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对校园贷有什么了解,校园贷的危害在哪
对校园贷的了解:
1、概念
校园贷是指在校学生向正规金融机构或者其他借贷平台借钱的行为。这类所谓的校园贷,本质上就是高利贷。
2、分类:校园贷可以分为四类
消费金融公司——如趣分期、任分期等,部分还提供较低额度的现金提现;
P2P贷款平台(网贷平台),用于大学生助学和创业,如名校贷等。因国家监管要求,包括名校贷在内的大多数正规网贷平台均已暂停校园贷业务;
线下私贷——民间放贷机构和放贷人这类主体,俗称高利贷。高利贷通常会进行虚假宣传、线下签约、做非法中介、收取超高费率,同时存在暴力催收等问题,受害者通常会遭受巨大财产损失甚至威胁自身安全;
银行机构——银行面向大学生提供的校园产品,如招商银行的“大学生闪电贷”、中国建设银行的“金蜜蜂校园快贷”、青岛银行的“学e贷”等。
校园贷的危害:
1、校园贷款具有隐形高利贷性质
不法分子将目标对准校园,利用学生社会认知能力较差,防范心理较弱的劣势,进行短期、小额的贷款活动,从表面上看这种借贷是“薄利多销”,但实际上不法分子获得的利率是银行的20-30倍,肆意赚取学生的钱。
2、校园贷款会滋生借款学生的恶习
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靠父母提供的生活费,若学生具有攀比心理,且平时就有恶习,那么父母提供的费用肯定不足以满足其需求。因此,这部分学生可能会转向校园高利贷获取资金,并引发赌博、酗酒等不良习惯,严重的可能因无法还款而逃课、辍学。
3、若不能及时归还贷款,放贷人会采用各种手段向学生讨债
一些放贷人进行放贷时会要求提供一定价值的物品进行抵押,而且要收取学生的学生证、身份证复印件,对学生个人信息十分了解,因此一旦学生不能按时还贷,放贷人可能会采取恐吓、殴打、威胁学生甚至其父母的手段进行暴力讨债,对学生的人身安全和校园秩序造成重大危害。
(1)校园金融服务情况扩展阅读:
远离校园贷的方法或途径:
1、强化监管和引导,堵“偏门”开“正门”
一方面,要鼓励更多的商业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和互联网金融平台等市场主体进入校园金融市场,满足大学生合理的消费信贷需求;另一方面,监管部门也要与公安、法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等单位同心协力,打出治理的“组合拳”,形成对违规校园贷的高压态势,防止死灰复燃。
2、加快大学生征信体系建设,强化风控能力,降低借贷成本。
由于征信数据不足,目前商业银行的大学生信用卡授信额度非常有限,“花呗”“白条”等消费信贷产品虽然给予大学生一定额度,但与有收入来源的成人信用评级方式相同。
在无法及时形成个人信用报告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的唯一选择就是走严格的信用审查程序,这会导致其运营成本升高、业务规模收缩,而严苛的贷款申请条件也让大学生望“贷”兴叹。因此,商业银行大步走进校园的当务之急,是建立完善大学生个人征信体系。
3、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和风险防范意识。
“今天的大学生就是明天的高消费人群,开展小额借贷服务,有利于银行培育潜在的消费群体。”某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信用卡中心负责人的这番话,是业界的共识。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法与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涛认为,不少校园贷案例反映出大学生金融知识匮乏、风险防范和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学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律、金融、安全等相关知识的教育,引导他们在关键时刻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2. 可以做校园贷款的金融服务产品有哪些
建议在本地银行咨询办理贷款。
贷款办理条件:
1、在中国境内有固定住所、有当地城镇常住户口、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18-65周岁的中国公民;
2、有正当且有稳定经济收入的良好职业,具有按期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
3、遵纪守法,没有违法行为及不良信用记录;
4、贷款用途明确,符合国家规定,且可提供相关证明;
5、银行规定的其他条件。
3. 校园消费金融风险有哪些请各位给介绍下
具体的你可以去第三方系统了解一下,想要有效把控风险的话,像是同盾科技这样的第三方系统是可以很好的帮助你的。
4. 什么是校园贷
指在校学生向各类借抄贷平台借钱的行为。
2016年4月,教育部与银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高校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和实时预警机制,同时,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应对处置机制。
2017年9月6日,教育部发布明确“取缔校园贷款业务,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
非法校园贷潜滋暗长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借贷机构用较低的门槛诱骗学生上当;
二是大学生金融知识匮乏;
三是虚荣心所致。
就此而言,大学生在学习金融常识的同时,也需要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需要学会自我管理、自我驾驭和自我克制。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是成长成才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如果不善于自我管理,就会最终迷失自我。
当非法校园贷被禁绝,也应增加合法借贷资源的供给。据报道,已有多家银行开办针对大学生小额信用贷款的业务。
金融机构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不妨在简化程序、降低门槛方面做好文章,让真正有需求的大学生更便利地得到金融支持,有尊严也有能力进行贷款消费。
5. 校园贷市场又宜疏不宜堵是什么情况
有必要涵养大学生征信意识和征信体系,鼓励市场为大学生群体提供定制化、标准化的金融服务,使校园互联网金融实现良性发展。
近年来,随着网络借贷的快速发展,部分P2P网络借贷平台不断向高校拓展业务。有些不良网络借贷平台采取虚假宣传和降低贷款门槛、隐藏实际资费标准等手段,导致部分学生陷入“校园高利贷”陷阱。
在此提几点建议:首先,要加大不良网络借贷监管力度,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实时预警与处理机制;其次,除了在教育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合理消费观,也要加强金融、网络安全知识普及力度,包括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还有,就是加大学生资助信贷体系建设力度,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筹集专享基金,作为国家资助体系的有益补充。
具体实施可从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完善对大学生的低息、无息助学贷款服务,引导学生理解助学金融的真正含义。二是遵循教育部以及国家开发银行对助学金融的定义和指导方向,联合知名企业家、社会各界爱心公益人士、慈善组织与机构,成立专项基金,为优秀的大学生补贴贷款利息,为其提供助学贷款、教育分期培训、出国留学奖学金、创业梦想基金等标准化、规范化和定制化的金融服务,净化校园金融市场环境。三是通过对法律允许范畴内的大学生学籍信息、获奖记录、助学贷款、创业贷款等数据的合法收集与积累,帮助大学生在线生成诚信档案,及早构建校园征信体系。
6. 大学生校园金融服务现状
学生更倾向于金融机构给他们提供有关消费的服务。
7. 国家对于校园贷的治理思路是什么
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大学生超前的消费观念和创业需求、互联网贷款申请的便利使得校园网贷快速发展,行业内出现了滥发高利贷、暴力催收、裸条贷款等违法违规现象,严重侵犯了学生的合法权益。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进一步加大校园贷监管整治力度,从源头上治理乱象,防范和化解校园贷风险。
二是强治理,防风险。从事校园贷业务的网贷机构一律暂停新发校园网贷业务标的,并根据自身存量业务情况,制定明确的退出整改计划。同时,未经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不得进入校园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监管部门应联合各方力量,加强整治,及时纠偏。
三是正观念,补教育。整顿校园贷市场的同时,要抓好校园秩序管理与学生教育引导工作。各高校开展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以引导学生科学理性消费,健全举报惩戒制度以维护校园稳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