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cma的一道題,a和c一個表外融資一個表外交易,為什麼選a
這道抄題目的考點就是在表外融資,在書上介紹表外融資主要是有4種:A.經營性租賃 B.特殊目的實體 C.非合並子公司 D.應收的保理。 表外交易和融資的概念是不一樣的,表外融資指該項交易活動會對於資產負債表或者利潤表中的某項目產生影響(例如融資性租賃在會計處理時是需要同時記錄資產和負債的而經營性租賃是只計入當期損溢表,因此經營性租賃在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上比融資性租賃各項指標都要偏好),而表外交易和資產負債表或者利潤表沒有關聯。
『貳』 如何理解金融衍生品的高杠桿性和表外交易性質
杠桿性可以這么理解: 你去買一棟房子,100萬, 你拿100萬去買,漲10%的時候你賺10萬,跌10%你虧10萬,你的收益分別是+10%和-10%,跟房子的漲跌幅是一樣的,這就是沒有杠桿。好,你現在不拿現金去買,你跑去跟銀行貸款,付50%首付,就是給了50萬,在還貸之前,房子漲了10萬,你把房子賣了,拿到110萬,還50萬給銀行(當然實際上還要提前還貸違約金,交易稅之類的就不在考慮范圍了)你拿60萬,你花50萬賺了10萬,相當於20%,跌的時候你50萬拿回來40萬,也是20%,所以你同時放大你的盈利和虧損比例,這就是2倍杠桿。金融衍生品的高杠桿在於,買100萬的房子,你只需要1萬塊的首付,甚至是1千塊的首付,同樣的房價漲跌幅度,你自己所承受的盈虧比例放大的倍數你自己算吧. 具體的金融衍生品例子:如保證金期貨,期權,結構性期權,CDO, MBS之類的都可以做到比這個還大的倍數。
表外交易: 銀行批了100萬貸款給你,這100萬在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上是吧? 好,現在銀行在某個太平洋小島國上新成立一個公司,用這個新公司(SPV)向投資者融資搞來了錢,把這100萬債權從銀行這里買走了,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上沒有了這筆貸款,這就是表外交易。你試想想:你跟銀行借錢,但是銀行最終並不擁有你的債權,在巨額利潤誘惑下,銀行審批還會謹慎嗎?這就是簡單的表外交易。
望採納
『叄』 解釋說明金融衍生品為什麼具有零和博弈以及表外交易的特點
1、金融衍生產品具有表外交易特點的原因:
表外交易是指不反映在資產負債表上,但可能對資產負債表中的項目產生影響的交易,一般指或有資產或或有負債。
以期權為例,若你認為大豆的價格將要上漲,你可以選擇買入大豆的看漲期權(此時只需支付少量期權費),若如果將來大豆價格確實上漲,你將購買大豆並且獲益,也就是是說該看漲期權可能為你帶來資產的增加,也就是說它是一項或有資產;你也可以選擇賣出看跌期權,若大豆價格不是上漲,而是下跌,你的交易對手將選擇行權,此時你必須以較高價格從交易對手處買入大豆並且損失,因此你可能需要向交易對手支付一定數額的資金,該看跌期權則構成你的或有負債。
2、零和交易的特點的原因:
你已經知道零和博弈的定義,我就不多說了。這個從損益圖可以很容易看出來。這里畫不出來。
那還是以期權為例吧。假設你買入一份看漲期權,相應地你的交易對手則賣出一份看漲期權。假設該期權的執行價格為每kg大豆1塊錢,交易量為1kg.如果到期時大豆的價格是1.2元/kg,那你就賺了兩毛錢,而對手則虧了兩毛錢,你們倆正好抵消掉,因此零和;如果到期時大豆的價格是0.8元/kg,則你虧了兩毛,對手賺了兩毛,還是零和。考慮期權費得結果也一樣。假如期權費是一毛錢,那麼在第一種情況,你就凈賺賺了一毛,對手凈賠了一毛,還是零和,第二種情況也一樣就不用說了吧。
『肆』 什麼是資產負債表外交易(off-balance sheet transaction)
也就是這些交易所產生的利潤或者風險不計入資產負債表裡,不能真實的反映這些交易的收益或者風險
也就是因為表外交易,可能導致巨大的虧損,但是投資人不知道,做出了錯誤的投資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