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黃金的製作過程
步驟如下:
1、生產飾品前,工廠設計部先要拿出設計圖紙,根據圖紙製造模具版,這是必權須做好、做精的最重要的工序。模具完成後,根據產品的品類傳遞給下一個銜接部門。如果所制的模具是鏈結構(項鏈、手鏈、腳鏈等)的就傳遞給備料部,如果是戒指、手鐲、吊墜、金條等就傳遞給油壓部。
2、在備料部里,工作人員根據模具來加工生產產品的雛形,也就是半成品或是配件,包括項鏈配件、小圓珠或是橄欖珠等等。然後,這些半成品將被轉送到鏈部,將項鏈的每一個配件相連接,從而組成一條初步完整的項鏈。
3、油壓部的工作內容與備料部是一樣的,也是加工生產產品的雛形。有了雛形,則送到執模部進行整形,讓戒指、手鐲等黃金飾品的形狀更加接近成品的模樣。
4、最後,黃金飾品要送到電金部進行拋光與壓光,也就是清除黃金飾品表面的一些雜質與灰塵,經過專業工藝的進一步處理,使其達到一件成品黃金飾品的最佳效果。
⑵ 黃金工藝分為幾種,各有什麼區別,它的保養怎麼做
首先,黃金的工藝很多,大的部門就有7.8種,每個部門裡面的步驟就更多了專。
倒模,油壓,拉絲,釘屬砂,噴砂,壓光。。。
其次,保養的話不要經常沾到汗,洗澡的時候最好拿下來。不亮的話洗潔精兌水,用眼鏡布擦拭。下面介紹幾種黃金保養方法:
1.黃金比較軟,容易變形,所以不要拉扯項鏈等飾品,以免變形。長期不佩戴時候應用絨布包好再放進首飾箱,避免與其它首飾互相摩擦損壞。2
2.洗滌劑、消毒液等化學物質會改變黃金的色澤,所以做清潔工作、游泳之前應該摘掉金飾品,以免表層產生化學變化。
3。純金飾品應避免直接與香水、發膠等化妝品接觸,在遇含汞、含鉛的化妝品時會產生化學反應,容易導致金飾表面出現白色斑點。這時可只要在酒精燈下烤一會兒,就能恢復原色。如果無法解 決,可以拿到金銀首飾店進行專業首飾護理。
4.配戴後的金飾常因污漬及灰塵的沾染而失去光澤,此時,只要將金飾置於中性洗潔劑以溫水浸泡並清洗,再取出擦乾即可。
第三,在金店買首飾時記得索要發票,一般是可以免費清洗的!
⑶ 黃金工藝費會計處理
1.黃金銷售價款應該包括黃金加工費用,建議計入:生產成本科目版核算。
2.按黃權金價格銷售,確認收入時做:
借:庫存現金
貸:主營業務收入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小規模不可抵扣,不分進項與銷項)
⑷ 工藝黃金是什麼
黃金工藝是貴金屬工藝品的一種,指以金、銀等貴金屬為載體,通回過創意設計和現代答工藝將貴金屬與中華文化融合而成的文化創意產品,其產品具有鮮明的文化屬性,表現出較高的設計價值、工藝價值和紀念價值。
根據材質可分為:純金製品、純銀製品及金銀鑲嵌製品等;根據產品形態,其主要表現形式有:幣、章、條、磚和三維立體類等。
⑸ 黃金加工工藝有污染嗎
提取工藝
1.混汞法提金
混汞法提金工藝是一種古老的提金工藝,既簡便,又經濟,適於粗粒單體金的回收。我國不少黃金礦山還沿用這一方法。隨著黃金生產的發展和科學技術進步,混汞法提金工藝也不斷得到了改進和完善。由於環境保護要求日益嚴格,有的礦山取消了混汞作業,為重選、浮選和氰化法提金工藝所取代。
在黃金生產中,混汞法提金工藝仍有其重要的作用,在國內外均有應用實例。目前河北張家口、遼寧二道溝、吉林夾皮溝、山東沂南等不少金礦應用了此工藝。遼寧二道溝金礦原為單一浮選流程,根據礦石性質改為混汞加浮選聯合流程,總回收率提高7.81%(混汞回收率達64.6%),尾礦品位由0.74g/t降到0.32g/t,年獲效益為158萬元。混汞法提金工藝關鍵在於如何採取防護措施,消除汞毒污染。
2.氰化法提金工藝
氰化法提金工藝是現代從礦石或精礦中提取金的主要方法。氰化法提金工藝包括:氰化浸出、浸出礦漿的洗滌過濾、氰化液或氰化礦漿中金的提取和成品的冶煉等幾個基本工序。我國黃金礦山現有氰化廠基本採用兩類提金工藝流程,一類是以濃密機進行連續逆流洗滌,用鋅粉置換沉澱回收金的所謂常規氰化法提金工藝流程(CCD法和CCF法),另一類則是無須過濾洗滌,採用活性炭直接從氰化礦漿中吸附回收金的無過濾氰化炭漿工藝流程(CIP法和CIL法)。
常規氰化法提金工藝按處理物料的不同又分兩種:一種是處理浮選金精礦或處理混汞、重選尾礦的氰化廠。採用這種工藝的多是大型國營礦山。如河北金廠峪;遼寧五龍、河南楊寨峪;山東招遠、新城、焦家、三山島金礦。另一種是處理泥質氧化礦石,採用全泥攪拌氰化的提金廠。如吉林海溝;黑龍江團結溝;安徽新橋金銀礦等礦山。
我國早在30年代已開始使用氰化法提金工藝。台灣金瓜石金礦在1936~1938年期間,採用氰化-鋅粉置換工藝提取黃金,年產黃金15萬兩。
進入20世紀60年代後,為了適應國民經濟的發展,大力發展礦產金的生產,在一些礦山先後採用間歇機械攪拌氰化法提金工藝和連續攪拌氰化法提金工藝取代滲濾氰化法提金工藝。1967年,首先在山東招遠金礦靈山和玲瓏選金廠實現了連續機械攪拌氰化工藝生產黃金,氰化法提金由70%提高到93.23%,從此連續機械攪拌氰化法提金工藝在全國各大金礦迅速獲得推廣。1970年金廠峪金礦、1977年五龍金礦氰化廠相繼建成投產,此後國內又陸續建成投產了一批機械攪拌氰化廠,氰化法提金工藝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黃金生產的不斷發展和金礦資源的迅速開發,自20世紀80年代起泥質高的含金氧化礦石大量增加,開發對這類礦石進行全泥氰化攪拌浸出的研究,並在黑龍江團結溝金礦建設一座日處理500t礦石的氰化廠,1983年投入生產。從此,全泥氰化法提金工藝日漸推廣應用,先後在河南、吉林、河北、陝西、內蒙古等地採用此法建廠提
金。與此同時,為解決泥質氧化礦石在濃密過濾固液分離上的困難,於1979年11月長春黃金研究所開始對團結溝金礦的礦石採用無過濾的炭漿法提金工藝,進行了歷時兩年的試驗研究,獲得了成功。在此基礎上,於1984年8月在河南靈湖金礦自行設計利用國產設備建成我國第一座日處理50t礦石的炭漿法提金廠。使我國氰化法提金工藝向前邁進了一大步。炭漿法提金工藝成為處理泥質氧化礦石的岩金礦山就地產金的重要方法之一。此後在吉林、河南、內蒙古、陝西等地建起了炭漿法提金廠。1984年末,冶金工業部黃金局為推動炭漿法提金工藝在我國的應用,移植消化國外先進技術和設備,與美國戴維麥基公司合作,在陝西省西潼峪金礦、河北省張家口金礦,分別建起了一座日處理礦石250t(西潼峪)和一座450t(張家口)的炭浸提金廠。據調查張家口金礦達到93.54%(1988年炭漿回收率為90.25%)的回收率。
當然有的
⑹ 工藝黃金怎樣鑒定
看顏色。根據黃金的不同光澤和顏色即可大體區分純金、K金,真金、假金。當鋪流傳下來的老行話「七青八黃九五赤、黃白帶灰對半金」便是形容黃金的純度,色澤青且白則純度不高,顏色赤黃則純度高。
看標記。國產黃金飾品按照規定都是要打上戮記的,標明24K則代表純度在99.6%以上,標明18K,則表示純度在75%以上。
看硬度。成色高的黃金,用大頭針或指甲刻劃均可留下痕跡。97%以上成色的黃金首飾,彎折兩三次後,彎折處出現皺紋,也叫魚鱗紋;95%左右成色的黃金首飾,彎折時感覺硬,魚鱗紋不明顯;90%左右成色的黃金首飾,彎折時很硬,沒有魚鱗紋;含雜質較多的黃金首飾,彎折兩三次即斷;如為生金製作,彎即斷,斷面有明顯的砂粒狀。
聽聲音。成色在99%以上的真金往硬地上拋擲,會發出叭噠聲,有聲無韻也無彈力。假的或成色低的黃金聲音脆而無沉悶感,一般發出「當當」響聲,而且聲有餘音,落地後跳動劇烈
掂重量。黃金的比重為19.3g/cm3,成色與比重關系較大,比重接近19.3時,含純金越高。以手掂其分量看與體積大小是否相稱,形狀大而較輕可能摻假。但一般掂於手中,若略有沉墜感的就可感知是真金首飾,可見黃金體小質重。對笨大而又輕飄的飾品應警惕,認真辨別是否偽品或半偽品。
試軟硬。金首飾的成色越高越柔軟,越無彈性,真金用牙咬或針劃都會有輕痕,以手摺無斷紋。色低者鋼硬;重混者有彈性,脆而易斷。純金質較軟,一般不用來做鑲嵌類首飾,所以,凡鑲嵌類金飾自稱24K,肯定有詐。
刮瓷盤法。找一個未上釉的瓷盤,如果沒有的話,可以到家裝店隨便買一件瓷器。用金器刮瓷盤,如果瓷盤上留下黑色刮痕的話,你的金器就不是真金,如果刮痕是金色的話,就是真金。
這種方法可使假金原形畢露,但是你的金器可能因此被刮壞。
硝酸檢驗法。把金器放入小型的不銹鋼容器中,滴一滴硝酸在金器上,觀察反應。如果滴酸處呈現綠色,那麼這件金器要麼是普通金屬製成的,要麼是鍍金的。如果呈現金色,那麼就是鍍金銅。如果呈現牛奶色,就是鍍金銀。如果沒有任何反應,那麼這件金器就是真的。
硝酸檢驗是辨別黃金真偽的好辦法,不過由於硝酸不易獲得,而且在家裡操作也比較危險,所以建議大家交給珠寶商來做。
⑺ 黃金是怎麼形成的
黃金存在於金礦石中,是天然形成的。
金在常溫下為晶體,等軸晶系,立方面心晶格,天然良好晶形極為少見,常呈不規則粒狀、團塊狀、片狀、網狀、樹枝狀、纖維狀及海綿狀集合體。純金為金黃色,含有雜質時其顏色可相應變化。
黃金礦石指含有金元素或金化合物的礦石,能經過選礦成為含金品位較高的金精礦或者說是金礦砂,金精礦需要經過冶煉提成,才能成為精金及金製品。因此黃金是不可以人造的。
(7)黃金的處理工藝擴展閱讀:
黃金的提煉工藝:
1、金精礦焙燒:
絕大部分難處理礦石中的金與硫化物共生關系密切,採用浮選法可使載金硫化物得到充分有效的富集,產出金精礦,並能獲得較高的浮選回收率。 由於浮選金精礦組成復雜,且有益、有害元素含量均較高,直接進行氰化浸出,金的浸出率較低。 因此,對該類型難浸金精礦進行焙燒氧化預處理,是提高金浸出率的有效方法之一。
2、熱壓氧化工藝:
熱壓氧化法分為酸性熱壓氧化和鹼性熱壓氧化。鹼性熱壓氧化適用於碳酸鹽含量較高的含金難處理礦石,酸性熱壓氧化適用於處理含硫砷難浸金精礦,因此酸性熱壓氧化工藝的應用更加廣泛。
熱壓氧化是在一定的溫度、壓力下,使黃鐵礦和砷黃鐵礦氧化分解,因此無論金顆粒多麼細小都會被解離,使得金的浸出率較高。 許多難處理金精礦經過加壓氧化後,金的浸出率可高達96 %以上。 但是,該工藝很難消除有機碳的「劫金」作用,因此對於含有機碳較高的金精礦,該工藝的應用受到限制。
3、聯合預處理工藝:
對於組成復雜、干擾元素種類多、含量高的典型難處理金精礦,採用單一預處理工藝很難得到最佳效果。 例如:在精礦中含有銻和有機碳的情況下,若採用焙燒法除碳,由於銻的揮發溫度較低,會在焙燒過程中生成銻酸鹽及銻合金,對金形成二次包裹,嚴重阻礙金的浸出。
若採用生物氧化法或熱壓氧化法除碳,雖然這些方法對銻不敏感,但不能破壞有機碳的結構,無法消除其「劫金」性,因此金的浸出指標也會受到很大影響。 由於銻礦物和有機碳之間的相互制約、相互抵觸,加之其它干擾元素的影響,致使單一預處理工藝的應用受到限制。
⑻ 黃金提取的工藝方法
有的濕法黃金提純工藝均採用王水溶金,再加入還原劑將金還原,版或如入掩蔽劑絡權合干擾物質,再進行萃取的方法,這需要消耗大量的還原劑或萃取劑,成本較高。本發明突破了傳統工藝,採用將含金王水直接加熱蒸發,結合酸洗除雜,高溫熔煉等簡單提純工藝,得到高品質黃金。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產品純度高,生產成本低,工藝簡單實用的特點。 一種濕法提純黃金工藝,它是將粗金置於容器中,加入新配製的王水淹沒粗金,然後加熱溶解15~25分鍾,若粗金未溶完,可再加入王水重復溶解,直至溶解完全,取下冷卻,略加水沖洗器壁,過濾,用水洗至濾紙無黃色,濾液與洗液合並,其特徵在於:將所得溶液加熱蒸發至干,金泥即析出,取下冷卻後,加入濃鹽酸浸沒金泥,用水吹洗杯壁並重復蒸干,取下冷卻後,加入1∶1的鹽酸溶液煮洗1~2次,加入的鹽酸能淹沒金泥即可,此時溶液基本無黃色,過濾,用水洗至金泥無氯離子存在,將金泥轉入另一容器中,再用1∶1的硝酸溶液煮洗1~2次,硝酸的加入量也是以能淹沒金泥即可,過濾,洗凈,烘乾,將金泥放入磁坩堝中,加入少量硼砂,在1000~1100℃熔煉成純凈的金塊。
⑼ 電鍍黃金工藝流程
答:提的問題有點簡單,很多人想幫你,但不知如果幫。如必須說清楚是要電鍍五金件還是電鍍線路板,還是電鍍塑料件,光要電鍍黃金的工藝流程還是要所有的流程,是電鍍金還是像樓上所說的化學金,說清楚別人才好幫助你呀。全部都介紹的話費老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