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轉融通的合規風險指標包括哪些內容
《轉融通業務監督管理辦法》規定了如下四項合規指標:
1.證券金融公司凈資本與各項風險資回本准備之答和的比例不低於100%
2.向單一證券公司提供轉融通余額不得超過證券金融公司凈資本的50%
3.對單一證券的轉融券余額不得超過該證券上市可流通市值的10%
4.單只證券擔保證券余額不得超過該證券總市值的15%
2. 銀行業金融機構績效考核的合規指標包括哪些指標
銀行業金融機構績效考評指標包括五大類:
合規經營類指標、()、經營效益類指標、發展轉型類指標、社會責任類指標。
管理類指標
3. 交易所可以辦理哪些牌照合規
2019年11月日,央行發布《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9)》。報告顯示,2018年以來,金融系統落實攻堅戰各項任務措施,取得積極成效。在整頓金融秩序方面,國內173家虛擬貨幣交易及代幣發行融資平台已全部無風險退出。同時繼續嚴厲打擊非法集資活動,及時查處大案要案。區塊鏈市場曙光在前;另一方面國家對幣圈虛擬幣交易相關活動繼續採取高壓態勢。
在一片深入摸排清理打擊交易所的大潮面前。就是頭部交易所火幣,歐科落地海南特區之舉,積極擁抱國家區塊鏈技術開發的消息,也只能說算是自救而已,從數字貨幣交易的投資行為舒適區走出來,去往上游切實的真金白銀投入搞區塊鏈技術研發,轉型談何容易。
中小數字貨幣交易所出路何在?繼續海外注冊,國內運營可否?
公告細則明確宣布,這類伺服器均位於海外,也在海外注冊了離岸公司,嚴格來說,它們都屬於外埠交易場所」,都屬於打擊范圍。隨著國內監管越收越緊,恐怕,中小交易所真正的海外運營時代,就要到來了,然後,他們就會發現,全世界各國政府對數字貨幣的監管政策或各有不同,然而在承認數字貨幣的國家中,都對交易所提出有取得數字資產交易牌照的要求。這也是數字資產投資和交易在各國現有法律框架下能夠受到合規保護的前提。
金融服務業及其相關衍生行業是美國經濟的基礎,是重中之重,一旦認同虛擬貨幣地位放開其市場,華爾街投資市場的巨額投資必將滾而來,資金的流動性加強對虛擬貨幣市場是絕對的利好消息,這代表著巨大的財富效應,所以MSB牌照的重要性無需再言。
作為重要的市場行為風向標,幣圈頭部交易所Coinbase,Bitfinex,Poloiex,火幣網,ok,幣安,抹茶交易所等平台均持有MSB牌照開展經營。曾經在火幣宣布取得該牌照的時候業界還掀起過一場關於MSB牌照含金量的爭論,從目前的市場發展態勢來看,此爭論可以休矣。
而在全球的另一個金融中心新加坡,今年早些時間也通過《支付服務法案》。法案的監管范圍包括所有在新加坡市場有實際運營的相關機構,而不僅限於注冊地在新加坡的機構。因此,火幣、幣安等在新加坡有大眾流水運營業務的大型交易所均需准備牌照申請。
面對區塊鏈技術的巨大潛力和高速發展面前,誰也不會無動於衷,但是收益越大風險越大,所以合規的監管,是發展必須的前提。根據最新的數字資產交易所風險報告披露,在被分析的216家數字資產交易所中,只有14%的交易所被確認已獲得相關監管部門發放的合法牌照,69%的交易所沒有「完整和透明的」CDD和KYC程序。也許由於各國政策不同,數字貨幣交易牌照的申請注冊還有合規及審查成本非常高,所以以前很多交易所會選擇放棄或者無視,那麼現如今在不合規就玩不下去的游戲規則下,恐怕有雄心有膽魄還想做大的中小交易所,則必然走上申請牌照之路了。
4. 合規性管理是指什麼
合規性監管是指通過行政手段,對銀行執行有關法規、制度和規章等情況進行監管,以規范銀行經營行為,維護銀行業內秩序.合規性監管的目標是:最大限度防止和遏制銀行風險,從而維護銀行業的安全穩定和競爭高效.
【合規性監管】的主要措施:
一是商業銀行幫助客戶維護權益、減少損失的同時,也應進一步加強風險防範.商業銀行在理財產品尤其是國際市場投資產品的設計上,應按照審慎原則和資產多樣化的原則,充分考慮市場形勢.銀行的資源、銀行的風險管理能力和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等因素,從資產配置角度進行產品開發和投資組合設計,有效分散風險,避免資產類別和投資標的等集中度的風險.
二是認識自身的風險喜好,銀行開展理財業務時,要清楚的認識到自身的風險喜好.銀行自身要清楚哪些標的物能做,哪些標的物不能做,哪些風險是能夠承受的,哪些是無法承受的.銀行應該在這個基礎上設計理財產品,將風險控制在自身可以承受的范圍之內.
三是審慎選擇交易對手.目前,國內商業銀行的結構性理財產品,大多與國外的投資銀行進行交易.按照了解你的交易對手的原則,審慎選擇交易對手,仍然是銀行設計結構性產品的重中之重.商業銀行應制訂科學的交易對手選擇標准,設置交易對手額度,緊密監測交易對手外部信貸評級的變化,建立內部報告體系,及時採取應對措施.
5. 指標是什麼意思啊
指標的意思是:事先規定的應達到的目標。檢查、統計中也指實際達到的標准內
【拼音】zhǐ biāo
【出處】郭容沫若《天地玄黃·魯迅和我們同在》:「魯迅精神在這十年間所發生的領導作用,聞一多就是最明顯的一個指標。」
【例子】今年夏糧的產量,遠遠超過了原來的計劃指標。
【近義詞】目標、標准、傾向、標志
(5)交易合規指標擴展閱讀
指標的近義詞
1、目標
【拼音】mù biāo
【解釋】射擊、攻擊或尋求的對象;想要達到的境地或標准
【出處】沈從文《題記》:「由我自己說來,我所有的作品,都還只能說是一個開端,遠遠沒有達到我的目標。」
【例子】只有目標正確,結果才會圓滿。
2、標准
【拼音】biāo zhǔn
【解釋】衡量事物的准則;本身合於准則,可供同類事物比較核對的
【出處】唐 杜甫《贈鄭十八賁》詩:「士我百篇文,詩家一標准。」
給我看很多篇文章,詩人們衡量事物的准則都是一樣的。
【例子】選拔幹部,要嚴格掌握德才兼備的標准。
6. 企業如何才能做到交易合規呢
企業交易合規化,應當避免二清問題。維金就是一家解決類似工作得公司。所有的交易及資金均在合作銀行上,平台不觸碰到除平台收益外的資金。為客戶搭建合規的賬戶體系,輕松實現資金存管,解決「二清」問題,
7. 如何使企業關聯交易合理,合規
保持一顆公平公正的心,把關聯企業視同毫不相乾的企業對待,各關聯企業的負責人都為自己的企業考慮,不受集團領導的干涉,就可以使企業關聯交易合理,合規
8. 轉融通的合規風險指標包括哪些內容
您好,《轉融通業來務監督管自理辦法》規定了如下四項合規指標:
1.證券金融公司凈資本與各項風險資本准備之和的比例不低於100%
2.向單一證券公司提供轉融通余額不得超過證券金融公司凈資本的50%
3.對單一證券的轉融券余額不得超過該證券上市可流通市值的10%
4.單只證券擔保證券余額不得超過該證券總市值的15%
9. 交易所合規金融牌照有哪些
金融牌照,即金融機構許可證,是批准金融機構開展業務的正式文件,凡從事金融業務的機構必須先取得與之對應的金融機構許可證。
在我國,金融牌照的種類多達25個,主要包括:銀行、保險、券商、基金、信託、第三方支付、徵信等,由央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及其他機構分別審批。
央行審批
1.第三方支付
主要業務:網路支付、預付卡的發行與受理、銀行卡收單
主要法律:
(1)《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中國人民銀行令〔2010〕第2號)
(2)《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實施細則》(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10〕第17號)
2.徵信
主要業務:徵信業務
主要法律:
(1)《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3)《徵信業管理條例》
(4)《徵信機構管理辦法》(中國人民銀行令2013)第1號)
銀監會審批
3.銀行
主要業務:儲蓄、信貸等業務
主要法律:
(1)《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
(2)《中資商業銀行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
4.信託(暫停發放)
主要業務:各類信託業務、作為投資基金或者基金管理公司發起人從事投資基金業務等
主要法律:
(1)《信託公司管理辦法》(銀監會令[2007]第2號)
(2)《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非銀行金融機構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中國銀監會令2015年第6號)
(3)《中國銀監會信託公司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中國銀監會令2015年第5號)
修訂/修改情況:原《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非銀行金融機構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中國銀監會令2007年第13號)自2015年6月15日起廢止。
5.金融租賃
主要業務:融資租賃、同業拆借、向金融機構借款、租賃物品殘值變賣及處理業務等
主要法律:
(1)《金融租賃公司管理辦法》(中國銀監會令2014年第3號)
修訂/修改情況:原《金融租賃公司管理辦法》(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令2007年第1號)自2014年3月13日廢止。
6.貨幣經紀
主要業務:促進衍生品交易、債券交易等經紀服務
主要法律:
(1)《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非銀行金融機構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中國銀監會令2015年第6號)
修訂/修改情況:原《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非銀行金融機構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銀監會令2007年第13號)廢止。
7.貸款公司
主要業務:各項貸款、貸款項下的結算、票據貼現
主要法律:
(1)《貸款公司管理規定》(銀監發[2009]76號)
修訂/修改情況:《貸款公司管理暫行規定》(銀監發〔2009〕6號)自2009年8月11日起廢止。
8.消費金融
主要業務:發放以消費為目的的貸款
主要法律:
(1)《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3)《消費金融公司試點管理辦法》(中國銀監會令2013年第2號)
修訂/修改情況:原《消費金融公司試點管理辦法》(中國銀監會令2009年第3號)自2014年1月1日起廢止。
9.財務公司
主要業務:財務管理服務
主要法律:
(1)《企業集團財務公司管理辦法》(修訂)(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令2006年第8號)
證監會審批
10.券商
主要業務:證券承銷與保薦、經紀、自營、直投、證券投資活動、證券資產管理及融資融券等
主要法律:
(1)《證券法》
(2)《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已於2014年修訂)
修訂/修改情況:2017年3月8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召開第二次全體會議,會議表示今年將修改證券法。
11.公募基金
主要業務:公募基金、機構業務
主要法律:
(1)《證券投資基金法》(2015年修正)
(2)《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辦法》(2012年9月20日證監會令第84號)
(3)《資產管理機構開展公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業務暫行規定》(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公告〔2013〕10號)
修訂/修改情況: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辦法》(證監會令第22號)自2012年11月1日起廢止。
12.期貨
主要業務:期貨業務
主要法律:
(1)《期貨交易管理條例》
(2)《期貨公司管理辦法》(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令第110號)
修訂/修改情況:自2014年10月29日起,以下三個法規廢止:2007年4月9日發布的《期貨公司管理辦法》(證監會令第43號)、2011年11月3日發布的《期貨營業部管理規定(試行)》(證監會公告[2011]33號)、2012年5月10日發布的《關於期貨公司變更注冊資本或股權有關問題的規定》(證監會公告[2012]11號)。
13.基金銷售
主要業務:發售基金份額、辦理基金份額申購、贖回等
主要法律:
(1)《證券投資資金銷售管理辦法》(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令第91號)
修訂/修改情況:《證券投資基金銷售管理辦法》(證監會令第72號)自2013年6月1日廢止。
14.基金銷售支付
主要業務:貨幣資金轉移服務
主要法律:
(1)《證券投資資金銷售管理辦法》(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令第91號)
修訂/修改情況:《證券投資基金銷售管理辦法》(證監會令第72號)自2013年6月1日廢止。
15.基金子公司
主要業務:特定客戶資產管理、基金銷售等
主要法律:
(1)《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戶資產管理業務試點辦法》
(2)《證券投資資金銷售管理辦法》(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令第91號)
修訂/修改情況:《證券投資基金銷售管理辦法》(證監會令第72號)自2013年6月1日廢止。
16.證券公司專業子公司
主要業務:單項或者多項證券業務
主要法律:
(1)《證券公司設立子公司試行規定》(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公告〔2012〕27號)
(2)《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
17.證券公司資管
主要業務:客戶資產集合投資,或者客戶資產專項投資
主要法律:
(1)《證券公司客戶資產管理業務管理辦法》(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令第93號)
(2)《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已於2014年修訂)
(3)《證券公司集合資產管理業務實施細則》(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公告〔2013〕28號)
修訂/修改情況:以下兩個法規廢止:2012年10月18日公布的《證券公司客戶資產管理業務管理辦法》(證監會令第87號)、2012年10月18日中國證監會公布的《證券公司集合資產管理業務實施細則》(證監會公告〔2012〕29號)。
18.股權眾籌
主要業務:股權融資
主要法律:
(1)《私募股權眾籌融資管理辦法(試行)(徵求意見稿)》
(2)《證券法》
(3)《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4)《關於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17號)
修訂/修改情況:《私募股權眾籌融資管理辦法》尚未發布。
保監會審批
19.保險
主要業務:財險、壽險、萬能險;國內外再保險等
主要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2015年修訂)
20.保險代理、保險經紀
主要業務:保險中介服務
主要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其他機關審批
21.小額貸款公司
審批機構:省級金融辦公室
主要業務:無抵押貸款、抵押貸款、質押貸款等
主要法律:
(1)《關於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銀監發〔2008〕23號)
(2)《小額貸款公司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
22.融資性擔保
審批機構:省級金融辦公室
主要業務:貸款擔保、信用證擔保等
主要法律:
(1)《融資性擔保公司管理暫行辦法》(銀監會等七部委2010年第3號令)
23.融資租賃
審批機構:商務部
主要業務:外商投資融資租賃、內資融資租賃
主要法律:
(1)《融資租賃企業監督管理辦法》(商流通發[2013]337號)
(2)《關於從事融資租賃業務有關問題的通知》(商建發[2004]560號)
(3)《外商投資租賃業管理辦法》(2015年修正本)
修訂/修改情況:2016年初,商務部啟動了《融資租賃企業監督管理辦法》修訂工作。
24.商業保理
審批機構:商務部
主要業務:應收賬款融資、管理、催收、還款保證
主要法律:
(1)《合同法》
(2)《公司法》
(3)《物權法》
(4)《商業保理企業管理辦法(試行)》(徵求意見稿)
(5)有關外商投資的法律、行政法規
25.典當業務
審批機構:商務部
主要業務:典當業務
主要法律:
(1)《典當管理辦法》(商務部、公安部2005年第8號令)
(2)《典當行業監管規定》(商流通發[2012]42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