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用財務指標一般分類及計算
一、償債能力指標
(一)短期償債能力指標
1.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2.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
3.現金流動負債比率=年經營現金凈流量÷年末流動負債×100%
(二)長期償債能力指標
1.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
2.產權比率=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
二.營運能力指標
(一)人力資源營運能力指標
勞動效率=主營業務收入凈額或凈產值÷平均職工人數
(二)生產資料營運能力指標
1.流動資產周轉情況指標
(1)應收賬款周轉率(次)=主營業務收入凈額÷平均應收賬款余額
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平均應收賬款×360÷主營業務收入凈額
(2)存貨周轉率(次數)=主營業務成本÷平均存貨
存貨周轉天數=平均存貨×360÷主營業務成本
(3)流動資產周轉率(次數)=主營業務收入凈額÷平均流動資產總額
流動資產周轉期(天數)=平均流動資產總額×360÷主營業務收入凈額
2.固定資產周轉率=主營業務收入凈額÷固定資產平均凈值
3.總資產周轉率=主營業務收入凈額÷平均資產總額
三.盈利能力指標
(一)企業盈利能力的一般指標
1.主營業務利潤率=利潤÷主營業務收入凈額
2.成本費用利潤率=利潤÷成本費用
3.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平均凈資產×100%
4.資本保值增值率=扣除客觀因素後的年末所有者權益÷年初所百者權益×100%
(二)社會貢獻能力的指標
1.社會貢獻率=企業社會貢獻總額÷平均資產總額
2.社會積累率=上交國家財政總額÷企業社會貢獻總額
四.發展能力指標
1.銷售(營業)增長率=本年銷售(營業)增長額÷上年銷售(營業)收入總額×100%
2.資本積累率=本年所有者權益增長額÷年初所有者權益×100%
3.總資產增長率=本年總資產增長額÷年初資產總額×100%
4.固定資產成新率=平均固定資產凈值÷平均固定資產原值×100%
二、常用財務指標具體運用分析
1、變現能力比率
變現能力是企業產生現金的能力,它取決於可以在近期轉變為現金的流動資產的多少。
(1)流動比率
公式:流動比率=流動資產合計 / 流動負債合計
意義:體現企業的償還短期債務的能力。流動資產越多,短期債務越少,則流動比率越大,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越強。
分析提示:低於正常值,企業的短期償債風險較大。一般情況下,營業周期、流動資產中的應收賬款數額和存貨的周轉速度是影響流動比率的主要因素。
(2)速動比率
公式 :速動比率=(流動資產合計-存貨)/ 流動負債合計
保守速動比率=0.8(貨幣資金+短期投資+應收票據+應收賬款凈額)/ 流動負債
意義:比流動比率更能體現企業的償還短期債務的能力。因為流動資產中,尚包括變現速度較慢且可能已貶值的存貨,因此將流動資產扣除存貨再與流動負債對比,以衡量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
分析提示:低於1 的速動比率通常被認為是短期償債能力偏低。影響速動比率的可信性的重要因素是應收賬款的變現能力,賬面上的應收賬款不一定都能變現,也不一定非常可靠。
變現能力分析總提示:
(1)增加變現能力的因素:可以動用的銀行貸款指標;准備很快變現的長期資產;償債能力的聲譽。
(2)減弱變現能力的因素:未作記錄的或有負債;擔保責任引起的或有負債。
2、資產管理比率
(1)存貨周轉率
公式: 存貨周轉率=產品銷售成本 / [(期初存貨+期末存貨)/2]
意義:存貨的周轉率是存貨周轉速度的主要指標。提高存貨周轉率,縮短營業周期,可以提高企業的變現能力。
分析提示:存貨周轉速度反映存貨管理水平,存貨周轉率越高,存貨的佔用水平越低,流動性越強,存貨轉換為現金或應收賬款的速度越快。它不僅影響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也是整個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
(2)存貨周轉天數
公式: 存貨周轉天數=360/存貨周轉率
=[360*(期初存貨+期末存貨)/2]/ 產品銷售成本
意義:企業購入存貨、投入生產到銷售出去所需要的天數。提高存貨周轉率,縮短營業周期,可以提高企業的變現能力。
分析提示:存貨周轉速度反映存貨管理水平,存貨周轉速度越快,存貨的佔用水平越低,流動性越強,存貨轉換為現金或應收賬款的速度越快。它不僅影響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也是整個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
(3)應收賬款周轉率
定義:指定的分析期間內應收賬款轉為現金的平均次數。
公式:應收賬款周轉率=銷售收入/[(期初應收賬款+期末應收賬款)/2]
意義:應收賬款周轉率越高,說明其收回越快。反之,說明營運資金過多呆滯在應收賬款上,影響正常資金周轉及償債能力。
分析提示:應收賬款周轉率,要與企業的經營方式結合考慮。以下幾種情況使用該指標不能反映實際情況:第一,季節性經營的企業;第二,大量使用分期收款結算方式;第三,大量使用現金結算的銷售;第四,年末大量銷售或年末銷售大幅度下降。
(4)應收賬款周轉天數
定義:表示企業從取得應收賬款的權利到收回款項、轉換為現金所需要的時間。
公式:應收賬款周轉天數=360 / 應收賬款周轉率 =(期初應收賬款+期末應收賬款)/2] / 產品銷售收入
意義:應收賬款周轉率越高,說明其收回越快。反之,說明營運資金過多呆滯在應收賬款上,影響正常資金周轉及償債能力。
分析提示:應收賬款周轉率,要與企業的經營方式結合考慮。以下幾種情況使用該指標不能反映實際情況:第一,季節性經營的企業;第二,大量使用分期收款結算方式;第三,大量使用現金結算的銷售;第四,年末大量銷售或年末銷售大幅度下降。
(5)營業周期
公式:營業周期=存貨周轉天數+應收賬款周轉天數
={[(期初存貨+期末存貨)/2]* 360}/產品銷售成本+{[(期初應收賬款+期末應收賬款)/2]* 360}/產品銷售收入
意義:營業周期是從取得存貨開始到銷售存貨並收回現金為止的時間。一般情況下,營業周期短,說明資金周轉速度快;營業周期長,說明資金周轉速度慢。
分析提示:營業周期,一般應結合存貨周轉情況和應收賬款周轉情況一並分析。營業周期的長短,不僅體現企業的資產管理水平,還會影響企業的償債能力和盈利能力。
(6)流動資產周轉率
公式:流動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期初流動資產+期末流動資產)/2]
意義:流動資產周轉率反映流動資產的周轉速度,周轉速度越快,會相對節約流動資產,相當於擴大資產的投入,增強企業的盈利能力;而延緩周轉速度,需補充流動資產參加周轉,形成資產的浪費,降低企業的盈利能力。
分析提示: 流動資產周轉率要結合存貨、應收賬款一並進行分析,和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標結合在一起使用,可全面評價企業的盈利能力。
(7)總資產周轉率
公式:總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期初資產總額+期末資產總額)/2]
意義:該項指標反映總資產的周轉速度,周轉越快,說明銷售能力越強。企業可以採用薄利多銷的方法,加速資產周轉,帶來利潤絕對額的增加。
分析提示:總資產周轉指標用於衡量企業運用資產賺取利潤的能力。經常和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標一起使用,全面評價企業的盈利能力。
3、負債比率
負債比率是反映債務和資產、凈資產關系的比率。它反映企業償付到期長期債務的能力。
(1)資產負債比率
公式: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 / 資產總額)*100%
意義:反映債權人提供的資本佔全部資本的比例。該指標也被稱為舉債經營比率。
分析提示:負債比率越大,企業面臨的財務風險越大,獲取利潤的能力也越強。如果企業資金不足,依靠欠債維持,導致資產負債率特別高,償債風險就應該特別注意了。資產負債率在60%—70%,比較合理、穩健;達到85%及以上時,應視為發出預警信號,企業應提起足夠的注意。
(2)產權比率
公式:產權比率=(負債總額 /股東權益)*100%
意義:反映債權人與股東提供的資本的相對比例。反映企業的資本結構是否合理、穩定。同時也表明債權人投入資本受到股東權益的保障程度。
分析提示:一般說來,產權比率高是高風險、高報酬的財務結構,產權比率低,是低風險、低報酬的財務結構。從股東來說,在通貨膨脹時期,企業舉債,可以將損失和風險轉移給債權人;在經濟繁榮時期,舉債經營可以獲得額外的利潤;在經濟萎縮時期,少借債可以減少利息負擔和財務風險。
(3)有形凈值債務率
公式:有形凈值債務率=[負債總額/(股東權益-無形資產凈值)]*100%
意義:產權比率指標的延伸,更為謹慎、保守地反映在企業清算時債權人投入的資本受到股東權益的保障程度。不考慮無形資產包括商譽、商標、專利權以及非專利技術等的價值,它們不一定能用來還債,為謹慎起見,一律視為不能償債。
分析提示:從長期償債能力看,較低的比率說明企業有良好的償債能力,舉債規模正常。
(4)已獲利息倍數
公式:已獲利息倍數=息稅前利潤 / 利息費用
=(利潤總額+財務費用)/(財務費用中的利息支出+資本化利息)
通常也可用近似公式:
已獲利息倍數=(利潤總額+財務費用)/ 財務費用
意義:企業經營業務收益與利息費用的比率,用以衡量企業償付借款利息的能力,也叫利息保障倍數。只要已獲利息倍數足夠大,企業就有充足的能力償付利息。
分析提示:企業要有足夠大的息稅前利潤,才能保證負擔得起資本化利息。該指標越高,說明企業的債務利息壓力越小。
4、盈利能力比率
盈利能力就是企業賺取利潤的能力。不論是投資人還是債務人,都非常關心這個項目。在分析盈利能力時,應當排除證券買賣等非正常項目、已經或將要停止的營業項目、重大事故或法律更改等特別項目、會計政策和財務制度變更帶來的累積影響數等因素。
(1)銷售凈利率
公式:銷售凈利率=凈利潤 / 銷售收入*100%
意義:該指標反映每一元銷售收入帶來的凈利潤是多少。表示銷售收入的收益水平。
分析提示:企業在增加銷售收入的同時,必須要相應獲取更多的凈利潤才能使銷售凈利率保持不變或有所提高。銷售凈利率可以分解成為銷售毛利率、銷售稅金率、銷售成本率、銷售期間費用率等指標進行分析。
(2)銷售毛利率
公式:銷售毛利率=[(銷售收入-銷售成本)/ 銷售收入]*100%
意義:表示每一元銷售收入扣除銷售成本後,有多少錢可以用於各項期間費用和形成盈利。
分析提示:銷售毛利率是企業是銷售凈利率的最初基礎,沒有足夠大的銷售毛利率便不能形成盈利。企業可以按期分析銷售毛利率,據以對企業銷售收入、銷售成本的發生及配比情況作出判斷。
(3)資產凈利率(總資產報酬率)
公式:資產凈利率=凈利潤/ [(期初資產總額+期末資產總額)/2]*100%
意義:把企業一定期間的凈利潤與企業的資產相比較,表明企業資產的綜合利用效果。指標越高,表明資產的利用效率越高,說明企業在增加收入和節約資金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否則相反。
分析提示:資產凈利率是一個綜合指標。凈利的多少與企業的資產的多少、資產的結構、經營管理水平有著密切的關系。影響資產凈利率高低的原因有:產品的價格、單位產品成本的高低、產品的產量和銷售的數量、資金佔用量的大小。可以結合杜邦財務分析體系來分析經營中存在的問題。
(4)凈資產收益率(權益報酬率)
公式: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 [(期初所有者權益合計+期末所有者權益合計)/2]*100%
意義:凈資產收益率反映公司所有者權益的投資報酬率,也叫凈值報酬率或權益報酬率,具有很強的綜合性。是最重要的財務比率。
分析提示:杜邦分析體系可以將這一指標分解成相聯系的多種因素,進一步剖析影響所有者權益報酬的各個方面。如資產周轉率、銷售利潤率、權益乘數。另外,在使用該指標時,還應結合對「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 、「 待攤費用」進行分析。
5、現金流量分析
現金流量表的主要作用是:第一,提供本企業現金流量的實際情況;第二,有助於評價本期收益質量,第三,有助於評價企業的財務彈性,第四,有助於評價企業的流動性;第五,用於預測企業未來的現金流量。
5.1流動性分析
流動性分析是將資產迅速轉變為現金的能力。
(1)現金到期債務比
公式:現金到期債務比=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 / 本期到期的債務
本期到期債務=一年內到期的長期負債+應付票據
意義:以經營活動的現金凈流量與本期到期的債務比較,可以體現企業的償還到期債務的能力。
分析提示:企業能夠用來償還債務的除借新債還舊債外,一般應當是經營活動的現金流入才能還債。
(2)現金流動負債比
公式:現金流動負債比=年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 / 期末流動負債
意義:反映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對流動負債的保障程度。
分析提示:企業能夠用來償還債務的除借新債還舊債外,一般應當是經營活動的現金流入才能還債。
(3)現金債務總額比
公式:現金流動負債比=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 期末負債總額
意義:企業能夠用來償還債務的除借新債還舊債外,一般應當是經營活動的現金流入才能還債。
分析提示:計算結果要與過去比較,與同業比較才能確定高與低。這個比率越高,企業承擔債務的能力越強。這個比率同時也體現企業的最大付息能力。
5.2獲取現金的能力
(1) 銷售現金比率
公式:銷售現金比率=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 / 銷售額
意義:反映每元銷售得到的凈現金流入量,其值越大越好。
分析提示:計算結果要與過去比,與同業比才能確定高與低。這個比率越高,企業的收入質量越好,資金利用效果越好。
(2)每股營業現金流量
公式:每股營業現金流量=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 / 普通股股數
普通股股數由企業根據實際股數填列。
企業設置的標准值: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意義:反映每股經營所得到的凈現金,其值越大越好。
分析提示:該指標反映企業最大分派現金股利的能力。超過此限,就要借款分紅。
(3)全部資產現金回收率
公式:全部資產現金回收率=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 / 期末資產總額
意義:說明企業資產產生現金的能力,其值越大越好。
分析提示:把上述指標求倒數,則可以分析,全部資產用經營活動現金回收,需要的期間長短。因此,這個指標體現了企業資產回收的含義。回收期越短,說明資產獲現能力越強。
5.3財務彈性分析
(1)現金滿足投資比率
公式:現金滿足投資比率=近五年累計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 / 同期內的資本支出、存貨增加、現金股利之和。
取數方法:近五年累計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應指前五年的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之和;同期內的資本支出、存貨增加、現金股利之和也從現金流量表相關欄目取數,均取近五年的平均數;
資本支出,從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所支付的現金項目中取數;
存貨增加,從現金流量表附表中取數。取存貨的減少欄的相反數即存貨的增加;現金股利,從現金流量表的主表中,分配利潤或股利所支付的現金項目取數。如果實行新的企業會計制度,該項目為分配股利、利潤或償付利息所支付的現金,則取數方式為:主表分配股利、利潤或償付利息所支付的現金項目減去附表中財務費用。
意義:說明企業經營產生的現金滿足資本支出、存貨增加和發放現金股利的能力,其值越大越好。比率越大,資金自給率越高。
分析提示:達到1,說明企業以用經營獲取的現金滿足企業擴充所需資金;若小於1,則說明企業部分資金要靠外部融資來補充。
(2)現金股利保障倍數
公式:現金股利保障倍數=每股營業現金流量 / 每股現金股利
=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 / 現金股利
意義:該比率越大,說明支付現金股利的能力越強,其值越大越好。
分析提示:分析結果可以與同業比較,與企業過去比較。
(3)營運指數
公式:營運指數=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 / 經營應得現金
其中:經營所得現金=經營活動凈收益+ 非付現費用
=凈利潤 - 投資收益 - 營業外收入 + 營業外支出 + 本期提取的折舊+無形資產攤銷 + 待攤費用攤銷 + 遞 延資產攤銷
意義:分析會計收益和現金凈流量的比例關系,評價收益質量。
分析提示:接近1,說明企業可以用經營獲取的現金與其應獲現金相當,收益質量高;若小於1,則說明企業的收益質量不夠好。
三、主要經營業績考核評議指標
1、考核評價基本指標:
⑴、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平均凈資產×100%
⑵、總資產報酬率=(利潤總額+利息支出)÷平均資產總額×100%
⑶、總資產周轉率=營業收入凈額÷平均資產總額
⑷、、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
⑸、銷售收入增長率=本期銷售收入增長額÷上期銷售收入總額×100%
⑹、資本積累率=本年所有者權益增長額÷年初所有者權益總額×100%
2、考核評價修正指標:
⑴、資本保值增值率=扣除客觀因素後的年末所有者權益÷年初所有者權益×100%
⑵、銷售利潤率=銷售利潤額÷銷售收入凈額×100%
⑶、成本費用率=利潤總額÷成本費用總額×100%
⑷、存貨周轉率=銷售成本÷平均存貨
⑸、應收賬款周轉率=銷售收入凈額÷平均應收賬款余額
⑹、不良資產比率=年末不良資產÷年末資產總額×100%
⑺、資產損失率=待處理資產凈損失÷資產總額×100%
⑻、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100%
⑼、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100%
⑽、現金流動比率=年經營性現金凈流入÷流動負債×100%
⑾、固定資產成新率=固定資產凈額÷固定資產原值×100%
⑿、經營虧損掛賬率=經營虧損掛賬額÷年末所有者權益×100%
⒀、總資產增長率=總資產增長額÷年初總資產×100%
3、評價內容:
⑴、財務效益狀況:
A、基本指標:凈資產收益率、總資產報酬率。
B、修正指標:資本保值增值率、銷售(營業)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
⑵、資產營運狀況:
A、基本指標:總資產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
B、修正指標:存貨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不良資產比率、資產損失率。
⑶、償債能力狀況:
A、基本指標:資產負債率、已獲利息倍數。
B、修正指標: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現金流動比率、
⑷、發展能力狀況:
A、基本指標:銷售(營業)增長率、資本積累率。
B、修正比率:總資產增長率、固定資產成新率。
4、其他非財務指標評議事項:
⑴、領導班子基本素質:
⑵、產品市場佔有能力(服務滿意度):
⑶、基礎管理比較水平:
⑷、在崗員工素質狀況:
⑸、技術裝備更新水平(服務硬環境):
⑹、行業或區域影響力:
⑺、企業經營發展策略:
⑻、長期發展能力預測:
5、 企業效績評價得分總表
根據企業效績評價得分總表所得分數與標准值(行業、規模)相比較,來分析其優劣。
各項評價指標的得分=各項指標的權重×(指標的實際值÷標准值)
綜合分數=∑各項評價指標的得分 (綜合分數應大於100)
註:根據基本指標和權數計算出基本分數、根據修正指標和修正系數計算出修正後分數、根據其他非財務指標評議事項計算出評議分數,最後計算出綜合分數,與行業標准值相比較,可知該企業優劣狀況。
⑵ 償債能力指標的主要指標
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的衡量指標主要有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和現金流動負債比率三項。
流動比率,是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率,它表明企業每一元流動負債有多少流動資產作為償還保證,反映企業用可在短期內轉變為現金的流動資產償還到期流動負債的能力。其計算公式為:
一般情況下,資產負債率越小,說明企業長期償債能力越強。保守的觀點認為資產負債率不應高於50%,而國際上通常認為資產負債率等於60%時較為適當。從債權人來說,該指標越小越好,這樣企業償債越有保證。從企業所有者來說,該指標過小表明企業對財務杠桿利用不夠。企業的經營決策者應當將償債能力指標與獲利能力指標結合起來分析。
產權比率也稱資本負債率,是指企業負債總額與所有者權益總額的比率,反映企業所有者權益對債權人權益的保障程度。其計算公式為:產權比率=(負債總額÷股東權益)×100%
公式中的「股東權益」,也就是所有者權益。
一般情況下,產權比率越低,說明企業長期償債能力越強。產權比率與資產負債率對評價償債能力的作用基本相同,兩者的主要區別是:資產負債率側重於分析債務償付安全性的物質保障程度;產權比率則側重於揭示財務結構的穩健程度以及自有資金對償債風險的承受能力。
或有負債比率,是指企業或有負債總額對所有者權益總額的比率,反映企業所有者權益應對可能發生的或有負債的保障程度。其計算公式如下:
或有負債總額=已貼現商業承兌匯票金額+對外擔保金額+未決訴訟、未決仲裁金額(除貼現與擔保引起的訴訟或仲裁)+其他或有負債金額
已獲利息倍數,是指企業一定時期息稅前利潤與利息支出的比率,反映了獲利能力對債務償付的保障程度。其中,息稅前利潤總額指利潤總額與利息支出的合計數,利息支出指實際支出的借款利息、債券利息等。其計算公式為:已獲利息倍數=稅息前利潤/利息費用=(利潤總額+利息費用)÷利息費用
計算公式中的「利潤總額」,包括稅後利潤和所得稅;「利息費用」是支付給債權人的全部利息,包括財務費用中的利息,也包括計入固定資產成本的資本化利息。
其中:
息稅前利潤總額=利潤總額+利息支出
一般情況下,已獲利息倍數越高,說明企業長期償債能力越強。國際上通常認為,該指標為3時較為適當,從長期來看至少應大於L
帶息負債比率,是指企業某一時點的帶息負債總額與負債總額的比率,反映企業負債中帶息負債的比重,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企業未來的償債(尤其是償還利息)壓力。其計算公式如下:帶息負債比率=帶息負債總額/負債總額*100%
帶息負債總額=短期借款+一年內到期的長期負債+長期借款+應付債券+應付利息
⑶ 償債能力指標的主要指標
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的衡量指標主要有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和現金流動負債比率三項。 流動比率,是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率,它表明企業每一元流動負債有多少流動資產作為償還保證,反映企業用可在短期內轉變為現金的流動資產償還到期流動負債的能力。其計算公式為:
一般情況下,資產負債率越小,說明企業長期償債能力越強。保守的觀點認為資產負債率不應高於50%,而國際上通常認為資產負債率等於60%時較為適當。從債權人來說,該指標越小越好,這樣企業償債越有保證。從企業所有者來說,該指標過小表明企業對財務杠桿利用不夠。企業的經營決策者應當將償債能力指標與獲利能力指標結合起來分析。 產權比率也稱資本負債率,是指企業負債總額與所有者權益總額的比率,反映企業所有者權益對債權人權益的保障程度。其計算公式為:產權比率=(負債總額÷股東權益)×100%
公式中的「股東權益」,也就是所有者權益。
一般情況下,產權比率越低,說明企業長期償債能力越強。產權比率與資產負債率對評價償債能力的作用基本相同,兩者的主要區別是:資產負債率側重於分析債務償付安全性的物質保障程度;產權比率則側重於揭示財務結構的穩健程度以及自有資金對償債風險的承受能力。 或有負債比率,是指企業或有負債總額對所有者權益總額的比率,反映企業所有者權益應對可能發生的或有負債的保障程度。其計算公式如下:
或有負債總額=已貼現商業承兌匯票金額+對外擔保金額+未決訴訟、未決仲裁金額(除貼現與擔保引起的訴訟或仲裁)+其他或有負債金額 已獲利息倍數,是指企業一定時期息稅前利潤與利息支出的比率,反映了獲利能力對債務償付的保障程度。其中,息稅前利潤總額指利潤總額與利息支出的合計數,利息支出指實際支出的借款利息、債券利息等。其計算公式為:已獲利息倍數=稅息前利潤/利息費用=(利潤總額+利息費用)÷利息費用
計算公式中的「利潤總額」,包括稅後利潤和所得稅;「利息費用」是支付給債權人的全部利息,包括財務費用中的利息,也包括計入固定資產成本的資本化利息。
其中:
息稅前利潤總額=利潤總額+利息支出
一般情況下,已獲利息倍數越高,說明企業長期償債能力越強。國際上通常認為,該指標為3時較為適當,從長期來看至少應大於L 帶息負債比率,是指企業某一時點的帶息負債總額與負債總額的比率,反映企業負債中帶息負債的比重,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企業未來的償債(尤其是償還利息)壓力。其計算公式如下:帶息負債比率=帶息負債總額/負債總額*100%
帶息負債總額=短期借款+一年內到期的長期負債+長期借款+應付債券+應付利息
⑷ 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的四個指標
凈營運資本、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現金比率、
1、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100%。一般情況下,流動比率越高,反映企業短期償債能力越強,債權人的權益越有保證。國際上通常認為流動比率為200%比較合適。
2、速動比率:速動比率是反映變現性的可靠的現金、應收賬款、有價證券等速動資產與流動負債對比關系的比率。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100%=〔(貨幣資金+短期投資+應收賬款+應收票據)/流動負債〕*100%=〔(流動資產-存貨-預付賬款-待攤費用)/流動負債〕*100%
一般情況下,速動比率越高,表明企業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越強。國際上通常認為流動比率為100%時比較恰當。
3、速動比率:所謂速動資產,是指流動資產減去變現能力較差且不穩定的存貨、預付賬款、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資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失和其他流動資產等之後的余額。
由於該指標剔除了存貨等變現能力較差且不穩定的資產,因此,比流動比率能夠更加准確可靠地評價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
4、現金流動負債比率:該指標是從現金流量角度反應企業當期償付短期負債的能力。現金流動負債比率=年經營現金凈流量/年末流動負債×100%。該指標越大,表明企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越多,越能保障企業按期償還到期債務,但也不是越大越好,該指標過大則表明企業流動資金利用不充分,獲利能力不強。
(4)償債能力指標計算公式擴展閱讀:
分析企業短期償債能力,通常可運用一系列反映短期償債能力的指標來進行。從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的含義及影響因素可知,短期償債能力主要可通過企業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的對比得出。因此,對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的指標分析,主要可採用流動負債和流動資產對比的指標,包括營運資金、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現金比率和企業支付能力系數等。
⑸ 財務管理 中償債能力指標怎麼算
財務管理中,償債指標及計算方法如下:
(一)短期償債能力指標
短期償債能力指企業流動資產對流動負債及時足額償還的保證程度,是衡量企業當期的財務能力,特別是流動資產變現能力的重要標志。
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的衡量指標主要有兩項: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
1、 流動比率
是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率,它表明企業每一元流動負債有多少流動資產作為償還保證,反映企業用可在短期內轉變為現金的流動資產長黃到期流動負債的能力。其計算公式為: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X100%
一般情況下,流動比率越高,說明企業短期償債能力越強,償債人的權益越有保證。國際上通常認為,流動比率的下限為100%;而流動比率等於200%時較為適當,它表明企業財務狀況穩定可靠,除了滿足日常生產經營的流動資金需要外,還有足夠的財力償付到期短期債務。如果比例過低,則表明企業可能捉襟見肘,難以如期償還債務。但是,流動比率也不可以過高,過高則說明企業流動資產佔用較多,會影響資金的使用效率,主要是企業對待風險與收益的態度予以確定。
2、速動比率
是企業速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率。所謂速動資產,是指流動資產減去變現能力較差且不穩定的存貨、預付賬款、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資產和其他流動資產等之後的余額。由於剔除了存貨等變現能力較弱且不穩定的資產,因此,速動比率較之流動比率能夠更加准確、可靠的評價企業資產的流動性及其償還短期負債的能力。其計算公式為:
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x100%
其中:速動資產=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應收賬款+應收票據
=流動資產-存貨-預付賬款-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資產-其他流動資產
注;報表中如有應收利息、應收股利和其他應收款項目,可視情況歸入速動資產項目。
一般情況下,速動比率越高,說明企業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越強。國際上通常人通常認為,速動比率等於100%時較為適當。如果速動比率小於100%,必然是企業面臨很大的償債風險。如果速動比率大於100%時,盡管企業償還的安全性很高,但卻會因企業現金及應收賬款佔用過多而大大增加企業的機會成本。
(二)長期償債能力指標
長期償債能力是指企業償還長期負債的能力。企業長期償債能力的衡量指標主要有兩項:資產負債率和產權比率。
1、資產負債率
資產負債率又稱負債比率,指企業負債總額對資產總額的比率,它表明在企業資產總額中,債權人提供資金所佔的比重,以及企業資產對債權人權益的保障程度。其計算公式為:
資產負債率(又稱負債比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x100%
一般情況下,資產負債率越低,說明企業長期償債能力越強。但是,也並非說該指標對誰都是越小越好。從債權人來說,該指標越小越好,這樣的企業償債越有保證。從企業所有者來說,如果該指標較大,說明利用較少的自有資本投資形成較多的生產經營用資產,不僅擴大了生產經營規模,而且在經營狀況良好的情況下,還可以利用財務杠桿的原理,得到較多的投資利潤,如果該指標過小則表明企業對財務杠桿利用不夠。但資產負債率過大,則表明企業的負債負擔重,企業資金實力不強,不僅對債權人不利,而且企業有頻臨倒閉的危險。此外,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與獲利能力密切相關,因此企業的經營決策者應當將償債能力指標(風險)與獲利能力指標(收益)結合起來分析,予以平衡考慮。保守的觀點認為資產負債率不應高於50%,而國際上通常認為資產負債率等於60%時較為適當。
2、產權比率
產權比率是指企業負債總額與所有者權益總額的比率,是企業財務報告結構穩健與否的重要標志,也稱資本負債率。它反映企業所有者權益對債權人權益的保障程度。其計算公式為:
產權比率(又稱資本負債率)=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總額x100%
一般情況下,產權比率越低,說明企業長期償債能力越強,債權人權益的保障程度越高、承擔的風險越小,但企業不能充分發揮負債的財務杠桿效應。所以,企業在評價產權比率適度與否時,應從獲利能力與增強償債能力兩個方面綜合進行,即在保障債務償還安全的前提下,應盡可能提高產權比率。
⑹ 償債能力比率怎麼計算
以財務指標反映償債能力的比率:短期償債能力:
短期償債能力是指企業償還短期債務的能力。短期償債能力不足,不僅會影響企業的資信,增加今後籌集資金的成本與難度,還可能使企業陷入財務危機,甚至破產。一般來說,企業應該以流動資產償還流動負債,而不應靠變賣長期資產,所以用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數量關系來衡量短期償債能力。 流動比率 = 流動資產 / 流動負債 速動比率 = (流動資產-存貨-待攤費用)/ 流動負債現金比率 = (現金+有價證券)/ 流動負債 流動資產既可以用於償還流動負債,也可以用於支付日常經營所需要的資金。所以,流動比率高一般表明企業短期償債能力較強,但如果過高,則會影響企業資金的使用效率和獲利能力。究竟多少合適沒有定律,因為不同行業的企業具有不同的經營特點,這使得其流動性也各不相同;另外,這還與流動資產中現金、應收帳款和存貨等項目各自所佔的比例有關,因為它們的變現能力不同。為此,可以用速動比率(剔除了存貨和待攤費用)和現金比率(剔除了存貨、應收款、預付帳款和待攤費用)輔助進行分析。一般認為流動比率為2,速動比率為1比較安全,過高有效率低之嫌,過低則有管理不善的可能。但是由於企業所處行業和經營特點的不同,應結合實際情況具體分析。
長期償債能力:
長期償債能力是指企業償還長期利息與本金的能力。一般來說,企業借長期負債主要是用於長期投資,因而最好是用投資產生的收益償還利息與本金。通常以負債比率和利息收入倍數兩項指標衡量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
負債比率 =負債總額 / 資產總額
利息收入倍數=經營凈利潤/利息費用=(凈利潤+所得稅+利息費用)/利息費用
負債比率又稱財務杠桿,由於所有者權益不需償還,所以財務杠桿越高,債權人所受的保障就越低。但這並不是說財務杠桿越低越好,因為一定的負債表明企業的管理者能夠有效地運用股東的資金,幫助股東用較少的資金進行較大規模的經營,所以財務杠桿過低說明企業沒有很好地利用其資金。一般來說,象ABC公司這樣的財務杠桿水平比較合適。
利息收入倍數考察企業的營業利潤是否足以支付當年的利息費用,它從企業經營活動的獲利能力方面分析其長期償債能力。一般來說,這個比率越大,長期償債能力越強。
⑺ 企業償債能力的指標有哪些
1、反映短期償債能力的指標有:
(1)營運資本,即流動資產超過流動負債的部分。
(2)流動比率,即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之比。
(3)速動比率,即變現能力較強的速動資產與流動負債之比。
(4)現金比率,即現金和可上市證券之和與流動負債之比。
2、反映長期償債能力的指標:
(1)資產負債率: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一般情況下,資產負債率越小,表明企業長期償債能力越強。如果該指標過小則表明企業對財務杠桿利用不夠。國際上認為資產負債率為60%合適。
(2)產權比率(所有者權益負債率):產權比率=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總額×100%。
(3)已獲利息倍數(利息保障倍數):反映獲利能力對債務償付的保證程度。其中:息稅前利潤總額=利潤總額+利息支出=凈利潤+所得稅+利息支出。
(7)償債能力指標計算公式擴展閱讀:
最關心企業償債能力是企業的債權人(預付款者)貸款債權人最關心的是債權的安全,包括貸款到期的收回和利息的償付。因此,他們需要了解企業的獲利能力和現金流量,以及有無其他需要到期償還的貸款。
商業債權人最關心的是企業准時償還貸款的能力,因此,他們需要了解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包括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現金比率。按我國現行法律的規定,在民間借貸關系中,將錢借給他人的人,稱為債權人;相對而言從別人手中借錢,欠別人錢的人稱為債務人。
⑻ 如何確定各種償債能力指標的計算方法和含義
償債能力(debt-paying ability)是指企業用其資產償還長期債務與短期債務的能力。企業有無支付現金的能力和償還債務能力,是企業能否健康生存和發展的關鍵。企業償債能力是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能力的重要標志。償債能力是企業償還到期債務的承受能力或保證程度,包括償還短期債務和長期債務的能力。企業償債能力,靜態的講,就是用企業資產清償企業債務的能力;動態的講,就是用企業資產和經營過程創造的收益償還債務的能力。企業有無現金支付能力和償債能力是企業能否健康發展的關鍵。
流動比率:
流動比率,表示每1元流動負債有多少流動資產作為償還的保證。它反映公司流動資產對流動負債的保障程度。
公式:流動比率=流動資產合計÷流動負債合計
一般情況下,該指標越大,表明公司短期償債能力強。通常,該指標在200%左右較好。98年,滬深兩市該指標平均值為200.20%。在運用該指標分析公司短期償債能力時,還應結合存貨的規模大小,周轉速度、變現能力和變現價值等指標進行綜合分析。如果某一公司雖然流動比率很高,但其存貨規模大,周轉速度慢,有可能造成存貨變現能力弱,變現價值低,那麼,該公司的實際短期償債能力就要比指標反映的弱。
速動比率:
速動比率表示每1元流動負債有多少速動資產作為償還的保證,進一步反映流動負債的保障程度。
公式:速動比率=(流動資產合計-存貨凈額)÷流動負債合計
一般情況下,該指標越大,表明公司短期償債能力越強,通常該指標在100%左右較好。98年滬深兩市該指標平均值為153.54%。
在運用該指標分析公司短期償債能力時,應結合應收帳款的規模、周轉速度和其他應收款的規模,以及它們的變現能力進行綜合分析。如果某公司速動比率雖然很高,但應收帳款周轉速度慢,且它與其他應收款的規模大,變現能力差,那麼該公司較為真實的短期償債能力要比該指標反映的差。
由於預付帳款、待攤費用、其他流動資產等指標的變現能力差或無法變現,所以,如果這些指標規模過大,那麼在運用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分析公司短期償債能力時,還應扣除這些項目的影響。
現金比率:
現金比率,表示每1元流動負債有多少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作為償還的保證,反映公司可用現金及變現方式清償流動負債的能力。
公式:現金比率=(貨幣資金+短期投資)÷流動負債合計
該指標能真實地反映公司實際的短期償債能力,該指標值越大,反映公司的短期償債能力越強。98年滬深兩市該指標平均值為56.47%。
資本周轉率:
資本周轉率,表示可變現的流動資產與長期負債的比例,反映公司清償長期債務的能力。
公式:資本周轉率=(貨幣資金+短期投資+應收票據)÷長期負債合計
一般情況下,該指標值越大,表明公司近期的長期償債能力越強,債權的安全性越好。由於長期負債的償還期限長,所以,在運用該指標分析公司的長期償債能力時,還應充分考慮公司未來的現金流入量,經營獲利能力和盈利規模的大小。如果公司的資本周轉率很高,但未來的發展前景不樂觀,即未來可能的現金流入量少,經營獲利能力弱,且盈利規模小,那麼,公司實際的長期償債能力將變弱。
清算價值比率:
清算價值比率,表示企業有形資產與負債的比例,反映公司清償全部債務的能力。
公式:清算價值比率=(資產總計-無形及遞延資產合計)÷負債合計
一般情況下,該指標值越大,表明公司的綜合償債能力越強。98年滬深兩市該指標平均值為309.76%%。由於有形資產的變現能力和變現價值受外部環境的影響較大且很難確定,所以運用該指標分析公司的綜合償債能力時,還需充分考慮有形資產的質量及市場需求情況。如果公司有形資產的變現能力差,變現價值低,那麼公司的綜合償債能力就會受到影響。
利息支付倍數:
利息支付倍數,表示息稅前收益對利息費用的倍數,反映公司負債經營的財務風險程度。
公式:利息支付倍數=(利潤總額+財務費用)÷財務費用
一般情況下,該指標值越大,表明公司償付借款利息的能力越強,負債經營的財務風險就小。98年滬深兩市該指標平均值為36.57%。由於財務費用包括利息收支、匯兌損益、手續費等項目,且還存在資本化利息,所以在運用該指標分析利息償付能力時,最好將財務費用調整為真實的利息凈支出,這樣反映公司的償付利息能力最准確。
⑼ 財務管理 中償債能力指標怎麼算
償債能力指標抄
(一)襲短期償債能力指標
1.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2.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
3.現金流動負債比率=年經營現金凈流量÷年末流動負債×100%
(二)長期償債能力指標
1.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
2.產權比率=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