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樣鑒定奇石估價
觀賞石的價值是多方面的,除觀賞價值之外,還有文化價值、類藝術價值、教育價值、歷史價值、社會價值、科學價值、紀念價值、實用價值、經濟價值、收藏價值、附加價值,等等。但最根本最重要的還是觀賞價值,其他一切價值都是在觀賞價值基礎上派生或衍生出來的。觀賞的定位主要就是由石的觀賞價值和其他多方面價值決定的。
觀賞石鑒定
1、 觀賞石鑒定意義
1)、岩石類別不同於石種分類
觀賞石鑒定是從地質學角度進行科學岩石類別劃分、定名,不同於石種分類。石種分類主要是按產地命名,如三峽石產於長江三峽地域,紅河石產於廣西與貴州之間的界河紅水河,還有賀蘭石、戈壁石、大漠石等,這些礫石、岩石礦物成分是不同的,岩石類別也不一致,它是由多種岩石類別組成。石種名稱來自於第一採集者,如若移位則難辯認真偽。
2)、同一石種岩石類別多樣
同一石種中岩石類別劃分、定名也是不一致的。如太湖石經鑒定會出現幾種岩石名稱,雖同屬於碳酸鹽岩類,岩石名稱則有顯微晶灰岩、微晶灰岩、含生物微晶灰岩、含炭質微晶灰岩等。因此通過鑒定更能確定那一種岩性是太湖石的最佳岩石。
3)、次生脈石
在觀賞石中次生脈石起著畫龍點睛作用,通過鑒定可確定那一種礦物或幾種礦物,並可確定次生脈石的生成順序,"畫龍點睛"的礦物是何種。觀賞石中"文字石―中華一絕"就屬於次生脈石。
4)、礦物晶體鑒定
礦物晶體鑒定可測定晶體中的各類包體及包體性質和結晶參數。水晶透明無瑕疵,結晶自形柱狀雙錐體,晶體粗大本身就是一塊很好的晶體觀賞石,但現在市場上常出柱狀雙錐體是人為加工形成的,因為它的結晶參數是錯誤的。
5)、人為加工
礦物晶體構成的晶簇及多種礦物晶體是否經過人為拼合、粘接、染色,通過鑒定可以十分准確的區分。
6)、化石真偽。
通過對化石的真偽鑒定,大量的化石贗品被鑒定出來,以貴州龍為例,假冒方式達七種之多,據統計市場中90%以上的貴州龍均屬贗品。
2、觀賞石鑒定程序
1)、觀賞石取樣
觀賞石取樣可分為粉末樣、碎片樣、薄片樣三種。
粉末樣:用鑽石刀切削觀賞石有代表性的部位,主體和變化體及脈體分別取樣,顏色變化部位不同分別取樣,樣品呈粉末狀。用於研究岩石內礦物成分、含量變化。
碎片樣:鑽石刀切削觀賞石用鑽石刀切削觀賞石有代表性的部位,主體和變化體及脈體分別取樣,顏色變化部位不同分別取樣,樣品呈碎片狀,用於一般研究岩石內部特徵及變化規律。粉末樣與碎片樣可同時混合採集。
薄片樣:選取觀賞石有代表性的部位,製作岩石薄片,用於詳細研究岩石內部特徵及變化規律。
2)、觀賞石鑒定
利用岩礦鑒定規程及儀器,對觀賞石進行結構構造、礦物成分、礦物含量、結晶自形程度、結晶大小、嵌布特徵、次生變化規律等作詳細觀察測試。
鑒定方法可採用薄片鑒定法及粉末、碎片油浸鑒定法,採用偏光顯微鏡對岩石中礦物參數測定,測試項目為顏色、多色性、吸收性、光性、干涉色、消光性、折光率、螢光性、硬度等,亦可採用X射線粉末法、X射線能譜法、X射線波譜法、紅外光譜法進一步測定。
觀賞石評價准則
1)、岩石類觀賞石評價
首先是藝術造形、單一及組合形像,構成岩石類別自然界出現幾率為准則。
藝術造形完美,形像組合洽當,比例符合,顏色柔和變化自然,岩石類別自然界出現幾率越少越提高收藏性,特有的地質作用景觀、痕跡(礦物在岩石中的產出特徵,分布規律等)。
2)、礦物晶體觀賞石評價
以礦物晶體的造形、結晶自形程度、顏色、透明度、共生組合、自然界出現的幾率為准則。
礦物晶體觀賞石與礦物晶體陣列是有區別的,礦物晶體觀賞石應突出觀賞性,礦物晶體的造形與岩石類觀賞石不一樣,礦物晶體以自然結晶力為基本點。
礦物晶體的造形以抽象為基調,表現對象應當有想像力,礦物晶體聚合和單個都能從中吾出美的靈氣。
結晶自形程度可以完美,也可以有缺陷,缺陷也可能轉化為美,如水晶中常出現棉霧、雜質、包體、裂隙,這些物質若能出現圖象,裂隙若能出現彩虹都將會變丑為美。
結晶大小質量是相對的,在同一條件下結晶越大越好。
顏色對觀賞石是十分重要的,它能激發視覺效應變化,鮮艷顏色礦物種類很多,同一種礦物也有多種色彩,同一晶體可同時發現幾種色調,如螢石有潔白、翠綠、紫紅、淺黃等,色調組合極具觀賞性。
透明度越高晶體越純凈,顏色越明亮越具觀賞性。
共生組合是礦物自然結晶作用的產物,人工合成不可能實現,共生組合在一定意義上可以確定觀賞性的高低,若每種礦物結晶完美,色澤艷麗,晶體透明,結晶粗大,形象逼真,這將是一件極佳的礦物晶體觀賞石。
自然界出現的幾率越罕見價值越高。
礦物晶體觀賞石的價值均遠遠高於岩石觀賞石。
3)、化石觀賞石評價
化石的單一形像、及組合造形為首要,化石大小、完整性,自然界出現的幾率為准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