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新三板市場與滬深交易所,區域性股權市場的區別有哪些
場外交易市場(OTC),又稱櫃台市場、店頭交易,是指在證券交易所以外、由證券買賣雙方協商議價成交的證券交易市場的總稱。主要幫助處於初創階段中後期和成長階段初期的中小企業解決資本金籌集、股權流轉等問題。場外交易市場構成資本市場的基礎層級,為更廣大的企業提供基礎培育服務。全國中小企業轉讓系統(俗稱「新三板」)和由各省級人民政府監管的的區域性股權市場(俗稱「新四板」)是場外交易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
場外交易市場與場內交易市場(交易所市場)的主要區別有:
(1)交易產品不同。交易所市場主要交易上市公司股權,場外交易市場除轉讓各類企業股份(股權)外,還可以交易其他金融產品及金融衍生品。
(2)交易方式不同。交易所市場採取指令驅動的集中競價交易制度,而場外交易市場通常採用報價驅動的做市商制度。
(3)准入門檻不同。交易所市場上市的公司,主要面向大型、成熟或者處於高速成長期的企業,准入門檻較高;場外交易市場主要面向初創期或成長初期的企業,其准入門檻相對較低。
(4)承擔義務不同。交易所市場上市的公司,不但要履行嚴格的信息披露義務,還要接受監管部門、交易所、中介機構、投資者和市場各方的監督,對其規范運作的要求較高;而在場外交易市場掛牌的企業,其承擔的義務相對較少。
B. 證券市場中的四板市場是指和三板市場有什麼區別
證券市場中的四板市場是指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是為特定區域內的企業提供股權版、債券轉讓和權融資服務的私募市場,是公司規范治理、進入資本市場的孵化器,也為股份公司股權轉讓提供交易場所。
四板市場和三板市場的區別:
1、掛牌公司不同
三板市場的掛牌公司一定是符合條件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而四板市場沒有此要求,股份公司、有限公司、甚至擁有經營性國有資產的事業單位,都可以成為交易主體。
2、管理機構不同
三板市場是由中國證監會實行統一監管;而四板市場是由是由地方政府管理的。
3、交易制度不同
三板市場的交易制度實行主辦券商制度,即投資者買賣掛牌公司股票,應當開立證券賬戶和資金賬戶,並與主辦券商簽訂證券買賣委託代理協議;而四板市場是由國有資產主管機構監管的交易所,並不存在交易系統,只需要在監管部門的督導下完成產權交易即可。
(2)三板市場與交易所市場共同點擴展閱讀:
我國四板市場主要有:天津股權交易所、重慶股份轉讓中心、湖南股權交易所、齊魯股權託管交易中心、武漢股權託管交易中心、上海股權託管交易中心、廣州股權交易中心、浙江股權交易中心、遼寧股權交易中心等。
C. 三板市場如何交易啊
三板股票交易規抄則與襲主板有所不同。三板交易的時間是每周的星期一、星期三、星期五,轉讓委託申報時間為上午9:30至11:30,下午1:00至3:00;之後以集合競價方式進行集中配對成交。委託方式可採用櫃台委託、電話委託、互聯網委託等。由於所有委託指令均以集合競價方式配對成交,所以投資者可以在交易時間內(當然也可以參與集合競價)買入,買入後成交與否,不像A股可以立馬看見的,要等到下午3點才能知道是否成交。股份轉讓價格實行漲跌幅限制,漲跌幅比例限制為前一轉讓日轉讓價格的5%。 也就是集合競價產生價格
D. 新三板與地方產權交易市場的區別
(1)嚴格意義來講,產權交易所並不能被視為我國的證券市場的一部分,專目前只能歸其場外屬交易市場。
(2)掛牌公司不同。新三板的掛牌公司一定是符合條件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產權交易所的交易主體並無此要求,股份公司、有限公司、甚至擁有經營性國有資產的事業單位,都可以成為交易主體。
(3)管理機構不同。新三板目前由中國證券業協會監管;產權交易所的監管單位為個地方的國有資產管理部門。
(4)交易制度不同。新三板的交易制度是按照證券公司代辦股份報價轉讓制度,即由買賣雙方在協商議價後,再通過證券公司的委託報價和深圳證券交易所的清算交割平台完成交易;產權交易所實際上只是一個由國有資產主管機構監管的交易所,並不存在交易系統,也不需要線上交易,只需要在監管部門的督導下完成產權交易即可。
(5)交易監管規則不同。新三板的監管規則在掛牌公司治理結構、信息披露、財務數據等方面都比照了上市公司的要求,只是在具體標准上有所降低;產權交易所的監管規則由各地主管部門制定,通常沒有太多限制,只是對國有資產的轉讓有嚴格的評估標准和評估程序。
E. 股權交易所與三板市場
簡要地說,三板市場包括兩部分:一是退市公司,按照公司的資產質量,每周交易的次數不同;二是中關村園區內的非上市公司,可以在此報價。目前,只有這類公司才可以在此報價轉讓。
股權轉讓市場也就是各地的產權交易市場。非上市公司的股權可以委託轉讓,但轉讓後股東人數不能超過200人。
F. 三板市場與櫃台交易市場的區別
櫃台交易市場通常又只場外交易市場 分散的無形市場 做市商制度(交易者直接與證券商交易) 以及無權在交易所上市的股票或者債券
而三板市場在中國由於歷史淵源一部分交易的是原來staq和net掛牌的11家公司,主要用於交易從交易所退市的這一部分股票
於是我理解差別 主要包括是否採用做市商制度 以及 交易證券的類型
不知道我的理解是否正確
G. 三板市場是怎麼回事還能用股票交易軟體交易嗎
A股退市的上市公司最後交易場所----三板市場
不能用股票交易軟體交易,一個星期以內就交易兩天。
H. 請問中國新三板的市場意義是什麼
全國股份轉讓系統與交易所市場在法律地位上無區別,主要區別在於服務對象、交易制度和投資者適當管理制度三方面。服務對象方面,全國股份轉讓系統主要為創新型、創業型和成長型中小微企業提供資本市場服務,而交易所市場主要服務於成熟企業。交易制度方面,全國股份轉讓系統設計了優化的協議轉讓、做市轉讓及競價轉讓等靈活多樣的方式,交易所市場主要提供競價轉讓和大宗交易協議轉讓等標准化的方式,投資者准入方面,全國股份轉讓系統實行比交易所市場更為嚴格的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制度。
全國股份轉讓系統與區域性股權市場也有區別。全國股份轉讓系統是國務院批設、納入中國證監會監管的全國性證券市場,是公開市場,掛牌公司准入和持續監管納入中國證監會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管范圍,股東人數可超200人;在交易制度選擇上沒有障礙,可以連續、標准化交易。區域性股權市場是多層次資本市場的組成部分,屬於非公開市場,不屬於證券市場,由省級地方政府設立和管理,受國發〔2011〕38號文和國辦發〔2012〕37號文的約束,其掛牌公司股東人數不能超過200人(「非公開」),股份不能拆細交易(「非標准」),交易頻率須嚴格執行T+5 (「非連續」)。
I. 有關三板市場
它是股市的一種交易方式,目前還未開放.
三板市場主要指「代辦股份轉讓系統」和地方產權交易市場、「條塊結合」的場外交易市場體系等。
「代辦股份轉讓系統」是根據中國證監會解決歷史上遺留問題的既定政策,2001年6月12日由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了《證券公司代辦股份轉讓服務業務試點辦法》,對原STAQ、NET系統掛牌公司,在未上市前的股份轉讓做出的安排。即證券業協會選定6家券商,利用其下屬的318家分布在全國各地的證券營業部,採取每周三天(2003年8月份又將交易改進為每周5次),設漲跌限制5%的方式進行代辦轉讓。2001年7月16日,由指定的證券公司代辦股份轉讓業務正式運行。今年以來,從中國證監會、中國證券業協會的人事安排及有關政策走向看,「代辦股份轉讓系統」可望成為未來場外交易市場的主體,其特點是股份連續性交易、具有IPO的功能、設置一定的掛牌交易標准等。
地方產權交易市場由原體改及財政、國資系統組建的產權交易所和由科委系統組建的技術產權交易所兩大部分組成,其主要特點是以做市商或會員代理制交易為特徵,進行產權、股權轉讓、資產並購、重組等。國資系統以上海產權交易所為龍頭組織了長江流域產權交易共同市場,成員為長江流域省市的產權交易機構;以天津產權交易所為龍頭組織了北方產權交易共同市場,成員為長江以北地區及京津地區的產權交易機構。科委系統自1999年12月在上海成立我國第一家技術產權交易所以來,目前全國各地已成立技術產權交易機構40多家,這些交易機構全部都是由當地政府部門牽頭發起設立的。據統計,目前設立的交易機構注冊資本金中由各地方政府財政直接出資或地方財政資金通過具有政府背景的國有企業出資已達到將近4億元。近兩年來,地方產權交易市場的發展十分迅猛,其主要原因是地方中小企業的發展缺少金融服務的支持,更沒有資本市場的支撐。因此,我國三板市場體系的建設應採取「條塊結合」模式,既有統一、集中的場外交易市場,又有區域性的權益性市場。
目前,中國證券業協會只批准了六家證券公司從事代辦股份轉讓業務。他們分別是申銀萬國、國泰君安、大鵬證券、國信證券、閩發證券和遼寧證券。投資者可以到以上六家證券公司下屬的營業部辦理手續。
投資者如要參與股份轉讓交易,必須開立專門的「非上市公司股份轉讓賬戶」。開戶時需要攜帶本人身份證及復印件,到具有代辦轉讓業務資格的證券公司營業網點開立帳戶,並與證券公司簽訂股份轉讓委託協議書。開戶費用為人民幣30元。如果已退市公司的投資者要進入代辦股份轉讓系統轉讓股份,也需要開立「非上市股份公司股份轉讓帳戶」,並將退市公司股份轉託管到所開立的專門帳戶後才能進行交易。
三板市場的交易規則是,股份轉讓以「手」為單位,一手為100股。申報買入股份,數量應當為一手的整數倍。不足一手的股份,只能一次性申報賣出。同時,股份轉讓價格實行漲跌幅限制,漲跌幅比例限制為前一轉讓日轉讓價格的5%。投資者委託股份轉讓和非轉讓過戶(掛失除外),要交納印花稅和手續費。轉讓日申報時間內接受的所有轉讓申報採用一次性集中競價方式配對成交。在交易時間上,凈資產為負值的公司實行每周三次的轉讓方式;凈資產為正值或盈利的公司實行每周五次轉讓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