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上肢水腫應該如何診斷
詢問病史可獲得有關水腫病因分析、發病過程、診斷和鑒別診斷、治療及預後等資料。除詢問一般病史資料外,對於水腫患者應注意追問以下情況:①過去有無水腫,水腫的發展情況,是持久性或間歇性,目前是趨向好轉或惡化;②水腫出現的部位,是全身性還是局限性,如為全身性則應注意詢問有無心臟病、腎臟病。肝臟病、營養不良以及內分泌功能失常等病史;如為局限性則往往與炎症感染、創傷、手術、腫瘤、血管疾患和變態反應有關;③最近有否接受過某些制劑或葯物治療,如大量鹽水注射、腎上腺皮質激素、睾丸酮、雌激素等等。 二、體格檢查 對水腫患者應進行詳細的全身檢查,因為許多系統、器官、組織的疾患都可造成水腫。全身檢查有助於了解水腫的來源及其特徵,有助於診斷和鑒別診斷。端坐呼吸、心率或脈搏增快,心臟擴大,心室收縮或舒張功能障礙,中心靜脈壓增高,大靜脈淤血,頸靜脈怒張,肝脾淤血增大等,提示存在心功能衰竭,水腫是由心臟疾患引起的;脾臟淤血腫大,腹壁側支循環靜脈怒張,門脈高壓合並腹水者,提示肝硬化;如表情遲鈍,毛發稀少,皮膚粗糙,提示有甲狀腺功能低下即鼓液性水腫的可能。此外,肝病患者和腎臟病患者的面容及皮膚色素等方面也有不同的表現。 對水腫患者體檢時還應注意水腫的表現和以下特徵: 1、水腫的分布 注意是全身水腫還是局部水腫。根據水腫分布的不同可初步提示引起水腫的可能原因。全身性水腫常為對稱性,一般以下垂部位最為顯著,且多表現在組織鬆弛的部位,如眼瞼、面頰、踝部及陰囊等處。局部性水腫則可發生在身體任何的部位。 2、水腫的部位特徵 晨起時僅表現眼瞼或顏面部水腫者常為腎臟病患者;水腫僅限於胸廓以上伴有靜脈擴張充盈者,可見於上腔靜脈壓迫征。此時應注意其頸腋部有無腫大的淋巴結;上體有持久和漸進性水腫時應想到上腔靜脈的壓迫,如縱隔腫瘤、升主動脈瘤及血栓等頸水腫常見於丹毒、盧德維咽峽炎等;胸、腹壁、腰部等處的水腫,如伴有壓痛和發熱常提示有膿胸、腎周圍炎等;如水腫僅限於兩側下肢應考慮全身性水腫患者由於站立體位所致,如僅一側下肢水腫者往往為靜脈血栓、絲蟲病、淋巴管阻塞等,常伴有陰囊水腫。由於淋巴管阻塞而引起者水腫部位無指壓性,皮膚較厚較堅韌稱之為象皮腿。此外,局部性水腫可發生在身體的任何局部,常見為炎、創傷及變態反應性疾病。炎症及創傷常伴有紅、腫、熱、痛,此為急性期炎症的特徵;變態反應性水腫往往發病急劇,可合並發癢,常有接觸史和過敏史。 3、水腫的指壓特性 根據指壓可區分為指壓性水腫(凹陷性水腫)和非指壓性(非凹陷性)水腫兩大類。用手指按壓水腫部位出現的凹陷,抬手後幾秒鍾內不消失者稱凹陷性水腫。凹陷性水腫在臨床上最為常見,而非凹陷性水腫少見,僅見於甲狀腺功能低下所致的黏液性水腫及淋巴管阻塞所致的水腫,這些水腫液中含有大量蛋白,因而不表現指壓性。 4、水腫部位的表現 水腫部位由於組織間液增多,因而表現腫脹、皮膚綳緊、彈性降低、組織重量增加。非炎症性水腫還表現水腫部位顏色蒼白、溫度偏低,在凹陷性水腫的部位皮膚破損處可有組織液溢出。水腫程度加重在一定意義上表示病情加重,但這不是一個確切的指標。水腫本身的輕重程度並不決定預後的好壞,有些疾病水腫表現可以很嚴重,出現非常明顯的水腫如腎病綜合征的病人,但預後不一定就壞,採用合理治療後可以基本痊癒;有些嚴重水腫的病人,應用利尿劑後水腫可以迅速消退,但其原發疾病並沒有改善。 5、水腫病人體重的變化 在條件適當控制的情況下多次檢測體重,觀察體重的增減,是判定病人水腫消長的相當敏感和最有價值的指標,它比臨床上通常應用指壓觀察體表凹陷的程度要敏感得多。特發性水腫患者每天午後開始出現水腫,次日晨起又消退,每天水腫時體重可增長1.4 kg,故一日多次測量體重可作為診斷的依據。此外還可在應用利尿劑的前後,稱量體重,以了解病人對利尿劑的反應及病人水腫液積聚和消退的程度。 三、實驗室檢查 根據引起水腫原因不同,需要進行的實驗室檢查也不盡相同。臨床常見的水腫往往由於一些重要的系統或器官的疾病所引起,故除水腫的一般實驗室檢查外,還需要針對其原發病進行檢查,以確定水腫的治療和估計水腫的預後。對於全身性水腫的患者一般應考慮進行下列的實驗室檢查。 1、二血漿蛋白與清蛋白的測定 如血漿蛋白低於 55/gL或清蛋白低於23 g/L,表示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其中清蛋白的降低尤為重要。血漿蛋白與清蛋白降低常見於肝硬化、腎病綜合征及營養不良。 2、尿檢查與腎功能試驗 有全身性水腫時應檢查尿內是否有蛋白、紅細胞及管型等。如無蛋白尿很可能水腫不是由心臟或腎臟病引起。心力衰竭患者常有輕度或中度蛋白尿,而持久性重度蛋白尿為腎病綜合征的特徵。持久性蛋白尿,尿中紅細胞與管型增多,伴有腎功能明顯減退者常提示水腫為腎臟病所致;心力衰竭患者雖亦可有上述表現,但尿檢查和腎功能的改變在程度上一般都比較輕。與水腫有關的腎功能試驗,常選用酚磺肽亦稱酚紅(phenolsul-fonphthalein)試驗、尿濃縮和稀釋試驗、脲澄清試驗等,目的是測定腎臟的排泄功能。 3、血紅細胞計數和血紅蛋白含量測定 如血紅細胞計數和血紅蛋白含量明顯減少者應考慮此水腫可能與貧血有關。 4、計算水和鈉鹽的每日攝入量和排出量 計算每日水和鈉鹽的攝人量和排出量,必要時測定血漿氯化鈉含量,有助於了解體內水、鹽的瀦留情況。
『貳』 水腫消了體重會降嗎
水腫會增加體重。水腫部位由於組織間液增多,因而表現腫脹、皮膚綳緊、彈性降低、組織重量增加。水腫病人體重的變化 在條件適當控制的情況下多次檢測體重,觀察體重的增減,是判定病人水腫消長的相當敏感和最有價值的指標,它比臨床上通常應用指壓觀察體表凹陷的程度要敏感得多。特發性水腫患者每天午後開始出現水腫,次日晨起又消退,每天水腫時體重可增長1.4 kg,故一日多次測量體重可作為診斷的依據。此外還可在應用利尿劑的前後,稱量體重,以了解病人對利尿劑的反應及病人水腫液積聚和消退的程度。
『叄』 簡述水腫現象的生化原因
水腫是指血管外的組織間隙中有過多的體液積聚,為臨床常見症狀之一。水腫是全身氣化功能障礙的一種表現,與肺、脾、腎、三焦各臟腑密切相關。依據症狀表現不同而分為陽水、陰水二類,常見於腎炎、肺心病、肝硬化、營養障礙及內分泌失調等疾病。
水腫表現為手指按壓皮下組織少的部位(如小腿前側)時,有明顯的凹陷。水腫是一個常見的病理過程,其積聚的體液來自血漿,其鈉水腫與水的比例與血漿大致相同。習慣上,將過多的體液在體腔中積聚稱為積水或積液,如胸腔積水、腹腔積水、心包積水等。
中醫水腫定義:
各種原因導致的體內水液運行障礙,水濕停留,泛溢肌膚,引起頭面部、四肢、甚至全身浮腫的病症,稱水腫。 水腫是指因感受外邪,飲食失調,或勞倦過度等,使肺失宣降通調,脾失健運,腎失開合,膀胱氣化失常,導致體內水液瀦留,泛濫肌膚,以頭面、眼瞼、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腫為臨床特徵的一類病證。
【【水腫的分類】】
①根據水腫波及的范圍分為全身性水腫和局部水腫;
②根據水腫發生的部位命名,如腦水腫、喉頭水腫、肺水腫、下肢水腫等;
③根據水腫發生原因分為心性水腫、腎性水腫、肝性水腫、炎性水腫、營養不良性水腫、 淋巴性水腫、特
發性水腫(原因不明)等。
【【全身性水腫】】
1、心源性水腫:風濕病高血壓病、梅毒等各種病因及瓣膜、心肌等各種病變引起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縮窄性心包
炎等;
2、腎源性水腫:急性腎小球腎炎、慢性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征、腎盂腎炎、腎衰竭期、腎動脈硬化症、腎小
管病變等;
3、肝源性水腫:肝硬化、肝壞死、肝癌急性肝炎等;
4、營養不良性水腫:
① 原發性食物攝人不足 見於戰爭或其他原因(如嚴重災荒)所致的飢餓;
② 繼發性營養不良性水腫見於多種病理情況,如繼發性攝食不足(經常厭食、嚴重疾病時的食慾缺乏、胃腸疾
患、妊娠嘔吐、神經疾患、口腔疾患等),消化吸收障礙(消化液不足、腸道蠕動亢進、吸收面積減少等)
排泄或丟失過多(大面積燒傷和滲出、急性或慢性失血、蛋白尿等)以及蛋白質合成功能受損、嚴重彌漫性
肝 疾患等。
5、結締組織病所致的水腫:常見於紅斑狼瘡、硬皮病及皮肌炎等。
6、變態反應性水腫:如血清病等。
7、內分泌性水腫:抗利尿激素分泌異常綜合征,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甲狀腺功能低下(垂體前葉功能減退
症、下丘腦促甲狀腺素釋放激素分泌不足),甲狀腺功能亢進等;
8、特發性水腫:該型水腫為一種原因未明或原因尚未確定的綜合征,多見於婦女,往往與月經的周期性有關。 9、其它:貧血性水腫、妊娠中毒性水腫。
【【局限性水腫】】
1、靜脈梗阻性水腫:常見於血栓性靜脈炎、下肢靜脈曲張等。
2、淋巴梗阻性水腫:常見於絲蟲病的象皮腿、流行性腮腺炎所致胸前水腫等。
3、炎症性水腫:常見於丹毒、癤腫、蜂窩組織炎等所致的局部水腫。
4、變態反應性水腫:常見於血管神經性水腫、接觸性皮炎等。
【【腎性水腫】】
由於腎臟的功能障礙造成的機體水腫稱為腎性水腫。
1、是腎小球濾過下降,而腎小管對水鈉重吸收尚好,從而導致水鈉瀦留,此時常伴全身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
因此組織間隙中水份瀦留,此種情況多見於腎炎。
2、由於大量蛋白尿導致血漿蛋白過低所致。特點:水腫首先發生在組織疏鬆的部位,如眼瞼或顏面部、足踝
部,以晨起為明顯,嚴重時可以涉及到下肢及全身。腎性水腫的性質是軟而易移動,臨床上呈現凹陷性浮
腫,即用手指按壓局部皮膚可出現凹陷。
【【水腫檢查及表現】】
對水腫患者應進行詳細的全身檢查,因為許多系統、器官、組織的疾患都可造成水腫。
1、端坐呼吸、心率或脈搏增快,心臟擴大,心室收縮或舒張功能障礙,中心靜脈壓增高,大靜脈淤血,頸靜脈
怒張,肝脾淤血增大等,提示存在心功能衰竭,水腫是由心臟疾患引起的;
2、脾臟淤血腫大,腹壁側支循環靜脈怒張,門脈高壓合並腹水者,提示肝硬化;
3、如表情遲鈍,毛發稀少,皮膚粗糙,提示有甲狀腺功能低下即鼓液性水腫的可能。
【【水腫症狀分析】】
1、水腫的分布
全身性水腫常為對稱性,一般以下垂部位最為顯著,且多表現在組織鬆弛的部位,如眼瞼、面頰、踝部及陰
囊等處。局部性水腫則可發生在身體任何的部位。
2、水腫的部位特徵
0晨起時僅表現眼瞼或顏面部水腫者常為腎臟病患者;0水腫僅限於胸廓以上伴有靜脈擴張充盈者,可見於上
腔靜脈壓迫征。此時應注意其頸腋部有無腫大的淋巴結;0胸、腹壁、腰部等處的水腫,如伴有壓痛和發熱常
提示有膿胸、腎周圍炎等;0如水腫僅限於兩側下肢應考慮全身性水腫患者由於站立體位所致;0如僅一側下
肢水腫者往往為靜脈血栓、淋巴管阻塞等,常伴有陰囊水腫。0由於淋巴管阻塞而引起者水腫部位無指壓性,
皮膚較厚較堅韌稱之為象皮腿。
此外,局部性水腫可發生在身體的任何局部,常見為炎、創傷及變態反應性疾病。炎症及創傷常伴有紅、
腫、熱、痛,此為急性期炎症的特徵;變態反應性水腫往往發病急劇,可合並發癢,常有接觸史和過敏史。 3、水腫的指壓特性
根據指壓可區分為指壓性水腫(凹陷性水腫)和非指壓性(非凹陷性)水腫兩大類。
用手指按壓水腫部位出現的凹陷,抬手後幾秒鍾內不消失者稱凹陷性水腫。凹陷性水腫在臨床上最為常見,
而非凹陷性水腫少見,僅見於甲狀腺功能低下所致的黏液性水腫及淋巴管阻塞所致的水腫,這些水腫液中含
有大量蛋白,因而不表現指壓性。
4、水腫部位的表現
水腫部位由於組織間液增多,因而表現腫脹、皮膚綳緊、彈性降低、組織重量增加。非炎症性水腫還表現水
腫部位顏色蒼白、溫度偏低,在凹陷性水腫的部位皮膚破損處可有組織液溢出。水腫程度加重在一定意義上
表示病情加重,但這不是一個確切的指標。
水腫本身的輕重程度並不決定預後的好壞,有些疾病水腫表現可以很嚴重,出現非常明顯的水腫如腎病綜
合征的病人,但預後不一定就壞,採用合理治療後可以基本痊癒;有些嚴重水腫的病人,應用利尿劑後水腫
可以迅速消退,但其原發疾病並沒有改善。
5、水腫病人體重的變化
在條件適當控制的情況下多次檢測體重,觀察體重的增減,是判定病人水腫消長的相當敏感和最有價值的指
標,它比臨床上通常應用指壓觀察體表凹陷的程度要敏感得多。特發性水腫患者每天午後開始出現水腫,次
日晨起又消退,每天水腫時體重可增長1.4 kg,故一日多次測量體重可作為診斷的依據。此外還可在應用利
尿劑的前後,稱量體重,以了解病人對利尿劑的反應及病人水腫液積聚和消退的程度。
【【水腫的原因】】
人體水液的運行,有賴於氣的推動,即有賴於脾氣的升化轉輸,肺氣的宣降通調,心氣的推動,腎氣的蒸化開合。這些臟腑功能正常,則三焦發揮決瀆作用,膀胱氣化暢行,小便通利,可維持正常的水液代謝。反之,若因外感風寒濕熱之邪,水濕浸漬,瘡毒浸淫,飲食勞倦,久病體虛等導致上述臟腑功能失調,三焦決瀆失司,膀胱氣化不利,體內水液瀦留,泛濫肌膚,即可發為水腫。
1.風邪襲表
風(六淫之首,夾寒夾熱,風寒或風熱)邪外襲,內舍於肺,風水相搏,肺失宣降通調,上則津液不能宣發外達以營養肌膚,下則不能通調水道而將津液的代謝廢物變化為尿,以致風遏水阻,水液瀦留體內,泛濫肌膚,發為水腫。
2.瘡毒內犯
濕毒浸淫,內歸肺脾(肺主皮毛,脾主肌肉)。癰瘍瘡毒生於肌膚,火熱內功,未能清解而內歸肺脾,脾傷不能升津,肺傷失於宣降,以致水液瀦留體內,泛濫肌膚,發為水腫。《濟生方·水腫》謂:「又有年少,血熱生瘡,變為腫滿,煩渴,小便少,此為熱腫。」
3.外感水濕
水濕浸潰,脾氣受困脾喜燥而惡濕。久居濕地,或冒雨涉水,濕衣裹身時間過久,水濕之氣內侵,可使脾為濕困,脾胃失其升清降濁之能,而失其運化之職,致水濕停聚不行,瀦留體內泛濫肌膚,發為水腫。正如《醫宗金鑒·水氣病脈證》曰:「皮水,外無表證,內有水濕也」。
4.濕熱內盛
三焦壅滯「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濕熱內侵,久羈不化;或濕郁化熱,濕熱內盛,使中焦脾胃失其升清降濁之能,三焦為之壅滯,水道不通,以致水液瀦留體內,泛濫肌膚,發為水腫。
5.飲食不節
飲食失調,傷及脾胃;過食肥甘,嗜食辛辣,久則濕熱中阻,損傷脾胃;生活飢饉,營養不足,脾氣失養;或久病傷脾,脾失轉輸,水液代謝失常,水濕停聚,引起水液瀦留體內,泛濫肌膚,而成水腫。如《景岳全書·腫脹》:「大人小兒素無脾虛泄瀉等證,而忽然而通身浮腫,或小便不利,多以飲食失節,或濕熱所致。」
6.稟賦不足,久病勞倦
先天稟賦薄弱,腎氣虧虛,膀胱開合不利,氣化失常,水泛肌膚,可發為水腫。腎氣虛衰,氣化失常「腎者水臟,主津液。」生育不節,房勞過度,或久病傷腎,以致腎氣虛衰,不能化氣行水,遂使膀胱氣化失常,開合不利,引起水液瀦留體內,泛濫肌膚,而成水腫。
上述各種病因,有單一致病者,亦有兼雜而致病者,從而使病情趨於復雜。本病的病位在肺、脾、腎三臟,與心有密切關系。基本病機是肺失宣降通調,脾失轉輸,腎失開合,膀胱氣化失常,導致體內水液瀦留,泛濫肌膚。在發病機理上,肺、脾、腎三臟相互聯系,相互影響,如肺脾之病水腫,久必及腎,導致腎虛而使水腫加重;腎陽虛衰,火不暖土,則脾陽也虛,土不制水,則使水腫更甚;腎虛水泛,上逆犯肺,則肺氣不降,失其宣降通調之功能,而加重水腫。因外邪、瘡毒、濕熱所致的水腫,病位多在肺脾;因內傷所致的水腫,病位多在脾腎。因此,肺脾腎三臟與水腫的發病,是以腎為本,以肺為標,而以脾為制水之臟,誠如《景岳全書·腫脹》所雲:「凡水腫等證,乃肺脾腎三臟相干之病。蓋水為至陰,故其本在腎;水化於氣,故其標在肺;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今肺虛則氣不化精而化水,脾虛則土不制水而反克,腎虛則水無所主而妄行。」
【【水腫的機理】】
生理情況下,人體的組織間液處於不斷的交換與更新之中,組織間液量卻相對恆定的。組織間液量恆定的維持,有賴於血管內外液體交換平衡和體內外液體交換平衡。如果這兩種平衡被破壞,就有可能導致組織間隙或體腔中過多體液積聚。
一、血管內外液體交換失平衡致組織間液增多
引起血管內外液體交換失平衡的因素有:
1、毛細血管流體靜壓增高
毛細血管流體靜壓增高的主要原因是靜脈壓增高,引起靜脈壓增高的因素有:①心功能不全:右心功能不全使上、下腔靜脈迴流受阻,體循環靜脈壓增高,是心性水腫的重要原因;左心功能不全使肺靜脈迴流受阻而壓力增高是引起肺水腫的重要原因。 ②血栓形成或栓塞、腫瘤壓迫可使局部靜脈壓增高,形成局部水腫。 ③血容量增加也可引起毛細血管流體靜壓增高。毛細血管流體靜壓增高將導致有效流體靜壓增高,平均實際濾過壓增大,使組織間液生成增多。
2 、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
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是由於血漿蛋白減少所致。其中白蛋白是決定血漿膠滲透壓高低的最重要的因素。引起白蛋白減少的原因:①合成減少,見於營養不良致合成原料缺乏或嚴重肝功能障礙致合成白蛋白的能力低下。②丟失過多,見於腎病綜合征,由於腎小球基底膜嚴重破壞,使大量白蛋白從尿中丟失。③分解增加 惡性腫瘤、慢性感染等使白蛋白分解代謝增強。④血液稀釋見於體內鈉、水瀦留或輸入過多的非膠體溶液使血漿白蛋白濃度降低。血漿膠滲透壓降低使有效膠滲透壓降低,平均實際濾過壓增大而致組織間液生成增多。
3、微血管壁通透性增高
常見於炎症、缺氧、酸中毒等。由於血漿蛋白濃度遠遠高於組織間液蛋白濃度,因而微血管壁通透性增高使血漿蛋白滲入組織間隙,造成血漿膠滲透壓降低和組織間液膠滲透壓增高,有效膠滲透壓降低,平均實際濾過壓增大。此類水腫液中蛋白含量較高,可達 30g/L-60g/L ,稱為滲出液。
上述三種因素導致組織間液增多,此時,淋巴迴流量可出現代償性增加,若組織間液的增多超過淋巴迴流的代償能力,即可使組織間隙中出現過多體液積聚,導致水腫。
4、淋巴迴流受阻
見於絲蟲病、腫瘤等。絲蟲病時,大量成蟲阻塞淋巴管;某些惡性腫瘤可侵入並堵塞淋巴管,腫瘤也可壓迫淋巴管;乳腺癌根治術時,大量淋巴管被摘除,這些病理情況都可導致淋巴迴流受阻。淋巴迴流是對抗水腫的重要因素,因為淋巴迴流的潛力大,當組織間液生成增多達臨界值,出現明顯的凹陷性水腫以前,淋巴迴流可增加 10-50倍。另外,淋巴迴流也是組織間隙蛋白迴流入血的唯一途徑,該途徑可降低組織間液膠滲壓。當組織間液增多致壓力增高時,部分液體可經毛細血管迴流,而蛋白質仍存留在組織間隙,所以,水腫液中蛋白含量較高,可達40g/L-50g/L 。與炎性滲出液相比,這類水腫液無菌、細胞數量少,蛋白質多為小分子蛋白質,無纖維蛋白原等高分子量蛋白 。
二、體內外液體交換失平衡致鈉、水瀦留
正常情況下,鈉、水的攝入量與排出量保持動態平衡,從而使細胞外液容量保持恆定。腎臟是排鈉、水的主要器官,並且可調節,因而在細胞外液容量的維持上起著重要作用。各種病因使腎臟排鈉、水減少,導致鈉、水的攝入總量大於排出量,則體內出現鈉、水瀦留。
腎臟排鈉、水減少有三種可能的類型:
① GFR(腎小球濾過率,指單位時間內從腎小球濾過的血漿容量—毫升/分鍾。若某一物質在通過腎臟時能全部被腎小球濾過而無腎小管分泌和重吸收,通過該物質的血漿清除率,就可以得出GFR,比如血清肌酐、尿素氮等等。青、中年正常人的GFR為100毫升/分鍾左右,男女之間無明顯區別)減少而腎小管的重吸收未相應減少;
② GFR 不變,腎小管重吸收增加;
③ GFR 減少的同時伴有腎小管重吸收增加。
1、GFR 降低
(1)腎臟本身的疾患:
某些腎臟疾患使腎臟排鈉、水能力低下,如急性腎小球腎炎,由於毛細血管內皮細胞腫脹,毛細血管腔內血栓形成,炎性滲出物及增生的細胞(包括系膜細胞和內皮細胞)壓迫毛細血管,使毛細血管狹窄甚至閉塞,腎血流量減少;腎小球囊腔內纖維蛋白及細胞堆積,大量新月體形成,阻塞腎小球囊腔;二者均使 GFR 減少。慢性腎小球腎炎、慢性腎功能衰竭時,大量腎單位被破壞,有濾過功能的腎單位顯著減少使濾過面積減少,也使 GFR 降低。
(2)有效循環血量減少:
見於充血性心力衰竭、腎病綜合征、肝硬化腹水和營養不良症等。有效循環血量減少使腎血流量減少,同時由於動脈血壓相應降低通過頸動脈竇和主動脈弓的壓力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交感-腎上腺髓質系統興奮,致使腎血管收縮,進一步減少腎血流量;腎血流量減少對進球小動脈壓力感受器的刺激減弱,引起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激活,使腎血管進一步收縮,導致 GFR 降低。
2、腎小管對鈉、水的重吸收增多
生理情況下,經腎小球濾出的鈉、水中,有 99%-99.5% 被腎小管重吸收。因而多數情況下,腎小管重吸收增多在鈉、水瀦留中起著更為重要的作用。引起鈉、水重吸收增多的因素有:
(1) 濾過分數增高:
濾過分數是指 GFR 與腎血漿流量的比值,正常約為 20% ( 120/600 )。有效循環血量減少時,腎血漿流量和 GFR 均減少,一般腎血漿流量減少 50% 左右,而 GFR 的減少卻不如前者顯著。這是因為此時出球小動脈比進球小動脈收縮更甚,假定由 120ml/min 減少至 90ml/min, 則 FF 由 20% 增高至 30% ( 90/300 )。FF 增高即經腎小球濾出的非膠體體液增多。這樣,近曲小管周圍毛細血管的流體靜壓降低而血漿膠體滲透壓增高,因而促使近曲小管重吸收鈉、水增加。
(2) 心房利鈉肽(ANP) 減少:
心房利鈉肽是由 21~35 個氨基酸殘基組成的肽類激素,它能抑制近曲小管重吸收鈉,抑制醛固酮和 ADH(抗利尿激素是人體內一種荷爾蒙,負責維持血液中水分和鹽分的平衡,但某些情形下體內產生過多的抗利尿激素,反使鹽分降得太低,甚至會導致意識昏迷。 ADH分泌主要受血液滲透壓之調節。老年人ADH分泌反應較強故易發生低血鈉)的釋放,因而具有促進鈉、水排出的功用。當有效循環血量減少時,心房的牽張感受器興奮性降低, ANP 分泌減少,近曲小管重吸收鈉、水增加,同時,對醛固酮和 ADH 釋放的抑制減弱,加重鈉、水瀦留 (3) 腎血流重分布:
生理情況下,90% 的腎血流進入皮質腎單位。有效循環血量減少引起交感-腎上腺髓質系統興奮和腎素 - 血管緊張素系統激活,導致腎血管收縮。由於皮質腎單位的進球小動脈對兒茶酚胺比較敏感,因而皮質腎單位血流量顯著減少,血液流經近髓腎單位增加,這種變化稱為腎血流重分布。由於近髓腎單位的髓袢細而長,深入髓質高滲區,並且有直小血管伴行,故其腎小管對鈉、水重吸收的能力較強。近髓腎單位血流量增加的結果,使髓袢對鈉、水重吸收增多。
(4) 醛固酮和ADH增多:
當有效循環血量減少和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激活時,使醛固酮和ADH 分泌增加,嚴重肝臟疾患還可使二者滅活減少。
【【全身性水腫表現特徵】】
1、尿量減少,體重增加
常見的全身性水腫有心性水腫、肝性水腫和腎性水腫,鈉、水瀦留是這些水腫的重要中間發病環節。因為鈉、水瀦留的基本機制是腎臟排鈉、水減少,因而病人常表現為尿量減少、尿鈉含量低(腎功能衰竭少尿期除外),體重增加。體重增加是細胞外液容量顯著增加所致。因為鈉、水瀦留多達幾升、體重增加 10% 可能仍沒有明顯可見的凹陷性水腫,因此,尿量及體重是水腫較為敏感的指標,觀察尿量及體重的動態變化,能反映水腫的消長情況。
2、不同原因所致水腫,分布部位有差別
右心功能不全所致心性水腫,最先出現於身體低垂部位。立位、坐位時,先出現足踝部位水腫;仰卧位時,則水腫先在骶部出現。肝硬化所致水腫,主要表現為腹水。腎性水腫表現為晨起時眼瞼浮腫,也可波及顏面部,當病情加重時,可出現全身性水腫。
影響水腫分布特點的因素有: ①重力和體位:如右心衰竭時,水腫出現於最低垂的部位,這是因為右心衰竭時,上、下腔靜脈迴流受阻,靜脈壓增高,致毛細血管流體靜壓增高。毛細血管流體靜壓也受重力的影響,最低垂部位的毛細血管壓較高,因此,水腫最先在最低垂部位出現。 ②局部血流動力學因素:如肝硬化病變引起肝靜脈迴流受阻,使肝靜脈壓及其毛細血管流體靜壓增高,成為腹水形成的重要原因。③組織結構特點:眼瞼部組織較疏鬆,皮膚薄且伸展度較大,組織間隙壓力較低,水腫液易於在此聚集。腎性水腫因無毛細血管流體靜壓增高的因素存在,在夜間平卧狀態下,水腫液在組織疏鬆的眼瞼部位積聚,晨起水腫較明顯。
『肆』 腦水腫高峰期觀察要點
首先要抗水腫治療,可靜脈點滴甘露醇和利尿劑利尿,同時限制液體的輸入量,以免加重水腫,一般昏迷病人不能進食者,每天需要的生理需求量為2000-2500ml左右,若是發燒及有傷口滲出則要加上損耗量.您說的病人的意志力越來越弱是怎麼回事呢,是說他的生命體征包括心率血壓脈搏和體溫四項不正常了是嗎?腦損傷過了腦水腫這一危險期後病情可能會好轉一些,也有希望蘇醒,所以您們不用太擔心,配合好醫生的治療,然後注意以下的護理工作讓病人脫落危險期就好了:昏迷容易引起合並症使病情加重,甚至成為病人死亡的原因.1,預防吸入性肺炎吸入性肺炎是一種嚴重的並發症,常表現為發熱,呼吸困難,紫紺等.護理時注意:(1)昏迷病人尤其有顱內壓增高,嘔吐者,頭要偏向一側,以便口腔內的分泌物順口角向外引流,可防止分泌物吸入呼吸道造成吸入性肺炎.(2)做好口腔護理,保持口腔清潔,減少口腔常居菌的的密度.(3)病情穩定後,可下胃管鼻飼,既可提供充分營養,又可避免嗆咳和吸入異物.(4)對已發生感染者除以上措施外,按醫囑給予抗生素治療.(5)及時吸出口腔和氣管內分泌物,或嘔吐的胃內容物,必要時做氣管切開.2,預防肺部感染和墜積性肺炎(1)保持呼吸道通暢,分泌物多時要及時吸痰,吸痰用物要嚴格消毒,特別是為氣管切開病人護理時,要嚴格無菌操作.並每2-3小時翻身拍背1次,協助排痰.(2)保持鼻,口腔清潔,及時清除鼻腔分泌物和結痂,認真做好口腔護理.(3)若肺部已有感染或肺不張,可給予霧化吸入及全身應用抗生素.3,預防褥瘡患者意識喪失,處於被動體位,長期皮膚受壓,循環欠佳,加之汗尿等排泄物對皮膚刺激等,導致局部皮膚抵抗力降低,以及床單不平或床鋪不清潔而使之發生褥瘡.所以,必須注意皮膚護理,做到勤翻身,勤檢查,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交待.4,預防泌尿系感染昏迷常伴有尿瀦留和大小便失禁,尿瀦留本身易伴發泌尿系感染,經常導尿更容易引起感染.護理時應注意:(1)要注意病人的膀胱充盈度,盡早導尿,尿失禁者要及時更換尿布,擦洗干凈會陰,防止尿液中化學成分及潮濕對皮膚的刺激.(2)導尿和留置導尿應嚴格無菌操作,定時膀胱沖洗.(3)對已發生感染者除加強沖洗外,全身給予高效,足量的抗生素,多補充水分,促進排泄,有利於控制感染.(4)加強膀胱肌功能鍛煉定時開放尿管,夾緊尿管,每1-3小時放尿一次,並逐漸延長時間,在膀胱空虛時按摩.
『伍』 水腫有什麼症狀和危害的
一、皮下水腫的表現特徵1 .凹陷性水腫( pitting edema ) 當皮下組織間隙中有過多體液積聚時,皮膚蒼白、腫脹、皺紋變淺,局部溫度較低,彈性差,用手指按壓局部(如內踝、脛前區或額、顴部位)皮膚,如果出現凹陷,稱為凹陷性水腫( pitting edema )或顯性水腫( frank edema )。在手指松開後,這種凹陷須數秒致 1 分鍾方能平復。這是由於凹陷性水腫時,皮下組織間隙中有較多的游離水( free water ),因按壓局部壓力增高,使游離水移向壓力較低處,故出現凹陷,手指松開後,游離水回復到原處的時間即為凹陷平復的時間。 2 .隱性水腫( recessive edema ) 其實,在出現明顯凹陷性水腫之前,組織間隙中的液體已經增多,但按壓局部無凹陷,此種狀態稱為「隱性水腫」( recessive edema )。這是因為液體被組織間隙中的凝膠網所吸附而成為凝膠態的結合水( bound water ),只有當組織間隙液體增多使組織間液壓由 -0.87kPa ( -6.5mmHg )升高至 0kPa ( 0mmHg )以上時,組織間隙中的游離水才會明顯增多。二、全身性水腫表現特徵 1 .尿量減少,體重增加 常見的全身性水腫有心性水腫、肝性水腫和腎性水腫,鈉、水瀦留是這些水腫的重要中間發病環節。因為鈉、水瀦留的基本機制是腎臟排鈉、水減少,因而病人常表現為尿量減少、尿鈉含量低(腎功能衰竭少尿期除外),體重增加。體重增加是細胞外液容量顯著增加所致。因為鈉、水瀦留多達幾升、體重增加 10% 可能仍沒有明顯可見的凹陷性水腫,因此,尿量及體重是水腫較為敏感的指標,觀察尿量及體重的動態變化,能反映水腫的消長情況。 2 .不同原因所致水腫,分布部位有差別 右心功能不全所致心性水腫,最先出現於身體低垂部位。立位、坐位時,先出現足踝部位水腫;仰卧位時,則水腫先在骶部出現。肝硬化所致水腫,主要表現為腹水。腎性水腫表現為晨起時眼瞼浮腫,也可波及顏面部,當病情加重時,可出現全身性水腫。影響水腫分布特點的因素有: ①重力和體位:如右心衰竭時,水腫出現於最低垂的部位,這是因為右心衰竭時,上、下腔靜脈迴流受阻,靜脈壓增高,致毛細血管流體靜壓增高。毛細血管流體靜壓也受重力的影響,最低垂部位的毛細血管壓較高,因此,水腫最先在最低垂部位出現。 ②局部血流動力學因素:如肝硬化病變引起肝靜脈迴流受阻,使肝靜脈壓及其毛細血管流體靜壓增高,成為腹水形成的重要原因。 ③組織結構特點:眼瞼部組織較疏鬆,皮膚薄且伸展度較大,組織間隙壓力較低,水腫液易於在此聚集。腎性水腫因無毛細血管流體靜壓增高的因素存在,在夜間平卧狀態下,水腫液在組織疏鬆的眼瞼部位積聚,晨起水腫較明顯。三、水腫對機體的影響水腫對機體具有多種不利的影響,其影響大小取決於水腫的部位、程度、發生速度和持續時間。 1 .細胞營養障礙 組織間隙過量的液體積聚使組織細胞與毛細血管之間的距離加大,氧與營養物質運輸時間延長;水腫液的堆積還可壓迫局部毛細血管,致使血流量減少,造成細胞營養障礙。水腫部位易發生組織損傷、潰瘍而不易癒合。2 .器官功能障礙水腫可導致相應器官功能障礙,如胃腸粘膜水腫可影響消化吸收,肺水腫可引起呼吸功能障礙,心包積水可影響心臟泵血功能,喉頭水腫可致氣道阻塞甚至窒息,腦水腫可致顱內壓升高,甚至形成腦疝,危及生命。若生命重要器官部位急速發生的水腫危害較大,而緩慢發生的非要害部位水腫如肢體水腫對機體可無太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