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山大学考研参考书目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金融专硕初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3)数学三、(431)金融学综合
复试专业课:F1002金融学综合
431 综合大纲可在招生目录所附的科目说明或者岭南/管理学院金融硕士招生说明上看到。考试的范围包括货币金融学、国际金融学、公司理财、投资学。
初试题目出的不难,计算多为基本原理的理解与运用,论述题多为理论联系实际,学习过程中要以理解为主,不要去背书。参考书目是:米什金的《货币金融学》和胡庆康的《货币银行学教程》。
岭南学院陈平老师写的那本《国际金融》不错,也符合中大431的命题重点。
另外可以补充看艾特曼的《国际金融》的前11章。
投资学是13年的考纲上新加的,博迪的《投资学》较难且厚,涉及诸多推导对于专业课考试来说无需掌握,看的时候抓结论,对繁杂演绎可忽略。看5-23章就可以了。《投资学》课本第5-11,14-23章的练习可以做做,答案可从网上下载英文版,对英文专业词汇不熟悉的同学也可购买机构出的习题详解。该书课后习题平均难度大于中大真题。
另外说一下博迪的《金融学》,这本书是管理学院复试的参考书目--真的是仅作参考,因为复试的笔试题和这本书半毛钱关系都没有。这本书的内容都包括在公司财务和投资学里了,可看可不看。
㈡ 2018超星尔雅《国际经济学》课后答案
有一个微信小程序 (大学答案帮手) 复制题目到里面粘贴即可 。还有一些微信公众号可以 ,去搜一下就有。
望采纳,谢谢
㈢ 自学金融知识看什么书好
西方经济学和一部分初级会计学,西方经济学推荐萨缪尔逊的经济学,国内也可以看看高鸿业的第三版,高的比较简单。要是有点证券的基础也比较好,此外数学也不能太差。
有了这些作为基础,你就能看看金融方面的书,教材推荐bodie和莫顿的金融学,人大出版社。投资学看看bodie的,机械工业出版社第六版,还有货币银行学,我自己觉得这是一些主干的课程,看完了之后再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细分的方向,比如行为金融之类的。
金融最好是有人辅导,一个人学要辛苦一些,很多东西不是自己能很快研究懂的,要学好金融数学基础不能太差。最后祝你成功,学学金融还是很有用的,我自己就正在学金融。
金融学专业必看书籍
学习之余 2009-06-28 20:38 阅读395 评论0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1、佛兰克.J.法博齐、佛朗哥.莫迪利亚尼:《资本市场机构与工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2、艾伦.加特: 《管制、放松与重新管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3、查理斯R.吉斯特:《金融体系中的投资银行》,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4、洛伦兹.格利兹:《金融工程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5、詹姆斯.托宾、斯蒂芬.S.戈卢布:《货币、信贷与资本》,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6、詹姆斯.C.范霍恩:《金融市场利率与流量》,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7、埃德加.E.彼得斯:《资本市场的混沌与秩序》,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8、劳伦斯.哈里斯:《货币理论》,中国金融出版社,1986。
9、博迪.默顿:《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10、佛朗哥.莫迪利亚尼:《莫迪利亚尼文萃》,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11、莫顿.米勒:《金融创新与市场的波动性》,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12、卡尔.E.瓦什:《货币理论与政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13、哈利.M.马科维兹:《资产组合选择和资本市场的均值分析——方差分析》,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4、威廉.夏普:《投资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15、斯科特.梅森、罗伯特.默顿、安德鲁.佩罗德、彼得.图法诺:《金融工程学案例——金融创新的应用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16、菲利普.莫利纽克斯、尼达尔.沙姆洛克:《金融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7,富兰克林.艾伦、道格拉斯.盖尔:《比较金融系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8、蒂米奇.威塔斯:《金融规管》,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19、北京奥尔多投资研究中心 :《金融系统演变考》,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20、凯文.多德、默文.K.刘易斯:《金融与货币经济学前沿问题》,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
21、戴维.里维里恩、克里斯.米尔纳:《国际货币经济学前沿问题》,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
22、劳伦斯.S.科普兰:《汇率与国际金融》,中国金融出版社,1992。
23、J.奥林.戈莱比:《国际金融市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4、哈雷尔.弗雷克斯、让.夏尔.罗歇:《微观银行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25、希拉.郝弗南《商业银行战略管理》,海天出版社,2000。
26、蒂莫西.W.科克:《银行管理》,中国金融出版社,1991。
27、V.N.巴拉舒伯拉曼亚姆、桑加亚.拉尔:《发展经济学前沿问题》,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
28、大卫.格林纳韦:《宏观经济学前沿问题》,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
29、格哈德.伊宁:《货币政策理论——博弈论方法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30、约翰.Y.坎贝尔、安德鲁.罗、艾.克雷格.麦金雷:《金融市场计量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31、罗纳德.麦金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上海三联书店,1980。
32、罗纳德.麦金农:《经济市场化的次续——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金融控制》,上海三联书店,1996。
33、格利和肖:《金融理论中的货币》,上海三联书店,1990。
34、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上海三联书店,1990。
35、阿沙夫.拉辛、埃弗瑞.萨徳卡:《全球化经济学——从公共经济学角度的透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工具书
1、约翰.伊特韦尔、默里.米尔盖特、彼得.纽曼:《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1-4册),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2、彼得.纽曼、默里.米尔盖特、约翰.伊特韦尔:《新帕尔格雷夫货币金融大辞典》(1-3册),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3、本杰明.M.弗里德曼、弗兰克.H.哈恩:《货币经济学手册》(上、下册),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4、斯蒂芬.马奥尼:《国际金融词汇手册》,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5、迈哈伊.马图:《结构化衍生工具》,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㈣ 求国际金融(迈克尔莫菲特、阿瑟斯通西尔、大卫艾特曼)课本中文版
题主现在有了么?同求,感谢感谢
㈤ 金水东路88号楷林ifc国际金融中心d座离大卫城多远
公交线路:115路 → 26路,全程约10.6公里
1、从月下酒吧步行约260米,到达金水东路心怡路站
2、乘坐115路,经过8站, 到达金水路东明路站
3、乘坐26路,经过4站, 到达二七广场人民路站
4、步行约560米,到达大卫城
㈥ 金融学专业适合阅读的书籍推荐
1、佛兰克.J.法博齐、佛朗哥.莫迪利亚尼:《资本市场机构与工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2、艾伦.加特: 《管制、放松与重新管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3、查理斯R.吉斯特:《金融体系中的投资银行》,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4、洛伦兹.格利兹:《金融工程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5、詹姆斯.托宾、斯蒂芬.S.戈卢布:《货币、信贷与资本》,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6、詹姆斯.C.范霍恩:《金融市场利率与流量》,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7、埃德加.E.彼得斯:《资本市场的混沌与秩序》,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8、劳伦斯.哈里斯:《货币理论》,中国金融出版社,1986。
9、博迪.默顿:《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10、佛朗哥.莫迪利亚尼:《莫迪利亚尼文萃》,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11、莫顿.米勒:《金融创新与市场的波动性》,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12、卡尔.E.瓦什:《货币理论与政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13、哈利.M.马科维兹:《资产组合选择和资本市场的均值分析——方差分析》,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4、威廉.夏普:《投资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15、斯科特.梅森、罗伯特.默顿、安德鲁.佩罗德、彼得.图法诺:《金融工程学案例——金融创新的应用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16、菲利普.莫利纽克斯、尼达尔.沙姆洛克:《金融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7,富兰克林.艾伦、道格拉斯.盖尔:《比较金融系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8、蒂米奇.威塔斯:《金融规管》,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19、北京奥尔多投资研究中心 :《金融系统演变考》,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20、凯文.多德、默文.K.刘易斯:《金融与货币经济学前沿问题》,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
21、戴维.里维里恩、克里斯.米尔纳:《国际货币经济学前沿问题》,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
22、劳伦斯.S.科普兰:《汇率与国际金融》,中国金融出版社,1992。
23、J.奥林.戈莱比:《国际金融市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4、哈雷尔.弗雷克斯、让.夏尔.罗歇:《微观银行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25、希拉.郝弗南《商业银行战略管理》,海天出版社,2000。
26、蒂莫西.W.科克:《银行管理》,中国金融出版社,1991。
27、V.N.巴拉舒伯拉曼亚姆、桑加亚.拉尔:《发展经济学前沿问题》,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
28、大卫.格林纳韦:《宏观经济学前沿问题》,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
29、格哈德.伊宁:《货币政策理论——博弈论方法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30、约翰.Y.坎贝尔、安德鲁.罗、艾.克雷格.麦金雷:《金融市场计量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31、罗纳德.麦金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上海三联书店,1980。
32、罗纳德.麦金农:《经济市场化的次续——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金融控制》,上海三联书店,1996。
33、格利和肖:《金融理论中的货币》,上海三联书店,1990。
34、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上海三联书店,1990。
35、阿沙夫.拉辛、埃弗瑞.萨徳卡:《全球化经济学——从公共经济学角度的透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㈦ 学金融必看的书
金融学专业必看书籍
1、佛兰克.J.法博齐、佛朗哥.莫迪利亚尼:《资本市场机构与工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2、艾伦.加特: 《管制、放松与重新管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3、查理斯R.吉斯特:《金融体系中的投资银行》,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4、洛伦兹.格利兹:《金融工程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5、詹姆斯.托宾、斯蒂芬.S.戈卢布:《货币、信贷与资本》,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6、詹姆斯.C.范霍恩:《金融市场利率与流量》,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7、埃德加.E.彼得斯:《资本市场的混沌与秩序》,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8、劳伦斯.哈里斯:《货币理论》,中国金融出版社,1986。
9、博迪.默顿:《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10、佛朗哥.莫迪利亚尼:《莫迪利亚尼文萃》,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11、莫顿.米勒:《金融创新与市场的波动性》,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12、卡尔.E.瓦什:《货币理论与政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13、哈利.M.马科维兹:《资产组合选择和资本市场的均值分析——方差分析》,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4、威廉.夏普:《投资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15、斯科特.梅森、罗伯特.默顿、安德鲁.佩罗德、彼得.图法诺:《金融工程学案例——金融创新的应用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16、菲利普.莫利纽克斯、尼达尔.沙姆洛克:《金融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7,富兰克林.艾伦、道格拉斯.盖尔:《比较金融系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8、蒂米奇.威塔斯:《金融规管》,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19、北京奥尔多投资研究中心 :《金融系统演变考》,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20、凯文.多德、默文.K.刘易斯:《金融与货币经济学前沿问题》,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
21、戴维.里维里恩、克里斯.米尔纳:《国际货币经济学前沿问题》,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
22、劳伦斯.S.科普兰:《汇率与国际金融》,中国金融出版社,1992。
23、J.奥林.戈莱比:《国际金融市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4、哈雷尔.弗雷克斯、让.夏尔.罗歇:《微观银行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25、希拉.郝弗南《商业银行战略管理》,海天出版社,2000。
26、蒂莫西.W.科克:《银行管理》,中国金融出版社,1991。
27、V.N.巴拉舒伯拉曼亚姆、桑加亚.拉尔:《发展经济学前沿问题》,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
28、大卫.格林纳韦:《宏观经济学前沿问题》,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
29、格哈德.伊宁:《货币政策理论——博弈论方法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30、约翰.Y.坎贝尔、安德鲁.罗、艾.克雷格.麦金雷:《金融市场计量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31、罗纳德.麦金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上海三联书店,1980。
32、罗纳德.麦金农:《经济市场化的次续——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金融控制》,上海三联书店,1996。
33、格利和肖:《金融理论中的货币》,上海三联书店,1990。
34、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上海三联书店,1990。
35、阿沙夫.拉辛、埃弗瑞.萨徳卡:《全球化经济学——从公共经济学角度的透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工具书
1、约翰.伊特韦尔、默里.米尔盖特、彼得.纽曼:《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1-4册),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2、彼得.纽曼、默里.米尔盖特、约翰.伊特韦尔:《新帕尔格雷夫货币金融大辞典》(1-3册),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3、本杰明.M.弗里德曼、弗兰克.H.哈恩:《货币经济学手册》(上、下册),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4、斯蒂芬.马奥尼:《国际金融词汇手册》,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5、迈哈伊.马图:《结构化衍生工具》,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㈧ 想要了解一些大学经济学的知识,没有一点基础的,理工科类想要了解一些,关键是学习所用到的书籍书籍
我按照金融工程的本科课程来给你说书吧!
(西方)经济学宏微观:曼昆的,高鸿业的,萨缪尔森的你随意哪个版本;这是初级的;
政治经济学:马克思的《资本论》是原著,本科书籍你自己随便找;
接下来就是《金融学》人大黄达的,这个就是货币金融学或者货币银行学,爱怎么叫就怎么叫;
《投资学》,博迪版本的,也可以选择人大吴晓求版本的;
《会计学》这个你版本随意,先学习初级的就可以了;
《公司理财》 罗斯版本,国内也叫财务管理,也可以选择《公司财务原理》斯图尔特 C.麦尔斯;
《国际金融》,版本随意,可以作者: 大卫·艾特曼 / 阿瑟·斯通西尔 / 迈克尔·莫菲特 版本;
《国际贸易》北大海闻版本;
《随机过程》数学书,版本随意,这个最好选择国内教材;
《计量经济学》清华 李子奈;这个是中级的;
《金融工程》选择金融译丛的书籍即可;
还有《风险投资》《风险监管》随意,选择外国金融译丛的都可以;
《银行经营与实务》庄老师的版本;
产业经济学属于理论经济学的,实用性不咋的,可以不用看!
㈨ 国际金融简答题:简述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机制
(一)、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
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是指由国际收支不平衡引起的国内经济变量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反作用过程。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一国国际收支不平衡时,受价值规律的支配,一些经济变量就会出现相应变动,这些变动反过来又会使国际收支不平衡自动地得到一定程度的矫正。在不同的货币制度下,自动调节机制也有所差异。
1、国际金本位制下的自动调节机制
在国际间普遍实行金本位制的条件下,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可通过物价的涨落和现金(即黄金)的输出输入自动恢复平衡。这一自动调节规律称为“物价–现金流动机制(Price Specie-Flow Mechanism)。”它是在1752年由英国经济学家休谟•大卫(Hume David)提出的,所以又称“休谟机制”。“物价–现金流动机制”自动调节国际收支的具体过程如下:一国的国际收支如果出现逆差,则外汇供不应求,外汇汇率上升,若外汇汇率上升超过了黄金输送点,则本国商人不再用本币购买外汇付给商人,而是直接用黄金支付给外国出口商,这样黄金就大量流出。黄金外流导致本国银行准备金降低,从而使流通中货币量减少,物价下跌,而物价下跌使得出口成本降低,本国商品的出口竞争力增强,出口增加,进口减少,直至国际收支改善。这样,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完全能够自发调节,用不着任何人为的干预。如果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顺差,其自动调节过程完全一样,只是各经济变量的变动方向相反而已。
上述自动调节过程可用图(8.1)表示如下:
图8.1 物价–现金流动机制
休谟的“物价–现金流动机制”在理论上分析存在着一系列缺陷:第一,他是以货币数量论为依据的,因而得出物价仅因货币数量变化而变化;第二,在金币流通的情形下,黄金流动不一定会引起物价变动,因为金属货币可以自发调节到必要的数量;第三,他强调相对价格的变动,而忽视了产量和就业的变动;第四,黄金流动同恢复国际收支平衡自动联系起来,金融当局没有进行干预的余地。正是因为休谟忽略了上述4方面的情况因而过高估计了“物价–现金流动机制”对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作用。
2、纸币流通条件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
在不兑现纸币流通条件下,黄金流动虽已不复存在,然而,价格、汇率、利率、国民收入经济变量对于国际收支自动恢复平衡仍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1)价格的自动调节机制
当一国的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时,由于外汇支付手段的增多,容易导致国内信用膨胀、利率下降、投资与消费相应上升、国内需求量扩大,从而对货币形成一种膨胀性压力,使国内物价与出口商品价格随之上升,从而削弱了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能力,导致出口减少而进口增加,使原来的国际收支顺差逐渐消除。
如果一国的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由于外汇支付手段的减少会导致国内信用紧缩、利率上升、国内总需求量减少、物价下跌,使出口商品成本降低,从而增强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与此同时,进口商品在国内相对显得昂贵而影响其进口,于是,国际收支的逆差逐渐减少,恢复平衡。
(2)汇率的自动调节机制
汇率调节国际收支是通过货币的升值、贬值消除顺差或逆差,从而恢复国际收支平衡的。
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时,外汇供给大于外汇需求,本币汇率上升,进口商品以本币计算的价格下跌,而出口商品以外币计算的价格上涨,因此,出口减少,进口增加,贸易顺差减少,国际收支不平衡得到缓和。
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外汇需求大于外汇供给,本币汇率下跌,出口商品的价格以外币计算下跌,而以本币计算的进口商品的价格上升,于是刺激了出口,抑制了进口,贸易收支逆差逐渐减少,国际收支不平衡得到缓和。
(3)国民收入的自动调节机制
国民收入的自动调节机制是指在一国国际收支不平衡时,该国的国民收入、社会总需求会发生变动,而这些变动反过来又会减弱国际收支的不平衡。
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时,会使其外汇收入增加,从而产生信用膨胀、利率下降,总需求上升,国民收入也随之增加,因而导致进口需求上升,贸易顺差减少,国际收支恢复平衡。
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会使其外汇支出增加,引起国内信用紧缩、利率上升,总需求下降,国民收入也随之减少,国民收入的减少必然使进口需求下降,贸易逆差逐渐缩小,国际收支不平衡也会得到缓和。
(4)利率的自动调节机制
利率的自动调节机制是指一国国际收支不平衡会影响利率的水平,而利率水平的变动反过来又会对国际收支不平衡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时,即表明该国银行所持有的外国货币存款或其他外国资产增多,负债减少,因此产生了银行信用膨胀,使国内金融市场的银根趋于松动,利率水平逐渐下降。而利率的下降表明本国金融资产的收益率下降,从而对本国金融资产的需求相对减少,对外国金融资产的需求相对上升,资本外流增加、内流减少,资本项目顺差逐渐减少,甚至出现逆差。另一方面,利率下降使国内投资成本下降,消费机会成本下降,因而国内总需求上升,国外商品的进口需求也随之增加,出口减少,这样,贸易顺差也会减少,整个国际收支趋于平衡。
反之,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即表明该国银行所持有的外国货币或其他外国资产减少,负债增加,于是就会发生信用紧缩,银根相应地趋紧,利率随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上升,利率上升必然导致本国资本不再外流,同时外国资本也纷纷流人本国以谋求高利。因此,国际收支中的资本项目逆差就可以减少而向顺差方面转化;另外,利率提高会减少社会的总需求,进口减少,出口增加,贸易逆差也逐渐改善,国际收支逆差减少。
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的正常运行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往往难以有效地发挥作用,因为它要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1)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只有在纯粹的自由经济中才能产生作用。政府的某些宏观经济政策会干扰自动调节过程,使其作用下降、扭曲或根本不起作用。自西方国家盛行凯恩斯主义以来,大多数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2)自动调节机制只有在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和需求弹性较大时,才能发挥其调节的功能。如果进出口商品供给、需求弹性较小,就无法缩小进口、扩大出口,或扩大进口、减少出口,改变入超或出超状况。
(3)自动调节机制要求国内总需求和资本流动对利率升降有较敏感的反应。如果对利率变动的反应迟钝,那么,即使是信用有所扩张或紧缩,也难以引起资本的流入或流出和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对利率反映的灵敏程度与利率结构相关联,也与一国金融市场业务的发展情况息息相关。
由于自动调节机制充分发挥作用要满足上述三个条件,而在当前经济条件下,这些条件不可能完全存在,导致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往往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因此,当国际收支不平衡时,各国政府往往根据各自的利益采取不同的经济政策,使国际收支恢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