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金融投资 > 支持制造业完善金融服务

支持制造业完善金融服务

发布时间:2021-01-07 08:23:32

⑴ 信用社支持制造业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由于受国际、国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美元的走弱和人民币升值,国际石油、钢材等原材料价格的飙升,以及融资成本、用工成本、节能减排成本等都不断增加,使我国不少外贸企业陷入了困境。
(一)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市场需求萎缩
(二)企业成本上升,企业利润空间更小
(三) 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猖獗
(四)税费负担重
(五)资金短缺,融资困难
(六)创新能力弱

⑵ 制造业,服务业,金融业是不是包括了所有行业

行业细分的话有很多项,可不只是你提到的这几项。
服务业范围很广泛,它包括很多行业,如金融、电信、运输、物业、酒店、餐饮等等。
制造业属于工业产业范围,工业还包括石油、化工、船舶、信息、电子、钢铁等等。

⑶ 制造业和金融业谁是主流并不重要

其实我认为真正的财富是制造业创造出来的。金融业只是一种制造货币并且控制货专币的制造业。属
归根结底要让制造业真正的发展起来才有一切强大的基础。
西方国家的金融业其实只是在已经拥有非常强大的工业制造业基础之上之后!
金融的力量在于货币的购买力,制造业的力量在于生产力!
这是经济的两个不然依赖的元素!

⑷ 如何通过金融业创新来发展我国的制造业

制造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近一个世纪以来发展迅速。工业是 国家实力的重要象征, 而制造业是工业的核心, 它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各 部门的发展。在全球最大的 100 家跨国公司中,80%是制造业领域。而同时,金 融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位,金融业是经济的心脏,关系到经 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自然, 体现国民经济发达程度的金融业的发展与制造业也有 着千丝万缕的重要联系。 关于金融业发展与制造业的关系学界主要存在三种观点[1]。其一,制造业的 发展是金融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金融业的发展程度取决于制造业的水平,制造 业的水平越高,金融业也将越繁荣;其二,金融业的发展是制造业提高生产力的 前提,没有发达的金融业,制造业就不可能发展的快和好;其三,金融业与制造 业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共同发展,制造业扩大了对资金和金融服务的需求,带 动了金融业的发展,而另一方面,金融业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制 造业的发展。 对于中国,我国金融业的高速发展是从近代开始的,巧合的是,制造业也是 在近代才进行了空前的飞速发展。1840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特别是甲午战争以 后, 中国以手工作坊为主体的传统手工业遭受冲击,文化的冲击引进了外国的工 业技术,中国逐步进行了工业化,制造业在中国兴起。中国的一家银行是英商丽 如银行,在银行出现之前,中国执行金融功能的是传统洋行。中国国门的打开, 引进了高效率生产的设备,且制造业的高速发展带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减少, 降低了成本同时降低了商品价格,在制造业等工业的发展下,商品急剧增加。同 时制造业发达的外国列强对中国的猛烈增加商品输出,大批洋货涌入,倾销商品 使得贸易量增加,入侵者逐渐意识到中国的传统洋行已经无法满足贸易的需要, 于是便进行了外资银行的侵入,至 1936 年,仅英国、美国、日本在中国开设的 银行就有一百多家。在外资银行不断侵略的过程中,外资银行的高额利润促进了 中国本土银行业的发展, 有识之士开始研究中国自己的银行之路。中国第一家商 业银行中国通商银行 1897 年在上海成立,中国逐步建立起自己的银行体系。银 行业的发展是金融业的很大一部份。 上海大学 另一方面, 兴办制造业等民营企业需要资金,这就需要金融行业向想要开办 工厂却缺少资金的企业伸出橄榄枝提供资金融通的业务, 扩大了对资金和金融产 品的需求,金融业的发展炙手可热,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于是民营企业的资金短 缺便成了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导火索。因此毫不夸张地说,正是国门打开后制造业 的发展带来了金融业的崛起与发展。 1998 年, Neusser 和 Kugler 以 13 个国家的金融业和制造业数据资料为研究, 用时间序列模型实证研究这些国家近 30 年来两者发展之间的关系,数据结果显 示金融业的发展与制造业的发展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2]。进一步模型研究表明, 金融行业的发展不但与制造业产出有关, 而且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也有相关关 系。这就说明他们之间存在一种因果关系。金融业的发展能促进制造业的发展。 反过来, 金融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制造业的发展。 纵观世界, 金融业繁荣的国家中, 其制造业也是相当成熟与发达。 改革开放后,中国国家政策的放开,开放程度的提高,经济崛起。发达国家 看中中国的的市场及廉价劳动力,外资制造业大量进入中国,中国的制造业又是 一番新景象,特别是在 2001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截止到 2009 年,我国制造 业产值占第二产业的比重为 68.8%,占全国 GDP 产值的比重接近 1/3,制造业增 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 78.2%,我国制造产品出口占出口贸易的近 90%[3]。而与此 同时,金融业产值占 GDP 的比重也逐年上升,其高速发展及重要意义有目共睹。 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制造业已逐步国际化、系统化、成熟化。至 2011 年 11 月末,我国金融业总资产达 119 万亿元,比 2006 年末增长 149%。 出于减少成本与扩大市场, 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不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其中, 中国以其各种优势倍受青睐。 对于发达国家来讲,制造业的外移使得他们的金融 业与制造业的服务需要相互远离, 发达国家自身的金融业对制造业的服务比例减 少,金融业与服务业关系相互疏远 。而对于中国来说,发达国家的制造业转移 为中国金融业带来契机, 外资企业不断发展的需要导致对中国金融业的服务需求 增加,于是促进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同时,中国本土制造业以此为契机,吸取外 资制造业的经验高速发展着, 但是制造业的本质使他无法避免廉价劳动力与附加 值低下的问题, 中国本土制造业竞争力低下,在与外资制造业的竞争中迫使它们 不断进行企业优化。所以,中国制造业的产业结构优化是必然的,在提高竞争力 [4] 上海大学 的过程中, 这就需要金融业为新技术提供融资业务,这个过程进一步促进中国金 融业不断发展,遵循了第二产业是第三产业发展基础的论断。 在金融业和制造业发展的过程中,金融业对制造业起支撑作用,而制造业对 金融业起推动作用。另外,在中国,金融业发达程度与制造业发达程度的空间分 布有很大重合之处,即金融业发达的地方制造业也发达,典型的如长三角、珠三 角地区。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制造业已趋于成熟,正在欣欣向荣地发展着,同时 这两地的金融业发达程度更不容置疑, 而金融业低沉的西北地区制造业也不容乐 观。 这也说明了制造业的发达程度影响了金融业的发展情况,它们两者之间存在 长期稳定的相互关系。

⑸ 商业银行对制造业转型有哪些影响

中国金融业发展面对的挑战 记者:“后危机时代”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实力重新配置,国际金融体系和货币体系面临重构,而国内经济转型加速和经济增速放缓。在这样的国际、国内背景下,我国金融业发展会面对哪些问题? 苑德军:中国金融业进入了发展加速和开放扩大的新阶段,既面临着良好的成长机遇,也需要应对各种挑战。 首先是经济转型的挑战。推进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础上的经济转型,是我国未来经济工作的重心。这种转型既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经济面对日趋险恶的国际外部经济环境和日益强化的国内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可以说,经济转型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经济转型要求金融必须转型,而没有金融转型,就无法实现经济转型。经济转型是金融转型的依据和前提,金融转型是经济转型的推手和动力。两者紧密联系,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支持经济转型特别是产业转型,是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主要方面和核心任务。 以银行为主导的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结构中占有优势地位,决定了商业银行在支持经济转型方面负有重要使命。适应金融转型的要求,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应实现在发展战略、支持重点、配置结构等方面的转型,做到四个转变:一是优化信贷投放的行业结构,使信贷支持重点从制造业向传统产业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变;二是优化信贷资金配置的空间结构,使信贷资金配置从集中于经济发达地区向区域均衡转变;三是优化信贷支持的企业结构,使信贷资金投向过度朝大企业倾斜向重点支持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转变;四是优化信贷业务结构,使信贷业务由传统信贷向绿色信贷转变。 必须有效发挥直接融资对经济转型的推动作用。要优化上市公司结构,优先安排战略性新兴产业所属企业上市;加快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发展产业投资基金、政府引导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并购基金,增加创业资本供给,促进产业扩张、产业融合和产业并购,促进产业升级;大力拓宽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创新直接融资方式,支持更多企业利用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直接融资工具融资。 其次是利率市场化的挑战。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刻不容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义,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而利率作为资金价格则是资源配置的“指示器”和“调节器”。利率没有市场化,就谈不上金融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和高效率,自然也就谈不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利率市场化也是银行商业化的一个重要条件。没有利率的完全市场化,就不会有真正的银行商业化。长期的存款利率管制损害了存款人利益,使存款人的存款在负利率情况下连保值也做不到,同时造就了银行的高利差,使银行可以安享垄断利润而阻碍了贷款定价能力、利率风险防控能力的提高,不利于银行竞争力的培育。利率管制使利率信号失真,使利率难以有效地发挥宏观调控功能,而且其也是诱发民间高利借贷的重要根源。因为在利率实行双轨制并且金融市场资金供求关系高度紧张的情况下,市场利率必然大大高于管制利率。当前,整个经济社会和金融当局都已经认识到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迫切性,相信“十二五”时期利率市场化改革会有明显进展。 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将面对无时无刻存在的利率风险,股市和债市行情的波动将更加频繁,利率对券商自营业务、资产管理业务、固定收益业务、衍生品交易业务等的影响加大,金融机构的产品定价能力、利率走势监测分析能力、利率风险控制能力等亟待提高。 再次是金融业综合经营的挑战。在金融业综合经营持续发展的情况下,金融各子行业之间的行业壁垒和市场壁垒被打破,跨行业、跨市场的金融产品大量涌现,金融竞争强度提高,各类金融机构不仅要面对同一金融子行业竞争对手的竞争,还要面对行业外竞争对手的竞争,这对金融机构的营销能力、适应市场和客户需求的产品创新能力、风险防控能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聚合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两年在我国迅速发展的影子银行,适应了筹资者和投资者的多样化需求,在某些方面替代了商业银行的功能,侵蚀了商业银行的传统领地,对商业银行构成了严峻挑战。这种挑战,实际上是金融业综合经营给金融机构带来现实挑战的具体反映。 最后是金融发展方式转型的挑战。传统金融发展方式注重金融总量扩张,忽视金融结构优化;注重金融市场广度,忽视金融市场深度;注重金融竞争,忽视金融效率;注重金融硬实力(金融资产规模、金融机构数量、金融市场份额等)打造,忽视金融软实力(金融创新能力、金融企业综合竞争力、金融企业公司治理机制、金融发展环境、金融文化建设等)培育。金融机构都把“做大做强”作为自身发展目标,都在追求规模扩张,业务、产品同质化倾向严重,缺少经营特色。必须用科学的金融发展方式取代粗放经营的金融发展方式,加强金融机构的精细化管理,实现金融发展过程中规模和结构、广度和深度、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和谐统一

⑹ 在世界制造业,服务业,金融业哪个占的比例更大啊

制造业 服务业 金融业 依次排列

⑺ 为什么从传统制造业往金融业转行很难

转行最成功的方式有两种:

第一种方式是线性转行。

虽然转行是由于对已有内的行业容和岗位心生不满,感觉无发展空间,但是,已有的技能、经验和人脉仍然是转行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比如传媒人离开本行业后往往进入企业从事媒体关系工作,资深HR和猎头、培训师之间往往转化身份,而快消行业的营销人员往往成为互联网电子商务竞相搜猎的目标。

第二种方式是考证转行。

对于擅长考试、想转行的人来说。跨行进入那些对理论知识要求较高的行业,获得一个有质量的证书,成功概率要高得多,比如转行金融可以通过CFA、CPA、FRM、CIIA等。证书虽然无法证明你的实践能力,但因已有一定知识储备,而且由于企业需要有一定比例的持证者,所以会乐意向有证者提供职业机会。

转行,容不容易,最主要看行业的相关度,可以选择这个行业的上下游相关行业及这个行业横向相关的行业,这样转型最简单,30%以上的相关度,会给你带来很大的优势。但是千万不要停留在自己的老经验上。要学会改变。

⑻ 制造业转型服务业,具体干何种服务最长远最挣钱 比如说是:金融还是传媒或者是生活类的。

如果你倾向服务业,最好看一下自己现有的制造业的优势是什么,这个优势对接服务业的口专有多宽,属具备的资源转换条件是什么,找出对自己有利的各个层面。然后在你想对接的服务业里去筛选,看看哪个更加适合或匹配。比如:金融专业性比较强,你是否具备这方面的条件优势。传媒分很多种,你的社会资源、渠道资源、人力资源等等情况如何。生活类更多了,比如餐饮类,商超类、娱乐类等等,各有各的细分和对应的群体。你多多分析,以数据说话,才能稳妥。

⑼ 财务在不同行业例如制造业、快消行业、金融行业中有什么差别求大神帮助

有差别。
制造业、复快消行业制和金融行业虽然执行的都是企业会计及准则,但侧重点是不同的,制造企业和快消行业主要是企业在运行过程中面临的风险,银行企业面临的是贷款风险,在风险控制的侧重和资金流转的监督的重点是不同。
而且三个行业的待遇也不相同,金融行业的薪资一般要高于制造企业和快消行业。

⑽ 经济的发展到底是靠制造业还是靠金融业

制造业的规模化、全球化地经营离不开巨额融资,因此当经济发展到一定专的阶段,金融属业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而西方发达经济体,靠金融业占据了产业链的高端,成为盈利多方。这样你觉得金融业如何呢?事物总是有两面性的,这孕育了危机。

阅读全文

与支持制造业完善金融服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黑角现货交易 浏览:730
乐投天下投资 浏览:638
社保基金怎么进了盐湖股份 浏览:567
560002基金发行价 浏览:241
贵金属深加工流程 浏览:395
债券价格表 浏览:309
炒外汇图片 浏览:222
德州线下贷款 浏览:725
后市融资 浏览:735
一块钱人民币等于多少比索 浏览:362
欧元汇率人民币最高多少 浏览:487
呼和浩特股票配资 浏览:333
银行黑名单怎么贷款买车 浏览:764
中小型融资担保企业法务怎么样 浏览:790
人民币的汇率牌价在哪查询 浏览:848
价格调整计算公式 浏览:930
美原油今天开盘价格 浏览:364
今天人民币对缅甸汇率多少人民币 浏览:222
指数基金对比混合基金 浏览:116
科创板募集基金 浏览: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