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黃金交易 > 主力持倉搶籌指標

主力持倉搶籌指標

發布時間:2021-05-23 17:09:19

㈠ 主力持倉指標與主力監控指標有什麼區別

都是忽悠人的!
主力是猴?還給散戶監控?可能嗎?

㈡ 為什麼看不了主力持倉指標

主力持倉指標只有開通level2許可權才能使用,如您不小心將主力持倉指標刪除了,請到打開任意一個股K線頁面→點擊底部「更多」→「設置」→「添加指標」→找到「主力持倉」打上勾即可。

㈢ 如何判斷主力持倉量的技巧

你好,在判斷莊家持倉量時我們一般用以下幾中方法。
1.換手率計算
用換手率來計算是一種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在低位成交活躍、換手率高而股價漲幅不大的個股,通常是莊家在吸貨。此間換手率越大,主力吸籌越充分,「量」
與「價」似乎為一對互不甘示弱的小兄弟,只要「量」先走一步,「價」必會緊緊跟上「量」的步伐,投資者可重點關注「價」暫時落後於「量」的個般。
換手率的計算公式為:換手率=成交量/流通盤X100%。計算莊家開始建倉到開始拉升時的這段時間的換手率,首先需確認莊家何時開始建倉?參考周K
線圖的K線均線系統由空頭轉為多頭排列, 證明有莊家介入,周MACO 指標金叉可認為是應家開始建倉的標志,這是計算換手率的起點。
一般股價在上漲時,莊家所佔的成交量比率大約是30%,而在股價下跌時莊家所佔的比率大約是20%。但股價上漲時放量,下跌時縮量,假設放量:縮量=2:1,可得出如下推論:假設若上漲時換手為200%,則下跌時的換手應是100%,這段時間總換手率為300%,則可得出莊家在這段時間內的持倉量=200%×30%-100%×20%=40%,即莊家在換手率達到300%時,

其持倉量才達到40%,即每換手100%時其持倉量為40%/300%×100%=13.3%。從MACD指標金叉的那一周開始,到你所計算的那一周為止,把所有各周的成交量加起來再除以流通盤,可得出這段時間的換手率,然後再把這個換手率乘以13.3%得出的數字即為莊家的控盤度。
一個中線莊家的換手率應在300%—450%之間,只有有了足夠的換手,莊家才能吸足籌碼。一般而言,當換手總率達到200%。時,莊家會加快吸籌,拉高建倉,因為低價籌碼已沒有,這是短線介入的良機。
而當換手總率達到300%時, 莊家基本已吸足籌碼,接下來應家會開始急速拉升或強行洗盤,應從盤口去把握主力的意圖和動向,切忌盲目冒進而被動地從短線交易變為中線持股。
在平時的看盤中,我們可跟蹤分析那些在低位換手率超過300%的個股,然後綜合其日K線、成交量以及結合一些技術指標來把握介入的最佳時機,相信必有厚報。
至於成本,可採用在所計算的那段時間內的最低價加上最高價,然後除以2,即為應家的成本區,莊家的第一目標為成本的150%(50%+ 1)。
2.根據吸貨期的長短判斷
對吸貨期很明顯的個股,簡單演算法是將吸貨期內每天的成交量乘以吸貨期,即可大致估算出莊家的待倉量。莊家持倉量=吸貨期×每天成交量(忽略散戶的買入量)

。吸貨期越長,莊家待倉量越大;每天成交量越大,莊家吸貨越多。因此,若投資者看到上市後長期橫盤整理的個股,通常為黑馬在默默吃草。有些新股沒有經過充分的吸貨期,其行情是難以持續。
3.根據該股在大盤整理期的表現來分析
有些個股吸貨期不明顯,或是老莊卷土重來,或是莊家邊拉邊吸,或在下跌過程中不斷吸貨,難以明確劃分吸貨期。這些個股莊家持倉量可通過其在整理期的表現來判斷。
4. 根據上升過程中的放量情況來判斷
一般來說,隨著股價上漲,成交量會同步放大,某些莊家控盤的個股隨著股價上漲,成交量反而縮小,股價往往能一漲再漲,對這些個股可重勢不重價。莊家持有大量籌碼,在未放大量之前就可一路持有。如果需要較為准確地計算莊家待倉量,可使用我多年經驗總結的「求和平均法」,誤差較小。
第一步,即時成交的內外盤統計進行測算。
公式如下:當日莊家買入量=(外盤1/2+內盤1/10)/2,然後將若干天進行累加,換手至少達到100%。以上才可以。所取時間一般以60—120個交易日為宜。因為一個波段莊家的建倉周期通常在55天左右。該公式需要投資者每日對目標個股進行不厭其煩的統計分析,經過長時間實證統計,准確率極高,誤差率通常小於10%。
第二步,對底部周期明顯的個股,我們的經驗是將底部周期內每天的成交量乘以底部運行時間即可估算出莊家的持倉量。莊家持倉量=底部周期主動性買入量(忽略散戶的買入量)。底部周期越長,莊家持倉量越大;主動性買入量越大,莊家吸貨越多。
因此,若投資者觀察到底部長期橫盤整理的個股,通常為資金在默默吸納,莊家為了降低進貨成本而高拋低吸並且不斷清洗短線客;仍會有一小部分長線資金介入。
因此,這段時期莊家吸到的貨,至多也只達到總成交量的1/3—1/4。所以,忽略散戶買入量後的「主動性買入量」,可以結算為:總成交量×1/4,主動性買入量可以結算為總成交量的1/3 或1/4。
公式二如下:莊家持倉量=階段總成交量1/3(1/4),為謹慎起見可以以較低量確認。
第三步,個股在低位出現成交活躍、換手率較高而股價漲幅不大(設定標准為階段漲幅小於50%,最好小於30%)的個股,通常為莊家在吸貨。此間換手率越大,莊家吸籌越充分,投資者可重點關注「價」暫時落後於「量」的個股。
我們的經驗是換手率以50%為基數,每經過倍數階段如2、3、4倍等,股價走勢就進入新的階段,也預示著莊家持倉發生變化,利用換手率計算莊家持倉的
公式三如下:個股流通盤×(個股某段時期換手率-同期大盤換手率)的計算結果除以3。
此公式的實戰意義是莊家資金以超越大盤換手率的買入量(即平均買入量)的數額,這通常為先知先覺資金的介入, 一般適用於長期下跌的冷門股。因此,莊家一旦對冷門股持續吸納,我們就能相對容易地測算出莊家手中的持倉量。
最後,為了確保計算的准確性,將以上三個公式結果進行求和平均,最終得出的就是莊家的持倉數量。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㈣ 運用哪些指標可以發現莊家正在吸籌與震倉

莊家吸籌震倉的方式很多,但最主要的有三個手法:
1、控盤建倉式震倉
如果回一個庄答家對某一個品種欣賞有加,那麼在其已有部分籌碼的情況下,莊家一般會採取很明顯的弱於大盤走勢的下降通道趨勢震倉,這種手法的特點是股價運行有規律並且沒有量,只有這樣才能夠達到其建倉的目的。
2、清洗浮籌式震倉
某些莊家在正式上漲發動之前為了達到建倉目的,一般都會採用短線快速下跌的走勢,這種手法的主要特點是有消息的配合,不然就是在交易的最後一個小時里會有放量下挫的現象。
3、逆反作空方式震倉
市場的大莊家在大盤沒有上漲空間或者是市場背景給出明顯作空提示的情況下,莊家一般會在沒有特別盈利點的時候大肆作空,從而為後市騰出足夠的盈利空間,他作空震倉的目的主要是打出恐慌盤並且把指數打到低位。
有許多新的機構比較喜歡震倉,結果往往導致主力自己也會損失掉一大筆交易成本。事實上經驗豐富的一些機構是不會輕易震倉的。
主力莊家在完成低部建倉以後,最關鍵的問題就是讓股價脫離成本區,這個時候就需要軋空運作。而軋空運作的交易時間一般主要發生在周一和周日。這是主力震倉的最後一步。

股票中主力持倉量的指標是什麼

主力持倉,只能是根據投資者一筆筆交易統計起來才是精確的。
我在網上發現,所謂的主力持倉指標其實只是根據換手率的N日簡單移動平均劃分的。
比如在下面的主力持倉指標中:
換手:=V*10/CAPITAL;
主力:=MA(換手,4),COLORRED;
大戶:=MA(換手,9),COLORMAGENTA;
中戶:=MA(換手,17),COLORYELLOW;
散戶:=MA(換手,34),COLORWHITE;
均量:=(主力+大戶+中戶+散戶)/4,COLORWHITE,LINETHICK2;
主力持倉:(主力-均量),COLORRED;
大戶持倉:(大戶-均量),COLORMAGENTA;
中戶持倉:(中戶-均量),COLORYELLOW;
散戶持倉:(散戶-均量),COLORWHITE;
DRAWBAND(主力持倉,RGB(255,0,9),0,RGB(0,225,250));
DRAWBAND(大戶持倉,RGB(250,100,200),0,RGB(0,156,250));
DRAWBAND(中戶持倉,RGB(255,200,160),0,RGB(0,100,250));
DRAWBAND(散戶持倉,RGB(255,255,255),0,RGB(0,0,255));
主力為換手的4日簡單移動平均,畫紅色;大戶為換手的9日簡單移動平均,畫洋紅色;中戶為換手的17日簡單移動平均,畫黃色;散戶為換手的34日簡單移動平均,畫白色。
了解主力持倉,對散戶講是極其重要的。因為散戶背靠主力這棵大樹才好乘涼。我剛剛聽到主力持倉這個公式的名字時候,天真地認為它真的能夠表示主力、大戶、散戶的籌碼量。

㈥ 如何判斷散戶持倉和主力持倉比例

手率非常小,3月23日那一天的換手率僅為1.74%,屬於成交低靡范疇,而在上穿籌碼密集區的過程中有約%的籌碼得到了解放。於是,解套不賣的籌碼佔了流通盤的60%。由此可以認定,這60%的籌碼大部分為主力所有
,於是這只股票的大主力持倉量已經合格了。
該股後來的走勢是該股創下了63.95元的最高價。
以上就是通過籌碼密集區的無量上穿來判斷主力的持倉量的方法:即一旦發現
籌碼密集區以低靡成交量向上穿越,則被穿越的籌碼大部分就是主力持倉量。
這種估計主力持倉的方法盡管簡單,但對於低位覓主力跟庄的參考價值卻是巨大的
那麼被套了應該怎麼補倉呢?

一般而言,在股市中解套的方法無非三種:一是割肉出局,換股操作;二是耐心等待,期待股價逐漸上漲;三是低位補倉,攤薄成本,滾動操作。

一種方法只限於淺套階段,如果是深套的情況,割肉出局、換股操作不太現實,因為整體行情不佳,很難換到能夠盈利的個股;如果換股失誤,甚至有可能加深虧
損。因此割肉出局,換股操作並不是最好的解套方法。第二種方法則較為消極,因為等待解套有可能是數年都無法解套,這種做法既耽誤時間又浪費投資機會。第三
種方法在低位補倉,等反彈到一定的高度後再賣出,甚至是可以進行T+0操作。如此補倉後的重復操作,能夠最快地達到解套的目的。
如何進行補倉操作,筆者認為,低位補倉是最快的解套辦法之一。

㈦ 請問股票買賣中的主力持倉成本指標有什麼參考意義,如何使用這個指標請能說具體點哈。

CYC判斷主力持倉成本
CYC指標原理:
CYC指標分5日、13日、34日及∞(無窮)四條線,前三條線為市場交易中大盤或某隻個股最近該日內買入股票者的平均建倉成本,∞線是大盤或某隻個股所有持籌者的平均建倉成本。該線還分日線、周線及月線。

CYC形態特點:
一、短期成本均線在上,長期成本均線在下稱多頭排列,反之為空頭排列;
二、成本均線的多頭及空頭排列都相當穩定,在行情真正反轉之前,假交叉要比移動均線少得多。
CYC主要作用:
一、區別大盤的牛、熊市;
二、跟據主力在成本均線之上或成本均線之下吸貨,判斷後市行情發展的緩、急程度;
三、預測股價上漲或下跌過程中的壓力或支撐位;
四、區別主力震倉、整理或出貨;
五、上升過程中,指示升後下跌的止損位置。
CYC使用要領:
一、成本均線相當於市場上多空交戰的分界線。成本均線以下是多方的陣地,股價在成本均線以下時,是空方侵入了多方陣地,使持股的多頭處於虧損狀態。股價在成本均線以上時,是多方侵入了空方的陣地,使持幣的空頭處於不利地位;
二、不同的成本均線可以看作是不同級別的多空交戰的戰線,無窮成本均線是市場整體上多空交戰的戰線,各短期成本均線是短期多空交戰的局部戰線。股價對成本均線乖離的程度,是侵入對方陣地的程度,乖離越大侵入越深;
三、莊家在成本均線之下吸貨吸的是割肉盤,表明莊家在考慮建倉成本,吸貨還不太迫切,上漲一般會慢一些;
四、如莊家在成本均線之上吸貨,則表明莊家願意發給原持股人一定利潤,以便盡快拿到籌碼,這樣的股票未來上漲會比較快、比較猛;
五、對平台吸貨的莊家其剛一拉抬股價5日成本均線與無窮成本均線就相差10—20%左右,如莊家高度持倉則差的還要大些(相差20%就可界定為莊家高度持倉);
六、股價上漲中成本均線發散上行是莊家巨量持倉,這種庄通常會以慢牛的行式將漲幅做的很大,出貨時間也持續較長,做這種股可從容跟庄,做足波段待其實在不漲,莊家出貨跡象明顯時再離場;
七、密集上行為莊家輕倉短炒。但短炒庄有時也會將漲幅做得很大,往往一上一下做了很大幅度,到頂後立即反手向下摜壓。由於拉升的急,出貨也急,股價漲了很多,而它自己卻只得一小部分;
八、股價上漲中成本均線密集上行且放量是莊家持倉量較少,莊家用對倒拉抬的手法激發跟風盤追漲,跟這種庄要格外小心,防其拉的快、砸的快;
九、股價上漲時四條成本均線幾乎粘在一起,又未放量,無對倒拉抬的痕跡則為短庄,因建倉時間短,有時是邊拉升邊吸貨,因此成本均線粘在一起,跟這種庄更要百倍警惕;
十、成本均線上升後走平是要下跌的先兆,如下彎則已確認跌勢,成本均線成死叉是最後的賣出機會;
十一、中等力度的反彈及回調均難破34日成本均線,股價上漲過程中可用該線判斷主力震倉、整理或出貨,如是震倉或整理,則不會跌破34日成本均線,若是出貨則一定會跌破該線;
十二、股價在34日成本均線上方橫盤稱強勢橫盤,有庄托盤,後市能創新高;
十三、股價在34日成本均線下方橫盤稱弱勢橫盤,無庄關照,後市則久盤必跌;
十四、在拉升過程中,如在股價上穿13日成本均線時買入,下破13日成本均線時賣出是較溫和但絕對安全的獲利方法,但此方法在盤整行情中不可使用;
十五、使用成本均線做賣出止損點,要在前三條線中,選本輪行情上升以來從未被破位的那條;
十六、大牛股跌破5日成本均線,其它股跌破13日成本均線是大盤中級頂部。
十七、∞成本均線是牛、熊市的分水嶺,股價上升後跌破該線是最後逃命的機會;
十八、∞成本均線在牛市中很難被短線回調擊穿而形成明顯的支撐作用,在熊市中它又構成了一次又一次反彈的高點,直到它被帶量突破才宣告熊市結束;

這東西一般情況下適用於游資,基金重倉的股,一般都是多個基金持有籌碼,成本可能不一樣,考慮的周期也不一樣。特別是在熊市,游資也好,庄股也好,基金重倉股也好,也有被套出不了貨的。這能所謂一個參考指標。還要結合其他指標靈活運用,單純的一個指標並沒有多大的意義。

㈧ 主力持倉和主力籌碼集中度多少為好

主力籌碼集中度,簡單來說就是個區間,例如是20-21塊錢。主力持倉說的是現在是有主力在操作這只股票。主力持倉成本,是一個平均值,例如是21.5元。

㈨ 主力持倉比例怎麼算出來的

1、通過實戰的摸索,在判斷主力持倉量上可通過即時成交的內外盤統計進行測算,公式一:回當答日主力買入量=(外盤×1/2+內盤×1/10)÷2,然後將若干天進行累加。根據筆者經驗,至少換手率達到100%以上才可以停止追蹤。所取時間一般以60至120個交易日為宜。因為一個波段主力的建倉周期通常在55天左右。該公式需要投資者每日對目標個股不厭其煩地統計分析,這樣誤差率較小。

2、將底部周期內每天的成交量乘以經驗參數,即可大致估算出主力的持倉量。公式二:主力持倉量=階段總成交量(參照公式一條件)×(經驗估值1/3或1/4),為謹慎起見,可以確認較低持倉量,即用1/4的結果。

3、個股在低位出現成交活躍、換手率較高、股價漲幅不大(設定標准為股價階段漲幅小於50%,最好為小於30%)的個股,通常為主力吸貨。公式三:個股流通盤×(個股某段時期換手率-同期大盤換手率)×估值1/3。

最後,為了確保計算的准確性,將以上三個公式結果進行求和平均,最後得出的結果就是主力的持倉數量。總公式:精確的主力持倉量=(公式一結果+公式二結果+公式三結果)÷3。當然,在計算過程中,還要參照股票的股東持倉情況,動態分析。

閱讀全文

與主力持倉搶籌指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融資需要抵押嗎 瀏覽:159
匯泉投資 瀏覽:177
鉛蓄電池股票 瀏覽:883
遠東貴金屬交易中心官網 瀏覽:8
新浪外匯加元 瀏覽:258
嫣然股票 瀏覽:333
普洱一般什麼價格查詢 瀏覽:398
銀華回報的基金凈值 瀏覽:475
黃金周國外搶中國遊客 瀏覽:356
小貸想從金融機構貸款 瀏覽:462
華山參滴丸價格 瀏覽:714
中航精鑄股票 瀏覽:545
投資理財帳戶 瀏覽:792
黃金投資概述 瀏覽:578
基金是怎麼波動的 瀏覽:319
股票價格對上市公司的影響 瀏覽:120
外匯每年 瀏覽:871
新一代信息技術股票 瀏覽:478
中國十大投資理財平台排行 瀏覽:305
均值回歸外匯交易策略 瀏覽: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