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两岸金融中心的两岸金融中心(湖里区)
2010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并批准厦门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市,同意厦门市在两岸金融合作方面先行先试,建立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国家“十二五”规划和海西规划进一步明确提出推进厦门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建设。厦门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海峡两岸金融合作试验区,打造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的思路,要求市规划局和湖里、思明区政府落实在厦门岛东部建设“两岸金融中心”,为台湾金融界提供进入海西发展的平台,努力成为两岸金融合作的试验区。“两岸金融中心”(湖里区)是湖里区政府在市指挥部领导下开发建设的大型金融园区及金融街,大力鼓励金融、商业、房地产等单位投资建设金融大厦、总部大厦、商务营运中心、居住配套设施等。“两岸金融中心”(湖里区)地处厦门岛东部,北至五缘湾南岸,西至金山路,南至观音山,东至海岸线,园区规划总面积750公顷,其中核心金融街区面积330公顷。园区包括金融商务用地、商业酒店用地、居住公建配套用地等。“两岸金融中心”(湖里区)将抓住厦门市大力发展金融业的机遇,大力吸引银行、证券、保险、基金、期货、信托、金融租赁、金控、典当、信用、担保、投资理财等各类金融机构,和信息技术数据中心、银行卡中心、支付结算中心、业务管理中心、客户服务中心等各类配套服务机构,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交易所等。努力建成“一个核心区和七大平台”:即金融核心区和投资融资平台、股权债券交易平台、企业上市孵化平台、生产服务平台、知识产权交易平台、特许经营平台、两港服务平台;努力成为海西金融产业发展的新兴集中区和两岸金融合作的试验区。“两岸金融中心”(湖里区)处于厦门岛东部商务区的中心。周边包括五缘湾营运中心区、湖里高新技术园(总部园区)、五通海峡旅游中心、湖里万达广场、观音山营运中心区、厦门软件园、会展北区、集美新城、同安新城、翔安新城等,形成强大的集聚和辐射效应。“两岸金融中心”(湖里区)交通便利、配套齐全。园区范围有五通对台海空联运码头、仙岳路立交、翔安隧道。西为金山路,中为环岛干道快速路,东为环岛东路快速路。规划有BRT总站和轻轨总站。“两岸金融中心”(湖里区)环境优美。园区东面临海见海,规划范围内有闽南之韵大型隧顶公园,北面有五缘湾湿地公园、坂美公园,南面有高林公园,东面有五通灯塔公园、体育公园,紧邻五缘湾游艇帆船基地。“两岸金融中心”(湖里区)政策优惠。厦门市对入驻园区的金融企业机构等制定优惠鼓励政策;湖里区相应配套发展现代服务业、金融业的优惠政策。对台湾金融行业入驻实行特殊鼓励政策。
② 两岸金融中心的两岸金融中心(思明片区)
2010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并批准厦门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市,同意厦门市在两岸金融合作方面先行先试,建立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国家“十二五”规划和海西规划进一步明确“支持厦门建立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扩大金融改革试点,在对台离岸金融、资金清算等方面率先试验”。厦门建设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被正式确立为国家战略,这是厦门经济特区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标志着厦门金融业发展和两岸金融合作迎来的新的历史机遇。厦门市委、市政府适时提出了“建设海峡两岸金融合作试验区,打造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的思路,要求思明、湖里区政府落实在厦门岛东部建设“两岸金融中心”,为台湾金融界提供进入海西发展的平台,努力成为两岸金融合作的试验区。
两岸金融中心(思明片区)规划范围南至会展南路和文兴东路,北至黄头路,西至金山路,东至东海域,总占地面积8.6平方公里,可开发用地面积约140万平方米,可开发用地建筑面积约287万平方米,以金融大道为主线,观音山国际商务营运中心、金融监管区和国际会展中心为节点,形成“一带多节点”的格局。在功能布局上,规划有金融产业区、服务配套区和休闲旅游区;在规划建设上,采用公交优先、项目开发与地铁站点规划相结合,城市绿地与城市街相配套,临海景观与滨湖景观相协调,打造亚洲又一魅力金融海岸线。
为推进两岸金融中心(思明片区)产业升级、转变发展方式,思明区在厦门市重新修订的《关于鼓励金融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新制定的《关于促进股权投资类企业发展的若干规定》的基础上酝酿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政策,按照“高站位、高品位、高效率”的原则,确定了以两岸金融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金融要素交易平台等为重点的招商方向,加快打造银行、证券、保险、股权、期货、租赁、信托、风投、外汇、担保等十大产业支撑平台。高标准的“硬件”加上高规格的“软件”,两岸金融中心(思明片区)的招商工作已经开始结出硕果。在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鼎晖投资、永安信(拓展)基金、厦门宇鑫货币兑换有限公司……一个个金融投资项目落户两岸金融中心(思明片区)。
两岸金融中心(思明片区)的目标定位于金融体制创新实验区、两岸金融服务业对接示范基地、合作先行先试前沿平台、两岸区域经济一体华重要引擎。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指挥部的指导下,思明区将努力把两岸金融中心思明片区建成台资金融机构抢先登陆的“桥头堡”和集散地。
③ 想报考厦门银行,这个银行的发展前景好吗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2015银行校园招聘银行介绍:厦门银行发展前景
日前,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海西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两岸经贸和金融交流合作将更加紧密。对于未来闽台金融业的进一步合作,大陆银行机构首位台籍行长--厦门市商业银行行长高朝阳认为,这是大势所趋,是两岸产业合作的必然结果。
【大陆吸引台金融机构目光】
如今,台商在大陆投资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台商在大陆积累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对大陆经济增长的贡献也非常大。但是两岸经贸往来过程中始终没有做的就是金融。这些年,很多台湾资本通过第三地或其他渠道来到大陆投资,为大陆经济发展做贡献,但是由于两岸在金融上没有建立联系,台湾资本进入大陆非常不容易。高朝阳说,如果未来两岸银行业能够互相合作,企业能够在两边都开设户头,那么对台商来说就太方便了。比如大陆的银行如果在台北设立了分行,那么台湾那边的资金通过大陆银行的系统划转过来就非常便捷。
去年,台湾富邦金控成功通过香港富邦银行入股厦门市商业银行,成为首家参股大陆银行机构的台资金融机构。海西经济区的快速发展和广阔市场,是富邦参股厦商行的因素之一。
而不久前,国务院通过了支持加快海西建设的若干意见,更是让人们对未来两岸金融交流与合作充满了期待。"如果两岸金融合作真正实现,不止富邦要来,台湾很多金控公司都要过来",高朝阳介绍说,相比日渐饱和的台湾金融市场来说,大陆市场吸引着很多台湾金融机构的目光。
【把台商的信用搬到大陆来】
现在,来大陆投资的台商越来越多,他们对银行的需求也很高。对此,大陆银行机构与台湾银行业最近几年才开始接触,进行一些合作,但不是很普遍。台湾银行机构开设的信用证等融资担保依据在大陆融资还不是很容易。现在,厦商行正在筹划成立服务台商的专营机构,考虑如何把台商在台湾的信用搬到大陆来,在大陆为他们提供融资服务。"毕竟大陆银行对台资中小企业还不是很了解,这方面富邦参股厦商行后就可以很好地发挥我们的优势。"
与此同时,高朝阳透露,随着两岸金融业的进一步合作,未来富邦将考虑把旗下的寿险、财险以及其他业务带到大陆,通过厦商行这个通路来扩展业务。
正是看到了国务院支持海西建设的大好时机,厦商行也积极准备在福建省内其他地区设立分支机构,为海西经济区建设贡献力量。高朝阳说,他们当前正准备推出两岸美元快速汇款业务,届时,台湾那边的资金可以很快地汇到大陆。
更多福建银行招聘备考资料请关注福建银行招聘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④ 两岸金融中心的基本信息
2010年06月20日,国务院又批准将厦门经济特区扩区到全市,并同意厦门发挥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的试验区作用,扩大金融改革试点,建立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先行试验一些金融领域重大改革措施。
2011年3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发布,第五十八章第三节:推进厦门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建设。
2011年4月8日,《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全文公布,第十一章第四节:支持厦门建立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扩大金融改革试点,在对台离岸金融、资金清算等方面率先试验。
2011年4月11日,两岸金融中心建设指挥部揭牌。
2011年12月21日,国务院批复《厦门市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二(三):建设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根据国家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总体部署,推动金融体制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扩大金融服务范围,加快建设辐射海西、服务两岸的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大陆对台金融合作的重大金融改革创新项目,厦门具备条件的优先安排在厦门先行先试。
2012年2月15日,市规划局组织召开《厦门两岸金融中心城市设计概念方案》专家评审会。美国HOK公司就相关意见进行反馈汇报。
厦门两岸金融中心以一带一核多节点为空间布局特点。“一带”指6.5公里长的金融大道。“一核”指1.5平方公里的金融核心启动区。“多节点”指金融核心区、国际会展区、金融监管区、观音山商务总部区、高林五通金融国际服务区、五缘湾商务运营中心区。总建筑面积约1210万平方米。片区沿金融大道向内陆辐射出“三个产业带”:仙岳路产业带、吕岭路产业带、莲前路产业带,组成一个配套完善、充满活力的金融集聚区域,以金融服务的提升带动厦门整体城市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