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型貨幣基金(也叫貨幣ETF)目前有這幾個:159001易方達保證金A、159003招商保證金快線A、159005匯添富收專益快錢A、511800易貨幣、511810理財金H、511830華泰貨幣、511860博時保證金、屬511880銀華日利、511890景順貨幣、511900富國貨幣、511920廣發貨幣、511930中融日盈、511960嘉實快線、511980現金添富、511990華寶添益。
B. 交易性金融資產是貨幣性資產還是非貨幣資產
交易性金融資產屬於非貨幣性資產
貨幣性資產包括庫存現金、銀行存款、應收賬款、應收票據、准備持有至到期的債券投資是屬於貨幣性資產,貨幣性資產包括貨幣資金以及可以以固定或可確定的金額收取的資產。除此以外的資產屬於非貨幣性資產,如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長期股權投資、不準備持有至到期的債券投資等。
交易性金融資產是指企業為交易目的而持有的債券投資、股票投資和基金投資。
(2)交易性貨幣擴展閱讀:
滿足以下條件之一的金融資產應當劃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
⑴ 取得金融資產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近期內出售或回購或贖回。
⑵ 屬於進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認金融工具組合的一部分,具有客觀證據表明企業近期採用短期獲利方式對該組合進行管理。
⑶ 屬於金融衍生工具。但被企業指定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屬於財務擔保合同的衍生工具、與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且其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權益工具投資掛鉤並須通過交付該權益工具結算的衍生工具除外。
交易性金融資產的核算包括三個步驟:
⑴取得
⑵持有期間
⑶處置
具體簡述如下:
⑴取得時,分三種情況:
a. 取得交易性金融資產時,應當按照該金融資產取得時的公允價值作為其初始確認金額;
b. 取得交易性金融資產所支付價款中包含了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
債券利息的,應當單獨確認為應收項目;
c. 取得交易性金融資產所發生的相關交易費用應當在發生時計入投資收益
分錄如下: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應收股利/利息
投資收益
貸: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存出投資款
⑵持有期間持有期間有二件事:
①交易性金融資產持有期間取得的現金股利和利息。持有交易性金融資產期間被投資單位宣告發放現金股利或在資產負債表日按債券票面利率計算利息時,借記「應收股利」或「應收利息」科目,貸記「投資收益」科目。
具體分錄如下:
⑴收到買價中包含的股利/利息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股利/利息
⑵確認持有期間享有的股利/利息
借:應收股利/利息
貸:投資收益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股利/利息
②交易性金融資產的期末計量。資產負債表日,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高於其賬面余額的差額,借記「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科目,貸記「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公允價值低於其賬面余額的差額,作相反的會計分錄。
具體會計分錄如下:
B/S表日按公允價值調整賬面余額(雙方向的調整)
⑴B/S表日公允價值>;賬面余額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⑵B/S表日公允價值<;賬面余額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⑶處置時企業處置交易性金融資產時,將處置時的該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與初始入賬金額之間的差額確認為投資收益,同時調整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具體會計分錄如下:
(分步確認投資收益)
⑴按售價與賬面余額之差確認投資收益
借:銀行存款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投資收益
⑵按初始成本與賬面余額之差確認投資收益/損失
借:(或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貸:(或借)投資收益
C. 交易性金融資產是貨幣性資產還是非貨幣資產
按照貨幣性資產的來定義,貨源幣性資產是指企業持有的貨幣資金和將以固定或可確定的金額收取的資產,包括現金、銀行存款、應收賬款和應收票據以及准備持有至到期的債券投資等。
那麼交易性金融資產是非貨幣性資產,因為其到期日與可收回金額也不確定
D. 在凱恩斯陷阱中交易性貨幣和投機性貨幣需求和有什麼變化
(一)貨幣的需求
貨幣的需求又稱「流動性偏好」。所謂「流動性偏好」是指人們寧肯以犧牲利息收入而儲存不生息的貨幣來保持財富的願望或動機。
我們都知道,人們如果以貨幣以外的其他形式來持有財富,會帶來收益。例如,以債券形式持有,會有利息收入,以股票形式持有,會有股息或紅利收入,以房產形式持有,會有租金收入等等。那麼為什麼人們願意持有貨幣呢?按照凱恩斯的觀點,人們儲存貨幣是出於三種動機:交易動機、謹慎動機和投機動機。
第一,交易動機是指人們為了應付日常支出的需要而持有一部分貨幣的動機。交易動機主要取決於收入,收入越高,交易數量越大,為應付日常支出所需要的貨幣量就越多。因此,出於交易動機所需的貨幣量是收入的函數。
第二,謹慎動機或預防性動機是指為了預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貨幣的動機,如個人或企業為應付事故、失業、疾病等意外事件而需要持有一定數量的貨幣。謹慎動機產生於人們對未來收入和支出的不確定性,這一部分所需的貨幣主要決定於人們對意外事件的看法,從整個社會來看,這部分貨幣量和收入密切相關。因此,出於謹慎動機所需的貨幣量大致也是收入的函數。
因此,如果用L1表示交易動機和謹慎動機所引起的全部貨幣需求量,用Y表示收入,這種貨幣需求和收入的函數關系可以表示為:
(8-15)
或者:L1=kY,式中k是出於上訴兩種動機所需貨幣量同實際收入的比例關系,Y為具有不變購買力的實際收入。例如,若實際收入為1000萬元,交易動機和謹慎動機需要的貨幣量占收入的20%,則L1=1000×0.2=200萬元。
第三,投機動機是指人們為了抓住購買生利資產例如債券等有價證券的有利機會而持有一部分貨幣的動機。人們持有貨幣可以隨時抓住有利的投機機會,但是會損失利息。當利率較低時,持有貨幣所損失的利息就較少,人們對貨幣的需求量就大,反之則相反。因此出於投機動機對貨幣的需求量與利率成反方向變動關系。
用L2表示投機動機引起的貨幣需求量,用r表示利率,則L2與r的關系用函數關系表示為:
(8-16)
下面我們來具體分析一下。每張債券的利息是固定不變的,假定一張債券一年可獲得利息10元,若利率為5%,則它的市場價值為200元,因為200元在利率r=5%時放到銀行也可以得到10元的利息。所以債券的市場價值等於債息與利率相除得到的商值。同理,若r=4%時,債券市場價值為250元,若r=10%,則債券的市場價值為100元。可見,債券的市場價值和利率成反比關系。
凱恩斯指出,在任一時刻,人們心中存在著某種「標准」的利率(如年利率5%)。假如現行利率為6%,那麼他會預期利率將趨於下降。此時,他將按照166.7(10/0.06)元的市價用貨幣買進這張債券,以便日後利率下降到5%,債券價格上漲到200元時賣出債券,換回貨幣。反之,如果現行利率為4%,一張債息為10元的債券的市價為250元,此時,由於他預期將來利率會升回到5%,他將按250元的市價賣出債券,換回貨幣(這就構成了貨幣需求,即持有貨幣而不持有債券),以便日後利率上升,從而債券價格下降到200元時再買進債券。由此可以看出,出於投機動機的貨幣需求是利率的函數,兩者反方向變化,利率越高,投機性貨幣需求越少,利率越低,投機性貨幣需求越多。
當利率極高時,投機動機引起的貨幣需求量等於零。也就是說,人們認為此時利率不大可能再上升,或者說,債券的市場價格不大可能再下降,因而會將持有的貨幣量全部換成債券。反之,在利率極低例如2%時,人們預期利率不可能再低下去了,也就是債券未來的價格只會下跌,此時,人們必然賣出債券以持有貨幣,由此,貨幣當局在公開市場活動中收購債券所增加的貨幣供應量,必然全部被公眾作為貨幣保存在身邊,所以凱恩斯稱之為「流動性陷阱」,此時,投機性貨幣需求的利率彈性為無窮大,貨幣需求曲線在利率降低到2%時變成一條與橫軸平行的直線。如圖8.6所示。
r
10
8
6
4
2
0
圖8.6投機動機的貨幣需求
在貨幣市場上,對貨幣的總需求是三種動機形成的總需求量。把L1和L2加在一起,便可以得到全部的貨幣需求量。即:
(8-17)
貨幣的總需求與利率的關系如圖8.7所示。
rr
1010
88
66
44
22
00
(a)(b)
圖8.7貨幣總需求
圖8.7(a)中的垂線L1表示為滿足交易動機和謹慎動機的貨幣需求曲線,是關於收入的函數,與利率無關,所以垂直於橫軸。L2表示滿足投機動機的貨幣需求曲線,它起初向右下方傾斜,表示貨幣的投機需求量隨利率下降而增加,最後為水平狀,表示「流動性偏好陷阱」。把L1和L2加總即貨幣的總需求量,見圖8.7(b)。
參考臧良運主編,西方經濟學,科學出版社
E. 怎樣理解貨幣的交易性需求是收入的增函數
凱恩斯對貨幣需求的研究是從對經濟主體的需求動機的研究出發的。凱恩斯認為,人們對貨幣的需求出於三種動機:①交易動機:為從事日常的交易支付,人們必須持有貨幣;②預防動機:又稱謹慎動機,持有貨幣以應付一些未曾預料的緊急支付;③投機動機:由於未來利息率的不確定,人們為避免資本損失或增加資本收益,及時調整資產結構而持有貨幣。在貨幣需求的三種動機中,由交易動機和謹慎動機而產生的貨幣需求均與商品和勞務交易有關,故而稱為交易性貨幣需求( L1)。而由投機動機而產生的貨幣需求主要用於金融市場的投機,故稱為投機性貨幣需求(L2)。而貨幣總需求(L)等於貨幣的交易需求(L1)與投機需求(L2)之和。
對於交易性需求,凱思斯認為它與待交易的商品和勞務有關,若用國民收入(Y)表示這個量,則貨幣的交易性需求是國民收入的函數,表示為L1=L1(Y)。而且,收入越多,交易性需求越多,因此,該函數是收人的遞增函數。
F. 交易性金融資產是不是其他貨幣資金
交易性金融資產不是其他貨幣資金
交易性金融資產是指企業為了近期內出售而持有的債券投資、股票投資和基金投資。如以賺取差價為目的從二級市場購買的股票、債券、基金等。
交易性金融資產的特點
1、企業持有的目的是短期性的,即在初次確認時即確定其持有目的是為了短期獲利。一般此處的短期也應該是不超過一年(包括一年);
2、該資產具有活躍市場,公允價值能夠通過活躍市場獲取。
3、交易性金融資產持有期間不計提資產減值損失。
交易性金融資產持有目的
投資(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核算)、套期保值(作為套期保值准則核算)
交易性金融資產的界定:
根據金融工具確認與計量會計准則的規定,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滿足下列條件之一的,應當劃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
(1)取得該金融資產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近期內出售或回購。如購入的擬短期持有的股票,可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
(2)屬於進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認金融工具組合的一部分,且有客觀證據表明企業近期採用短期獲利方式對該組合進行管理。如基金公司購入的一批股票,目的是短期獲利,該組合股票應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
(3)屬於衍生工具。即一般情況下,購入的期貨等衍生工具,應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因為衍生工具的目的就是為了交易。但是,被指定且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屬於財務擔保合同的衍生工具、與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且其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權益工具投資掛鉤並須通過交付該權益工具結算的衍生工具除外,因為它們不能隨時交易。
其他貨幣資金是指企業除現金和銀行存款以外的其他各種貨幣資金,即存放地點和用途均與現金和銀行存款不同的貨幣資金。包括外埠存款、銀行匯票存款、銀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和在途貨幣資金等。
其他貨幣資金是指企業除現金、銀行存款以外的其他各種貨幣資金。包括外埠存款、銀行匯票存款、銀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卡保證金存款以及存出投資款等。
(1)外埠存款是企業到外地進行臨時零星采購時,匯往采購地銀行開立采購專戶款項;
(2)銀行匯票存款是企業為取得銀行匯票按照規定存入銀行的款項;
(3)銀行本票存款是企業為取得銀行本票按照規定存入銀行的款項;
(4)信用卡存款是企業為取得信用卡按照規定存入銀行的款項;
(5)信用證保證金存款是企業存入銀行作為信用證保證金專戶的款項;
(6)存出投資款是指企業已經存入證券公司但尚未進行投資的貨幣資金。
G. 交易型貨幣市場基金與普通貨幣基金有啥區別
交易型貨幣抄基金的投資對象襲、投資風格等與一般的貨幣基金並無不同,但它的交易機制上有更多的突破。
按照證監會的分類,目前市場上的兩只交易型貨幣基金——華寶添益(愛基,凈值,資訊)及銀華日利都屬於LOF基金,也就是上市型開放式基金,它們既可以在指定網點申購與贖回,也可以在交易所進行買賣。正是這一點,使得交易型貨幣基金產生出了新的特點。
交易型貨幣基金和普通貨幣基金區別——擁有兩種交易方式
傳統的貨幣基金主要通過基金公司的自有渠道、銀行或券商的場外渠道來進行交易的,購入貨幣基金稱為「認/申購」,賣出的話稱為「贖回」。
兩只交易型貨幣基金的主要交易渠道則來自於券商的場內渠道交易。而且,與一般場內交易貨幣基金所不同的是,交易型基金有兩種交易方式:一種是一級市場的申購或贖回,第二種是在二級市場的買入和賣出。
藉助於場內交易的模式,交易型貨幣基金能夠更好地充當起現金管理工具的職能。
H. 交易性貨幣需求增加,交易性貨幣需求曲線為什麼向左移動
托賓從資產選擇理論出發,認為如果人們為追求利潤的最大化,那麼交易性貨幣需求也必然受到利率的影響,所以當利率由原來的均衡水平增加時,原有的組合將隨之發生變動。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利率上升將使資產的邊際收益大於邊際成本,這導致債券的平均持有量的增加,這一過程直至邊際成本增加到與邊際收益相等寸為止,交易需求曲線就會向左移動至新均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