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感覺K線技術指標都有滯後性
如果玩指標連滯後這個問題都解決不了,或者說你做不出有提前向性的指標,那說明你玩的還不到位。
B. 股票橫盤如何預見上漲,指標都有滯後性,除了均線和k線能做判斷
首先指標不能預測,只能反應現在的行情趨勢,例如下圖的指標,
ATR通道線,只專要是空屬頭趨勢,價格會運行在下軌與中軌之間並且軌道向下傾斜,這時中軌就是壓力線,如果規定橫向運行是盤整行情,如果股價成功突破壓力線證明趨勢改變。
C. 宏觀先行指標、同步指標、滯後指標中各包括什麼
一、宏觀復先行指標包制括:
1、農民工跨省流動就業年度內登記離職率和登記再就業率數據;
2、新注冊和新注銷企業數據;
3、新發明專利和新技術轉讓登記數目;
4、新招聘就職和新解聘退休退養工程技術人員登記數目;
5、季度個人所得稅和企業所得稅繳納水平同比動態數據;
6、規模國標品質勞動保護用品按月訂購消耗數據;
二、同步指標包括:
1、個人收入;
2、社會商品銷售額。主要的經濟同步指標有:國內生產總值、工業總產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
三、滯後指標包括:
全民固定資產投資、商業貸款、財政收支、零售物價總指數、消費品價格指數、集市貿易價格指數等共6項。
滯後指標有助於驗證領先指標所表示的經濟趨向是否真實。
(3)趨勢指標滯後性問題擴展閱讀:
三者之間的聯系:
宏觀波動是一種周期性的由蕭條到復甦再到高潮的循環變動。
按統計指標變動軌跡與經濟變動軌跡之間的關系劃分,指標變動軌跡在時間上和波動起伏上與經濟波動軌跡基本一致的叫同步指標;在相同時間上的波動與經濟波動部一致,在時間軸上向前平移的指標成為先行指標;在時間軸上向後平移的指標成為滯後指標。
D. 技術指標有強大的滯後性那要指標還有什麼用
單純的技術指抄標是有 因為襲他是根據收盤價格計算得出 而價格變化是由成交量得出
但是綜合了各方面的技術分析有效
舉個例子
陽線吞噬 就是陽包陰 無論你在哪裡找的知識 都會告訴你後市看多吧
但在A股二十年的統計中 陽線吞噬之後的走勢 漲跌對半的概率 那麼這種技術分析有用么?
更不要說 如果一段上漲後出現的陽線吞噬 叫做雙人殉情 後市七成要下跌 比如2638之後出現的那2次 和1月9日3147那一次
相反的例子是貫穿線 後市上漲的概率超過七成 你看看創業板這幾個月出現的三次貫穿線 是不是每次都出現短線反彈? 包括這次1月17日的
這還只是K線 還有成交量 籌碼面 形態等等綜合知識去研判的方法
單看任何指標 都是無法提高分析效率和准確性的
E. 有沒有不滯後,股票指標我試過好多指標都滯後,有哪個指標能給出上漲或下前給出指示
你認為可能存在這種指標嗎
就算真有也不可能傳到你手上 他們都躲著自己發財了
F. 如何理解領先指標和滯後指標
指標都有領先性和滯後性,如果一個人和你說均線只能只能滯後而不能提前,那專說明他玩的很膚淺還不到位。屬
只是就算指標有提前性你會相信嗎,你敢按照指標執行嗎
這是我做的一個具有提前性的指標。
不限制交易品種,不限制交易周期,在什麼時間級別效果都一樣好用。
G. 請問如何解決個股股票中技術指標的滯後性多多指教!謝謝!新年快樂!
我覺得有兩個指標抄就夠用了,襲一個看長期,一個看短期,對你選股和持股很有幫助的。長期的指標macd,短期的指標是kdj。 macd指標首先看它的值是否在翻紅,也就是大於零,其次看diff線(白線)上穿零軸的活躍度,如果上穿趨勢明顯,長期看好,並可長期持有。kdj指標看它的k值和j值,k值處於20左右時,並且黃線上穿綠線或有上穿綠線的跡象和趨勢,建議買入。k值處於80左右時,並且黃線下穿綠線或有下穿綠線的跡象和趨勢,建議賣出。切莫追漲!不知你對我的見解是否滿意。
H. 股票指標 既然KDJ,MACD指標都有滯後性,那為什麼還要研究呢
指標KDJ和MACD是股票交易中最常用也是最好用實戰型最強的指標,這點毫無疑問!KDJ和MACD都是大家比較常用的指標,確實存在著很明顯的滯後性.
KDJ是一個比較靈敏的隨機指標,發出信號的次數也明顯較多,錯誤信號也很多,這一點要有清醒認識。KDJ短線指標命中率極高這個也符合散戶的特性,做單不要什麼盈虧比只需要,命中率高就行,價格超賣超買單子進去一般情況下都會又贏利如果不及時出很容易就套住。KDJ的滯後(鈍化)現象表現在當股價連續上漲或者下跌的時候,KDJ會提前給出買進或者賣出信號,從而失去其准確性。這個滯後是可以解決的,方法就是把KDJ的周期拉長,把KDJ數值設置為20、15、7(根據個人習慣),降低靈敏度以以接近趨勢!
任何指標都是滯後性的,都是根據價格來演變跟隨波動。無論是KDJ、MACD包括MA和RSI等等都一樣,這就導致了投資者只能根據指標來判斷當下市場情況,無法去肯定未來趨勢,一旦按照指標走勢來判斷未來趨勢,就涉及到主觀問題,勢必不能客觀的對待市場,也就形成了大部分人擁有指標卻還是賺不錢的原因。
正常情況下以拋硬幣來買漲,長期下來都是50%概率浮動,而指標的研究就是為了增加哪怕10%的成功率就可在市場多一線希望,這也是研究指標的另一種原因。
寬客在線認為技術指標是只一種分析輔助手段而已,不要迷戀技術分析。
I. 保證金外匯中的技術指標在使用時感到滯後性 在分析趨勢和進場點位如何更好的使用技術指標
成也抄指標,敗也指標。任襲何指標都不是完美的,都會不可避免的出現指標本身的缺陷和不足. 如指標的鈍化(RSI;KDJ);指標的滯後(MA;MACD)等等現象.
只有把指標組合起來應用,才能夠有效的化解和分散具體操作中因為指標本身的缺點而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這是應用技術指標指導我們實戰必須要注意的地方,因為任何一個技術指標都不可能去完全的解讀這個市場並且完全的認知這個市場。所以我們需要的是組合和立體式運用。
技術指標幾乎人人都在使用,但每個人的用法並不相同,因此最重要的是在實際中不斷摸索和總結,找到最能發揮指標作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