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合並報表中關聯方交易的雙方交易數據核對不符怎麼處理好
差額不抄大的話按小數抵消襲就算了 ,但如果差別較大或審計師認為不能承受,應當查明原因,無外有二種原因,一是單方掛賬,這種情況下應該調整個別會計報表,避免單方收益或損失(原因總能落實的);二是未達賬項,這種情況下原則上也應當調整個別會計報表,但如果企業不願調整或已經做到下個年度了 那麼可以在合並報表層面做模擬調整,不過下個年度記得要沖回這個模擬調整項目。總之,合並范圍內的公司之間賬務核對不符是沒有道理的,原則就是必須核對一致,按小數抵消只是權宜之計 ,上不了檯面的。以上內容全部手打,綜合了多年審計經驗 ,望採納!
Ⅱ 現在的審計軟體太貴了,誰有免費的內部審計軟體,給來一份
我比較喜歡鼎信諾的,還能免費試用。它可根據實際需求進行自動實時數據採集、挖掘分析,並將異常數據進行相應推送,落實事前審計和事中審計的迫切需求。審計對象由財務系統向各關鍵業務系統和管理控制流程記錄系統等全面推進,做到全天候、全方位的審計監督。
Ⅲ 內幕交易和關聯交易和內部交易的區別是什麼
一、內幕交易是指證券交易內幕信息的知情人和非法獲取內幕信息的人利用內幕信息從事證券交易活動。
主體:知悉內幕信息的人和獲取內幕信息的人
行為:在證券市利用內幕信息進行證券交易而獲得不法利益
二、關聯交易是指具有關聯關系的主體之間進行的交易。
主體:具有關聯關系的主體
根據公司法,關聯關系是指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與其直接或者間接控制的企業之間的關系,以及可能致公司利益轉移的其他關系。
行為:進行交易,這種交易可能是合法的,也可能是非法的,須要根據具體情況做進一步判斷
三、內部交易是指由公司內部人員與公司之間進行的相關交易。
主體:公司內部人員與公司本身,這里的內部人員可包括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高管。典型的例子如「母公司與其所有子公司組成的企業集團范圍內,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發生的交易」。
行為:進行交易,這種交易可能是合法的,也可能是非法的,需要根據具體情況做進一步判斷。
有些地方可能說的不是很准確,僅供參考。
Ⅳ 同花順關聯交易在哪裡看
查看方法: 在個股分時圖右邊欄最下面有個標簽叫關聯報價,右鍵菜單里有個關聯代碼CTRL+H即可看到。
關聯交易(Connected transaction)就是企業關聯方之間的交易,關聯交易是公司運作中經常出現的而又易於發生不公平結果的交易。關聯交易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主為存在,從有利的方面講,交易雙方因存在關聯關系,可以節約大量商業談判等方面的交易成本,並可 運用行政的力量保證商業合同的優先執行,從而提高交易效率。從不利的方面講,由於關聯交易方可以運用行政力量撮合交易的進行,從而有可能使交易的價格、方式等在非競爭的條件下出現不公正情況,形成對股東或部分股東權益的侵犯,也易導致債權人利益受到損害。
Ⅳ 內部往來、內部交易、關聯交易的區別
定義區別:
內部往來是指把外部市場機制引入到企業內部,在企業整體理念戰略框架之下,使企業的上下流程、上下工序,和存在服務關系的部門和崗位之間,從原來以行政手段
內部交易是企業與內部所屬各個獨立核算的單位之間,或各內部獨立核算單位彼此之間,由於工程價款結算、產品、作業和材料銷售、提供勞務等作業所發生的各種應收、應付、暫付、暫收的往來款項。
主體聯系區別:
關聯交易是指公司或是附屬公司與在本公司直接或間接佔有權益、存在利害關系的關聯方之間所進行的交易。關聯方包括自然人和法人,主要指上市公司的發起人、主要股東、董事、監事、高級行政管理人員、以及其家屬和上述各方所控股的公司。
內部交易事項是指集團公司內部母公司與其所屬的子公司之間以及各子公司之間發生的除股權投資以外的各種往來業務及交易事項。
金額區別:
實行了內部交易獨立核算,各阿米巴能夠自覺的把生產經營中發生的費用當做視為自己的費用。從而形成自我管理,實現「銷售額最大化,費用最小化」,主動降低損耗,努力減少費用支出,使我們的生產成本也好,經營費用也好,使我們不斷的降低。
(5)內部關聯交易核對軟體擴展閱讀:
內部往來款分布於應收賬款、預收賬款、應付賬款、預付賬款、其他應收款、其他應付款等科目中,在分公司比較多的情況下,公司與分公司或分公司之間往來款余額的核對工作量較大,且經常發生公司與分公司或分公司之間應收、應付往來款余額不相符的情況,差額查找也較麻煩。
為此,可根據公司組織結構、業務經營及管理要求等具體情況,合理地規定並統一公司「內部往來」的明細核算及具體操作方法,從而大大減少內部往來款的核對、抵銷工作量,在對外匯總會計報表中也有體現,能正確反映債權債務型業務才是應用之關鍵。
參考鏈接:內部往來-網路
Ⅵ ERP 如何集團公司處理關聯交易,為了避稅
需要在集團的會計科目設置時,設置這個交易科目
同時因為集團交易往往數額巨大,需要與銀行做好交涉,設置專門的交易賬戶
並與所在地稅務部門溝通好
這樣就不會重復征稅了
最主要的是稅務和銀行兩個單位的支持,不然你怎麼設置也沒用
這些內容都是財務中心和財務公司需要考慮的,信息化人員做好相關設定和配合就好
Ⅶ 解釋一下內部關聯交易
公司內部關聯交易是惡意規避財務審查,往往與偷稅漏稅、私立小金庫、貪污和職務侵佔有直接關聯。公司或公司的負責人以實際歸屬於本公司或本人的另一家公司或幾家公司通過內幕關聯交易來提高其中某公司的成本來降低利潤達到偷稅目的,有了幾家關聯公司他們可以自行調節公司的成本與利潤甚至套出現金達到惡意侵佔規避查處之目的。
Ⅷ 用友軟體中如何統計內部關聯交易事項
ufo可以設計報表,內部交易如果做賬的話你可以通過明晰賬 或者 余額表查看
Ⅸ 急求:關聯方交易與內部交易有何不一樣的地方如何區分此兩者
1、關系范圍不同
關聯方交易雙方是關聯關系,包括母公司和子公司的關系,以及同一集團下面的各子公司之間的關系,也包括其他關聯關系,比如上市公司的董監高與上市公司的關系,以及上市公司的股東與上市公司的關系等。而內部交易僅僅包含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發生的交易,更多見於集團公司內部。
2、銷售交易行為不同:
母公司與子公司發生的銷售交易,肯定屬於關聯交易,但是否又屬於內部交易,則要具體分析。購買子公司股票是增持行為,不屬於關聯交易,也不屬於內部交易。
(9)內部關聯交易核對軟體擴展閱讀:
從某種角度來看,內部交易是一種「有實無名」的交易,即確實存在這種經濟活動,但未發生在機構單位之間。
由於SNA~1993的核算對象是交易,因而必須將內部交易做顯性化處理,即虛擬。一般來說,虛擬就是對經濟活動進行賦值。這一看法對於實物交易核算來說是有道理的,但從內部交易核算來看,這也許不夠全面。
正如SNA~1993所指出的:「在過去,價值的估計有時稱為虛擬,但是最好是把虛擬這個術語留給不僅要估計一個價值,而且要構想一個交易那樣一種情況」。因此,虛擬一般分為兩個步驟,即首先構想一個「交易」,爾後為流量賦值。
由此可知,內部交易核算的首要問題是創建兩個「交易主體」,並將其虛擬為一般性的「交易」。盡管內部交易只涉及到一個機構單位,但該單位往往具有兩種身份;
如生產者與消費者(自產自用)、生產者與投資者(自製設備)、所有者與使用者(固定資本消耗)等,這意味著可將單主體的內部交易轉化為發生在雙重身份之間的一般性「交易」,並在此基礎上確認和記錄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