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麼樣能鑒別黃金的成色的好壞
鑒別黃金的成色方法。
黃金自古都是財富和權勢的象徵,現在人們對黃金的熱愛也絲毫沒有減弱。黃金首飾以含金量的多少分為24k(含金量99%以上)、
22k(含金量91.7%)、18k(含金量75%)、14k(含金量58.33%)、12k(含金量50%)等。在選購黃金飾品時,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去
識別。
一、辨色澤:俗語說,黃金是「七青、八黃、九紫、十赤」。行家認為,含金七成其首飾呈黃中帶青,含金八成呈黃色,含金九成是黃中透紫,含金十成呈赤色。純金質較軟,一般不用來做鑲嵌類首飾,所以,凡鑲嵌類金飾自稱24k,肯定有詐。
二、掂輕重:黃金的比重為19.3克/立方厘米,成色與比重關系較大,比重接近19.3時,含純金越高。比重18.5時,含金95%,17.8時含金90%,以此類推。只要測出比重便可知首飾的成色。但一般人可掂有沉澱感。
三、見音韻:成色高的首飾,擲於水泥地上會有沉悶的啪嗒聲,有聲而無韻,無強力,俗稱「死聲」。相反,成色低的金飾,拋在水泥地上有韻且聲響尖長,並稍有回跳。
四、試軟硬:金首飾的成色越高越柔軟,越無彈性,真金用牙咬或針劃都會有輕痕,以手摺無斷紋,且火燒(不是極高溫)後不會變色。成色低的、假的則相反。
② 怎麼辨別黃金 和銀啊
黃金辨別真假方法:
1.鑒別方法是用火燒(最好是用打金師傅常用的工具---火槍),1---2秒鍾就可見結果.燒後仍是金黃色者就是真金,如果變色(變為黑色)者則肯定是假金.
俗話說"真金不怕苦怕火煉",其本意就是這個變色與否.
2.方法是看印記,在戒指指圈內.如果印記為足金、千足金、24K等均為純金飾品,如果印記為18K、G18K、750即為18K金(1K=4.166,18K就是含75%黃金)。
銀:
怎樣辨別銀飾的真假
辨色法:用眼觀察,看上去潔白、有光澤,做工細,並在首飾上印有店號的,為成色高的銀首飾;色澤差,無光澤的多為假銀首飾。
折彎法:用手輕折銀首飾,易彎不易斷的成色較高;僵硬、勉強折動的成色較低;經折彎或用錘子敲幾下就會裂開的為包銀首飾;經不起輕折,且易斷的為假貨。
硝酸鑒別法:用玻璃棒將硝酸滴於銀首飾銼口處,呈糙米色、微綠色的成色較高;呈深綠、黑色的成色較低。
拋擲法:將銀首飾從上向下拋在台板上,彈跳不高,聲音平穩的為成色高的銀首飾;拋在台板上跳得較高,聲音尖亮的,為假的或成色低的銀首飾。
還有就是普遍的看它有沒有925的純銀記號..
看顏色:
純度愈高,銀色愈潔白,首飾表面看上去均勻發亮,有潤色。如果含鉛,首飾會呈現出青灰色;如含銅,首飾表面會顯得粗糙,顏色沒有潤澤感。
掂重量:
白銀密度較一般常見金屬略大,一般地講:「鋁質輕、銀質重、銅質不輕又不重。」因而掂掂重量可對其是否為白銀做出初步判斷。若飾品體積較大而重量較輕,則可初步判斷該飾品屬其它金屬。
查硬度:
白銀硬度較銅低,而較鉛、錫大,可用大頭針劃首飾不起眼的地方進行測試,如針頭打滑,表面很難留下痕跡,則可判定為銅質飾品;如為鉛、錫質地,則痕跡很明顯、突出;如實物留有痕跡而又不太明顯,便可初步判定為白銀飾品。
聽聲韻:
純銀飾品擲地有聲,無彈力,聲響為「卟噠卟噠」。成色越低,聲音越低,且聲音越尖越高而帶韻;若為銅質,其聲更高且尖,韻聲急促而短;若為鉛、錫質地,則擲地聲音沉悶、短促,無彈力。
③ 如何辨別黃金的真假
最簡單的辦法是咬一下!黃銅特別是18合金,仿金銅外觀色澤和黃金極為相近,但黃版銅偏硬,咬一權般不會有牙痕的,可是一般飾品不會讓你咬呀!
再介紹幾種方法黃金首飾的鑒定方法很多,簡便的幾種方法有:
一看色澤,根據黃金的不同光澤和顏色即可大體區分純金、k金,真金、假金,即金以赤黃色為佳,成色在95%以上;
二看密度,可用公式一定黃金首飾的質量(克)比上一定黃金首飾的體積(立方厘米)等於密度來計算,求出所測黃金首飾的密度,密度為19.32克/立方厘米左右則為純金或較純金,否則即為非純金或成色差的黃金(此法對首飾無任何破壞性);
三折硬度,成色高的用指甲刻便留下痕跡,97%以上成色的黃金首飾,彎折兩三次後,彎折處出現皺紋,95%左右成色的黃金首飾,彎折時感覺硬,90%左右成色的黃金首飾,彎折時很硬,含雜質較多的黃金首飾,彎折兩三次即斷;
四聽音韻、看彈性;五用試金石鑒定成色,即利用金對牌和被試首飾在試金石上磨道,通過對比顏色,確定黃金首飾成色。
④ 怎樣辨別黃金的真假
最簡單的辦法是咬一下!黃銅特別是18合金——仿金銅外觀色澤和黃金極為相近,但專黃銅偏硬,咬一屬般不會有牙痕的,可是一般飾品不會讓你咬呀!再介紹幾種方法:
黃金首飾的鑒定方法很多,簡便的幾種方法有:一看色澤,根據黃金的不同光澤和顏色即可大體區分純金、K金,真金、假金,即金以赤黃色為佳,成色在95%以上;二看密度,可用公式:一定黃金首飾的質量(克)比上一定黃金首飾的體積(立方厘米)等於密度來計算,求出所測黃金首飾的密度,密度為19.32克/立方厘米左右則為純金或較純金,否則即為非純金或成色差的黃金(此法對首飾無任何破壞性);三折硬度,成色高的用指甲刻便留下痕跡,97%以上成色的黃金首飾,彎折兩三次後,彎折處出現皺紋,95%左右成色的黃金首飾,彎折時感覺硬,90%左右成色的黃金首飾,彎折時很硬,含雜質較多的黃金首飾,彎折兩三次即斷;四聽音韻、看彈性;五用試金石鑒定成色,即利用金對牌和被試首飾在試金石上磨道,通過對比顏色,確定黃金首飾成色。
⑤ 怎樣分辨黃金的好與差
黃金首飾的鑒定方法很多,中國民間總結了一套簡便方法,其口訣是:看色澤、掂重量、聽音韻、折硬度、石上磨、對比牌、用酸點、定成色。前四句靠目力,憑感覺;後四句則需藉助工具和試劑。
一、看色澤
根據黃金的不同光澤和顏色即可大體區分純金、K金,真金、假金。即金以赤黃色為佳,成色在95%以上;正黃色成色在80%左右;青黃色成色在70%左右;黃色略帶灰色成色在50%左右。故有口訣為「七青、八黃、九五赤、黃白帶灰對半金」。若對久藏初出的首飾來說,則有「銅變綠,銀變黑,金子永遠不變色」的說法。
二、看密度
黃金的密度是19.32克/立方厘米,比同體積的銀、鉛、錫重一倍左右。可用公式:一定黃金首飾的質量(克)比上一定黃金首飾的體積(立方厘米)等於密度。求出所測黃金首飾的密度,密度為19.32克/立方厘米左右則為純金或較純金,否則即為非純金或成色差的黃金(此法對首飾無任何破壞性)。
三、折硬度
黃金具有延展性和硬度小的特點,能壓成厚度12.7微米的薄片。成色高時,用大頭針或指甲刻劃均可留下痕跡。97%以上成色的黃金首飾,彎折兩三次後,彎折處出現皺紋,也叫魚鱗紋;95%左右成色的黃金首飾,彎折時感覺硬,魚鱗紋不明顯;90%左右成色的黃金首飾,彎折時很硬,沒有魚鱗紋;含雜質較多的黃金首飾,彎折兩三次即斷;如為生金製作,彎即斷,斷面有明顯的砂粒狀。用此法時應考慮到首飾的寬窄與薄厚,厚的、寬的就硬些,薄的、窄的就軟些。
四、聽音韻、看彈性
成色高的黃金首飾受敲擊或往硬地拋擲時,發出「噗嗒、噗嗒」的沉悶低聲,且無音韻、無彈力,K金有音韻、有聲、有彈力,彈力越大、音韻越尖越長者,成色越差。
五、用試金石鑒定成色
利用金對牌(已確定成色的金牌)和被試首飾在試金石上磨道,通過對比顏色,確定黃金首飾成色。此法應在自然光和日光燈下進行,不能在直射的太陽光線和白熾燈下進行。
六、用酸點
在試金石上分別磨出被鑒定首飾和對牌的金道,用玻璃棒點試硝酸在金道上,因金元素化學性質穩定,不與酸反應,故顏色不變。若非金或非純金,金道則消失或起變化。變化規律是「三快、三慢」,即成色低的消失快,成色高的消失慢;混金消失快,清金消失慢;大混金消失快,小混金消失慢。視其金道消失情況,比較對牌就可確定黃金首飾成色。
⑥ 黃金成色是什麼意思
黃金可與多種金屬形成合金(實際上是固熔體),而這些合金中含金量的多少就是黃金的成分或稱成色。
任何一種金製品,都應鑄有表示純度、煉金廠等信息的標記。通常的表示方法是以百分比表示金含量。還有把金含量按重量分成10000份的表示法,如金件上有9999,即表示金件含金量為99.99%,而金件上加586的標記,則表示此金件含金58.6%。
在珠寶首飾、金筆製造等行業中常用「開」(K)表示黃金的成色。國家標准GB11887-89規定,每開(英文carat、德文karat的縮寫,常寫作"k")含金量為4.166%,所以,各開金含金量分別為(括弧內為國家標准):
8k=8*4.166%=33.328%(333‰)
9k=9*4.166%=37.494%(375‰)
10k=10*4.166%=41.660%(417‰)
12k=12*4.166%=49.992%(500‰)
14k=14*4.166%=58.324%(583‰)
18k=18*4.166%=74.998%(750‰)
20k=20*4.166%=83.320%(833‰)
21k=21*4.166%=87.486%(875‰)
22k=22*4.166%=91.652%(916‰)
24k=24*4.166%=99.984%(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