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黃金交易 > 通達信一線交易源碼

通達信一線交易源碼

發布時間:2021-06-05 23:35:41

① 你有通達信買賣力道的源碼嘛

Q牛股操作!!來!自!!
[1] 想不想看看主力是在幹嘛呢
[8] 進來一起交流
[3] 關注主力動向
[4] 檢測數據
[4] 把握趨勢
[2] 買賣點
[7] 怎麼做才能賺錢呢
[4] 股市里從來不缺乏機會
[3] 進門請打上:網路 (必填)
[0]\ 詳情聯系在線交流

② 求高手編寫一個通達信用:個股每日「成交額」的指標源碼

{資金進出}
總額億:AMOUNT/100000000,NODRAW;
買:=IF(O=C AND (C-REF(C,1))/REF(C,1)*100>9.8,AMOUNT,AMOUNT/((H-L)*2-ABS(O-C))*(C-L));
買%:=買/AMOUNT*100,COLORRED,NODRAW;
流入億元:AMOUNT*買%/10000000000,COLORRED,NODRAW;
流出回億元:AMOUNT/100000000-流入億元,COLORGREEN,NODRAW;
凈流億答元:流入億元-流出億元,COLORCYAN,NODRAW;
STICKLINE(買,0,流出億元,2,0),COLORGREEN;
STICKLINE(買,流出億元,流入億元+流出億元,2,0),COLORRED;

③ 通達信分時圖中 分時均價線黃線的源碼怎麼寫

均價:SUM(V*C,0)/SUM(V,0),COLORGREEN,LINETHICK2;

IF(均價<=REF(均價,1),均價,DRAWNULL),COLORGREEN,LINETHICK3;

IF(均價>=REF(均價,1),均價,DRAWNULL),COLORYELLOW,LINETHICK3;

DRAWTEXT(CURRBARSCOUNT=4,均價,'均'),COLORYELLOW,LINETHICK3;

DRAWNUMBER(CURRBARSCOUNT=2,均價,均價),COLORYELLOW,LINETHICK3;

(3)通達信一線交易源碼擴展閱讀:

分時均線的原理:

與K線圖上以每天收盤價作為統計依據的均線不同,均價是以盤口總成交額除以盤口總成交量的運算方式測算當前每一股的平均成交價,十分精確地統計出當前所有參與者的綜合持倉成本。因此,有了這條均價線,我們就可以在盤面做一些簡單的推理:

1.當股價持續在均價線上方運行時,表明市場預期較好,買盤踴躍,當天介入的大部分投資者都能賺錢,這是盤口強勢特徵;

2.當股價持續在均價線下方運行時,表明市場預期較差,賣盤踴躍,當天介入的大部分投資者都虧錢,屬弱勢特徵;

3.當均價線從低位持續上揚時,表明市場預期提高,投資者紛紛入場推進股價上漲,綜合持倉成本不斷抬高,對股價形成支撐;

4.當均價線從高位持續下挫時,表明市場預期較差,投資者紛紛離場迫使股價下跌,綜合持倉成本不斷下降,對股價形成壓制。

一般來說,昨天收盤價是今天盤口多空力量的分水嶺,如果開盤後半小時內均價線在昨天收盤價上方持續上揚,那麼,該股屬極強勢且當天收出中長陽的概率較大;開盤後半小時內均價線在昨天收盤價下方持續創新低,該股屬極弱勢且當天收出中長陰的概率較大。

均價線是超級短線實戰的一個重要研判工具,它與分時走勢交叉錯落,如影隨形,臨盤運用因人而異,特別當一輪極端炒作的主升浪行將結束之時,盤口拉高的股價突然一改強勢上攻個性,擊穿均價線後大幅回落,此後如果均價線失而復得,得而復失,則是超短線出局信號。

參考資料:網路-分時均線

④ 各位好,以下是A交易系統的AMA通達信公式源碼(自個按書上打的),但出錯了,請問能幫我修改下么,謝謝!

你的公式沒有打全啊。公式里引用的數據SMOOTH和CC都沒有出現,你再對照書看看,另外在公式里的乘號要用*來表示,而不是X

⑤ 想做一個通達信股票全自動程序化交易程序,求幫助。

你自己做不到的,你可以致電通達信定製,但價格有不菲的.

閱讀全文

與通達信一線交易源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新華制葯最新資金流向 瀏覽:30
秋林集團投資者索賠 瀏覽:311
2014年中國銀行貸款利率是多少 瀏覽:886
股票雙鴨頭 瀏覽:500
多少錢可以炒股票 瀏覽:597
粘膠短仟股票 瀏覽:982
外匯分為那些 瀏覽:488
怎麼發現一字板的股票 瀏覽:948
鼎譽融資租賃深圳 瀏覽:440
海航投資金控 瀏覽:469
澄西新榮股票 瀏覽:765
共青城乾和投資創始人 瀏覽:346
怎樣學做貸款這行業 瀏覽:778
現貨白銀投資k線 瀏覽:200
大陸期貨開戶不入金可以嗎 瀏覽:377
湖南信託官網 瀏覽:654
典典養車融資 瀏覽:132
郵政儲蓄銀行貸款解押 瀏覽:309
浙江國承信貴金屬賠償 瀏覽:555
外匯市場真正的起源 瀏覽: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