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潮商大会的历届回眸
第一届潮商大会——汕头
2005年6月18日—19日,以“交流、合作、服务、发展”为主题的首届潮商大会在汕头林百欣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来自海内外的39个潮商代表团、600多名潮籍商界翘楚云集汕头,参加这次既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又体现开放特征的商贸盛会,共同见证这载入潮商辉煌历史的一刻。出席大会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有:广东省委副书记蔡东士,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孙晓华,广东省政协副主席、省委统战部部长李统书,中联部原部长朱良,司法部原部长蔡诚,海内外嘉宾萧灼基、陈有庆、陈伟南、狄娜、陈海燕、刘艺良、蔡衍涛,汕头市领导林木声、黄志光等。
第二届潮商大会——南京
2006年5月27日—28日,第二届潮商大会在南京国际会议展览中心隆重举行。大会的主题是“商机互动、共谋发展”,8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和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新加坡及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潮籍工商界精英齐聚十朝都会,畅叙乡谊,共谋发展,成为潮商事业发展史上的又一大盛事。出席这次盛会的海内外领导嘉宾有: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原国家司法部部长蔡诚,广东省政协副主席、省委统战部部长李统书,广东省工商联党组副书记、副会长陈海燕,汕头市副市长钟展南,潮州市副市长陈建新,揭阳市委常委秘书长王德坤,美国中华团体工商联合会主席熊德龙,美国夏威夷潮州商会团长罗镇登,加拿大温哥华潮州同乡会副会长冯汝洁,新加坡潮州八邑会馆会董蓝楚汉,澳洲潮州同乡会会长、第十四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主席周光明,香港潮属社团总会主席庄学山,全国人大代表、澳门潮州总商会名誉会长刘艺良,澳门潮汕总商会会长李莱德等,以及各地潮人商会、企业的负责人。
第三届潮商大会——北京
2008年10月29日至31日,2008国际潮商论坛暨第三届潮商大会在北京市举行。论坛的主题是“世界潮商——交流合作共创辉煌”和“百年潮商——历史 文化 精神”,并举行大型史志性著作《世界潮商丛书》首发式。大会由北京潮人商会主办,由国际潮团联谊年会秘书处、香港潮州商会、澳门潮汕总商会、北京市工商联(总商会)等单位支持举办。来自国内、香港、澳门,以及泰国、澳大利亚、法国、美国等国家的60余个代表团共800余名潮商代表参加了此次盛会。出席开幕大会的领导有全国政协原副主席罗豪才,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部长朱良,广东省原省长卢瑞华,广东省政协副主席蔡东士,北京市人大副主任、北京市侨联主席李昭玲,汕头市委书记黄志光,潮州市委书记骆文智等。另外,全国侨联副主席、亚洲金融集团董事长陈有庆,香港潮属社团总会创会会长陈伟南,全国人大代表、澳门潮州同乡会会长刘艺良等海外知名人士,以及国内潮商领军人物黄光裕、张章笋、郑定平、周卫群、姚文琛、吴开松等,出席了开幕典礼。潮籍知名企业家李嘉诚为大会发来贺信。据介绍,该大会可以算是潮商首次真正意义上的全球盛会。
第四届潮商大会——上海
2010年11月13日至14日,第四届潮商大会暨全球潮商投资发展研讨会在上海市举行。出席会议代表有1200多名。全国政协副主席郑万通,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主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陈昊苏,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副主任蔡东士,上海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杨晓渡,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郑惠强,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李良园等出席了开幕式暨主题大会。
本届潮商大会的“亮点”是预备邀请十几个国家的潮商代表与会,希望逐步为海内外潮商构建起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第四届潮商大会筹备会议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筹备会讨论通过了第四届潮商大会会议议程和大会论坛主题,并确定第五届潮商大会将在深圳举行。
本届大会由上海潮汕商会主办,届时将邀请海内外近千名潮商与会。“有大海就有潮声,有潮声就有潮人。”这是潮汕人对自己的描述。凭借着勤奋刻苦、敢为人先的精神,潮商在海内外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上海潮汕商会会长姚文琛表示,“今年是上海的世博年,我们正是期望借上海之力,借上海之势,向世界展示潮商风采。”
第五届潮商大会——深圳
第五届潮商大会于2012年11月13日至15日在深圳南山区保利大剧院召开。大会将遵循“交流、合作、服务、发展”的宗旨,围绕“潮商走向国际大联合”的主题,为海内外商会和潮籍企业家构建一个寻求合作与发展的平台。来自全国各地67家潮属社团的18家海外潮商代表1400多人出席大会。本届大会的报名签到采用潮人在线开发的网上报名系统,优化大会接待、签到、入住、会场等环节。
第五届潮商大会的时间安排与深圳市每年一次的大型活动“高交会”相衔接,目的也是让会议代表与嘉宾在潮商大会后即可参加“高交会”活动,力争办成一次大型的经贸活动、联谊活动和文化活动。大会期间,主办方将举行“潮商走向国际大联合”论坛,计划邀请汕头市潮商研究会、中山大学贺立平教授,著名经济学家胡祖六和海外社团领袖等作为主讲嘉宾,同时还将举办充满乡情乡谊的文艺晚会。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泰国总理英拉·西那瓦等分别向大会发来贺信。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厉无畏宣布大会开幕。全国人大常委、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辜胜阻,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蔡东士,泰国国务院前副总理刘鸿宇,中国侨联副主席、中华侨商联合会会长陈有庆,广东省政协副主席周天鸿、徐尚武,广东省原副省长许德立,深圳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思平,深圳市政协副主席钟晓渝,汕头市委书记陈茂辉、潮州市市长李庆雄、揭阳市市长陈东、汕尾市市长吴紫骊等出席大会。第五届潮商大会主席、深圳市潮汕商会会长吴开松表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呼吁潮商族群走向世界大联合,国际潮商经济合作组织的筹备工作正紧锣密鼓进行中。2013年底,该组织的成立庆典将在深圳举行。
② 以侨为“桥”引才筑巢是怎么样的
日前,落户广东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的全国最大“侨梦苑”揭牌仪式上,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裘援平向海外游子发出邀请。
汕头“侨梦苑”将打造成汇聚全球侨商、专业精英人士的侨商产业聚集区和华侨华人创新创业基地。不只是“侨梦苑”,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近日喜事连连:2017年12月28日,华侨未来城、万侨智汇城、潮商产业创意园、中国梦谷双创孵化和总部基地等8个侨资重点项目落户试验区,总投资达1500亿元。
陈振治此次回乡,拟投资100亿元建设中泰(汕头)华侨中心,打造一个集文化交流、风情旅游和华侨华人回国创业创新于一体的产业基地,“我希望以此带领在泰国的下一代回乡创业,助力家乡振兴发展。”
③ 黄坤明学懂弄通做实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内容
“我们向海内外潮汕乡亲发出邀请,号召大家面向新时代携起手来,抓住家乡发展新机遇,回到汕头投资兴业、创新创业,齐心协力振兴家乡。”日前,落户广东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的全国最大“侨梦苑”揭牌仪式上,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裘援平向海外游子发出邀请。
汕头“侨梦苑”将打造成汇聚全球侨商、专业精英人士的侨商产业聚集区和华侨华人创新创业基地。不只是“侨梦苑”,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近日喜事连连:2017年12月28日,华侨未来城、万侨智汇城、潮商产业创意园、中国梦谷双创孵化和总部基地等8个侨资重点项目落户试验区,总投资达1500亿元。
“企业动动嘴,试验区人来跑腿”,汕头华侨试验区管委会在首批60项行政管理事项下放后,对手续完备审批办理的,即来即办,一律实行一天审批制;需第二天审批的,相关负责人必须亲自解释说明情况。
“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将汕头华侨试验区建设成为经济文化综合平台,在建设跨境金融服务中心、国际采购商贸物流中心和旅游休闲中心上做出探索,在创新‘为侨服务’政策和服务体系方面做出实践。”实验区管委会副调研员李惠龙表示。
陈振治此次回乡,拟投资100亿元建设中泰(汕头)华侨中心,打造一个集文化交流、风情旅游和华侨华人回国创业创新于一体的产业基地,“我希望以此带领在泰国的下一代回乡创业,助力家乡振兴发展。”
④ 汕头大学商学院的课程介绍
课程简介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本课程主要是系统地讲授非合作博弈的理论模型和应用领域,并侧重研究信息对博弈结果与均衡的影响。授课内容主要是根据拉斯谬森的《博弈与信息》框架展开,并且结合当前国内外相关经典论文的研读同步进行。本课程的目的是让产业经济和管理工程类研究生了解博弈理论的框架体系,并且通过学习能够较熟练地应用博弈研究方法去解决宏、微观经济问题及分析管理、营销过程中出现的矛盾与冲突现象。本课程要求在学期结束时,参与本课程的同学能够建立理论或应用类的博弈模型。
《产业经济学前沿》
本课程是现代经济学中用于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新型应用经济理论。本课程覆盖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和产业政策各个方面的理论和发展,以新老产业组织理论为核心,围绕企业、行业、市场三个经济社会的基本层次,以不完全竞争市场分析的出发点,重点分析产业内部同企业间垄断与竞争关系,探讨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产业市场绩效及企业市场绩效的内在联系,并提出旨在提高市场绩效的产业政策。该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市场结构和公司结构;寡占厂商的依赖行为;合谋行为;厂商的进入及主导型厂商的反应;产品差异化和研究开发;价格歧视;广告行为与福利;开放条件下的产业经济学发展,以及提高市场绩效的各种公共政策。
前修课程是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
《公司战略管理研究》
本课程向学生介绍公司战略管理历史的经典理论文献和研究前沿文献,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文献阅读和讲授,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公司战略管理的发展历史、公司战略管理的经典理论、公司战略管理中的研究问题、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热点。本课程开启研究生对公司战略管理研究领域的认识及各类经典问题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使学生能够对该领域的同类经典问题和研究前沿热点有比较深入的认识和扎实的研究基础,不仅对那些对公司战略管理研究感兴趣的同学很大帮助,对企业研究领域的同学一样能够开发其研究思路,促进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总体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
本课程的前修课程是计量经济学、经济学研究、会计学研究等。
《公司治理研究》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众多优秀企业都成功上市融资。但是,在融资模式多元化,融资渠道拓宽的同时,与上市公司相关的利益主体也呈现多元化态势,各利益主体间产生利益冲突也已在所难免。实践经验已经表明,由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甚完善、公司治理效率低下导致的问题已经严重危及到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因此,公司治理研究即应运而生。
本课程主要从分析利益主体的冲突入手,探讨其冲突模式及利益协调机制,并最终提高公司治理效率,实现利益相关者价值的最大化。前修课程为公司财务、投资学及现代企业理论等。
《管理经济学》
国内外众多的商学院和管理学院都将管理经济学定位为必须课程,凸显了其对培养造就经济管理人才的重要作用。本课程“突出理论前沿,反映管理现实”。首先是前沿性。近十几年来微观经济学理论和管理实践有了长足的发展,因此本课程特色之一就是力图把这些新理论和新方法,如行为博弈论、信息经济学和产业组织学等,介绍给学员,尤其是国际上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前沿成果,注重从产业组织的独特视角剖析企业的经营决策问题。其次是实用性。一是本课程突破了以往对管理经济学研究教学的某些局限性,简明清楚地介绍和论述了管理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剔除了一些较为复杂的公式和图表,力图将深奥复杂的问题分析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二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精心选编大量现实案例,突出管理经济学的应用性质,用实例说明如何在管理决策实践中运用经济学原理,提高学员分析实际问题和从事管理决策的能力,充分体现了管理经济学作为决策工具的真正价值。
《管理研究方法》
近20年来,我国管理类研究生数量的增长十分迅速,由此带来的严重问题之一,就是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问题。在一些人眼里,经济管理类的论文,不过是收集有关论题的资料,整理之后,谈谈自己的观点而已。于是,就产生了一个问题,管理类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应该写什么?应当如何做?其中关键的问题就是研究方法的问题。
我国管理类研究生存在两大误区:一是侧重于观点的整理而忽视逻辑分析与推倒;二是研究方法大多停留在论证式的思辨层面上,缺乏严谨的实证分析。研究方法的缺陷拉大了我国管理研究与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也使我们陷入了深刻的危机中。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既可以帮助研究生打好研究基础,也可以在研究方法上和国际学术界接轨。
本课程针对目前我国管理类研究生在研究方法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方法训练。主要内容包括:研究设计、资料收集方法、变量设计、统计分析等。
《运营管理研究》
生产(或服务)运作活动是企业一切活动的基础,生产(或服务)运作管理同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共同构成企业系统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所处的环境与过去相比,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产品生产周期缩短,更新换代步伐加快,社会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不断上升,需求呈多样化发展,使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运营管理的重要性正在被大量企业的实践所证明,无论公司规模大小、营利性或非营利性、制造业还是服务业,运营日益成为这些公司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障,如Dell的按订单装配系统,Amazon独特的电子商务配送模式、航空公司的收益管理系统等等。
本课程将在学生掌握一定的运营管理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来自不同行业典型案例的研究,学习目标企业成功的经验或分析其失败的原因,从而掌握运营管理理论的基本框架。同时,将通过一些运营管理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讨论,使学生了解运营管理研究的前沿并从中发现一些研究的方向。
《中国金融规制问题》
金融是经济的命脉,而金融市场的稳定攸关一个国家的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繁荣。适当的金融监管是实现金融市场稳定的必要前提我基本保证。中国金融市场在过去一段时间由于缺乏监督对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在亚洲金融风暴的教训让中国金融管理当局痛下决心,对中国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进行了大力的整治,从无到有地建立了一整套的管理措施。实践证明,绝大部分的措施是积极和有效的。
本课程从多维的角度结合国内外的实践讨论中国金融规制的问题。主要从中国金融市场的历史问题、中国金融机构的整顿经过、中国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现状以及国外的经验以及教训四个方面进行教学。前修课程是金融学等。 以现有的教学改革成果为基础,根据企业需求和学生需求,改革和充实课程内容,完善课程之间和课程模块之间的联系机制,建设华商(潮商)案例库、学生实习基地和创业基地,促进理论教学、技能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加强实验示范中心建设和数字资源建设,不断完善先进的教学手段。大力推进课程建设信息化和教学管理信息化,改善互动式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益和管理效率。
汕头大学商学院根据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中国市场经济建设的实际需要,大胆改革传统教育模式,在近年来快速发展和崛起,受到越来越多高分考生的重视。学院从2004年至2012年连续九年实现100%第一志愿录取,高分层人数不断增加,生源质量不断提高。2009年第一志愿上线考生与录取比达到1.80:1,理科录取平均分597,文科录取平均分595,均比重点线高10分。商学院毕业生受到工商企业、政府机关(公务员)以及金融机构等各行各业的欢迎。近年来,被世界500强及跨国公司等知名企业聘用的本科毕业生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不乏国内外著名企业,如长江实业、和记黄埔、中国电信、中国银行、汇丰银行、瑞银集团、广发证券、通用电气、TCL、三星电子、格兰仕、美的、宝洁、屈臣氏、强生、普华永道、安永、德勤、毕马威等国际知名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商学院毕业生一次就业率都在95%以上,最终就业率达到100%,远远超过全国大学平均水平。绝大多数毕业生在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平均薪酬连年大幅提升。
著名商界领袖李嘉诚先生对汕头大学商学院的发展十分重视和关心。他亲自为商学院同学主讲“赚钱的艺术”、“奉献的艺术”和“管理的艺术”。由他亲自开讲的“经济沙龙”至2012年11月已举办超过113期。“经济沙龙”遍邀企业界、政府部门和学术界等天下名师与本科同学交流和互动,在全国尤其是粤东地区产生了广泛影响。
在各级政府部门及领导的关怀下,在李嘉诚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下,汕头大学商学院将一如既往,以“传播管理知识,培养管理精英”为己任,在改革中继续发展壮大,为中国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