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黃金交易 > 常用看盤指標

常用看盤指標

發布時間:2020-12-19 00:32:43

⑴ 股民看盤主要看哪些數據

抄1、綜合來說,股民看盤主要會關注一種總的趨勢和流向,比如看資金趨勢以及資金流向,如果是短線操作,直接就看短期趨勢就行。
2、另外,在總的趨勢下,還要參考一條比較重要的線,那就是均線,通過均線來更好地把握趨勢和方向。一般來說價升量漲,均線向上發散是上升通道,價跌縮量,均線糾結或向下發散。就是下降市。
3、股票價格同樣也會受到政策的影響,所以要關注政策的變化以及關注各種信息。
4、一個重要的規律:成分指數的上漲未必能夠帶動綜合指數上漲,但是,成分指數下跌,絕對可以拉動綜合指數下跌。
5、參照一些指標:比如KDJ

⑵ 做超短線看盤一般看啥指標

1. 點擊大智慧板塊檢測,只要不是封住漲停,立即買入。其實就是追漲,成功率90% 因為你買的股票90%以上是龍頭。
2. 看kdj指標
3. 看成交量
4.看資金流向
5. 政策導向利好

⑶ 請問炒股看盤主要看哪些技術指標

炒股看盤主要看的技術指標:
一、看大盤走勢
1.目的:判斷走勢的強弱,選擇買賣時機
2.盤面要點說明:
(1)兩條線:白色曲線表示大盤加權指數,即交易所每日公布媒體常說的大盤實際指數,可以理解為以大盤股為主;黃色曲線表示大盤不含加權指數,即不考慮股票盤子的大小,而將所有股票對指數影響看作相同而計算出來的大盤指數
參考白黃二曲線位置可知:當大盤股上漲時,白線就抬頭,黃線則不一定抬頭,因此,白線在上黃線在下,代表大盤股相對較強;若小盤股群體上攻,而大盤股下跌成平盤,黃線也會抬頭;當大盤下跌時,黃色線在白色線之下時,表示小盤股比大盤股跌幅大。
(2)紅綠柱線:反映大盤即時所有股票的買盤與賣盤在數量上的比率
當紅色柱狀線長度逐漸增長時,表示大盤上漲力量漸漸增強;當綠色柱狀長度漸漸增長時,表示大盤下跌力量漸漸增強
(3)黃色柱線:表示每一分鍾的成交量,單位是手(每手等於100股)
二、看個股走勢
1.目的:將選股與選時結合起來,把握買賣時機。
2.個股走勢圖要點說明:
(1)兩條線:白色曲線:表示該只股票即時成交的價格;黃色曲線:表示該只股票即時成交的平均價格。兩線的特點:白線圍繞黃線上下波動。當天是漲勢時,白線在黃線上方,白線靠近黃線是買入機會;當天是跌勢時,白線在黃線下方,白線遠離黃線時是買入機會。
均價=(分時成交量*成交價)的總和/總成交量
(2)外盤、內盤:按賣出價成交的手數叫外盤,外盤是主動性買盤,反映買方的意願,外盤多,買氣足;按買入價成交的手數叫內盤,內盤是主動性拋盤,內盤多,拋壓重。外盤數+內盤數=總成交手數
(3)量比=現在總手數/[(5日平均總手/240)*當前已開始多少分鍾],指當天成交總手數與近期成交手數平均的比值。
(4)委比=(委買手數-委賣手數)/(委買手數+委賣手數)*100%,當委比數值為正值時,表示買方比賣方強,當委比數值為負值時,表示賣方比買方強。委買手數:當前盤面揭示的所有個股委託買盤手數總和;委賣手數:當前盤面揭示的所有個股委託賣盤手數總和。
(5)換手率:也稱「周轉率」,指在一定時間內市場中股票轉手買賣的頻率,是反映股票流通性強弱的指標之一。
換手率=某一段時期內的成交量/(發行總股數)*100%
三、K線及其形態
1.目的:通過K線組合來預測市場上多空,雙方力量對比的強弱,從而預測,未來股價走勢,選擇買賣時機。
2.什麼是k線圖?
K線又稱陰陽線、蠟燭線,它起源於日本德川幕府時代(1603 ~1867年)的米市交易,用來計算米價每天的漲跌,後來人們把它引人股票市場價格走勢的分析中,目前已成為股票技術分析中的重要方法。
K線的四個重要的價格「點」:開盤價、收盤價、最高價、最低價;三個「部分」:上影線、下影線和實體。影線在實體上方的部分叫上影線,在實體下方的部分叫下影線
3.K線常見形態及意義:
光頭光腳陽線:表示開盤價等於當天的最低價,收盤價等於當天的最高價,低開高走,說明買方力量強,漲勢強勁;光頭光腳陰線:表示開盤價為當天的最高價,收盤價為當天的最低價,說明股價跌勢強勁,實體越長,賣方力量越強。
帶下影線的陽線:表示當天開盤後,股價曾經下跌,跌破了開盤價,然後又開始上漲到開盤價,最後以當天最高價收盤,預示著買方力量較強,因為下影線的本義為下有支撐,下影線的長短代表支撐力度的強弱,實體的長短代表買方力量的強弱;帶下影線的陰線:表示開盤後股價就下跌,後跌勢獲得了支撐,股價慢慢回升,但回升的股價仍離開盤價有一段距離,最後收盤價低於開盤價。
帶上影線的陽線:表示開盤價等於當天最低價,收盤價低於當天最高價的陽線,上影線越長,表示買方壓力越大,買方不斷遭到賣方拋壓;帶上影線的陰線:表示開盤後,股價沖高遇阻回落,並以當天最低價報收的陰線。
大、小十字星:十字星本義是多空雙方力量均衡,表示雙方交戰一天後不分上下。小十字星表示開盤價和收盤價相同,上下小幅波動;大十字星開盤和收盤價相同,但一天交易中上下震幅比較大。
T字型或倒T字型:T字型的本義表示下有支撐,下影線越長,支撐力度越大;倒T字型的本義是上有壓力,上影線越長,壓力越大。
4.K線圖所反映的市場走勢信息:
(1)陽線表示買盤較強,賣盤較弱,這時,由於股票供不應求,會導致股價的上揚
(2)陰線表示賣盤較強,買盤較弱,此時,由於股票的持有者急於拋出股票,致使股價下挫
(3)上影線越長,表示上檔的賣壓越強,即意味著股價上升時,會遇到較大的拋壓;下影線越長,表示下檔的承接力道越強,意味著股價下跌時,會有較多的投資者利用這一機會買進股票
四、技術分析
(一)移動平均線:在確定了一個時間參數後,分別計算出各個時間單位上(日、小時)對應的移動平均值,將這些值在圖表上用光滑的曲線連接起來,就構成該時間參數下的移動平均線。
1.移動平均線的特徵
(1)追蹤趨勢:能夠表示價格的趨勢方向,不易受短期波動的影響而輕易改變趨勢;
(2)穩定性:盡管股價一天中波動很大,但它只能夠影響極短期的MA的數值,不會影響長期趨勢,從而使中長線投資者不會被股市小波動所迷惑;
(3)助漲、助跌和支撐、壓力作用;
(4)滯後性:由於移動平均線是將一段時間的股價加以平均得到,周期越長的均線反應越慢,一旦股價原有趨勢發生快速反轉時,中長期趨勢線不能及時做出反應,就會大大落後於市場,是個缺點。
2.移動平均線的組合作用
(1)均線的多頭、空頭排列:均線多頭排列:股價或大盤上漲時,所有均線從短期到中期到長期自然排列在K線的右下方;均線空頭排列:股價或大盤下跌時,所有菌性由長期到中期再到短期自然排列在K線右上方。
(2)均線的黃金、死亡交叉:黃金交叉指均線在底部時或者由空頭排列轉為多頭排列時,5日線會向上穿過10日線產生交叉叫黃金交叉;均線在頂部或者由多頭排列轉為空頭排列時,5日線在高位向下穿過10日線產生的交叉叫死亡交叉。
(二)常用技術指標:指數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MACD)、隨機指標(KDJ)
1. 指數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MACD)
MACD吸取了移動平均線的精華,利用快速移動平均線和慢速移動平均線,在一段上漲或下跌行情中兩線差距拉大,而在漲勢或跌勢趨緩時兩線又相互接近或交叉的特徵,從而作為全面研判中長期趨勢的指標
MACD的計算公式:由正負差(DTF)和異同平均數(DEA)兩部分組成, DTF是核心, DEA是輔助,MACD是對連續數日的DIF的數值的算術平均
計算正負差DIF=EMA(12)-EMA(26),是快速平滑移動平均線(12日)與慢速平滑移動平均線(26日)的差
計算異同平均數DEA,即正負差DIF的9日指數平滑移動平均線
計算柱狀線BAR=DIF-MACD
MACD的應用:
(1)MACD的位置和交叉信號:DIF和MACD都在0軸上方,屬於多頭市場;DIF向上突破MACD更是買入信號;二者高檔兩次向下死叉有可能大跌,低檔兩次向上交叉則可能大漲。
(2)MACD的背離信號:股價不斷上升,且創新高,而DIF、MACD不能隨之創新高,反而有掉頭向下的跡象,成為頂背離;股價下跌時,二者卻逆勢創新高,為底背離。
(3)柱狀線的信號:當DIF和MACD發生金叉時,紅柱線增多拉長,說明多方氣勢旺盛,多頭行情仍將持續;當紅柱線減少縮短時,說明多方氣勢在衰減,股價隨時可能下跌;當DIF和MACD發生死叉時,綠柱線增多拉長,說明空方氣勢旺盛,空頭行情仍將延續,反之,綠柱線減少縮短時,說明空方氣勢在衰減,股價隨時會止跌或見底回升。
註:當股價盤整或行情波動幅度太小時,避免用MACD指標
2.隨機指標(KDJ)
KDJ通過對當天收盤價格在過去一段時間全部價格範圍內所處的相對位置進行指數平滑,來反映價格變動趨勢,並預測未來。其依據是價格上漲時,收盤價格傾向於接近當日價格區間的上端。K線是一條快速線,十分敏感,D線是一條慢速線,較為緩和,J線反應K、D位置的關系(J=3D-2K)
KDJ的應用:
(1)KDJ位置信號:KD在80以上為超買區,20以下為超賣區,用D值可以使超買超賣功能更有效。
(2)KD兩線的交叉信號:K值在20左右,從D值右方向上交叉D值時為黃金交叉,是短期買入信號;K值在80左右,從D值左方向上交叉D值時為死亡交叉,是短期賣出信號;交叉越多信號越可靠。
(3)KD指標背離信號:若股價不斷創新高,而KD在高位呈現一頂比一頂低的現象為頂背離,是賣出信號;若股價不斷創新低,而KD在低位呈現出一底比一底高的現象為底背離,是買入信號。
(4)KD指標的曲線形態:當KD指標在低位或高位形成頭肩型和多重型時,是買賣信號。
(5)KD指標的鈍化現象:在市場上,這種鈍化現象常常表現為平頂或平底加尖角形這兩種現象。 KDJ三線進入超買或超賣區不立即發生死叉,而是J、K逐漸發生停留,等待慢速D值得上來或回落,然後三線一起回落或反彈,後又一次一起反彈或回落,最後死叉向下,這時才是合適的賣出和買入機會

⑷ 有哪些常用看盤指標

常用看盤指標已經展示在分時圖和K線圖頁面,如果需要添加更多的指標,可以在分時或者專K線頁面左下角的「指標屬平台」搜索。
另外,同花順L2有豐富的技術指標,大盤BBD,個股K線有大單凈量、主力動向、資金倉位、資金抄底,個股分時頁面高拋低吸、分時積突、成交統計、大單金額分時等,建議你閱讀首頁右側「L2說明書」,謝謝

⑸ 如何利用K線圖形態和技術指標來看盤

(1)成交量。股價的上漲,一定要有量的配合。成交量的放大,意味著換手率的提高、平均持倉成本的上升,上檔拋壓因此減輕,股價才會持續上漲。有時,在莊家籌碼鎖定良好的情況下,股價也可能縮量上攻,但縮量上攻的局面不會持續太久。否則平均持倉成本無法提高,拋壓大增,股票缺乏持續上升動能。因此,短線操作一定要選擇帶量的股票,對底部放量的股票尤其應加以關注。

(2)均線。短線操作一般要參照5日、10日、30日均線。5日均線上穿10日、30日均線,10日均線上穿30日均線,稱作金叉,是買進時機;反之則稱作死叉,是賣出時機。三條均線都向上排列稱為多頭排列,是強勢股的表現,股價縮量回抽5日、10日、30日均線是買入時機,注意,一定要是縮量回抽。

(3)圖形。短線操作,除了應高度重視成交量外,還應留意圖形的變化。有幾種圖形值得高度關註:V型反轉、W底、頭肩底、圓弧底、平台、上升通道等。W底、頭肩底、圓弧底放量突破頸線位時,應是買入最佳時機。一是必須放量突破,方為有效突破。沒有成交量配合的突破是假突破,股價往往會迅速回歸啟動位;二是在低價位的突破可靠性更高。

(4)技術指標。股票市場的各種技術指標數不勝數。它們各有側重,投資者不可能面面俱到,只需熟悉其中幾種便可。常用的技術指標有隨機指標(KDJ)、相對強弱指標(RSI)等。一般而言,K值在低位(20%左右)2次上穿D值時,是較佳的買入時機;在高位(80%以上)2次下穿D值時,形成死叉,是較佳的賣出時機。RSI指標在0-20時,股票處於超賣,可建倉;在80-100時屬超買,可平倉。

這些可以慢慢去領悟,炒股最重要的是掌握好一定的經驗與技巧,這樣才能作出准確的判斷,新手炒股在把握不準的情況下不防用個牛股寶手機炒股去跟著裡面的牛人去操作,這樣要穩妥得多,希望可以幫助到您,祝投資愉快!

⑹ 在看盤的時候,哪些技術指標比較好用

技術指標這個東西基本都是用過去的數據來分析未來
沒有絕對的好用和回不好用,每個指標的出現都有其答獨特的道理和意義
關鍵是看你直接對指標的理解程度如何
一般比較常用的就是MACD KDJ BOLL 之類的指標
在股博士上可以看到很多股票方面的信息,可以參看一下上面的數據

外匯分析看盤,一般都用到哪些技術指標呢

KDJ(隨機指標)

1、用途

KD是在WMS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所以就有WMS的一些特性。在反映匯市價格變化時,WMS最快,K其次,D最慢。在使用KD指標時,我們往往稱K指標為快指標,D指標為慢指標。K指標反應敏捷,但容易出錯,D指標反應稍慢,但穩重可靠。

2、計算公式

產生KD以前,先產生未成熟隨機值RSV。其計算公式為:
N日RSV=[(Ct-Ln)/(Hn-Ln)] ×100
對RSV進行指數平滑,就得到如下K值:
今日K值=2/3×昨日K值+1/3×今日RSV
式中,1/3是平滑因子,是可以人為選擇的,不過目前已經約定俗成,固定為1/3了。
對K值進行指數平滑,就得到如下D值:
今日D值=2/3×昨日D值+1/3×今日K值
式中,1/3為平滑因子,可以改成別的數字,同樣已成約定,1/3也已經固定。
在介紹KD時,往往還附帶一個J指標,計算公式為:
J=3D-2K=D+2(D-K)
可見J是D加上一個修正值。J的實質是反映D和D 與K的差值。此外,有的書中J 指標的計算公式為:
J=3K-2D
3、使用方法

從KD的取值方面考慮,80以上為超買區,20以下為超賣區,KD超過80應考慮賣出,低於20就應考慮買入。
KD指標的交叉方面考慮,K上穿D是金叉,為買入信號,金叉在超賣區出現或進行二次穿越較為可靠。
KD指標的背離
(1)當KD處在高位,並形成依次向下的峰,而此時匯價形成依次向上的峰,叫頂背離,是賣出的信號。
(2)當KD處在低位,並形成依次向上的谷,而此時匯價形成依次向下的谷,叫底背離,是買入信號。
J指標取值超過100和低於0,都屬於價格的非正常區域,大於100為超買,小於0為超賣,並且,J值的訊號不會經常出現,一旦出現,則可靠度相當高。

RSI(相對強弱指標)

1、用途

該指標根據價格"擇強汰弱"的原理,以一特定時期內匯價的變動情況推測價格未來的變動方向,並根據匯價漲跌幅度顯示市場的強弱。

2、計算公式

先介紹RSI的參數,然後再講RSI的計算。
參數是天數,即考慮的時間長度,一般有5日、9日、14日等。這里的5日與MA中的5日線是截然不同的。下面以14日為例具體介紹RSI(14)的計算方法,其餘參數的計算方法與此相同。

先找到包括當天在內的連續15天的收盤價,用每一天的收盤價減去上一天的收盤價,我們會得到14個數字。這14個數字中有正(比上一天高)有負(比上一天低)。
A=14個數字中正數之和
B=14個數字中負數之和×(-1)
A和B都是正數。這樣,我們就可能算出RSI(14):
RSI(14)=[A/(A+B)] ×100

從數學上看,A表示14天中匯價向上波動的大小;B 表示向下波動的大小;A+B表示匯價總的波動大小。RSI實際上是表示上波動的幅度占總的波動的百分比,如果占的比例大就是強市,否則就是弱市。
很顯然,RSI的計算只涉及到收盤價,並且可以選擇不同的參數。RSI的取值介於0-100之間。

3、使用方法

RSI取值超過50,表明市場進入強勢。RSI低於50,表明市場處於弱市。
從RSI與匯價的背離方面判斷行情
(1)RSI處於高位,並形成一峰比一峰低的兩個峰,而此時,匯價卻對應的是一峰比一峰高,這叫頂背離。匯價這一漲是最後的衰竭動作,通常是比較強烈的賣出信號。

(2)RSI在低位形成兩個依次上升的谷底,而匯價還在下降,這是最後一跌或者說是接近最後一跌,是可以開始建倉的信號。

RSI在20以下的水平,由下往上反轉時,為買進訊號。
RSI在80以上的水平,由上往下反轉時,為賣出訊號。
連接RSI連續的底部,可畫出一條支撐線,當跌破時,是賣出訊號。
連接RSI連續的峰頂,可畫出一條壓力線,當突破時,是買進訊號

移動平均線

1、移動平均線定義

運用統計學的原理,將過去若干日(周、月、小時等其他時間單位)的匯率與當日(周、月、小時等其他時間單位)的匯率相加,除以日子(周、月、小時其他時間單位)總數,把每日(周、月、小時其他時間單位)得出的平均數繪於圖上,便成為移動平均線。

2、計算方法

N日移動平均線=N日收市價之和/N

以時間的長短劃分,移動平均線可分為短期、中期、長期幾種,一般短期移動平均線5天與10天;中期有30天、65天;長期有200天及280天。可單獨使用,也可多條同時使用。綜合觀察長、中、短期移動平均線,可以判研市場的多重傾向。如果三種移動平均線並列上漲,該市場呈多頭排列;如果三種移動平均線並列下跌,該市場呈空頭排列。

移動平均線說到底是一種趨勢追蹤的工具,便於識別趨勢已經終結或反轉,先的趨勢正在形成或延續的契機。它不會領先與市場,只是忠實地追隨市場,所以它具有滯後的特點,然而卻無法造假。

3、觀察方法(葛南為八大買賣法則):

平均線從下降逐漸走平,當匯價從平均線的下方突破平均線時是為買進信號。
匯價連續上升遠離平均線之上,匯價突然下跌,但未跌破上升的平均線,匯價又再度上升時,為買進信號。
匯價雖一時跌至平均線之下,但平均線仍在上揚且匯價不久馬上又恢復到平均線之上時,為買進信號。
匯價跌破平均線之下,突然連續暴跌,遠離平均線時,很可能再次向平均線彈升,是買進信號。
匯價急速上升遠超過上升的平均線時,將出現短線的回跌,再趨向於平均線時,是賣出信號。
平均線走勢從上升逐漸走平轉變下跌,而匯價從平均線的上方往下跌破平均線時,是賣出信號。
匯價跌落於平均線之下,然後向平均線彈升,但未突破平均線即又告回落,是賣出信號。
匯價雖上升突破平均線,但立即又恢復到平均線之下而此時平均線又繼續下跌,則是賣出信號。

MACD(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

1、用途

該指標主要是利用長短期二條平滑平均線,計算兩者之間的差離值。該指標可以去除掉移動平均線經常出現的假訊號,又保留了移動平均線的優點。但由於該指標對價格變動的靈敏度不高,屬於中長線指標,所以在盤整行情中不適用。

2、計算公式

MACD由正負差(DIF)和異同平均數(DEA)兩部分組成。

DIF是快速平滑移動平均線與慢速平滑移動平均線的差,DIF的正負差的名稱由此而來。快速和慢速的區別是進行指數平滑時採用的參數大小不同,快速是短期的,慢速是長期的。經常使用的參數為:26、12、9。

3、使用方法

l DIF與DEA均為正值時,大勢向好
l DIF與DEA均為負值時,大勢向淡,
l DIF向上突破DEA時,可買進,
l DIF向下突破DEA時,應賣出。

應用技術指標時應注意的問題

指標的背離:指標的走向與價格走向不一致

指標的交叉:指標中的兩條線發生了相交現象,常說的金叉和死叉就屬這類情況

指標的位置:指標處於高位和低位或進入超買區和超賣區

指標的轉折:指標的曲線發生了調頭,有時是一個趨勢的結束和另一個趨勢的開始

指標的鈍化:在一些極端的市場情況下指標已失去了作用

人們在使用技術指標時,常犯的錯誤是機械地照搬結論,而不問這些結論成立的條件和可能發生的意外。首先是盲目地絕對相信技術指標,出了錯誤以後,又走向另一個極端,認為技術分析指標一點用也沒有。這顯然是錯誤的認識,只能說是不會使用技術指標。技術指標是有用的,出問題的是使用的人。

每種指標都有自己的盲點,也就是指標失效的時候。在實際中應該不斷地總結,並找到盲點所在。這對在技術指標的使用中少犯錯誤是很有益處的。遇到了技術指標失效,要把它放置在一邊,去考慮別的技術指標。一般說來,東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眾多的技術指標,在任何時候都會有幾個能對我們進行有益的指導和幫助。

了解每一種技術指標是很必要的,但是,眾多的技術指標我們不可能都考慮到,每個指標在預測大勢方面也有準確程度的區別。通常使用的手法是以四五個技術指標為主,別的指標為輔。這四五個技術指標的選擇各人有各人的習慣,不能事先規定,但是,隨著實戰效果的好壞,這幾個指標應該不斷地進行變更。

⑻ 看盤應該看哪幾個技術指標比較重要

指標的話,用的比較多的是MACD,RSI,羅威廉,布林帶,乖離率這些,具體用法可以去內學習下。

股票容看盤首先在開盤時要看集合競價的股價和成交額,看是高開還是低開,就是說,和昨天的收盤價相比價格是高了還是低了。它表示出市場的意願,期待今天的股價是上漲還是下跌。成交量的大小則表示參與買賣的人的多少,它往往對一天之內成交的活躍程度有很大的影響。然後在半小時內看股價變動的方向。
一般來說,如果股價開得太高,在半小時內就可能會回落,如果股價開得太低,在半小時內就可能會回升。這時要看成交量的大小,如果高開又不回落,而且成交量放大,那麼這個股票就很可能要上漲。看股價時,不僅看現在的價格,而且要看昨天的收盤價、當日開盤價、當前最高價和最低價、漲跌的幅度等,這樣才能看出現在的股價是處在一個什麼位置,是否有買入的價值。看它是在上升還是在下降之中。一般來說下降之中的股票不要急於買,而要等它止跌以後再買。上升之中的股票可以買,但要小心不要被它套住。

⑼ 電腦端的炒股軟體那個比較方便使用,比如日常看盤分析,指標分析什麼的

其實現在的電腦端的炒股軟體都是具備你說的功能的,比如我用過的,弘歷軟體,同花版順,大智慧這幾個權,軟體不同的是有些功能是付費的,而有些功能是免費的,所以這方面就不同了,
弘歷軟體:本身有很多特色功能,比如六彩神龍,八大天王這些,但是可能需要成為付費會員才可以使用這些,當然,我現在在用弘歷的一個APP,弘歷chart,可以試用一周左右電腦端的特色功能
同花順:相對來說電腦端的設計比較擁擠,而且使用體驗不是很好
大智慧:使用的不多,就不好說了,感覺一般
所以可以嘗試著配合使用這幾個軟體,對炒股會有幫助的。

閱讀全文

與常用看盤指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恆冒財富理財 瀏覽:721
銀行跨境理財 瀏覽:352
股票一次最多買多少股 瀏覽:666
辦房貸要買貴金屬 瀏覽:702
80年代理財 瀏覽:903
中翌理財虧掉怎麼報警 瀏覽:295
人民幣增值利好哪些股 瀏覽:532
招財貓理財投資 瀏覽:577
徵信可以辦助學貸款嗎 瀏覽:259
東方財富期貨怎麼關注好友組合 瀏覽:263
紅棗期貨10000元 瀏覽:494
51vv股票是什麼意思 瀏覽:641
信託與pe 瀏覽:64
新聞聯播人民幣 瀏覽:529
股份融資 瀏覽:55
翹然天津資本投資咨詢有限公司 瀏覽:456
融資融券寶典 瀏覽:29
定期理財規劃 瀏覽:599
恆大集團股票行情 瀏覽:6
信託信披 瀏覽: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