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金融危机爆发后为什么会发生国际传递
这是因为现在有很多传递机制了
贸易传染效应、金融传染效应以及预期传染效应。
贸易传染效应是指一个国家的货币危机恶化了另一个与其贸易关系密切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以及经济基础运行状况。这个中国就是很好的例子,欧美式中国的出口市场,你看,危机来了,中国首冲击最大的其实是外贸行业
金融传染效应是指一个市场由于宏观经济波动而导致的金融市场流动性缺乏,导致另一个与其有密切金融关系包括通过直接投资、银行贷款、资本市场渠道等建立起来的各种金融联系的市场的流动性缺乏,从而引发另外一国爆发危机。分为直接投资渠道、银行贷款渠道和资本市场渠道。用亚洲金融危机来说,欧洲国家的金融机构在泰国和印尼等地都有投资,由于泰国金融危机导致欧洲国家金融机构的投资损失,使得欧洲国家的金融机构调整其投资组合以降低风险,从而从印尼等地投资,诱发印尼等国的货币危机。
预期传染效应是指即使不存在贸易、金融联系,不同国家之间的金融危机也可能传染,这是由于一个国家发生危机,另一些类似国家的市场预期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到投机者的信心与预期,从而导致投机者对这些国家的货币冲击。比如美国收冲击了,美国的投资商在对外投资的时候也也许会正确也许会错误的预期,将来的市场不看好,因此减少投资,这样就容易给本该投资的地方带来萧条,至少相对增长减少了~~
『贰』 请根据所学知识,针对目前的国际金融风险对中国金融的影响,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般来说,本国在金融风险大的时候更能规避风险。
经济危机对于本国更多的是一场机遇,可以重新定义市场,重新进行资源分配。
『叁』 求一篇论文 1500~2000字 关于此次金融危机的起因\传递机制\后果\对于企业资产组合的市场风险管理的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 谁是罪魁祸首
美国次贷危机,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到去年爆发,至今已经经历了4次大的冲击波。第一波冲击始于去年8月份。当时危机开始集中显现,大批与次级住房贷款有关的金融机构破产倒闭,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被迫进入“降息周期”。
第二波冲击始于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花旗、美林、瑞银等全球著名金融机构因次级贷款出现巨额亏损,市场流动性压力骤增,美联储和一些西方国家银行被迫联手干预。
第三波冲击发生于今年3月份,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濒临破产,美联储紧急向其注资,并大幅降息75个基本点。
第四波冲击发生于7月。美国两大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美国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房利美)和美国联邦住宅抵押贷款公司(房地美)陷入困境。美联储拟注资250亿美元。
美国为什么会爆发次贷危机,谁是罪魁祸首?
这要从次级贷款说起。 美国抵押贷款市场分“次级”(Subprime)及“优惠级”(Prime),它是以借款人的信用条件作为划分界限的。次级贷款,指的就是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以所购房屋为抵押的住房贷款。
2001年至2004年,美联储实施低利率政策刺激了房地产业的发展,美国人的购房热情不断升温,次级抵押贷款风靡一时。过去两年,随着美联储17次加息,美国房地产市场逐步出现降温迹象,但是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也并未因此而停住脚步。
放贷机构为了竞争,不断放松放款条件,一些贷款机构甚至推出了“零首付”、“零文件”的贷款方式,即借款人可以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购房,且仅需申报其收入情况而无需提供任何有关偿还能力的证明。宽松的贷款资格审核成为房地产交易市场空前活跃的重要推动力,但也埋下了危机的种子。
与此同时,次级抵押贷款被证券化了。次级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指的是将缺乏流动性但又能够产生可预期的稳定现金流的次级住房抵押贷款汇集起来,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对贷款的风险与收益要素进行分离与重组,再配以相应的担保和升级,将其转变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证券。次级抵押贷款证券,被美国的金融机构做到了全世界,危机发生,全球就为美国的次级债买单。
在进行次级抵押贷款时,放款机构和借款者都认为,如果出现还贷困难,借款人只需出售房屋或者进行抵押再融资就可以了。但事实上,由于美联储连续17次加息,住房市场持续降温,借款人很难将自己的房屋卖出,即使能卖出,房屋的价值也可能下跌到不足以偿还剩余贷款的程度。这时,危机就发生了。
危机一旦发生,就必然引起对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悲观预期,这就会冲击贷款市场的资金链,进而波及整个抵押贷款市场。与此同时,房地产市场价格也会因为房屋所有者止损的心理而继续下降。两重因素的叠加形成马太效应,出现恶性循环,使得危机愈演愈烈。
分析美国次级住房贷款危机爆发的原因:一是信贷条件的放松。从事住房抵押贷款的金融机构放松了贷款的条件,使那些信用条件不符合相应贷款的个人承受了难以支付的还本付息的负担;二是市场利息的上升。市场利率的不断提高,使房屋价格上涨放缓并下跌,从而使借贷的还款压力增大;三是抵押贷款证券以及信用衍生产品的过程忽视和掩盖了原始贷款中存在的信用风险;四是评级公司对次级证券的评级过高;五是投资者的信心受挫,从而大量抛售手中持有的次级债券。
美国次贷危机对世界经济及我国的影响
美国次贷危机首先影响到美国经济的发展。受冲击最大的是美国的银行业。从抵押贷款领域到资产证券化领域的损失造成了银行间流动性的崩溃。
7月初,加利福尼亚州印地麦克(In-dyMac)银行因财政困难被联邦政府接管,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三大破产银行。7月25日,内华达州的第一国民银行和加州的第一传统银行又宣布破产。至此,今年以来美国已有7家银行破产。
即使是花旗、美联银行等大银行,业绩也让人失望。以美联银行为例,该银行公布的第二季度亏损额达到了88.6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为盈利23.4亿美元。为应对危机,美联银行已大幅降低分红并裁减员工1万余人。
在恐慌性情绪下,许多美国银行业股票被抛售,银行挤兑现象不断增多。印地麦克银行虽被联邦储蓄保险公司接管,但许多储户还是连夜排队准备取走存款。挤兑问题更使一些中小银行风险进一步加大。今年下半年,无疑将是美国银行业的一个阵痛期,其能否很快走出困境,关键还在美国房市的走势。
次贷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更为严重的是,它可能会让美国经济进入一次衰退,而且可能会是比较长时期的衰退。而美国经济如果进入衰退,全球经济都有可能会出现衰退。
次贷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首先是全球市场上的流动性出现短缺。为了解决流动性问题,美国的利率和汇率双双下调。利率和汇率的下调从而造成了世界性的通货膨胀压力。
美国资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可忽视。如果从直接的渠道来看,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不是很大。次贷危机使中国金融机构所购入的次级债券受到价格下跌的损失,但由于中国金融机构购入的次级债券的量不是很大,所以这部分的损失不会很大。
美国资贷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主要是间接的影响,它表现在:一是由于美国政府降低利率,使大量的外汇资金流入中国造成中国外汇激增,从而造成了中国面临着输入性通货膨胀的巨大压力。
二是影响中国的出口。由于次级贷款危机的影响,美国的经济开始放缓,这些都会影响到美国人的收入和财富。美国人的收入和财富缩水之后,他就会减少消费,减少对进口产品的消费,这样美国也就会减少对中国产品的进口需求。
而进出口贸易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一驾马车,去年经济的增长,有2.5个百分点是进出口拉动的。据测算,今年中国的出口增幅,有可能下降到百分之十几,甚至有可能出现一位数的增长。
次贷危机对中国的警示与防范措施
美国次贷危机,给中国的金融安全敲响了警钟。
次贷危机的源头,是美国房地产金融机构在市场繁荣时期放松了贷款条件。中国商业银行应该充分重视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第一应该严格保证首付政策的执行,杜绝出现零首付的现象;第二应该采取严格的贷前信用审核,避免出现虚假按揭的现象;第三要加强宏观经济运行的分析,高度关注经济周期波动可能带来的风险;第四要做好预警,控制规模与风险;第五金融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管,防范和制止金融机构违规发放不符合条件的贷款。
在美国次级房屋抵押贷款证券化过程中,次贷不仅很快衍生出各种金融产品,还被分配到各种金融机构的投资产品组合之中。对冲基金及其他高杠杆机构以其财务杠杆工具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地放大与次级债有关的各种交易,这导致衍生产品价值与其真实资产价值之间的联系被完全割断,放大了相关投资和交易风险。
因此,中国金融机构在进行金融创新和产品设计时,以及每一单合约执行过程中,应吸取这一教训,按照谨慎经营原则,合理评估无风险约束下的放贷行为与潜在风险的平衡,防患于未然。
美国次贷危机的最大警示在于,要警惕为应对经济周期而制订的宏观调控政策对某个特定市场造成的冲击。导致美国次贷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美联储加息导致房地产市场下滑。中国为了减轻次贷危机带来的通胀压力,实行紧缩的贷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央行多次提高利率并提高了存款储备金率。这些政策措施在减缓通胀压力的同时,也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中国的股市和房市首当其冲。中国的企业,特别是从事出口贸易的企业,由于利息成本和原材料成本的增加,还有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其国际竞争力受到了很大的挫伤。
因此,我认为,中国的宏观紧缩政策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可以考虑以适度放松的政策对付目前的形势。如果采取适度放松的而不是强化紧缩的政策,便可以部分抵消人民币升值和外汇储备激增的压力。股市和房市就可以尽快地恢复、企业的融资力和市场竞争力可以大大加强。
总之,美国次级贷款危机不仅会使我们总结国际、国内的经验教训,而且还会使我们在宏观经济政策的取向上,进行冷静和客观的思索,在金融风险的防范机制上采取更加有效的防范措施。
『肆』 简单谈谈国际金融的风险有哪些
主要有利率风险、汇率风险、信用风险、国家风险、流动风险、操作风险等
『伍』 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有哪些
主要有五大风险:
美国不确定性风险——美国经济金融的影响力使其前景格外引起关注,并将影响
国际金融市场较大的波动,尤其是美元资产的缩水,可能导致全球交易、结算和储备系统的大调整,不利于金融稳定突出;而从国内看,美元贬值由于经济恢复和结构性均衡,但不利于经济信心维持。美元波动将会引起恐慌性反应,金融市场价格波动将会加大,进而不利于全球经济复苏和稳定。而从当前形势看,美国经济前景难以确定,经济政策和理念的变化将是美国经济难以预测的重要因素,而经济政策抉择时机与理念的变化,将可能使美国经济最终出现实质的变化,甚至恶化。
金价上涨恐慌性风险——从目前趋势看,国际金价面临进一步上扬的空间,甚至预测金价将可能达到350美元的水平,国际政治与军事矛盾潜在恶化的可能以及突发事件的难以预测都将是金价上涨的依托;尤其是美国经济不确定和美元超值风险都将是金价上扬的推力与依据,从而对市场心理恐慌具有重要影响,形成进一步刺激金价的重要因素。
油价不定性风险——从石油价格水平趋势看,产油国与消费国之间的摩擦以及国际政治军事争端的连续不断,都是油价不确定的因素;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全球经济复苏的需要,油价可驾驭更为艰难,可能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的不确定因素,并将对主要货币国的经济环境具有负面影响与打压,欧元区更为突出,欧元区通货膨胀再度上升的压力依然较大,并将直接加大汇率信心心理的波动与调整;而对于美国而言,在经济不确定中经济风险有所上升的形势下,油价的上涨也将使美国经济政策难以驾驭。油价再上30美元的水平不仅具有可能,而且也将是再度冲击经济金融政策的调整与变化的重要因素,对利率、汇率和股价等宏观和微观经济波动与难以驾驭影响将更为直接。
利率差异波动性风险——全球利率水平的差异与不同步将是未来汇率水平和投资组合波动与调整的关键因素,利率调控的驾驭将直接影响和左右资金流动趋势、方向与结构的变化,对美元的减弱、对欧元的倾斜以及对日元的难以定夺将使汇率和股价水平加大波动幅度,波动区间将难以预测且超出预期。尤为值得关注美联储关于改变永久性贴现率结构的建议,主旨是改变以往联邦基金利率高于贴现率的状况,使贴现率高于联邦基金利率,以刺激存款机构、联邦储备体系在美国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最终稳定经济。美联储这项可能实施的改革将会对美国金融市场,尤其是美国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并对汇率具有直接牵动;而当前美联储利率调整的时机抉择对汇率的影响至关重要。而利差将形成国际资本流动格局的较大调整与变化。
金融格局潜在调整风险——随着美欧日三种主导货币汇率的价格变化,尤其是欧元上升的加快,美元的国际主导地位将面临提前的挑战与修正。国际资本流动向欧元区间的加大,可能将导致资产信心和份额的调整,而目前美元贬值趋势对与美元相挂钩的机制冲击将会加大,美元与欧元双汇率机制将可能成为新的选择与更新。从中长期看,美欧金融均衡性将会逐渐显现,对美元冲击明显,对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具有影响与冲击,但对金融均衡与风险规避十分有益,有利于国际金融公平、合理氛围的发展。
『陆』 金融市场如何传递风险
金融行业讲究风险不能被消除,但可以被转移,传递风险的方法就是将债务,贷款,等高风险资产进行证券化做成金融衍生品卖给投资者,这样风险就会被转移到投资者身上了。
现在的世界面临经济全球化,跨国界的金融风险就像是传染病一样。”纽约大学教授鲁里埃尔·鲁比尼谈起金融市场风险的全球传递性,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在鲁里埃尔·鲁比尼看来,次贷危机并没有逐渐好转,而是越来越糟糕,并不断向全球其他市场蔓延。“金融风险能够轻易地跨越国境传递到其他的国家,特别是在新兴市场国家,因为这些国家的金融市场时间不长,大概不到20年,所以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弱。”
不过,西班牙银行国际事务副总监费丽奥斯却表示,发达国家金融风险对发展中国家影响非常有限。费丽奥斯说:“发达国家的金融风险,如果传递到亚洲等一些发展中国家,有一定的传递性,但影响不是非常大,短期来说仍是非常有限的传递性。”
上海证监会行政总裁韦奕礼则认为,作为一个开放的市场,很有可能对市场上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是很脆弱。资本市场是一个好的市场,当然也有风险,一个国家的资本市场越开放,越有可能受到世界经济风险的影响,也越有可能脆弱。美国次贷危机是多方面造成的,但贷款审批不严难逃其责。对中国而言,应该接受当今金融市场所面临的巨大变化,快速地接受这些变化,吸取其他国家和市场的经验教训,这样,无论是在融资上,还是在储蓄、投资方面,都能够达到最高效的资源分配。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全球化传奇。”摩根史丹利亚洲区主席史蒂芬·罗奇在发出感慨的同时表示,作为全球化非常主要的受益者之一,相对应全球所发生的诸多问题也会影响着中国。鉴于此,中国不能够放松警惕,不能够以为世界上万事大吉。史蒂芬·罗奇强调说,“中国在过去20多年的时间里出现这样的繁荣,关键要关注全球市场。现在就要开始采取措施,关注未来的机会,并关注未来的风险。中国银行业一定要在管理风险控制方面有很好的措施。”
『捌』 什么是国际金融风险扩散我国应该如何应对
加强金融上的监管,
本次美国的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就是因为它国内产生了次信贷版危机,扩散到相关的权机构,国家才引发了全球性的,我国在国际债券方面要谨慎投资呀, 加大些黄金储备,或者欧元等其它外资的储备,不要老是让国家为美国的经济发展买单。
扩大内需只是一方面的手段,起不到根本性的作用啊。
『玖』 我国应对国际金融风险扩散的对策
我国的应对措施
1加强本国的经济实力,更大程度上的提高内需。
2加强金融监管,在专合理利用外资的属基础上,警惕国际热钱等问题
3要提高对外投资的管理水平,把资金投入到一些可靠、稳定的项目上去 \
以上三点分别在网络上搜一下,组合一下,就OK 了。千万不要在网上把一整篇照搬,否则自己学不到东西,另外很容易出雷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