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黃金交易市場,投資者如果不遵循一定的法則,勢必在這個市場難以立足,黃金交易市場有哪些法則?
1、見勢不對,反戈一擊
有時跟市買賣,但入市時已經接近尾聲。例如,在多頭市場上買入後,市價卻牛皮不展。不多久,市價回檔急跌。這是不要驚慌,不要以為市場在針對你,與你過不去。最好反思一下,立即斬倉,反戈一擊。
2、小心大跌後的反彈和急升後的調整
在黃金市場上,價格的急升或急跌都不會是一條直線的上升或一條直線地下降,升得過急總要調整,跌得過猛也要反彈。當然,調整或反彈的幅度比較復雜,並非容易掌握。但是在黃金市場上,一天急升5%,寧可靠邊觀察,也不宜冒然跟市,以免跌入陷阱。
3、逆境時,最好「休息一會」
作為投資者,整天注視著熒光屏上的報價,精神處於極度緊張狀態。如果有盈利,當然有一點滿足感。一旦虧損,甚至連連失誤,就會頭腦發脹,失去清醒和冷靜。這時,休息一會是最佳選擇。
4、要學會「順勢而為」
黃金買賣不同於股票買賣。人們在買賣黃金時,常常片面著眼於價格而忽視金價的上升和下跌趨勢。當金價上升時,價格越來越貴,越貴越不敢買;在價格下跌時,價格越來越低,越低越覺得價格便宜。因此在實際交易時常常忘了「順勢而為」的格言,成為逆勢而為的錯誤交易者。
Ⅱ 主要黃金交易市場在哪裡
1、倫敦金市:倫敦貴金屬市場協會
倫敦是世界四大金市之首,歷史達300年之久,是現時世界上最大的現貨黃金市場。最大的特點是沒有一個固定之交易所。由於倫敦金市沒有固定之交易場所,亦即隨時隨地均可交易。投資者需要注意的是[本地倫敦金]是指世界各地沒有固定交易場所或交易時間的黃金交易,並非要到倫敦進行買賣或交收。相對於美國之期金,這種形式被稱為「現貨黃金」。
在倫敦,倫敦金市主要是由五大金商及有資格向他們購買黃金的公司或商店,還有各個加工製造商等銷售網路組成。五大金商相互買賣,其它小金商則依附大金商買賣。交易時,由金商根據各自的買盤和賣盤,報出買價和賣價。最通行的買賣倫敦金方式是客戶無須交收實金,持有黃金現貨後到期只需按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和按價格升跌的幅度在平倉時獲得盈利或支付虧損。
在夏季,倫敦黃金的開市時間為北京時間下午3:30至子夜12:00收市,冬季為下午4:00至翌日凌晨1:00。
2、紐約金市:紐約商品交易所
美國的黃金市場是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目前是全球最大的黃金期貨交易中心。紐約交易所最大的特點在於以期貨形式作買賣,他們提供的價格對現貨市場的金價有很大影響。在紐約,期金交易並沒有實質的黃金市場,金市歸附在紐約期貨交易所之內,而黃金只是期貨交易所內其中一種商品。
紐約黃金市場的成交月分均以雙數之月分;一般而言,較遠期月分之金價水位較高,同時成交亦較少。目前,在紐約商品交易所交易的黃金產品包括:黃金期貨、迷你期貨,黃金基金和黃金期權。由於紐約期金市場由大型的對沖基金及機構為主,龐大的交易量吸引各方的投資者加入,做成紐約黃金市場具有極高的市場流動性。
在夏季,紐約期金的開市時間為北京時間晚上8:20至翌日凌晨2:30收市,冬季為晚上9:20至翌日凌晨 3:30。
3、蘇黎世金市:瑞士銀行
蘇黎世黃金市場在國際黃金市場的地位僅次於倫敦。二次大戰後發展起來的蘇黎世金市,憑著中立國家的背景及特殊銀行體系的原因,成為了世界上新增黃金的最大中繼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私人黃金的存儲中心。蘇黎世金市因而成為四大金市之一。
蘇黎世金市沒有正式組織結構,由瑞士三大銀行:瑞士銀行、瑞士信貸銀行和瑞士聯合銀行負責清算結賬。蘇黎世黃金總庫就是建立在上述三大銀行的非正式協商基礎上,不受政府管轄。三大銀行除了是現貨黃金的交易市場,同時銀行亦會參與黃金的投資性買賣活動。蘇黎世黃金市場在每個交易日任一特定時間,根據共需狀況定立當日交易金價,這個價格就是蘇黎世的黃金官價。全日金價在此基礎上波動,不受漲停跌版限制。
4、香港金市:香港金銀業貿易場
香港金市被國際評為第三大黃金市場,目前已超過一百年歷史,同時是黃金買賣種類最多元化的黃金市場,亦是全球唯一在周六開市的金市。倫敦五大金商、瑞士三大銀行看中了香港的優勢,紛紛來港設立分公司,形成新一代的最優秀的倫敦金市場。在香港,不論實金還是倫敦金交易,金銀貿易場都是最具有認受性及權威性的市場機構。
作為四大金市之一,亞洲區最主要的黃金市場,香港市場每日報價均被其它交易市場密切關注。在國際社會,香港黃金市場正好填補了紐約及芝加哥市場收市及倫敦市場開市前的空擋,成為國際黃金市場不可分離的一環。香港除了推行自由外匯政策外,更具備完善的財務及通信服務,是中外經貿交流的最好橋梁。對國內投資者而言,香港是投資黃金的不二之選。
在2011年12月5日,金銀業貿易場更新交易時間為:
公開叫價產品交易時間:上午9時-中午12時;下午2時-下午5時;
電子交易產品交易時段:上午8時正至翌日凌晨3時30分(包括周六凌晨)。
Ⅲ 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黃金交易市場是哪個
在全世界中,黃金市場主要分布在歐、亞、北美三個區域,由於這三大交易市場處於不回同的地理位答置,因此它們的交易時間也是不同的。倫敦黃金市場和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是最具國際影響力的黃金市場,此黃金交易市場的交易量世界上最大的,並且其交易也是最為活躍的,因此倫敦金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黃金交易市場。其次,次於倫敦交易市場的則是紐約商品交易市場,此地區的黃金交易堪稱為世界的中心,並且它的黃金交易往往可以主導全球金價的走向。因此,投資者一定要密切關注其黃金交易的變化。其交易時間為北京時間20:50至次日3:35。
Ⅳ 我國黃金交易市場都有哪些
上海黃金交易所是經國務院批准,由中國人民銀行組建,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登記注冊的,中國唯一合法從事黃金交易的國家級市場。
還有一些其它黃金交易市場只被當地政府承認,國家還沒有認可它的合法性。
黃金投資有:
1、實物金條 風險等級較低
2、實物金幣 有較大的增值潛力,風險較低
3、紙黃金 較為穩健
4、黃金管理賬戶 風險較大
5、黃金憑證 風險等級較低
6、黃金期貨 風險較大
7、黃金期權 風險居中
8、黃金現貨 風險居中
9、黃金股票 風險等級較低
10、黃金基金 風險較小
Ⅳ 我國的黃金交易市場包括哪些
1、香港市場
香港黃金市場已有90多年的歷史,其形成以香港金銀貿易場的成立為標志。1974年,香港政府撤消了對黃金進出口的管制,此後香港金市發展極快。由於香港黃金市場在時差上剛好填補了紐約、芝加哥市場收市和倫敦開市前的空擋,可以連貫亞、歐、美時間形成完整的世界黃金市場。
其優越的地理條件引起了歐洲金商的注意,倫敦五大金商、瑞士三大銀行等紛紛進港設立分公司。他們將在倫敦交收的黃金買賣活動帶到香港,逐漸形成了一個無形的當地「倫敦黃金市場」,促使香港成為世界主要的黃金市場之一。
2、上海市場
上海黃金交易所從2002年10月30日起開始正式運行。它是經國務院批准,由中國人民銀行組建,履行《黃金交易所管理辦法》規定職能,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和誠實信用的原則組織黃金交易,不以營利為目的,實行自律性管理的法人。
(5)黃金的市場交易擴展閱讀:
黃金市場具有以下兩點職能:
1、黃金市場的保值增值功能
因為黃金具有很好的保值、增值功能,這樣黃金就可以作為一種規避風險的工具,這和貯藏貨幣的功能有些類似。黃金市場的發展使得廣大投資者增加了一種投資渠道,從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分散了投資風險。
2、黃金市場的貨幣政策功能
黃金市場為中央銀行提供了一個新的貨幣政策操作的工具,也就是說,央行可以通過在黃金市場上買賣黃金來調節國際儲備構成以及數量,從而控制貨幣供給。雖然黃金市場的這個作用是有限的,但是由於其對利率和匯率的敏感性不同於其它手段,從而可以作為貨幣政策操作的一種對沖工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黃金市場
Ⅵ 國內主要的黃金交易市場有哪些
個人對香港金銀業貿易場比較熟悉,其100號行員富格林也相當不錯。
Ⅶ 國際黃金市場是怎樣劃分的
按照不同的分類標准可將黃金市場劃分為不同的類型。 一、按照黃金市場國際影晌和規模可分為主導性市場和區域性市場 主導性黃金市場的交易范圍和參與者涉及全球,交易最比較集中,市場確定的價格水平和交易最對其他市場具有深遠的影響力。區域性市場的交易只涉及某一地區或某一國家,對其他國際黃金市場的影響不大,主要滿足本國本地區黃金交易的需求。如東京、巴黎、法蘭克福黃金市場等都是區域性市場。 二、按交易類型和交易方式可分為現貨交易市場和期貨交易市場 黃金現貨交易是指在成交兩個交易日內進行黃金實物交割的交易方式。交易的標的主要是金條、金幣等。無形黃金市場,主要指黃金交易沒有固定的交易場所,如主要通過金商之間的聯系網路形成的倫敦黃金市場,以銀行為交易平台的蘇黎世黃金市場。有形黃金市場主要指黃金交易在固定的交易場所進行交易,這類市場又可以分為有專設黃金交易所的黃金市場和設在商品交易所之內的黃金市場。 四、按交易管側程度可分為自由交易市場、限側交易市場和國內交易市場 自由交易市場是指對黃金輸出入國境的交易不加限制,任何人都可以自由買賣的黃金市場,如蘇黎世黃金市場。限制交易市場是指黃金箱出入受到管制,只允許非居民而不允許居民自由買賣黃金的市場,這類市場通常存在於實行外匯管制國家。國內交易市場是指禁止黃金粉出入交易,只允許居民,而非居民則禁止買賣黃金的市場,如巴黎黃金市場。 五、按服參與交易對象的不同劃分可分為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 一級市場是指黃金大宗批發市場,是由各種機構參與交易的市場,包括金礦公司,用金企業,黃金商,商業銀行等等。如上海黃金交易所就是一個一級市場。
Ⅷ 國際黃金市場有哪些交易方式
1、倫敦黃金市場
倫敦黃金市場歷史悠久。其發展歷史可追溯到300多年前。1804年,倫敦取代荷蘭阿姆斯特丹成為世界黃金交易的中心,1919年倫敦金市正式成立,每天進行上午和下午的兩次黃金定價。由五大金行定出當日的黃金市場價格,該價格一直影響紐約和香港的交易。市場黃金的供應者主要是南非。1982年以前,倫敦黃金市場主要經營黃金現貨交易。l982年4月,倫敦期貨黃金市場開業。目前,倫敦仍是世界上最大的黃金市場。
倫敦黃金市場的特點之一是交易制度比較特別,因為倫敦沒有實際的交易場所,其交易是通過無形方式--各大金商的銷售聯絡網完成的。交易所會員由具有權威性的五大金商及一些公認為有資格向五大金商購買黃金的公司或商店所組成,然後再由各個加工製造商、中小商店和公司等連鎖組成。交易時由金商根據各自的買盤和賣盤,報出買價和賣價。
倫敦金市交易的特點之二是靈活性強。黃金的純度、重量等都可以選擇,若客戶要求在較遠的地區交售,金商也會報出運費及保費等,也可按客戶要求報出期貨價格。最通行的買賣倫敦金的方式是客戶可無須交收現金,即可買入黃金現貨,到期只需按約定利率支付即可,但此時客戶不能獲取實物黃金。這種黃金買賣方式,只是在會計賬上進行數字游戲,直到客戶進行了相反的操作平倉為止。
倫敦黃金市場交收的標准金成色為99.5%,重量為400盎司。
倫敦黃金市場特殊的交易體系也有若干不足。
首先,由於各個金商報的價格都是實價,有時市場黃金價格比較混亂,連金商也不知道哪個價位的金價是合理的,只好停止報價,倫敦金的買賣便會停止;
其二,倫敦市場的客戶絕對保密,因此缺乏有效的黃金交易頭寸的統計。
2、蘇黎世黃金市場
蘇黎世黃金市場,在二戰後趁倫敦黃金市場兩次停業發展而起,蘇黎世市場的金價和倫敦市場的金價一樣受到國際市場的重視。
蘇黎世黃金市場沒有正式組織結構,而是由瑞士三大銀行:瑞士銀行、瑞士信貸銀行和瑞士聯合銀行負責清算結賬,三大銀行不僅為客戶代行交易,而且黃金交易也是這三家銀行本身的主要業務。蘇黎世黃金總庫(ZurichGoldPool)建立在瑞士三大銀行非正式協商的基礎上,不受政府管轄,作為交易商的聯合體與清算系統混合體在市場上起中介作用。
由於瑞士特殊的銀行體系和輔助性的黃金交易服務體系,為黃金買賣提供了一個既自由又保密的環境,加上瑞士與南非也有優惠協議,獲得了80%的南非金,以及前蘇聯的黃金也聚集於此,使得瑞士不僅是世界上新增黃金的最大中轉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私人黃金的存儲中心。蘇黎世黃金市場在國際黃金市場的地位僅次於倫敦。
蘇黎世黃金市場無金價定盤制度,在每個交易日的任一特定時間,根據供需狀況議定當日交易金價,這一價格為蘇黎世黃金官價。全日金價在此基礎上波動而無漲停板限制。標准金為400盎司的99.5%純金。
3、美國黃金市場
紐約和芝加哥黃金市場是20世紀7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主要原因是1977年後,美元貶值,美國人(主要是以法人團體為主)為了套期保值和投資增值獲利,使得黃金期貨迅速發展起來。
目前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IMM)不僅是美國黃金期貨交易的中心,也是世界最大的黃金期貨交易中心。兩大交易所對黃金現貨市場的金價影響很大。
以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為例,該交易所本身並不參加期貨的買賣,僅僅為交易者提供一個場所和設施,並制定一些法規,保證交易雙方在公平和合理的前提下交易。該所對進行現貨和期貨交易的黃金的重量、成色、形狀、價格波動的上下限、交易日期、交易時間等都有極為詳盡和復雜的描述。
而且,因為美國財政部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也在紐約拍賣黃金,紐約黃金市場已成為世界上交易量最大和最活躍的期金市場,美國黃金市場以做黃金期貨交易為主,其所簽訂的期貨合約可長達23個月,黃金市場每宗交易量為100盎司,交易標的為99.5%的純金,報價是美元。
4、香港黃金市場
香港黃金市場已有90多年的歷史,其形成以香港金銀貿易場的成立為標志。1974年,香港政府撤消了對黃金進出口的管制,此後香港金市發展極快。由於香港黃金市場在時差上剛好填補了紐約、芝加哥市場收市和倫敦開市前的空擋,可以連貫亞、歐、美時間形成完整的世界黃金市場。其優越的地理條件引起了歐洲金商的注意,倫敦五大金商、瑞士三大銀行等紛紛進港設立分公司。他們將在倫敦交收的黃金買賣活動帶到香港,逐漸形成了一個無形的當地「倫敦黃金市場」,促使香港成為世界主要的黃金市場之一
目前香港有三個黃金市場:
其一是以華資金商占優勢,有固定買賣場所,黃金以港元/兩定價,交收標准金成色為99%,主要交易的黃金規格為5個司馬兩為一條的99標准金條,目前仍然採用公開叫價、手勢成交的傳統現貨交易方式,沒有電腦網路反映實時行情的金銀業貿易場;
其二是由外資金商組成在倫敦交收的黃金市場,同倫敦金市密切聯系,沒有固定交易場所,一般稱之為「本地倫敦金市場」;
其三是黃金期貨市場,是一個正規的市場。其性質與美國的紐約和芝加哥的商品期貨交易所的黃金期貨性質是一樣的。交投方式正規,制度也比較健全,可彌補金銀貿易場的不足。
5、東京黃金市場
東京黃金市場於1982年成立,是日本政府正式批準的唯一黃金期貨市場。會員絕大多數為日本的公司。黃金市場以每克日元叫價,交收標准金成色為99.99%,重量為1公斤,每宗交易合約為1000克。
6、新加坡黃金所
新加坡黃金所成立於1978年11月,目前時常經營黃金現貨和2、4、6、8、10個月的5種期貨合約,標准金為100盎司的99.99%純金,設有停板限制。
Ⅸ 我國黃金交易市場包括
中國黃金市場(上金所與上期所)
上海黃金交易所是世界上最大的實物現貨交易回所。2002年,上金所在答中國人民銀行的密切監督下成立,它的迅速崛起反映出中國在世界黃金市場上的地位日益重要。2016年,上金所推出了上海黃金價格基準,從而鞏固了中國的黃金價格制定者角色。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兩者並沒有直接連通,但上金所的現貨交易與上海期貨交易所(SHFE)活躍的期貨交易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
香港金銀業貿易場
香港金銀業貿易場成立於1910年,當時稱為"金銀業行",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才正式定名"金銀業貿易場"及登記立案。是香港金與銀等貴金屬的交易場所。貿易場目前有會員171家,可以獨資、合夥或有限公司形式經營,當中30家為金集團成員。
過去100多年一直運行良好,從而成為亞洲地區深受交易商、金飾商、長線投資人士及投機人士認可的交易場所, 香港倫敦黃金市場客戶可利用特別的信貸安排而遲延結算,方法涉及借貸黃金或美元、基本保證金和價格變動保證金等。這個市場進一步發展形成了香港獨具特色的香港倫敦金遲延結算市場。全球的黃金交易商、製造商及生產商均參加這個市場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