效率指標有:存貨周轉率;應收帳款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固定資產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

2.3 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分析是指對企業盈利能力和盈利分配情況所作的分析。它是企業財務結構和經營績效的綜合表現。企業經營之目的,在於使企業盈利且使其經營與規模不斷成長與發展。

各方信息使用者無不對企業盈利程度寄與莫大的關切。投資者關心企業賺取利潤的多少並重視對利潤的分析, 是因為他們的投資報酬是從中支付的,如果是股票上市公司,企業盈列增加還能使股票市價上升, 從而使投資者獲得資本收益。對於債權人來講,利潤是企業償債能力的重要來源。政府有關部門關心的則是微觀和宏觀的經濟效益以及各種稅費上交的可靠性。對於企業管理者來講, 可通過對盈利能力的分析,來評價判斷企業的經營成果, 分析變化原因,總結經驗教訓,不斷提高企業獲利水平。它是管理者經營業績和管理效能的集中表現。對於職工來講,則是豐厚報酬及資金的來源,並可保證工作的穩定。它也是集體福利設施的不斷完善的重要保障。

企業盈利能力分析指標可從一般企業及股票上市公司兩方面制定。一般企業盈利能力指標有:銷售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資產總額利潤率;資本金利潤率;權益利潤率。股票上市公司除上述指標外,還可藉助以下指標:每股盈餘;每股股利;市盈率;股東權益報酬率;股利支付率;留存盈利比率。

2.4 社會貢獻能力分析。

社會貢獻能力是從國家或社會的角度衡量企業對國家或社會的貢獻水平。企業的目標是追求最大的利潤。但作為社會主義國家的企業, 單純的片面的追求企業個體的經濟效益是不行的,還必須包括對社會的貢獻。對盈利企業可用實現利稅來衡量, 但對一些主要體現為社會效益的企業講,則無法適用。故為此設計的社會貢獻率、社會積累率可兼顧反映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兩個方面對國家、社會的貢獻情況。

2.5 綜合財務能力分析。

綜合財務能力分析是根據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情況總體變化的性質、趨勢進行的分析。

前述指標多從一個側面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必須把它們綜合在一起,進行系統分析。其指標有杜邦模型中的權益報酬率和計分綜合分析法的實際得分值。

⑩ 四大主要財務指標是什麼

四大主要財務指標是指:償債能力指標、營運能力指標、盈利能力指標、企業發展能力指標。

1、償債能力指標是一個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管理指標,是指企業償還到期債務(包括本息)的能力。償債能力指標包括短期償債能力指標和長期償債能力指標,衡量指標主要有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和現金流動負債比率三項。

拓展資料:

財務指標是指企業總結和評價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相對指標,中國《企業財務通則》中為企業規定的三種財務指標為:償債能力指標,包括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營運能力指標,包括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盈利能力指標,包括資本金利潤率、銷售利潤率(營業收入利稅率)、成本費用利潤率等。

閱讀全文

與財務指標的基本理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江蘇融資租賃 瀏覽:562
100蘭特摺合人民幣 瀏覽:949
外匯儲備管理體制 瀏覽:192
長和股票價格 瀏覽:240
財經金融股票 瀏覽:246
大牛市滿倉買基金能翻幾倍 瀏覽:379
股票投資者賬戶金額信息 瀏覽:724
豎線寫價格指標 瀏覽:769
網智天元股票 瀏覽:275
招商至遠理財 瀏覽:980
6塊美金等於多少人民幣多少 瀏覽:753
銀行外匯點差多少 瀏覽:607
基金廣發穩健凈值 瀏覽:136
境外匯款電子銀行 瀏覽:266
連續漲停的股票怎麼操作 瀏覽:858
2018年12月24美元兌人民幣匯率 瀏覽:955
中信證券重組定價格 瀏覽:678
2014年抵押貸款利率 瀏覽:196
家族信託優勢 瀏覽:329
銀行信託證券保險 瀏覽: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