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黃金交易 > 黃金具有哪些化學性質

黃金具有哪些化學性質

發布時間:2021-05-11 14:18:18

黃金的主要成分是什麼

黃金的主要成分是化學元素金。

黃金(Gold)是化學元素金(化學元素符號Au)的單質形式,是一種軟的,金黃色的,抗腐蝕的貴金屬。金是較稀有、較珍貴和極被人看重的金屬之一。

黃金的顏色為金黃色,金屬光澤,難分解。硬度2-3,純金19.3,熔點1064.4℃;具良好的延展性,能壓成薄箔,具極高的傳熱性和導電性,純金的電阻為2.4p。純金具有良好的抗化學腐蝕性,是最好的電鍍材料。

在門捷列夫周期表中金的原子序數為79,即金的原子核含有79個質子,質子帶正電荷。同時,由於符合半滿規則,因此,金具有很好的化學穩定性,在金屬市場上金與釕、銠、鈀、鋨、銥、鉑等金屬統稱為貴金屬。

(1)黃金具有哪些化學性質擴展閱讀

地球上的金、銀等重元素是在太陽存在之前其「附近」就存在過的別的恆星,爆炸之後產生了各種元素,在重新生成星雲並演化產生太陽這個新恆星以及地球這樣行星的過程中留在了地球上。

現在的太陽不是第一代恆星,而可能是第二代、第三代恆星了。其實不光是重元素,所有比氫和氦重的元素,包括組成人體的所有元素,都是在恆星的生命過程中一步一步演化來的。從一片虛無到如今,宇宙已經過了138億年的演化。

重元素在恆星爆炸等宇宙事件的過程中,被散發到宇宙空間中,變成了漂浮在宇宙中的塵埃。這些塵埃經過無數億年的漂移和匯聚,和氫等塵埃重新聚合在一起形成星雲,其中主要的成分還是氫。

在星雲再次演化成恆星的過程中,氫被壓縮之後重新被點燃,進行熱核聚變反應,就誕生了一顆新的恆星。

在氫等比較輕的元素聚合形成恆星的同時,在新恆星周圍的塵埃中,這些相對比較重的元素,在恆星周圍形成了行星,所以這些行星基本上和恆星是同時形成的。

② 黃金有哪些物理特性

黃金作為一種貴金屬,有良好的物理特性,表現為:熔點高,達攝氏l064.43度,「真金不怕火煉」就是指一般火焰下黃金不容易熔化。密度大,為19.31克/立方厘米(18℃時),手感沉甸。韌性和延展性好,良導性強。純金具有艷麗的黃色,但摻入其他金屬後顏色變化較大,如金銅合金呈暗紅色,含銀合金呈淺黃色或灰白色。金易被磨成粉狀,這也是金在自然界中呈分散狀的原因,純金首飾也易被磨損而減少分量。
在門捷列夫周期表中金的原子序數為79,即金的原子核周圍有79個帶負電荷的旋轉電子,因此,金具有很好的化學穩定性,在金屬市場上金與釕、銠、鈀、鋨、銥、鉑等金屬統稱為貴金屬。
金很重,金的密度為19.32克/cm3,也就是說,直徑僅為46毫米的金球,其重量就有1公斤。這里指的是化學上純金的密度,在自然界中這樣的純金在某種程度上是不存在的,大約在15~19克/cm3。
黃金是一種很柔軟的金屬,但不及鉛和錫兩種金屬,在純金上用指甲可劃出痕跡,這種柔軟性使黃金非常易於加工,然而這一點對裝飾品的製造者來說,又很不理想,因為這樣很容易使裝飾品蹭傷,使其失去光澤以至影響美觀。所以在用黃金製作首飾時,一般都要添加銅和銀,以提高其硬度。
黃金易鍛造、易延展,可碾成厚度為0.001毫米的透明和透綠色的金箔。0.5克的黃金可拉成160米長的金絲。
黃金很容易磨損,變成極細的粉末,因此黃金常以分散狀態廣泛分布在自然界中。
黃金是熱和電的良導體,但不如鉑、汞、鉛、銀四種金屬。
黃金的熔點為1063℃,熔融金有較高的揮發性,隨著溫度的升高,其揮發性不斷增強。
純金的抗壓強度為10kg/mm2,其抗拉強度與預處理的方法有關,一般在10~30kg/mm2之間。冷拉金絲時,受力最大。
純金有著極好看的草黃色的金屬光澤,可以說黃金在所有金屬中,顏色最黃。在自然界中見不到純金,而金屬雜質(首先是銅和銀)賦予金以各種顏色和色調,從淡黃色到鮮黃紅色。黃金的顏色同時也取決於該金屬塊的厚度及其聚集體狀態。例如,很薄的金箔,對著亮處看是發綠色的,熔化的金也是這種顏色,而末熔化的金則呈黃綠色,細粒分散金一般為深紅色或暗紫色。
自然金有時會覆蓋一層鐵的氧化物薄膜,在這種情況下,黃金的顏色可能呈褐色、深褐色、甚至是黑色。
金能與許多金屬形成合金,原因是這些金屬的原子半徑與金的原子半徑非常接近;金的原子半徑等於1.46埃;鉍1.46埃;銀1.44埃;鉑1.39埃。因此金可以形成金銀合金、金銅合金、金鉑合金、金鈀合金等,這些合金並不是化合物,而是固熔體。合金中的所有金屬都比其純金屬熔點低,假如把金加熱到接近熔點,金就可以象鐵一樣熔接,纖細的金粒可熔結成金塊。(l埃=0.0000000l厘米)
金粉在溫度較低的情況下,必須加壓才能熔接在一起。
金與其他金屬在一起熔化,不僅可降低其熔點,而且還能改變金本身的機械性能。含銀和銅可明顯地提高金的硬度;含砷、鉛、鉑、銀、鉍、碲能使金變脆,鉛在這方面的特點就更為突出,僅含鉛1%的合金,如果沖壓一下,就會變成碎塊,純金中含0.01%的鉛,它的良好可鍛性就將完全喪失。
金有吸收x射線的本領。
金被列入化合物的行列中,也象規定貴金屬族一樣,是很勉強的,但它畢竟能與某些元素相互作用。特別是與鹵素(氯、溴、碘)化合物生成AuCl或AuCl3等。金同樣能與氰化物、汞和蹄化合。事實上,在自然界中只存在金與蹄的化合物,金與汞的化合物極少。所有其他化合物都是用人工製得的,用人工方法還可以製得「雷金」-(Au(NH)3(CH)3),「雷金」在沖擊或加熱時容易爆炸。
金雖然很難溶解,但仍能溶解在某些溶液中。在含有氯、硫酸或腐蝕酸的水中也可以溶解少量的金。在一份硝酸和三份鹽酸的混合液中,以及在氰化物稀溶液中金的溶解度相當高。
金的結晶屆等軸晶系。晶體的形狀常呈立方體或八面體。晶體經溶化後再凝結時,呈不規則的多角形。冷卻得越慢,晶體就越大。

③ 黃金的屬性有哪些

黃金的物理特性:黃金是一種帶有黃色光澤的貴金屬,是金屬王國中最珍貴、最罕有的金屬之一。在門捷列夫周期表中黃金的原子序數為79,黃金具有很好的化學穩定性,在金屬市場上黃金與釕、銠、鈀、鋨、銥、鉑、銀等金屬統稱為貴金屬。

黃金有良好的物理特性,它的熔點高,達攝氏l064.43度,「真金不怕火煉」就是指一般火焰下黃金不容易熔化;密度大,為19.31克/立方厘米,手感沉甸,直徑僅為46毫米的純金球,其重量就有1000克;韌性和延展性好,1盎司黃金可以拉成50里長的金絲,黃金可碾成厚度為0.001毫米透綠色的金箔,其延展性令它易於鑄造,是製造首飾的佳選;黃金是熱和電的良導體,但不如鉑、汞、鉛、銀四種金屬導電性強;黃金抗氧化能力非常強,單質黃金的物理穩定性非常好,所以自然界存在黃金單質;黃金易被磨成粉狀,這也是金在自然界中呈分散狀的原因,純金首飾也易被磨損而減少分量。

純黃金能夠反射出艷麗的黃色,摻入其他金屬後顏色變化較大,如金銅合金呈暗紅色,含銀合金呈淺黃色或灰白色。當黃金被熔化時發出的蒸汽是綠色的,黃金在冶煉過程中它的金粉通常是咖啡色,若將黃金打造成薄薄的金箔時,對著光亮處看黃金是發綠色的。

④ 黃金的物理特性有哪些

1、色。黃金具有永恆不變的天然金屬光澤—赤中有黃的金黃金,其色調明亮,色質純正,在強光的照耀之下,金光閃閃,十分耀眼。這神赤黃色的光彩,是黃金所固有的特殊顏色。2、質。黃金質地柔軟,軟到可以用指甲殼在其表面直接劃出道道來,而且它的柔軟性能隨著黃金成色的增長而增長,可以說是越純越軟。3、量。黃金的質量高,密度大,也就是通常人們所說的重。4、性。這里的性,是指黃金的物理性質,包括它的熱性,電性,光性等。

⑤ 黃金有那些性質

物理性質

1、顏色:金黃色之美可與太陽相比。當金被熔化時發出的蒸汽是綠色的;冶煉過程中它的金粉通常是啡色; 若將它鑄成薄薄的一片,它更可以傳送綠色的光線。
2、延展性:異常的強。1盎司的金可以拉成50里長,其延展性令它易於鑄造,是製造首飾的佳選。金是眾金屬中拉力最強的。
3、可鍛性:首屈一指。可以造成極薄易於捲起的金片。1盎司重的金可以錘薄至400萬分之1呎厚及100平方呎面積大。古代人將它錘成薄片,來撲成廟宇和皇宮上面做裝飾。這些都可以說明黃金極強的柔韌性可鍛性。
黃金的顏色為金黃色,金屬光澤,難分解。硬度2-3,純金19.3,熔點1064.4℃;具良好的延展性,能壓成薄箔,具極高的傳熱性和導電性,純金的電阻為2.4p。純金具有良好的抗化學腐蝕性,是最好的電鍍材料。
黃金作為一種貴金屬,有良好的物理特性,「真金不怕火煉」就是指一般火焰下黃金不容易熔化。密度大,手感沉甸。韌性和延展性好,良好導性。純金具有艷麗的黃色,但摻入其他金屬後顏色變化較大,如金銅合金呈暗紅色,含銀合金呈淺黃色或灰白色。金易被磨成粉狀,這也是金在自然界中呈分散狀的原因,純金首飾也易被磨損而減少分量。
在門捷列夫周期表中金的原子序數為79,即金的原子核含有79個質子,質子帶正電荷。同時,由於符合半滿規則,因此,金具有很好的化學穩定性,在金屬市場上金與釕、銠、鈀、鋨、銥、鉑等金屬統稱為貴金屬。
黃金雖是一種很柔軟的金屬,但不及鉛和錫兩種金屬。在純金上用指甲可劃出痕跡,這種柔軟性使黃金非常易於加工,然而這點對裝飾品的製造者來說,又很不理想,因為這樣很容易使裝飾品蹭傷,使其失去光澤以至影響美觀。所以在用黃金製作首飾時,一般都要添加銅和銀,以提高其硬度。
黃金易鍛造、易延展,可碾成厚度為0.001毫米的透明和透綠色的金箔。0.5克的黃金可拉成160米長的金絲。 金(過渡金屬),黃金代碼是XAU_USD,XAU是化學元素代碼 晶體結構:面心立方體結構
原子量:196.96654
殼結構:2,8,18,32,18,1
電子排布:[Xe] 4f14 5d10 6s1
化合價:1,3
熔點:1064.43℃
沸點:2808℃
電負性:2.54
共價半徑:1.34A

黃金金條
離子半徑:0.85 (+3) A
原子半徑:1.79A
原子體積:10.2cc/mol
第一級電離電勢:9.2257 V
第二級電離電勢:20.521 V
氧化狀態:(3),1
293K時的密度:19.32g/cc
比熱容:0.128J/gK
汽化熱:334.4kJ/mol
熔解熱:12.55kJ/mol
電導率:0.452X10^6/cm·Ω
熱傳導系數:3.17W/cmK
彈性系數:78.3 X10E3 MPa
熱膨脹系數:14.2X10^(-6)/K
晶格參數:4.0786A
摩氏硬度:2.5
金的化學性質穩定,具有很強的抗腐蝕性, 在空氣中從常溫到高溫一般均不氧化,不溶於單一的鹽酸、硝酸、硫酸等強酸 中,只溶於鹽酸與硝酸的混合酸(即王水)生成氯金酸H[AuCl4];在常溫下有氧存在時金可溶於含有氰化鉀或氰化鈉的溶液,形成穩定的絡合物M[Au(CN)2] ;金也可溶於含量有硫脲的溶液中;還溶於通有氯氣的酸性溶液中。金不與鹼溶液作用,但在熔融狀態時可與過氧化鈉生成NaAuO2。金的化合價有-1、-2、+1、+2、+3、+5、+7等,氧化物有三氧化二金Au2O3,氯化物有三氯化金AuCl3。
在酸性介質中,氯金酸H[AuCl4]或絡合物M[Au(CN)2]可被金屬鋅(鋅粉或鋅絲)、亞硫酸鈉、水合肼等還原為單質的金粉,鹼金屬的硫化物會腐蝕金,生成可溶性的硫化金。土壤中的腐殖酸和某些細菌的代謝物也能溶解微量金。
金的電離勢高,難以失去外層電子成正離子,也不易接受電子成陰離子,其化學性質穩定,與其他元素的親和力微弱。因此,在自然界多呈單質即自然金狀態存在。
金在地殼中的平均含量為約1億分之1.1(0.0011PPm),在海水中的含量約為1000億分之1(0.00001PPm),由於幾億年至幾十億年的地殼運動和地質變化使金元素富集成金礦床,一般工業價值的金礦中金的品位在2-3克/噸,富礦有5-50克/噸,特富礦50-500克/噸,還有塊金,單塊最小的十幾克,最大的幾十公斤,罕見的大塊金幾百公斤,因有的形似狗頭,俗稱狗頭金,印度科學家曾發現過二塊近2.5噸的狗頭金;貧礦在0.1-1克/噸,選冶技術水平0.5克/噸以上就有工業開采價值。
自然界純金極少,常含銀、銅、鐵、鈀、鉍、鉑、鎳、碲、硒、鋨等伴生元素,自然金中含銀15%以上者稱銀金礦、含銅20%以上者稱銅金礦、含鈀5-11%者稱鈀金礦、含鉍4%以上者稱鉍金礦。
金具有親硫性,常與硫化物如黃鐵礦、毒砂、方鉛礦、輝銻礦等密切共生;易與親硫的銀、銅等元素形成金屬互化物。

⑥ 金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1、物理性質

通稱叫金子,化學元素符號為Au,是一種帶有黃色光澤的金屬。黃金具有良好的物理屬性,高度的延展性及數量稀少等特點。

金是延性及展性最高的金屬。納米級金材料的延展性顯著不同,極脆,易碎,300個原子厚的金箔須用紅松鼠毛靠靜電吸起,否則極易遭到破壞。

純金是無味道的,因為它非常耐侵蝕(其他金屬的味道源自金屬離子)。另外,金的密度相當高,一立方米的金重量為19.320噸。與此比較起來,鉛的密度為11.340 g/cm³,而密度最高的元素是鋨,其密度為22.661 g/cm³。高純度金單晶可反射紅外線。

2、化學性質

金是一種過渡金屬,在溶解後可以形成三價及單價正離子。金與大部分化學物都不會發生化學反應,但可以被氯、氟、王水及氰化物侵蝕。

金能夠被水銀溶解,形成汞齊(但這並非化學反應);能夠溶解銀及鹼金屬的硝酸不能溶解金。以上兩個性質成為黃金精煉技術的基礎,分別稱為「加銀分金法」(inquartation)及「金銀分離法」(parting)。

(6)黃金具有哪些化學性質擴展閱讀

金是人類最早發現的金屬之一。其發現年代可追溯到公元前5000—4000年前。在古埃及和我國商代,人們就已會採集提取金並製成飾物了。

在公元前2000年,埃及人已會鍍金、包金、鑲金,將金拉成細絲來刺綉。在我國商代遺址中,出土有金箔、金葉片。

在殷墟中出土有厚度為0.01毫米的金箔。西漢劉勝墓中出土的著名金縷玉衣,其金絲直徑為0.14毫米。這些都說明當時加工金的工藝水平已經很高了。1964年,我國考古工作者在陝西省臨潼縣秦代棟陽宮遺址里發現八塊戰國時代的金餅,含金在99%以上,距今也已有2100多年的歷史了。

金能反射光線而閃閃發亮,因此具有「lustre」(光澤),該詞源自拉丁詞「lucere」,意為「閃耀」。在古代,歐洲的煉金家們用太陽來表示金,因為它像太陽一樣,閃耀著金色的光輝。歐洲中世紀煉金術士曾用「⊙」符號表示金,對應太陽。

金能被錘打成各種形狀或極薄的箔,因此它是「malleable」(展性的),該詞源自拉丁詞「malleus」,意為「錘打」。

金可以拉成極細的絲,因此金是「ctile」(延性的),它源自拉丁詞「cere」,意為「帶領」。金箔或金絲可以彎曲成任意形狀而不折斷,因此金是「flexible」(撓性的),它源自拉丁詞「flectere」,意為「彎曲」。

金元素的名稱源自英文「Geolo」,意為「黃色」;其元素符號「Au」由拉丁文Aurum,來自Aurora(歐若拉,黎明女神,燦爛的黎明)一詞而來。

⑦ 黃金的特性是什麼

黃金的特性主要包括:

1、延展性強。1盎司的金可以拉成50里長,其延展性令它易於鑄造,是製造首飾的佳選。金是眾金屬中拉力最強的。

2、具有極高的抗化學腐蝕和抗變色性能力,並在1000攝氏度高溫下不熔化、不氧化、不變色、不損耗;

3、具備良好的導電性和導熱性;

4、其原子核具有較大捕獲中子的有效截面,對紅外線的反射能力接近100%;

5、由於柔軟,黃金易鍛造、易延伸,極易加工成超薄金箔、微米金絲和金粉,並很容易鍍到其他金屬、陶器以及玻璃的表面上。

(7)黃金具有哪些化學性質擴展閱讀

由於用途不同,所需成色不一,或因沒有提純設備,而只熔化未提純,或提的純度不夠,形成成色高低不一的黃金。人們習慣上根據成色的高低把熟金分為純金、赤金、色金3種。

1、經過提純後達到相當高的純度的金稱為純金,黃金一般指達到99.6%以上成色的純金。

2、赤金和純金的意思相接近,但因時間和地方的不同,赤金的標准有所不同,國際市場出售的黃金,成色達99.6%的稱為赤金。而境內的赤金一般在99.2%-99.6%之間。

3、色金,也稱「次金」、「潮金」,是指成色較低的金。這些黃金由於其他金屬含量不同,成色高的達99%,低的只有30%。

按含其他金屬的不同劃分,熟金又可分為清色金、混色金、k金等。

1、清色金指黃金中只摻有白銀成分,不論成色高低統稱清色金。清色金較多,常見於金條、金錠、金塊及各種器皿和金飾品。

2、混色金是指黃金內除含有白銀外,還含有銅、鋅、鉛、鐵等其他金屬。根據所含金屬種類和數量不同,可分為小混金、大混金、青銅大混金、含鉛大混金等。

3、k金是指銀、銅按一定的比例,按照足金為24k的公式配製成的黃金。一般來說,k金含銀比例越多,色澤越青;含銅比例大,則色澤為紫紅。

K值所表示的百分數,都只是一個大致的數,並不要求十分准確。而習慣上又多數是使用偶數K值,如24K、22K、20K、18K等。18K的意思即指24份合金中含金18份,相當於75%左右的含量。K金計算方式:K金摺合含金量的計算公式是:K值÷24×100%(即K值×4.1667%)

⑧ 黃金具有怎樣的化學性質,急!!!!!!!!!

金的化學性質非常穩定。黃金在低溫或高溫時都不會被氧直接氧化。常溫下,專黃金與單獨屬的無機酸(如鹽酸、硝酸、硫酸)均不起作用,但混酸,如王水(三份鹽酸和一份硝酸)以及氰化物溶液都能很好地溶解金。金的熔點為1063℃。如果將黃金加熱到近於溶點,黃金就可以象鐵一樣熔接,細細的金粒可熔結成塊,而金粉在溫度較低的情況下,必須加壓力方能熔接在一起。黃金可與其他金屬組成合金,如金銀合金、金銅合金、金銀銅合金。此外,還有所謂的金汞合金。金還溶於飽和氯的鹽酸、含有氧的鹼金屬和鹼土金屬的氰化物溶液。在有強氧化劑存在時,金又能溶解於碘酸、硝酸。有二氧化錳存在時金溶解於濃硫酸。
人家要化學性質,拜託你們看看題好不好!

閱讀全文

與黃金具有哪些化學性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謝克對人民幣匯率多少 瀏覽:354
看看貨幣基金 瀏覽:424
安泰豐貴金屬投資公司58同城 瀏覽:162
股票價格還有負的嗎 瀏覽:825
丹麥對人民幣匯率計算器 瀏覽:867
中國農業銀行外匯轉帳 瀏覽:214
今天美元對人民幣中間匯率是多少錢 瀏覽:50
南京商廈古今內衣價格多少錢 瀏覽:1000
黑角現貨交易 瀏覽:730
樂投天下投資 瀏覽:638
社保基金怎麼進了鹽湖股份 瀏覽:567
560002基金發行價 瀏覽:241
貴金屬深加工流程 瀏覽:395
債券價格表 瀏覽:309
炒外匯圖片 瀏覽:222
德州線下貸款 瀏覽:725
後市融資 瀏覽:735
一塊錢人民幣等於多少比索 瀏覽:362
歐元匯率人民幣最高多少 瀏覽:487
呼和浩特股票配資 瀏覽: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