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黃金交易 > 計算各空欄的指標指出46月及

計算各空欄的指標指出46月及

發布時間:2021-05-17 18:50:32

『壹』 股票技術分析中,量,價,時,空各個指標該如何選擇

多個指標的結合,根據自己打算做投資的時間 而選擇側重看什麼指標。

『貳』 期貨問題

〖金屬市場〗上海期貨交易所會員成交及持倉排名表zn0804...

交易品種:zn0804 交易日期:20080122
名次 會員簡稱 成交量 增減 會員簡稱 持買單量 增減 會員簡稱 持賣單量 增減
1 魯能金穗 1519 -8288 浙江大越 5191 -569 五礦實達 2565 -10
2 國際期貨 1452 -15879 國際期貨 2231 180 上海中期 1713 -196
3 浙江中大 1097 -9334 浙江中大 1100 -128 平安期貨 1557 -13
4 浙江新華 1040 -3099 魯能金穗 869 561 浙江新華 978 732
5 浙江大越 828 -3028 浙江永安 815 29 國際期貨 968 -278
6 浙江永安 793 -5695 上海中期 752 -141 中鋼期貨 817 -93
7 徽商期貨 561 -1261 北京首創 749 44 浙江中大 801 -131
8 金友期貨 554 455 南華期貨 685 -141 株冶集團 800 0
9 上海中期 553 -2532 寧波杉立 521 8 上海通聯 718 0
10 河南萬達 553 -11368 江蘇弘業 464 -20 河南萬達 650 3
11 經易期貨 523 -1758 中糧期貨 461 17 長城偉業 606 3
12 珠江期貨 507 -2714 廣發期貨 383 34 上海金源 539 10
13 南華期貨 486 -5600 浙江天馬 334 36 南華期貨 503 -73
14 無錫國聯 448 -949 珠江期貨 325 -56 金瑞期貨 492 0
15 大華期貨 448 -1841 南粵期貨 305 66 中糧期貨 483 -29
16 上海大陸 434 -1618 德盛期貨 294 -10 魯能金穗 447 -330
17 寧波杉立 417 -1519 河北恆銀 279 -6 德盛期貨 445 4
18 中輝期貨 347 -9160 浙江新華 277 -46 新紀元 432 43
19 浙江天馬 319 -1061 魯證期貨 236 -52 上海東方 404 -2
20 道通期貨 292 -3156 蘇州中辰 235 30 珠江期貨 378 -93
13171 -89405 16506 -164 16296 -453

『叄』 多空指標線的計算公式

1.MID賦值=(3×收來盤價+最低價+開盤源價+最高價)÷6
2.多空線=(20×MID+19×昨日MID+18×2日前的MID+17×3日前的MID+16×4日前的MID+15×5日前的MID+14×6日前的MID+13×7日前的MID+12×8日前的MID+11×9日前的MID十10×10日前的MID+9×U日前的MID+8×12日前的MID+7×13日前的M1D+6×14日前的MID+5×15日前的MID+4×16日前的MID+3×17日前的MID+2×18日前的MID+20日前的MID)÷210
3.均線MADKX=DKX的M日簡單移動平均
其中,參數M一般設置為l0。

『肆』 EXCEL中,部分欄位,用的是公式。當引用欄有數值可計算的時候顯示數據,但引用欄無數據,如何讓它為空

『伍』 多空指標的計算方法

在錢龍分析系統中,多空指標的原始參數值是3、6、12、24,將3日、6日、12日、24日四個平均股回價(或指數)答相加後除以4得出多空指標的數值,計算公式如下:
BBI=(3日MA+6日MA+12日MA+24日MA)/4

『陸』 季節指數法的計算步驟

1、收集歷年(通常至少有三年)各月或各季的統計資料(觀察值)。

2、求出各年同月或同季觀察值的平均數(用A表示)。

3、求歷年間所有月份或季度的平均值(用B表示)。

4、計算各月或各季度的季節指數,即C=A/B。

5、根據未來年度的全年趨勢預測值,求出各月或各季度的平均趨勢預測值,然後乘以相應季節指數,就得未來年度內各月和各季度包括季節變動的預測值。

『柒』 誰有《統計學原理》第4版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 課後習題答案啊

這是開放專科會計的平時作業4,對你考試很有幫助,最後有講解和答案。如需前3次平時作業請聯系
《統計學原理》第4次平時作業

得 分 批改人

一、判斷題(每小題1分,共12分)

1.在全國工業普查中,全國所有工業企業是統計總體,每個工業企業是總體單位。
2.全面調查包括統計報表和普查。
3.在實際調查中,調查對象的每個單位必然是調查單位。
4.統計分組的關鍵問題是確定組距和組數。
5.組距分組只適合連續變數。
6.按數量標志分組所形成的變數數列就是次數分配數列。
7.總體單位總量和總體標志總量,可以隨著研究對象的變化而發生變化。
8.在簡單隨機重復抽樣時,若抽樣單位數增加一倍,則抽樣誤差將減少一半。
9.若直線回歸方程 ,則變數x與y之間存在負的相關關系。
10.在計算綜合指數時,要求同度量因素不變。
11.總指數的計算形式包括綜合指數、平均指數和平均指標指數。
12.若環比增長速度每年相等,則其逐期增長量也年年相等。

得 分 批改人

二、單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12分)

1.社會經濟統計學的研究對象是( )。
A) 社會經濟現象總體的數量特徵和數量關系
B) 社會經濟現象的規律性及表現
C) 國民經濟和社會現象的規律
D) 社會經濟調查、整理、分析的原理原則和方式方法
2.某城市進行工業企業未安裝設備普查,總體單位是( )。
A)工業企業全部未安裝設備 B)工業企業每一台未安裝設備
C)每個工業企業的未安裝設備 D)每一個工業企業
3.填報單位是( )
A)調查標志的承擔者 B)負責向上級報告調查內容的單位
C)構成調查對象的每一單位 D)重點單位
4.人口普查規定標准時間是為了( )。
A) 避免登記的重復和遺漏 B) 確定調查對象的范圍
C) 確定調查單位 D) 確定調查時限
5.下列調查中,調查單位與填報單位一致的是( )。
A) 全國人口普查 B) 工業設備普查
C) 全國工業普查 D) 農村耕畜調查
6.品質分組和變數分組的區別在於( )。
A)分組的任務和作用不同 B)選擇分組標志的多少不同
C)選擇分組標志的性質不同 D)組數的多少不同
7.某單位某月份職工的出勤率是96%,這個指標是( )。
A) 結構相對指標 B) 比較相對指標
C) 比例相對指標 D) 強度相對指標
8.在一般情況下,銷售價格指數和產量指數的同度量因素分別為( )。
A)銷售量、單位產品成本 B)銷售量、產量
C)銷售價格、產量 D)銷售價格、單位產品成本
9.反映抽樣指標與總體指標之間的抽樣誤差的可能范圍的指標是( )。
A)抽樣平均誤差 B)抽樣誤差系數
C)概率度 D)抽樣極限誤差
10.連續生產的電子管廠,產品質量檢驗是這樣安排的,在一天中,每隔50件產品抽取一件產品進行檢驗,這是( )。
A) 簡單隨機抽樣 B) 整群抽樣
C) 等距抽樣 D) 類型抽樣
11.測定變數之間相關密切程度的代表性指標是( )。
A) 估計標准誤 B) 兩個變數的協方差
C) 相關系數 D) 兩個變數的標准差
12.根據間隔相等的時點數列計算序時平均數應採用( )。
A) 幾何平均法 B) 加權算術平均法
C) 首末折半法 D) 簡單算術平均法

得 分 批改人

三、多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8分)

1.下列變數中屬於離散變數的有( )。
A) 機床台數 B) 汽車產量 D) 耕地面積
D) 糧食產量 E) 學生人數
2.普查是一種( )。
A) 專門組織的調查 B) 連續性調查 C) 不連續調查
D) 全面調查 E) 非全面調查
3.下列指標中屬於強度指標的有( )。
A)人口密度 B)某市醫院病床數與該市人口數之比
C)人均國內生產總值 D)我國男性人口數與全國人口總數之比
E)甲地區工業總產值與乙地區工業總產值之比
4.指出下列數列哪些屬於時期數列( )。
A) 某商店各月末的商品庫存量 B) 某商店各月的銷售額
C) 某地區歷年的人口出生數 D) 某企業歷年工傷死亡數
E) 某企業各年年底在冊職工人數
5.下列哪些分組是按數量標志分組( )。
A) 工人按出勤率分組 B) 學生按健康狀況分組
C) 企業按固定資產原值分組 D) 家庭按收入水平分組
E) 人口按年齡分組
6.常用的抽樣方法有( )。
A) 重復抽樣 B) 簡單隨機抽樣 C) 不重復抽樣
D) 等距抽樣 E) 類型抽樣 F) 整群抽樣
7.影響抽樣誤差的因素有( )。
A) 是有限總體還是無限總體 B) 抽樣的組織形式
C) 抽取樣本的方法 D) 總體被研究標志的變異程度
E) 抽樣單位數的多少
8.直線回歸分析中( )。
A) 兩個變數不是對等的關系 B)利用一個回歸方程兩個變數可以互相推算
C) 根據回歸系數可判定相關的方向 D) 自變數是可控制量,因變數是隨機的
E) 對於沒有明顯關系的兩變數求得兩個回歸方程

得 分 批改人

四、簡答題(每小題4分,共16分)

1.簡述統計標志與統計指標的區別。

2.單項式分組和組距式分組分別在什麼情況下運用?

3.簡述平均指標與強度相對指標的區別。

4.平均數指數在什麼條件下才能成為綜合指數的變形?

得 分 批改人

五、計算題(共52分,第1小題4分,其餘各小題8分)

1.某生產車間30名工人加工零件數(件)如下:
30 26 42 41 36 44 40 37 37 25 45 29 43 31 36 36 49 34 47 33 43 38 42 32 34 38 46 43 39 35
根據以上資料分成如下幾組:25-30,30-35,35-40,40-45,45-50,計算出各組的頻數和頻率,並整理成次數分成表。

2.有甲乙兩個品種的糧食作物,經播種實驗後得知甲品種的平均畝產量為998斤,標准差為162.7斤。乙品種實驗資料如下:
畝產量(斤/畝) 播種面積(畝)
1000
950
1100
900
1050 0.8
0.9
1.0
1.1
1.2
試研究兩個品種的平均畝產量,以確定哪一種具有較大穩定性,更有推廣價值。

3.某學校進行一次英語測驗,為了解學生和考試情況,隨機抽選部分學生進行調查,所得資料如下:
考試成績 60以下 60-70 70-80 80-90 90-100
學生人數 10 20 22 40 8
要求:(1)試以0.9545的可靠程度估計該校學生平均成績的區間范圍。
(2) 試以0.9545的可靠程度估計該校學生成績在70分以上的學生所佔比重的區間范圍。

4.根據某企業產品銷售額(萬元)和銷售利潤率(%)資料計算出如下資料:
n=7
要求:(1)確定產品銷售額與銷售利潤率之間的相關系數。
(2)確定以利潤率為因變數的直線回歸方程,並解釋回歸系數的經濟含義。
(3)當銷售額為500萬元時,利潤率為多少?

5.某商店三種商品的銷售資料如下:
商品名稱 銷售額(萬元) 報告期銷售量比基期增長(%)
基期 報告期
甲 150 180 8
乙 200 240 5
丙 400 450 15
試計算:(1)銷售額指數及銷售額的絕對增加值;
(2)銷售量指數及由銷售量變動而增加的銷售額。

6.已知下列資料:
3月 4月 5月 6月
月末工人數(人) 2000 2000 2200 2200
總產值(萬元) 110 126 146 163
要求:(1)計算第二季度平均月勞動生產率。
(2)計算二季度勞動生產率。

7.某地區歷年糧食產量如下:
96年 97年 98年 99年 2000年
糧食產量(萬斤) 134 435 415 672 1028
要求:(1)列表計算逐期增長量、累積增長量、平均增長量。
(2)計算平均增長速度。

答案:
《統計學原理》平時作業評講(4)
《統計學原理》平時作業(4)包括教材第八、九兩章的內容,第八章是指數分析,第九章是動態分析,從內容看,第九章的動態分析相對簡單,但第八章的指數分析是本課程的一個難點內容,對於初學者來說不易掌握。從作業完成情況來看,對統計指數的理解和指數計算上均存在一定的問題,下面就這些問題進行分析評講。

1.判斷題1,本題考核的知識點是同度量的因素的確定方法。同度量因素是為了將不能直接加總和對比的數量狀況綜合過渡到能夠相加的價值狀況而引入的因素,其確定方法是「同一時期,質報數基」,即在計算質量指標指數時應以報告期的數量指標作為同度量因素,而在計算數量指標指數時應以基期的質量指標作為同度量因素。則此命題是錯誤的。

2.單項選擇題4,本題主要考核綜合指標的編制和應用。從已知的計算公式看應是銷售價格指標的計算公式,反映報告期銷售的商品,其價格綜合變動的程度,所以此題的正確答案是C。

3.多項選擇題3,本題主要考核指數的分類。統計指數按指數化指標的性質不同可分為質量指標指數和數量指標指數,指數化指標屬於數量指標的,如產量、銷售量、職工人數、總成本等,相應指數化後形成的指數均為數量指標指數。所以此題的正確答案是ACD。

4.簡答題3,本題主要考核總指數兩種編制方法的關系。總指數的編制方法有綜合指數法和平均指數法,只有在特定權數下,平均指數才能轉化為綜合指數,所以回答此題的關鍵是找到這一特定權數。此題的參考答案為:
平均指標要成為綜合指標的變形,必須在特定權數的條件下。具體地講,加權算術平均數指數要成為綜合指數的變形,必須在基期總值這個特定的權數條件下;加權調和平均數指數要成為綜合指數的變形,必須在報告期總值這個特定的權數條件下。列式證明如下:

5.計算題1,本題主要考核指數體系的關系及應用。指數體系存在兩個關系,即總動態指數等於各因素指數這積、總差額等於各因素影響差額之和。根據第一個關系和已知的指數,即可計算出所求指數。所以本題的參考答案為:
(1)根據指數體系:消費品零售額指數=零售量指數×消費品價格指數
∴城市消費品價格指數=消費品零售額指數÷零售量指數=128.2%÷113%=113.45%
同理,可計算出農村消費品價格指數為116.39%。所以城鄉消費品價格分別上漲上13.45%和16.39%。
(2)已知:生活費用指數=129%,產量指數=113.6%(注意:題目中產量應該是增長了13.6%,而不是增長313.6%)
根據指數體系:生產費用指數=產量指數×單位產品成本指數
∴ 單位產品成本指數=生產費用指數÷產量指數=129%÷113.6%=113.56%
即單位產品成本增加了13.56%。

6.計算題2,本題主要考核考了總量指標的因素分析。
在本題中,質量指標P是單位成本,數量指標q是產量,其具體步驟如下:
第一步:計算三種總值――三種總成本,即: 、 、
第二步:計算三種指數及變動影響差額,即:
(1)總動態指數= 總變動差額= —
(2)質量指標指數=
由於質量指標的變動,而使總量指標變動的增加(或減少)值= —
(3)數量指標指數=
由於數量指標的變動,而使總量指標變動的增加(或減少)值= —
第三步:從相對數和絕對數兩方面進行分析,即:
相對數分析: = ×
絕對數分析:( — )=( — )+( — )
本題的參考答案為:
第一步:計算三種總值

第二步:計算三種指數和差額
總成本指數 差額=4100萬元
單位成本總指數 差額=-1900萬元
產量總指數 差額=6000萬元
第三步:因素分析
相對數分析:109.76% = 96.043% ×114.29%
絕對數分析:4100 = -1900 + 6000 (萬元)

7.計算題3,本題主要考核考了平均指數的計算。由於平均指數包括算術平均數指數和調和平均數指數兩種,而一般情況算術平均數指數用數量指標指數的計算,調和平均數指數用於質量指標指數的計算,在已知條件中已知的是報告期基期的銷售額和價格個體指數,所以可直接用報告期的銷售額除以基期的銷售額計算出銷售額指數,用調和平均指數的公式計算出價格指數,再根據指數體系的關系計算出銷售量的指數。
解題過程如下:
(1)價格指數=
由於價格變化增加的銷售額=2050-1938.69=111.31(萬元)
(2)銷售額指數=
銷售額增加的絕對值=2050-1700=350(萬元)
(3)銷售量指數=銷售額指數÷價格指數=120.59%÷105.74%=114.04%
由於銷售量變化增加的銷售額=1938.69-1700=238.69(萬元)

8.計算題5,本題主要考核了平均發展水平的計算。由於在本題中要平均的現象為平均勞動生產率,而 ,即不同時間的勞動生產率構成平均指標動態數列,故應選擇公式 進行計算;又因為總產值為時期指標,工人數為時間間隔相等的時點指標,故採用公式 計算。而一季度平均月勞動生產率3可得季勞動生產率,即
本題的參考答案為:
(1)一季度月平均勞動生產率:

(2)一季度平均勞動生產率:

9.計算題6,本題主要考核了發展水平、累計增長量、環比發展速度等動態指標之間關系及計算。
注意:本題題目有錯,在表中只已知各年的居民可支配收入,而沒有其他的資料。
分析:(1)根據累積增長量和環比發展速度等速度指標的計算公式,可分別計算出有關指標,填入表中。
(2)由於從第一問中可計算出1995年的累積增長量,則可用公式:
進行計算。
(3)由於既知定基增長量,又知各年的環比發展速度,則平均發展速度可用公式 或 進行計算,平均發展速度減1即得平均增長速度。

本題的參考答案為:
(1)
年份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 5760.3 5425.1 5854.0 6280 6322.6 6860
逐期增長量 - -339.2 428.9 426 42.6 537.4
累積增長量 - -339.2 93.7 519.7 562.3 1099.7
定基發展速度(%) - 94.18 101.63 109.02 109.76 119.09
環比發展速度(%) - 94.18 107.91 107.28 100.69 108.5
定基增長速度(%) - -5.82 1.63 9.02 9.76 19.09
環比增長速度(%) - -5.82 7.91 7.28 0.69 8.5

(2)年平均增長量=
年平均增長速度= 103.56%
年平均增長速度=3.56%

『捌』 哪位大蝦有管理學基礎、統計學原理、財務管理形成性考核冊答案

統計學原理形成性考核冊答案:

作業一
一、判斷題
1、社會經濟統計工作的研究對象是社會經濟現象總體的數量方面。(× )
2、統計調查過程中採用的大量觀察法,是指必須對研究對象的所有單位進行調查。( × )
3、全面調查包括普查和統計報表。( √ )
4、統計分組的關鍵是確定組限和組距( ×)
5、在全國工業普查中,全國企業數是統計總體,每個工業企業是總體單位。(× )
6、我國的人口普查每十年進行一次,因此它是一種連續性調查方法。(×)
7、對全同各大型鋼鐵生產基地的生產情況進行調查,以掌握全國鋼鐵生產的基本情況。這種調查屬於非全面調查。( √)
8、對某市工程技術人員進行普查,該市工程技術人員的工資收入水平是數量標志。√
9、對我國主要糧食作物產區進行調查,以掌握全國主要糧食作物生長的基本情況,這種調查是重點調查。√
10、我國人口普查的總體單位和調查單位都是每一個人,而填報單位是戶。( √ )

二、單項選擇題
1、設某地區有670家工業企業,要研究這些企業的產品生產情況,總體單位是(C )
A、每個工業企業; B、670家工業企業;
C、每一件產品; D、全部工業產品
2、某市工業企業2003年生產經營成果年報呈報時間規定在2004年1月31日,則調查期限為(B )。
A、一日 B、一個月
C、一年 D、一年零一個月
3、在全國人口普查中(B )。
A、男性是品質標志 B、人的年齡是變數
C、人口的平均壽命是數量標志 D、全國人口是統計指標
4、某機床廠要統計該企業的自動機床的產量和產值,上述兩個變數是( D )。
A、二者均為離散變數 B、二者均為連續變數
C、前者為連續變數,後者為離散變數 D、前者為離散變數,後者為連續變數
5、下列調查中,調查單位與填報單位一致的是( D )
A、企業設備調查 B、人口普查
C、農村耕地調查 D、工業企業現狀調查
6、抽樣調查與重點調查的主要區別是( D )。
A、作用不同 B、組織方式不同
C、靈活程度不同 D、選取調查單位的方法不同
7、下列調查屬於不連續調查的是( A )。
A、每月統計商品庫存額 B、每旬統計產品產量
C、每月統計商品銷售額 D、每季統計進出口貿易額
8、全面調查與非全面調查的劃分是以( C )
A、時間是否連續來劃分的;
B、最後取得的資料是否全面來劃分的;
C、調查對象所包括的單位是否完全來劃分的;
D、調查組織規模的大小來劃分的
9、下列分組中哪個是按品質標志分組( B )
A、企業按年生產能力分組 B、產品按品種分組
C、家庭按年收入水平分組 D、人口按年齡分組

三、多項選擇題
1、總體單位是總體的基本組成單位,是標志的直接承擔者。因此( ABD )
A、在國營企業這個總體下,每個國營企業就是總體單位;
B、在工業總產值這個總體下,單位總產值就是總體單位;
C、在全國總人口這個總體下,一個省的總人口就是總體單位;
D、在全部工業產品這個總體下,每一個工業產品就是總體單位;
E、在全部固定資產這一總體下,每個固定資產的價值就是總體單位。
2、在對工業企業生產設備的調查中( BCE )
A、全部工業企業是調查對象;
B、工業企業的全部生產設備是調查對象;
C、每台生產設備是調查單位;
D、每台生產設備是填報單位;
E、每個工業企業是填報單位
3、對連續變數與離散變數,組限的劃分在技術上有不同要求,如果對企業按工人人數分組,正確的方法應是( A )
A、300人以下,300-500人
B、300人以下,300-500人(不含300)
C、300人以下,301-500人
D、300人以下,310-500人
E、299人以下,300-499人
4、 在工業普查中( BCE )。
A、工業企業總數是統計總體 B、每一個工業企業是總體單位
C、固定資產總額是統計指標 D、機器台數是連續變數
E、 職工人數是離散變數
5、以下屬於離散變數的有( BE )。
A、進口的糧食數量 B、洗衣機台數
C、每千人醫院床位數 D、人均糧食產量
E、城鄉集市個數
6、下列各項中,屬於連續型變數的有( ACD )。
A、基本建設投資額 B、島嶼個數
C、國民生產總值中三次產業比例
D、居民生活費用價格指數
E、就業人口數

四、填空題
1、一個工人的文化程度在標志的分類上屬於:品質標志_。
2、研究某市居民生活狀況,該市全部居民便構成了:總體,每一居民是:總體單位_。
3、變數按其取值的連續性可分為:連續變數 和離散變數兩種。
4、社會勞動力資源總量是屬於:數量 指標,就業人員負擔系數屬於:質量 指標。
5、統計調查中,兩種不同的調查時態是:調查時間和調查時限。
6、某地區對占該地區工業增加值三分之二的10個企業進行調查,這種調查方式是: 重點調查。
7、統計分組的關鍵是: 分級標志選擇和劃分分級界限 ,其核心問題是_分組標志的選擇_______。
8、人口調查中的調查單位是 每個人 ,填報單位是 每戶 ;住戶調查中的調查單位是 每個住戶 ,填報單位是 每個住戶 。
9、全面調查包括 普查 、 統計報表 ;非全面調查包括 抽樣調查 、重點調查 和 典型調查 。
10、工人的年齡、工廠設備的價值,屬於 數量 標志,而工人的性別、設備的種類是 品質 標志。
11、變數按變數值的連續性可分為 連續變數 和 離散變數 。
12、勞動人口按學歷程度不同分組,屬於: 類型 分組,按勞動生產率水平分組屬於: 結構 分組。

五、簡答題
1、 統計標志和標志表現有何不同?
答:統計標志是指總體中各單位所的屬性和特徵,它是說明總體單位屬性和特徵的名稱。
標志表現是標志特徵在各單位的具體表現。標志是統計所要調查的項目,標志表現則是調查所得的結果。標志表現是標志的實際體現者。
2、 如何認識總體和總體單位的關系?
答:統計總體就是根據一定的目的要求所確定的研究事物的全體,它是由客觀存在的具有某種共同性質的許多個別事物構成的整體,統計總體必須同時具備大量性,同質 變異性。
總體單位是指總體的個體單位,它是總體的基本單位。
3、 什麼是普查?普查和全面統計報表都是全面調查,二者有何區別?
答:普查是專門組織的,一般用來調查屬於一定時點上社會經濟現象數量的全面調查。普查和統計報表同屬於全面調查,但兩者不能互相替代。統計報表不可能象普查那樣充滿熱情如此詳盡的全面資料,與定期報表相比較普查所包括的單位、分組目錄以及指標內容要廣泛詳細、規模宏大。解決報表不能解決的問題,但是,要耗費較大的人力、物力和時間。從而不可能經常進行。
4、 調查對象與調查單位的關系是什麼?
答:調查對象是應搜集資料的許多單位的總體。調查單位也就是總體單位,它是調查對象的組成要素,即調查對象所包括的具體單位。
5、 單項式分組和組距式分組分別在什麼情況下運用?
答:離散型變數如果變數值變動幅度較小,可依次將每個變數值作為一組。租用單項式分組。離散型變數如果變數值變動很大,次數又很多,或是連續型變數,採用組距式分組。
6、變數分配數列編制的步驟
①將原始資料按其數值大小重新排列
只有把得到的原始資料按其數值大小重新排列順序,才能看出變數分布的集中趨勢和特點,為確定全距,組距和組數作準備.
②確定全距
全距是變數值中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數.確定全距,主要是確定變數值的變動范圍和變動幅度.如果是變動幅度不大的離散變數,即可編制單項式變數數列,如果是變數幅度較大的離散變數或者是連續變數,就要編制組距式變數數列.
③確定組距和組數
前面已經介紹過組距數列有等距和不等距之分,應視研究對象的特點和研究目的而定.
組距的大小和組數的多少,是互為條件和互相制約的.當全距一定時,組距大,組數就少;組距小,組數就多.在實際應用中,組距應是整數,最好是5或10的整倍數.在確定組距時,必須考慮原始資料的分布狀況和集中程度,注意組距的同質性,尤其是對帶有根本性的質量界限,絕不能混淆,否則就失去分組的意義.
在等距分組條件下,存在以下關系:
組數=全距/組距
④ 確定組限
組限要根據變數的性質來確定.如果變數值相對集中,無特大或特小的極端數值時,則採用閉口式,使最小組和最大組也都有下限和上限;反之,如果變數值相對比較分散,則採用開口式,使最小組只有上限(用"XX以下"表示),最大組只有下限(用"XX以上表示).如果是離散型變數,可根據具體情況採用不重疊組限或重疊組限的表示方法,而連續型變數則只能用重疊組限來表示.
在採用閉口式時,應做到最小組的下限低於最小變數值,最大組的上限高於最大變數值,但不要過於懸殊.
⑤ 編制變數數列
經過統計分組,明確了全距,組距,組數和組限及組限表示方法以後,就可以把變數值歸類排列,最後把各組單位數經綜合後填入相應的各組次數欄中.
六、計算題
1、某工業局所屬各企業工人數如下:
555 506 220 735 338 420 332 369 416 548 422 547
567 288 447 484 417 731 483 560 343 312 623 798
631 621 587 294 489 445
試根據上述資料,要求:
(1)分別編制等距及不等距的分配數列
(2)根據等距數列編制向上和向下累計的頻數和頻率數列。
(1)解:
向上累計 向下累計
企業人數 頻數 累計頻數 企業人數 頻數 累計頻數
300 3 3 200 3 30
400 5 8 300 5 27
500 9 17 400 9 22
600 7 24 500 7 13
700 3 27 600 3 6
800 3 30 700 3 3
合計 30 合計: 30
(2)解:等距分組:企業人數 企業數 不等距分組:企業人數 企業數
200-300 3 300人以下 3
300-400 5 300-400 5
400-500 9 400-600 16
500-600 7 600以上 6
600-700 3 合計: 30
700-800 3
合計: 30
2、某班40名學生統計學考試成績(分)分別為:
57 89 49 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7 81
67 81 54 79 87 95 76 71 60 90 65 76 72 70
86 85 89 89 64 57 83 81 78 87 72 61
學校規定:60分以下為不及格,60—70分為及格,70—80分為中,80—90分為良,90—100分為優。要求:
(1)將該班學生分為不及格、及格、中、良、優五組,編制一張次數分配表。
(2)指出分組標志及類型;分析該班學生考試情況。
(1)解:按成等級成績分組 人數 頻率%
60分以下 4 10
60-70 6 15
70-80 12 30
80-90 15 37.5
90-100 3 7.5
合計 40 100
(2)此題分組標志是「成績」,其標志類型是「數量標志」;
分組方法是「變數分組中的組距式分組,而且是開口式分組」;
本班學生的考試成績的分布呈兩頭小,中間大的「鍾形分布」(即正態分布),不及格和優秀的學生人數較少,分別占總數的7.5%和10%,大部分學生成績集中70-90之間,說明該班的統計學成績總體良好。

作業二
一、判斷題:
1、總體單位總量和總體標志總量是固定不變的,不能互相變換。( × )
2、相對指標都是用無名數形式表現出來的。( × )
3、能計算總量指標的總體必須是有限總體。( √ )
4、按人口平均的糧食產量是一個平均數。( × )
5、在特定條件下,加權算術平均數等於簡單算術平均數。( √ )
6、用總體部分數值與總體全部數值對比求得的相對指標。說明總體內部的組成狀況,這個相對指標是比例相對指標。( × )
7、國民收入中積累額與消費額之比為1:3,這是一個比較相對指標。( × )
8、總量指標和平均指標反映了現象總體的規模和一般水平。但掩蓋了總體各單位的差異情況,因此通過這兩個指標不能全面認識總體的特徵。( √ )
9、用相對指標分子資料作權數計算平均數應採用加權算術平均法。( × )
10、標志變異指標數值越大,說明總體中各單位標志值的變異程度就越大,則平均指標的代表性就越小。( √)

二、單項選擇題
1、總量指標數值大小( A )
A、隨總體范圍擴大而增大 B、隨總體范圍擴大而減小
C、隨總體范圍縮小而增大 D、與總體范圍大小無關
2、直接反映總體規模大小的指標是( C )
A、平均指標 B、相對指標 C、總量指標 D、變異指標
3、總量指標按其反映的時間狀況不同可以分為( D )
A、數量指標和質量指標 B、實物指標和價值指標
C、總體單位總量和總體標志總量 D、時期指標和時點指標
4、不同時點的指標數值( B )
A、具有可加性 B、不具有可加性 C、可加或可減 D、都不對
5、由反映總體各單位數量特徵的標志值匯總得出的指標是( B )
A、總體單位總量 B、總體標志總量 C、質量指標 D、相對指標
6、計算結構相對指標時,總體各部分數值與總體數值對比求得的比重之和( C)
A、小於100% B、大於100% C、等於100% D、小於或大於100%
7、相對指標數值的表現形式有D
A、無名數 B、實物單位與貨幣單位
C、有名數 D、無名數與有名數
8、下列相對數中,屬於不同時期對比的指標有( B )
A、結構相對數 B、動態相對數
C、比較相對數 D、強度相對數
9、假設計劃任務數是五年計劃中規定最後一年應達到的水平,計算計劃完成程度相對指標可採用( B )
A、累計法 B、水平法
C、簡單平均法 D、加權平均法
10、按照計劃,今年產量比上年增加30%,實際比計劃少完成10%,同上年比今年產量實際增長程度為( D )。
A、75% B、40%
C、13% D、17%
11、某地2003年輕工業增加值為重工業增加值的90.8%,該指標為( C )。
A、比較相對指標 B、比較相對指標
C、比例相對指標 D、計劃相對指標
12、某地區2003年國內生產總值為2002年的108.8%,此指標為( D )。
A、結構相對指標 B、比較相對指標
C、比例相對指標 D、動態相對指標
13、2003年某地區下崗職工已安置了13.7萬人,安置率達80.6%,安置率是(D )。
A、總量指標 B、變異指標
C、平均指標 D、相對指標
14、在不掌握各組單位數資料,只掌握各組標志值和各組標志總量的情況下,宜採用( B )。
A、加權算術平均數 B、加權調和平均數

三、多項選擇題
1、時點指標的特點有( BE )。
A、可以連續計數 B、只能間數計數
C、數值的大小與時期長短有關
D、數值可以直接相加 E、數值不能直接相加
2、時期指標的特點是指標的數值( ADE )。
A、可以連續計數 B、與時期長短無關 C、只能間斷計數
D、可以直接相加 E、與時期長短有關
3、加權算術平均數的大小受哪些因素的影響(ABC )。
A、受各組頻率和頻數的影響 B、受各組標志值大小的影響
C、受各組標志值和權數的共同影響 D、只受各組標志值大小的影響
E、只受權數的大小的影響
4、位置平均數是指( DE )。
A、算術平均數 B、調和平均數 C、幾何平均數
D、眾數 E、中位數
5、在什麼條件下,加權算術平均數等於簡單算術平均數( AED )。
A、各組次數相等 B、各組變數值不等 C、變數數列為組距數列
D、各組次數都為1 E、各組次數占總次數的比重相等
6、中位數是(ADE )。
A、由標志值在數列中所處位置決定的 B、根據標志值出現的次數決定的
C、總體單位水平的平均值 D、總體一般水平的代表值
E、不受總體中極端數值的影響
7、標志變異指標可以( ABCD )。
A、反映社會經濟活動過程的均衡性 B、說明變數的離中趨勢
C、測定集中趨勢指標的代表性 D、衡量平均數代表性的大小
E、表明生產過程的節奏性
8、下列與變數計量單位相同的標志變異指標有( ACE )。
A、標准差 B、標准差系數 C、平均差
D、平均差系數 E、全距
9、下列指標屬於相對指標的是( BDE )。
A、某地區平均每人生活費245元 B、某地區人口出生率14.3%
C、某地區糧食總產量4000萬噸 D、某產品產量計劃完成程度為113%
E、某地區人口自然增長率11.5‰
10、在各種平均指標中,不受極端值影響的平均指標是( CE )。
A、算術平均數 B、調和平均數 C、中位數
D、幾何平均數 E、眾數

四、填空題
1、計算和運用相對指標時必須注意分子分母 有相互聯系 。
2、平均指標是表明 同類 社會經濟現象 一般水平 的統計指標。
3、平均數可以反映現象總體中各變數值分布的 集中趨勢 。
4、簡單算術平均數是 各級單位數相同 條件下的加權算術平均數。
5、算術平均數的基礎形式是:算術平均數= 標志總量 ÷單位總量 。
6、加權平均數不但受分配數列中 各單位標志值 的影響而且也受 各標志值次數 的影響。
7、強度相對指標數值的大小,如果與現象的發展程度或密度成正比,則稱之為 正 指標,反之稱為 逆 指標。
8、已知三種產品的合格率分別為49%、36%和79%,則這三種產品平均合格率為 55% 。
9、直接用平均差和標准差比較兩個變數數列平均數代表性的前提條件是兩個變數數列的 平均數 相等。
10、在平均指標的計算過程中,其平均值的大小受各標志值大小影響的平均指標是 平均差 和 標准差 。

五、簡答題
1、 結構相對指標、比例相對指標和比較相對指標有什麼不同的特點?請舉例說明。
答:結構相對指標是以總體總量為比較標准,計算各組總量占總體總量的比重,來反映總體內部組成情況的綜合指標。比例相對指標是總體不同部分數量對比的相對數,用以分析總體范圍內各個局部之間比例關系和協調平衡狀況。比較相對指標是不同單位的同類指標對比而確定的相對數,藉以說明同類現象在同一時期內各單位發展的不平衡程度。
2、 強度相對指標與平均指標的區別是什麼?
答: 強度相對指標與平均指標的區別:1)指標的含義不同。強度相對指標說明的是某一現象在另一現象中發展的強度、密度或普遍程度;而平均指標說明的是現象發展的一般水平。2)計算方法不同。強度相對指標與平均指標,雖然都是兩個有聯系的總量指標之比,但是,強度相對指標分子與分母的聯系,只表現為一種經濟關系,而平均指標是在一個同質總體內標志總量和單位總量的比例關系。分子與分母的聯系是一種內在的聯系,即分子是分母(總體單位)所具有的標志,對比結果是對總體各單位某一標志值的平均。
3、 如何理解權數的意義?在什麼情況下,應用簡單算術平均數和加權算術平均數計算的結果是一致的?
答:標志值次數的多少對平均值的大小有和、權衡輕重的作用,次數大的標志值對平均 影響要大些,次數小的標志值對平均 影響相應地小,因而我們把標志值次數-各級單位數,當作權數。
4、 什麼是變異系數?變異系數的應用條件是什麼?
答:變異系數:全距、平均差和標准差都有平均指標相同的講師單位,也就是與各單位標志值的講師單位相同。
變異系數的應用條件是:為了對比分析不同水平的變數數列之間標志值的變異程度,就必須消除數列水平高低的影響,這時就要計算變異系數。
常用的是標准差系數
V6=6/¯x
5、
1. 結構相對指標
結構相對指標是反映總體內部結構狀況的指標,一般用百分數表示。其計算公式為:

例如,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佔比重,產品的合格率等都是結構相對指標。結構相對指標是在統計分組的基礎上計算的,總體中各組比重之和等於100%。
2.強度相對指標
強度相對指標是兩個有一定聯系而性質不同的總量指標的對比,是用來表明現象的強度、密度和普遍程度的指標。其計算公式為:

強度相對指標分子、分母的計算范圍應當一致。強度相對指標多用有名數表示,例如,人口密度、人均佔有土地和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等;也可以用無名數表示,如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長率等。
3. 動態相對指標(發展速度)
動態相對指標是兩個時期同一指標數值的對比,是反映現象發展變化程度的指標,通常用百分數或倍數表示。其計算公式為:

6、p86

六、計算題
1、某公司2002、2002年的產量情況(單位:噸)


實際產量 2002年產量
計 劃 實 際


丙 35070
15540
7448 36000
17500
8350 42480
19775
8016
計算各產品的產量動態相對數及2002年計劃完成相對數。
解:1、各產品產量動態相對數:

甲產品動態相對指標:= = = 121.13%

乙產品動態相對指標:= = = 127.23%

丙產品動態相對指標:= = = 107.63%

2、各產品2002年計劃完成程度相對指標:

甲產品2002年計劃完成程度相對指標 = = = 118%

乙產品2002年計劃完成程度相對指標 = = =113%

丙產品2002年計劃完成程度相對指標 = = =96%

答1、各產品產量動態相對數分別是甲為121.13%、乙為127.25%、丙為107.63%
2各產品2002年計劃完成程度相對指標分別為118%、乙為113%、丙為96%

2、某生產車間4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數(件)如下:
30 26 42 41 36 44 40 37 43 35 37 25 45 29 43
31 36 49 34 47 33 43 38 42 32 25 30 46 29 34
38 46 43 39 35 40 48 33 27 28
要求:(1)根據以上資料分成如下幾組:25-30,30-35,35-40,40-45,45-50,計算出各組的頻數和頻率,整理編制次數分布表。
(2)根據整理表計算工人生產該零件的平均日產量。
解:(1)40名工人加工零件數次數分配表為:

按日加工零件數分組(件)x 工人數(頻數)(人)f 比重(頻率)(%)
25——30 7 17.5
30——35 8 20.0
35——40 9 22.5
40——45 10 25.0
45——50 6 15.0
合計 40 100

(2)工人生產該零件的平均日產量

方法1、(x取組中值)

( 件)

方法2 (件)

答:工人生產該零件的平均日產量為37.5件

3、某地區銷售某種商品的價格和銷售量資料如下:

商品規格 銷售價格(元) 各組商品銷售量占
總銷售量的比重(%)


丙 20—30
30—40
40--50 20
50
30
根據資料計算三種規格商品的平均銷售價格。

解:已知:

(元)

答:三種規格商品的平均價格為36元

4、某企業2003年某月份按工人勞動生產率高低分組的有關資料如下:

按工人勞動生產率分組(件/人) 生產班組 生產工人數
50-60
60-70
70-80
80-90
90以上 3
5
8
2
2 150
100
70
30
50
試計算該企業工人平均勞動生產率。
解:

根據公式:
(件/人)

答:該企業工人平均勞動生產率為68.25件/人
5
6、甲、乙兩個生產小組,甲組平均每個工人的日產量為36件,標准差為9.6件;乙組工人日產量資料如下:

日產量(件) 工人數(人)
10-20
20-30
30-40
40-50 18
39
31
12

計算乙組平均每個工人的日產量,並比較甲、乙兩生產小組哪個組的日產量更有代表性?
解:已知:甲班:
乙班:

( 件)

答:因為 ,所以甲生產小組的日產量更有代表性

作業三
一、判斷題
1、抽樣推斷是利用樣本資料對總體的數量特徵進行估計的一種統計分析方法,因此不可避免的會產生誤差,這種誤差的大小是不能進行控制的。( × )
2、從全部總體單位中按照隨機原則抽取部分單位組成樣本,只可能組成一個樣本。(× )
3、抽樣成數的特點是,樣本成數越大,則成數方差越大。6、在總體方差一定的條件下,樣本單位數越多,則抽樣平均誤差越大( × )
4、抽樣估計的置信度就是表明抽樣指標和總體指標的誤差不超過一定范圍的概率保證程度。√
5、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提高抽樣估計的可*程度,可以提高抽樣估計的精確度。(× )
6、抽樣極限誤差總是大於抽樣平均誤差。( × )
7、相關系數是測定變數之間相關關系的唯一方法(× )
8、甲產品產量與單位成本的相關系數是-0.8,乙產品單位成本與利潤率的相關系數是-0.95,則乙比甲的相關程度高(√ )
9、 利用一個回歸方程,兩個變數可以互相推算( × )
10、估計標准誤指的就是實際值y與估計值yc 的平均誤差程度( √ )
二、單項選擇題
1、在一定的抽樣平均誤差條件下( A )
A、擴大極限誤差范圍,可以提高推斷的可*程度
B、擴大極限誤差范圍,會降低推斷的可*程度
C、縮小極限誤差范圍,可以提高推斷的可*程度
D、縮小極限誤

閱讀全文

與計算各空欄的指標指出46月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用好期貨跳空 瀏覽:691
中銀三星信託 瀏覽:449
怎樣投資正規理財產品 瀏覽:415
融資租賃車抵押犯法嗎 瀏覽:881
網站投資價值 瀏覽:872
食品價格指數月份 瀏覽:553
螺紋1905期貨多少錢一手 瀏覽:606
78台幣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524
河北建工股票 瀏覽:868
冰輪轉債的申購價格 瀏覽:128
2019年社保基金重倉 瀏覽:562
融資融券t0交易規則 瀏覽:864
廣發場內貨幣基金怎麼買 瀏覽:700
貸款能否借給朋友使用 瀏覽:521
奈那兌換人民幣 瀏覽:679
融資規模增加 瀏覽:165
雛鷹明天跌停價格 瀏覽:478
獸葯股票 瀏覽:920
軟銀哪來的錢投資 瀏覽:139
海南海葯公司值得投資嗎 瀏覽: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