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600165,3月26日最高價顯示7.49,分時成交走勢根本沒走到那麼高過,單筆成交明細里也找不到7.49元成交的
這種情況並非特例,自己以前也遇到過,如600080,2010年9月13日,最高價6.25元,而成交明細顯示最高為6.08元。
發生這種情況並非偶然,早盤集合競價時也會出現,原因如下:
軟體顯示即使買賣時往往有個價位,一般是3秒鍾的疊加,而買和賣的性質往往取決於3秒內最後一筆的性質,這時莊家可以在3秒時間內的第一秒大單高價買進,製造一個高價格,而在第二秒或者第三秒自己再壓低價格,這樣顯示出來就是低價格成交,總手數是該時間內的成交總和。所以這個高價是真實成交的,並非軟體問題。
② 600080是那支股票
股票代碼600080是金花股份。
於2004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股票代碼為600080,其實體公司主要經營業務或管理活動:項目投資、實業投資;房地產開發、房屋銷售、服務;五金建材、水暖器材的批發零售、代購、代銷。
金花企業集團成立於1991年,是一家涉足投資、開發、制葯、商貿 、交通、房地產、酒店及高爾夫等領域,擁有國內及香港兩家上市公司,員工5000多名,總資產80億元(凈資產48億元)人民幣的大型企業集團。作為集團核心企業的金花投資有限公司經過十多年的發展逐步將投資由最初的房地產開發,建設轉向以高科技項目,商貿,實業投資為主的發展方向。
③ 光大銀行 什麼時候上市
光大銀行到底什麼時候上市?!」陸董(化名)一聽到記者提起光大銀行,就急切地問。恐怕沒有其他話題像「光大銀行上市」這樣讓陸董激動的了。
陸董是東部沿海某民營企業董事長,由於持有興業銀行 (601166 )法人股而在興業銀行的上市中獲利不菲。食髓知味,陸董又在2007年購買了光大銀行的一部分法人股,以期在光大銀行上市後實現高收益。
2007年中國資本市場連創新高,金融股的估值亦水漲船高,法人股交易異常活躍。光大銀行的法人股交易正是2007年金融股熱潮下的一個樣本。但光大銀行的特殊性在於,由於受財務重組影響,光大銀行連續三年沒有發布年報,法人股的購買者根本無法獲知其資產狀況、經營情況等基本面信息。直到今年5月份,光大銀行才披露了其2005-2007年的年報。
但這並不妨礙光大銀行法人股轉讓價屢創新高,最高曾達到了每股8元。在缺少基本面信息的情況下,法人股轉讓最終演變成了一場盲人摸象式的「博傻」游戲。
基本面信息缺失
2007年4月,上海東方國際商品拍賣公司(下稱「東方國拍」)主持了一場光大銀行的股權拍賣,拍賣標的為平高集團持有的光大銀行法人股3300萬股,當時拍賣底價是每股3元。
「我們不提供光大銀行的任何財務資料,光大銀行也已經三年沒有出年報了。」當時,東方國拍的一位人士告訴記者。
當記者對這一底價表示質疑時,該人士表示:「你去看看報紙,光大重組已經是板上釘釘了,匯金馬上就要進來了,這個價格只低不高。」
「我們了解的市場協議轉讓價為每股3.5到3.6元,一些有意向的投資者私下向我們報價,出到4元的有好幾家,最高有出4.2元的。」該人士續稱。
正是在光大重組的預期下,光大銀行法人股交易頗為活躍。光大銀行年報顯示,2007年股權轉讓有28次,其中相當一部分的受讓方是民營投資公司。
拍賣價屢創新高
事實上,在2007年4月以前,光大銀行法人股交易一直在2元以下。2006年11月,ST金花(600080.SH)將持有的光大銀行股權4,709,320股轉讓給巴菲特投資公司,價格為每股1.4元。
2006年年底上證指數由年初的1163點漲至2675點,銀行股的估值亦水漲船高。受銀行股估值高漲以及光大銀行重組明朗雙重因素影響,交易價格逐漸上漲。2006年12月,澳柯瑪 (600336 )拍賣3872萬股法人股的價格約為每股1.7元。2007年1月,S吉生化(600893.SH)以拍賣的形式轉讓所持1694萬股法人股,價格漲至每股1.9元。
在當年4月份由東方國拍承辦的拍賣中,3300萬股被拆成3筆,每筆1100萬股。最終最後一筆的拍賣價為每股5元。自這次拍賣後,就再沒有低於每股5元的報價了。
2007年6月中旬,廈門建昌房地產公司(下稱「廈門建昌」)發布廣告,欲轉讓其持有的725.303萬股光大銀行法人股,參考價為每股7元。
就在6月20日,銀監會副主席唐雙寧調任光大集團董事長兼光大銀行董事長。8月8日,光大銀行重組方案獲得批准。此時,上證指數亦自年初的2728點漲至4663點。
在這期間,廈門建昌的130萬股光大銀行法人股以每股8元的價格出讓。2008年2月28日,廈門建昌再度轉讓其剩下的595.303萬股法人股,報價漲為「每股不低於8元」。
事實上,市場的報價已經向每股8元靠攏了。2007年底,天津產權交易所發布了兩則光大銀行法人股轉讓公告。其中一筆為152.204萬股,掛牌價為1217.63萬元;另外一筆為130萬股,掛牌價為1040萬元,即每股價格均為8元。
2007年10月25日,寧波開發區石油公司將持有的847萬股光大銀行法人股以每股6.76元的價格轉讓予吉林省紐森特實業公司。
價格回落
2008年上半年,上證指數急轉直下,4月底一度失守3000點。不少銀行股價已經較最高價縮水超過一半,法人股市場的成交價亦受到影響。
2008年4月16日,廈門建昌第三次發布轉讓廣告,此時的參考價調低至每股6.5元。
5月22日,北交所掛出兩筆光大銀行法人股的轉讓信息。一筆為595.303萬股,掛牌價為3631.3483萬元;另一筆為847萬股,掛牌價為5166.7萬元;即每筆價格已經下降為每股6.1元。
炒作法人股並非沒有風險。陸董曾在交通銀行 (601328 )上市前購入一部分法人股,購入價為每股8元。5月28日,交行股價為9元。「我們資金的機會成本在10%以上,現在算上資金成本,實際上已經虧損了。」陸董不無懊惱地表示。
而陸董購入的光大銀行法人股的價格在4.8-5元之間,總價超過1億。「如果光大銀行按預期在2008年8月上市,上市之後我們還有一年的鎖定期。算上兩年半的資金成本,到2009年8月份解禁的時候,股價在6元以上我們才有賺頭。」陸董如是算著賬。
在招股價正式發布之前,很難估算這些法人股股東的盈虧。但可資參考的是同業數據,光大銀行利用經營利潤彌補完了33.85億元的歷史累計虧損後,其每股凈資產約為1元。
5月29日,招商銀行 (600036 )收於29.65元,對應的市凈率為5.8倍,市盈率為17倍。而與光大銀行具有較大相似性的中信銀行 (601998 )當天收於6.29元,對應的市凈率為2.9倍,市盈率為14.7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