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江萍的教授课程
本科生: 投资学、金融衍生市场
研究生:财务管理、公司财务、金融衍生市场、公司财务专题
留学生:Topics in Corporate Finance、Theory of Finance
㈡ 江萍的个人经历
2008 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金融学博士
2003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硕士(专业第一名)
2000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企业管理本科 2011.1 至今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金融系副教授,院长助理
2009.1-2010.12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金融学系讲师
2007.8-2008.8 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经济金融系Instructor I
㈢ 江萍的介绍
江萍,女,2000年毕业于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任经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金融学系副教授、院长助理。
㈣ 江萍的发表论文
“投资者情绪、承销商定价与IPO新股回报率”,金融研究,with邵新建、薛熠、赵映雪、郑文才,2013年第4期 “中国城市房价的坚硬泡沫-基于垄断性土地市场的研究”,金融研究,with卲新建、巫和懋、薛熠,王勇,2012年第12期 “风险投资在我国上市公司IPO 中的角色研究”, 中国风险投资,with 蔡晓武,2012年第3 期 “股权集中度和公司绩效关系再研究--来自后股改时代的新证据”,金融监管研究,with 邵新建、刘淑娟,2012年第5 期 “基金管理公司股权结构与基金绩效研究”,金融研究,with 田澍、Cheung Yan-Leung,2011年第6期
㈤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的机构设置
学术委员会
主 席:张 明
副主任委员:詹庆明 杨 正
委 员:张 明 詹庆明 周 婕彭正洪沈建武 王国恩
赵 冰 李 军黄正东程世丹 杨 正 尚 涛
秘 书:段 鹏(科研秘书) 建筑系
主 任:张 明
执行主任:程世丹
副主任:王炎松 童乔慧
城市规划系
主 任:彭建东
副主任:魏 伟 黄经南
设计系
主 任:周 婕
副主任:温庆武 路 由 夏丽君
工程及计算机图学中心
主 任:彭正洪
副主任:杨建思夏 唯 刘 永
实验中心
主 任:黄正东
副主任:詹 平吴秋菊
风景园林系(筹)
主 任:沈建武
执行主任:王江萍
副主任:刘卫兵
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分院(筹)
筹备组负责人:王国恩 李 军 数字城市研究中心
城市设计研究中心
建筑历史及遗产保护研究中心
虚拟现实与仿真工程研究中心
工业造型与艺术设计研究中心
城市战略研究发展中心 党政办公室
教学管理办公室
教育培训与拓展办学办公室 城市设计学院教学实验中心于2002年成立,当年学校投资180万元建设基础课(工程图学和城市规划)教学实验室。2005年学校投入150万元、学院自筹30万元共新建九个专业实验室。2006年学校再次投入150万元,学院自筹45万元完备八个实验室的建设。
1 工业设计模型制造实验
艺术设计和工业设计专业必须的专业基础实验。试验内容包括模型制作设计、产品造型设计、形态构成、产品专题设计、机械制造基础试验。
2 建筑模型制造实验
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必须的专业基础实验。试验内容包括建筑模型制作设计、建筑造型设计、建筑形态构成设计、城市规划设计。
3 建筑热工学实验室
建筑学专业必须的专业基础实验。试验内容包括建筑日照实验、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测量、保温材料导热系数测量实验、室内热舒适度测量、建筑结构温度、热流观察实验、建筑室内热环境观察。
4 建筑光学实验室
建筑学专业必须的专业基础实验。试验内容包括照明实测实验、天然采光模型实验、照明模型实验等、城市夜景观环境测量实验。
5建筑声学实验室
建筑学必须的专业基础实验。试验内容包括驻波管法测定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实验、房间混响时间测定实验、环境噪声测量实验、厅堂音质评价实验。
6 陶艺实验
艺术设计和工业设计专业基础实验。试验内容包括泥塑、手工成型技法、产品造型、雕刻技法。
7 数码设计实验
我院四个专业共有的专业基础实验,试验内容包括各类专业技术及软件的教学、各种设计的数码表现方法、各类数码素材的输入和输出技术的应用、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中的数码技术。
8快速成型实验
我院艺术设计和工业设计专业的专业实验室。试验内容包括工业产品三维动画设计、工业产品展示、产品结构及动能分析
9摄像实验
我院四个专业共有的专业基础实验。试验内容包括摄影摄像技术。
试验中心主任:
密新武,工学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北省工程图学学会副理事长,民盟湖北省委员会教科文专业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工程图学的教学工作,共开设各类课程7门,研究生课程2门。先后在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多篇,编写出版教材和专著各一部,完成多项教学与科学研究课题,获多项科研及论文奖。
试验中心副主任:
吴秋菊。
㈥ 论文《如何做好信息技术教学》,作者:卢江萍
信息技术教学在当下已经是很普遍了,但是由于计算机不在考试的目标里,所以大部分学校对此不是很重视,导致很多学生对计算机不是很熟练。作为一个初中计算机教师,应该怎样做好计算机教学工作呢?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信息技术课也是需要调动学生的兴趣才能使教学达到的效果。比如说:以项目活动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组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是信息教育的基础之一,但信息教育不是单纯的计算机课、软件课。在基于项目的教学安排中将信息技术的学习融于综合知识的学习之中。例如,在“中国民俗文化”一课中,让学生从中国历代的饰物、衣着、风俗、器皿及有关文字作品中体会中华文化的悠久历史,将历史、地理、语文等多学科结合在一起。各个学生兴趣小组分工编写去XX地旅游”的小报告;去该地怎么选择最佳的交通路线,到了该地看什么,有什么历史古迹、风俗人情、土特产品;学生们在小组协作讨论的基础上可以通过书籍、导游资料来找资料,也可以打电话问旅行社、火车站、还可以查找网络上的有关信息,使得多学科知识在活动中得到重组、综合,在活动中学会了交流,培养了团队精神,也学会了使用信息工具,这种实践性的活动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汉字输入练习这一节,学生学起来枯燥无味,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可以利用好恰当的契机,组织一次汉字录入竞赛,测试软件进行竞赛,人人上机,看谁的速度快,这样一来,你追我赶,促进了键盘操作及汉字录入的熟练程度,有助于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敢于冒险挑战的精神,同时还可以充分调配到学生的自主性。
二、强调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适当的问题是探究的起点,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与怎样提出问题,才是“自主探究”的关键呢。例如:在教学如何在画图中《添加文字》时,在用多媒体演示时,有的学生在讲话,我就说:“等会儿看谁能把自己的名字打出来时?”机房立刻鸦雀无声,因为他们觉得这个想法值得一试。所以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等到学生打出字来时,一个个孩子的脸上充满了兴奋和喜悦,因为他们把自己的名字打在电脑里了,这足以让他们兴奋一个下午。波莉亚就曾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
信息技术的教学活动不仅是师生间的互动,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合作中学习。例如:学习在画图中画《多边形》一节,教师可以只是向学生介绍了画花盆的步骤,不需要讲解如何画盆中的鲜花,只是提示利用“多边形”工具,请同学们自己在操作中,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来完成。接着可以就让学生分成小组来完成鲜花的绘画。经过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探讨、学习、合作,很快就完成了鲜花的绘画。这样的生生互动,不但让学生学会了操作方法,而且还拓展了思维,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养成一种与人共享成功的良好品质。
三、在信息技术课上实施素质教育
目前,我国各省区中学计算机教材大多与社会实际脱节,教材中充积着过多的计算机术语,缺乏形象直观的适合中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内容,造成学生负担过重,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鉴于目前学生负担已很重的情况下,学校计算机课时安排也不可能太多。因此,计算机课程必须通过教学改革通盘考虑。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科教学德育目标渗透,重视学生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在教材编排上注意遵循由浅入深,年级之间课程内容的衔接,做到知识趣味性强和科学性严谨,注重发展学生个性和特长。同时,要鼓励和支持学生利用计算机去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去完成其他学科的作业、写作文、做实验或进行计算机辅助学习等等,效果较好。总之,素质教育必须要和知识教育相结合,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四、改变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过程
计算机教学手段改革应自觉地走在各学科前列,为学校教育创设现代化的教学环境,加强传统媒体(如幻灯、投影、录音、广播、电视、录像等)与现代媒体(如计算机技术、卫星技术等)的组合优化教学,注重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探讨和建立新型的现代化教育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为标准,大力推进计算机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
现代社会由于其技术知识更新速度快,人们需要更快更方便地获得知识来适应社会发展,传统教育手段已无法解决这一困境,我们必须从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中找到出路。在教学手段上要注重发展计算机网络教学。大量事实表明,在这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下,学生是真正作为学习主体去主动探索学习的,教师可组织生动形象的、图文声并茂的语言教学,并可以利用大量的软件资源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这是以往任何教学手段所不能达到的。正是在这种新型教学模式下,学生参与学习、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等教学方法才得以真正实现,从而体现教学互动性。这样,教育再也不是教师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的结果,而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开展探究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去发现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从而让学生都获得与科学家们一起参与课题研究,去挖掘考古,去探索星体奥秘等过程的喜悦。我们的经验也表明,这样得来的结果比耳提面命的讲授深刻得多、鲜明得多,更多发挥他们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国家未来的发展全都是系在这些学生的身上。所以,作为教育学生的引导人,必须以各种办法来提升学生的成绩,让他们适合信息发展的时代,提升信息技术的知识,能让信息技术和其他知识进行整合,能让自身成绩都能得到整体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