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高度490.2的环球金融中心,现在是上海最高的建筑。分94、97、100层三个楼层俯视全上海的专景色,也就是属三个票价,分别是100、110、150元。第一次去玻璃通道的话还是挺震撼的,除了电梯有一米的实心地面。一米开外就是全透明的了。这一米给游客缓冲一下的,呵呵。估计你第一次去的话,肯定会发出“哇~~~~!”的感叹 嘻嘻~有问题继续问哦。
❷ 有谁知道安永上海所的电话,就是环球金融中心里那个,急求~网上貌似都是老地址的电话,不知道还可以打伐
安永是今年7月就搬到环球金融中心了。
Please note that the second phase of our Shanghai office relocation to SWFC will be carried out on the weekend of Jul 23, all departments of Shanghai location will be in operation at SWFC office effective from 26 July 10. below is the new office information for your reference.
Ernst & Young
50/F, Shanghai World Financial Center
100 Century Avenu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China 200120
安永
中国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版道100号
上海环球金权融中心50楼
邮政编号: 200120
Tel / 电话: +86 21 2228 8888
Fax / 传真: +86 21 2228 0000
❸ 据说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很牛逼,是亚洲的金融中心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是仅次于东京的远东第二大城市。如果你需要更感性的说法,我可以告诉你,当时,好莱坞的大片,在美上市后三天之内就会出现在上海的各大影院,此其一。其二,改革开放到今天,你能学到和看到的几乎所有现代营销和广告手法在那时的上海都可以找到。尤为让我感佩的是,翻看当时民族企业的广告创意,你会发现,其实我们中国人对市场经济一点也不陌生,而且早在六十年前,就已经在激烈竞争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此外,当时上海的繁荣与租界有很大的关系,再次就不多作举例了,你可以搜索一下,从某个层面上说,租界的繁荣在上海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但至于1楼那位说的上海那时的牛都是靠外国人,这是毫无依据可言的。楼主可以去上海图书馆或者上海档案馆查阅当时的一些史料就明白了。其实上海的租界与《南京条约》签订后的开埠是有直接联系的,而开埠所带来的结果就是租界和移民的繁荣,这些关系都是相辅相成的。
继续回1楼,香港如今的繁荣与上海有着非常大的关系。49年解放后,老蒋卷走中国百分之八十的硬通货。而从这时开始,上海人开始了移民香港的浪潮。第一任香港特别行政区首席执行官董建华、现任香港政务司司长唐英年、上海青帮掌门人杜月笙、著名女作家张爱玲、中信集团主席荣智健家族、娱乐圈教父邵逸夫、香港娱乐圈阿姐汪明荃、著名主持人沈殿霞等人均是上海发家后去香港发展的。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有“远东巴黎”的美誉,也因此经常被报刊杂志特别加上一个“大”字,即“大上海”来形容上海在当时国际舞台上的重要程度。听我外婆聊过一些往事,据说当年的香港仍处在发展低潮,许多香港有识之士都渴望有朝一日将香港打造成如上海一般繁华,故当地报纸也曾将香港形容为“小上海” 来勉励公众。
在这之后的另一波移民潮则始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得益于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改革开放政策。国门打开的同时也让国人进一步领略到了香港高速发展的魅力所在,而上海则因受困于“文革”等客观因素,和香港的差距在六七十年代加速拉大,昔日有着“远东巴黎”美誉的“大上海”,在改革开放初期只能面对香港已如磐石般稳固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而望尘莫及。
再补充一篇转的文章,供各位参考:
中央政府于3月25日透过官方通讯社新华社对全世界宣布:当日召开的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会议提出,到2020年,将上海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
距离北京对外正式宣布建设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决定后不到半个月时间,中央政府于4月8日授权新华社发文,宣布将上海、广州、深圳、珠海和东莞列为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城市。
香港现任行政长官曾荫权当晚即透过媒体为港人打气,称其相信中央政府另有打算,香港也会积极准备,希望成为内地以外首个配合以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的地区。曾特首的此番及时回应在香港市民看来意在向中央讨政策,力求保住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面对现实,如今的上海就金融中心地位而言依然无法同香港对全球金融市场的重要性相提并论,甚至还不如上世纪三十年代上海被誉为“远东巴黎”的全盛时代,这其中有主观因素,比如近几年人才外流的严重性已经达到了几乎无可救药的地步。在上海着名的高等学府复旦大学内曾经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最优秀的毕业生去了美国,第二等的去了香港,哪也去不了的留在大学读研,然后教书。
客观上来讲,中国央行和外汇监管部门对人民币兑换的严格管控也在很大程度上让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梦想更像是一句高喊的口号,至少目前看来没有太大实际用途,就连前些日子载我去中环开会的香港的士司机都知道,哪天人民币自由兑换,上海哪天才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金融中心。
也正是基于这个最根本的判断,不少经济学家在获悉中国国务院有关2020年把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决议通过之后纷纷兴奋地提出这样一个逆向思维的结论: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实现自由兑换,2020年之前有戏!
❹ 上海环球国际金融中心为什么像一把军刀
一、上海环球国际金融中心像一把军刀的原因是:
上海环球国际金融中心的投资方是日本人,本来上海环球国际金融中心上面的一个孔都是
圆的,象征日本国旗,后来中国抗议后才改成梯形的。
二、详细情况:
1、开发商为“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公司”,由日本森大楼公司(森ビル)主导兴建。
2、建筑设计 : KPF建筑师事务所 。
3、结构设计 : 籁思理·罗伯逊联合股份有限公司(LERA) 。
4、设计单位 :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5、施工单位 :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总承包联合体。
❺ 我不是学建筑的,但是我有一个疑问,以前看过discovery的纪录片,讲的是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他是用的是椿基基础 是常规的打基础方法 只是选用基础的类型不一样而已 承压小所版以需要权较大的基础面积以保证地面承受的压强要低于所地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 而椿基基础是与地面接触面比较大的基础 而且抗震性还不错 这只是我个人的观点 希望能帮助到你
❻ 上海世界金融大厦里面有哪些公司
你说的是不是陆家嘴环路900号世界金融大厦?那里是建行。
如果指的是上海最高的那幢建筑的话,那是叫环球金融中心...那里面公司有多少家只能通过底楼商户铭牌数一下了...
❼ 关于上海成为世界金融中心的问题
我跟你说,中国政府要办的肯定会办的得到的。
集中力量办事,你知道中国的这种作风的吧。
还有楼上的很多观点都是错的。
❽ BOSCH是什么牌子
博世是德国的工业企业之一,从事汽车与智能交通技术、工业技术、消费品和能源及建筑技术的产业。1886年年仅25岁的罗伯特·博世先生在斯图加特创办公司时,就将公司定位为“精密机械及电气工程的工厂”。
博世集团于 1909 年在中国开设了第一家贸易办事处, 1926 年在上海创建首家汽车售后服务车间。时至今日,集团的所有业务部门均已落户中国:汽车技术、工业技术、消费品和建筑智能化技术。博世在中国已经有 37 家公司,并在上海设有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2007 年博世在华合并销售额达 18 亿欧元。
截至 2007 年,对华投资总额约 10 亿欧元。2008 至 2010 年,博世计划再投资 8.5 亿欧元。约 17,000 多名中国员工全心全意为中国的顾客提供最先进的技术以及最可靠的服务,以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博世公司已在中国成立了10个代表处、5家贸易公司和一个贸易办事处、9家独资企业和9家合资企业、均由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统领在华经营活动。博世集团在华投资总额已超过9.7亿美元。
博世中国旗下的博世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博世汽车柴油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华德火花塞有限公司和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均在各自的领域内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2004年,博世所有在华企业的销售额(包括出口)增长到14亿欧元,不考虑汇率变化因素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5%。汽车技术部的销售额超过了博世在中国总收入的一半,为博世取得这一卓越的成绩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博世一直致力于为中国迅猛发展的市场提供经济、清洁、安全的技术和产品。
企业文化
该企业品牌在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编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名列第三百六十三。该企业在2007年度《财富》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名中名列第一百零九。该企业在2008年度《财富》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名中名列第一百零一。该企业在2009年度《财富》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名中名列第九十八。
❾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高度在世界排第几有什么用处呀
上海环球金来融中心的源高度在世界排第三第一、迪拜的迪拜塔,总高度700米第二、台北的101大楼,总高度是508米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是以办公为主,集商贸、宾馆、观光、会议等设施于一体的综合型大厦。建筑的94层至101层为观光层,79层至93层将建成超五星级的宾馆,7层至77层为写字楼,3层至5层为会议室,地下2层至3层为商业设施,地下3层至地下1层规划了约1100台的停车位。在100层、距地面472米处设计了长度约为55米的观光天阁,这一高度将超过世界最高观光厅——高度为447米的加拿大CN电视塔。此外,在94层还设计了面积为750平方米、室内净高8米的观光大厅。以上海的都市全景为背景,观光天阁和观光大厅将成为世界新的观光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