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金融投资 > 姜建清互联网金融

姜建清互联网金融

发布时间:2021-04-17 11:46:57

A. 工行贵州省分行现任行长是谁行号多少

行长是谁不知道,行号你可以上 浙商银行 网站,在左边的下来一点,有在线查询,选下面第二个是现代化支付行号查询。全国的所有银行行号都能查到。

B. 2018黑龙江在银行工作有何发展

一、成为项目财务顾问。早期银行主要是用储户的钱来放贷或投资,存款吸收规模决定了银行所能投放的贷款规模。大资管时代到来后,银行开始越来越多使用理财资金对接项目。未来随着新型金融机构数量和类型不断增多,银行在吸收存款和销售理财产品上很可能变得越来越没有优势。银行能倚仗的,除了手中的客户资源,还有丰富的项目审查和组织经验。目前部分地方的PPP项目已暗合了这一趋势:银行资金与PPP项目之间存在期限配错,不适合充当社会资本方,但这并不妨碍银行以其他方式积极介入,如提供过桥贷款、设备租赁、现金管理、企业资产证券化等综合金融服务,同时引入长期限的外部保险资金、养老金等参与项目。换言之,银行在PPP项目中充当了政府的财务顾问。
二、成为整个金融市场的资源整合者。这与姜建清说的信息中介有点类似,但又不限于此。事实上,说到信息的集中、整合、共享、挖掘等大数据技术,银行现在没优势,未来也不见得会有多少优势。现在的优势在互联网金融企业手上,未来的优势很可能在各式各样的金融科技企业手上。银行未来在信息等资源方面的优势,一体现在对客户需求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上,知道如何为不同的客户量身订制相应的金融解决方案;二体现在熟悉市场上各类资金特点及流动性规模,有能力随时动员大量资金匹配客户需求;三体现在善于调度市场上金融科技企业和各种中介机构的资源及专长来服务客户。
三、一些银行将转型为专业化金融服务中介。未来或许不会再有大而全的传统银行了。大型银行多数向前两个方向转型,也有中小银行向专业化、特色化金融服务中介转型,比如一些专门从事零售业务或财富管理业务的金融机构,一些为其他金融机构提供风险管理顾问服务的中介机构,还有一些成为服务中小企业的贴身金融管家。

C. 工商银行姜建清外逃

有证据么?纯属造谣·人家现在好好的·

D. 持牌经营下金融科技企业能走多远

“其实银行有最好的大数据,银行本身的进步就是运用于金融科技,只是当时没有金融科技这个词。”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钟伟表示,金融科技公司能迅速崛起,除了技术的提升外,更大的原因在于过去“线上”监管的宽松,不少金融科技企业突破了牌照的限制。

“金融科技虽然改变了金融交易的载体、渠道和技术,提高了交易效率,但没有改变商业的目的和对象,也没有改变金融的本质和功能。”中东欧基金董事长姜建清指出。“所以未来可能银行机会会大一点,但并不是说金融科技公司就没有机会了,它也是有机会的,这种机会主要体现在持牌上。”周昆平认为。

随着金融科技2.0时代的到来,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认为监管将全覆盖,金融和技术将会分工,擅长做金融的做金融,擅长做科技的做科技,兼具科技与金融的企业,仍然要将其作为金融机构来监管。来源:央广

E. 姜建清的马拉松精神

2005年10月28日,阳光明媚,姜建清起了一个大早,激动的心情难以平复。因为从这一天开始,他将完成由工行行长向工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的角色转变。
下午1点58分,姜建清带领工行全明星阵容出现在“工行股份公司挂牌”的新闻发布会上。“我宣布,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总经理杨凯生话音甫落,站在主席台上的姜建清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从行长到董事长,无论是对姜建清还是对工行人来说,这样的变化远不是改变头衔和称谓这么简单。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到股份制有限公司,可以说,中国工商银行刚刚经历了一个凤凰涅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作为领头人,姜建清也经历了“一个痛苦的过程,打了一场没有终结的战争。”
10月底,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宣告成立,正式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工行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480亿元,中央汇金公司和财政部分别持有50%股权。
作为中国资产规模最大的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的成功改制,标志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取得了新的重大成果。这是国务院决定对国有商业银行实施股份制改造以来成功完成改制的第三家国有商业银行。作为我国资产规模最大的商业银行,工行股份有限公司此次的成立,标志着工商银行进行了整体的彻底改制。
“改制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是没有终结的战争。”作为董事长和党委书记的姜建清非常清醒前面的路还有多远。 “我从普通柜员开始就与工行结下不解之缘,几乎经历了所有业务管理岗位。”在姜建清26年的银行业从业生涯中,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工行度过的,对于工行,他自然有着别人难以比拟的感情。
今年52岁的姜建清,如果不是讲话中还偶尔跑出点那种只属于上海人的口音,你绝对不能看出他出生于南方。6年江西插队与3年河南煤矿生涯早已把他磨砺得黝黑而壮实。
与很多人一样,那段特殊的经历让姜建清身上具有某种不断向上的韧劲和毅力。1979年,26岁的姜建清回到上海,开始进入银行系统工作。他一边工作,一边抓紧时间学习。1984年,他从上海财经大学毕业,并在上海交通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此外他还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进修过一段时间。
姜建清在银行的从业生涯是从工行的柜台职员开始的,在不断学习和辗转几家银行工作了16年后,姜建清的才能得到认可。1993年,他被任命为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副行长。之后一路稳步走来,直到2000年2月出任中国工商银行党委书记、行长。
“作为从基层一步步走上来的领导,姜建清有着多年丰富的金融工作经验。同时,作为管理学博士、中国金融学会副会长,他又具有很高的理论素养,出版和发表了许多金融学术著作和文章”。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邓荣霖评价说。
在工行股改揭牌的同时,人们还见到了久未谋面的前香港特别行政区财政司司长梁锦松的身影,他的身份是工行独立董事。除他外,前高盛证券总裁约翰·桑顿,现任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经济系教授钱颖一亦在工行的独董名单中。从三位独立董事的履历看,他们各有专长,请这些人来,不能不说明姜建清的良苦用心。 也许直到今天,人们也不敢相信,工行的股改速度会如此之快,仅用了短短6个月的时间,走过了中行、建行一年多走过的路程。仅这一点,就足以让姜建清感到自豪。姜建清承认,工行的动作之所以如此神速,与自身“以慢打快”的股改思路不无关系。
“这也是被逼出来的”,工商银行总行的一位高层坦诚相告,从国家的大局出发,作为全国最大的商业银行,工行的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从制度安排上,中行、建行两行排在了它的前面。
当得知中央汇金公司宣布注资给中、建两行450亿美元这个消息时,姜建清这个铮铮铁汉流泪了,一向不服输的他开始为工行的前途而担忧。那一夜他彻夜未眠。
姜建清让工行快速变革还不止表现在股份制改革方面。1999年工行的毛利润还是负值,在姜建清上任后的2001年,工行即扭亏为盈。
国外媒体评价认为:“自姜建清成为中国工商银行行长以来,高度重视电子金融业务的发展,推出了国内最为成功的网上银行服务,并已经达到了欧美最大银行网上银行业务的相同经营水平”。简短的三句话,不仅让人们知道了工行现在的业务水平,更让人们对姜建清有了充分的认识。 姜建清深知,工行以什么样的顺序、步骤、节奏推进股改至关重要,而注资不过是一个外部条件,并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股份制改造是一个全面走向市场的过程,今后全行将面临更加严格的市场监管,面临成本、风险控制和资本回报的刚性约束。因此,全行必须清醒地认识,改制后经营管理的要求更高、责任更大、担子更重”。姜建清的话像是在做某种提醒,更像是在给工行员工打气。面对股改后的问题,姜建清坦陈,除增加透明度外,工行正在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改善服务、撤并亏损营业网点。
“干银行就像跑马拉松一样,不能只盯着100米、1000米、10000米,不要期待这时候的掌声响起。往往企盼这样短暂成绩和荣誉的选手是跑不到终点的。搞银行管理需要激情、耐力,当然也要技术、速度,更需要默默跑完全程才能获得成功。”姜建清对管理银行有自己的心得。“怎么办银行?10个字:效益、质量、管理、发展、创新。说来非常简单,效益是目标,质量是前提,实际上银行的生命线就是质量”。 对于姜建清来说,下一步工作重点自然就是如何让工行这艘“巨轮”尽快驶入资本市场。
种种迹象表明,工行IPO仍然还有很多变数,姜建清的面前还有难题待解:“工行股份公司挂牌后,仍然面临提高盈利能力、裁减人员两大问题。”
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由于历史原因,工行的各种包袱比较沉重,就拿不良贷款来说,未来工行至少需要消化两类贷款损失4600多亿元,而据姜建清先前给出的规划:“工行将把每年利润的80%左右拿出来用于彻底解决呆坏账问题”,这就意味着要彻底消化掉这些损失,大约需要5年时间。
另外,工行这次实行的是整体改制模式,由股份公司接收工行原来所有资产和附属公司。姜建清在此前承诺,改制后,不大规模撤并机构和裁员。但他也说,“这不等于改制上市后我们就很快有能力大幅度提高员工的工资收入。”
如何让一个好政策正确执行,如何让员工心服口服,如何让全行上下齐心协力使明年的上市工作顺利推进……还有一场并不容易的内部攻坚战等着姜建清。 姜建清在金融圈内口碑极佳,很多人认为他是中国少有的银行家,而姜建清却从不以此自居:“虽然我从业26年,但也只不过是个银行管理者,从不敢自称是银行家。”
做事一向不显山、不露水的他,今后可能要面临一个转变,作为股份公司的当家人,他必须高调地面对来自外资以及国内其他对手的竞争。
姜建清十分看重工行这个平台,他说,“洋人能给我很高的薪酬,但他不能给我世界第十大银行CEO的位子。我有幸在银行业经历中国改革开放的全过程,亲身感受中国经济和金融业的腾飞,实在是难得的人生历程。如果在这个岗位上,让工行成为世界上最优、最大、最强的商业银行,这一生就没有白过。”
姜建清这个名字注定要与中国银行业的命运紧紧地连系在一起,此时的他或许感慨颇多,当时与他一同掌印四大行的刘明康与尚福林如今已分别荣任银监会主席与证监会主席,而张恩照则在建行上市的前几个月被“双规”,惟独他仍然带领着工行“破浪前行”。虽然艰辛,但看着自己的努力终于得尝正果,他又何尝不会“情也陶然,意也陶然”。

F. 银行未来的发展前景怎么样

三十年后银行的样子,跟今天以及过去四百年相比将有显著不同。不妨大胆猜想一下,至少有这么三个发展方向:

一、成为项目财务顾问。早期银行主要是用储户的钱来放贷或投资,存款吸收规模决定了银行所能投放的贷款规模。大资管时代到来后,银行开始越来越多使用理财资金对接项目。未来随着新型金融机构数量和类型不断增多,银行在吸收存款和销售理财产品上很可能变得越来越没有优势。银行能倚仗的,除了手中的客户资源,还有丰富的项目审查和组织经验。目前部分地方的PPP项目已暗合了这一趋势:银行资金与PPP项目之间存在期限配错,不适合充当社会资本方,但这并不妨碍银行以其他方式积极介入,如提供过桥贷款、设备租赁、现金管理、企业资产证券化等综合金融服务,同时引入长期限的外部保险资金、养老金等参与项目。换言之,银行在PPP项目中充当了政府的财务顾问。

二、成为整个金融市场的资源整合者。这与姜建清说的信息中介有点类似,但又不限于此。事实上,说到信息的集中、整合、共享、挖掘等大数据技术,银行现在没优势,未来也不见得会有多少优势。现在的优势在互联网金融企业手上,未来的优势很可能在各式各样的金融科技企业手上。银行未来在信息等资源方面的优势,一体现在对客户需求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上,知道如何为不同的客户量身订制相应的金融解决方案;二体现在熟悉市场上各类资金特点及流动性规模,有能力随时动员大量资金匹配客户需求;三体现在善于调度市场上金融科技企业和各种中介机构的资源及专长来服务客户。

三、一些银行将转型为专业化金融服务中介。未来或许不会再有大而全的传统银行了。大型银行多数向前两个方向转型,也有中小银行向专业化、特色化金融服务中介转型,比如一些专门从事零售业务或财富管理业务的金融机构,一些为其他金融机构提供风险管理顾问服务的中介机构,还有一些成为服务中小企业的贴身金融管家。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G. 浦发银行待遇怎么样,发展前景好吗

三十年后银行的样子,跟今天以及过去四百年相比将有显著不同。不妨大胆猜想一下,至少有这么三个发展方向:

一、成为项目财务顾问。早期银行主要是用储户的钱来放贷或投资,存款吸收规模决定了银行所能投放的贷款规模。大资管时代到来后,银行开始越来越多使用理财资金对接项目。未来随着新型金融机构数量和类型不断增多,银行在吸收存款和销售理财产品上很可能变得越来越没有优势。银行能倚仗的,除了手中的客户资源,还有丰富的项目审查和组织经验。目前部分地方的PPP项目已暗合了这一趋势:银行资金与PPP项目之间存在期限配错,不适合充当社会资本方,但这并不妨碍银行以其他方式积极介入,如提供过桥贷款、设备租赁、现金管理、企业资产证券化等综合金融服务,同时引入长期限的外部保险资金、养老金等参与项目。换言之,银行在PPP项目中充当了政府的财务顾问。
二、成为整个金融市场的资源整合者。这与姜建清说的信息中介有点类似,但又不限于此。事实上,说到信息的集中、整合、共享、挖掘等大数据技术,银行现在没优势,未来也不见得会有多少优势。现在的优势在互联网金融企业手上,未来的优势很可能在各式各样的金融科技企业手上。银行未来在信息等资源方面的优势,一体现在对客户需求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上,知道如何为不同的客户量身订制相应的金融解决方案;二体现在熟悉市场上各类资金特点及流动性规模,有能力随时动员大量资金匹配客户需求;三体现在善于调度市场上金融科技企业和各种中介机构的资源及专长来服务客户。
三、一些银行将转型为专业化金融服务中介。未来或许不会再有大而全的传统银行了。大型银行多数向前两个方向转型,也有中小银行向专业化、特色化金融服务中介转型,比如一些专门从事零售业务或财富管理业务的金融机构,一些为其他金融机构提供风险管理顾问服务的中介机构,还有一些成为服务中小企业的贴身金融管家。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H. 工商银行在中国哪年建立的又是在什么地方,董事长和行长又是谁

1984年成立
董事长姜建清 姜建清简介

出生年月:1953年2月 籍贯:上海
中国工商银行 职位:行长
毕业院校:上海交通大学

经历

1953年2月在上海出生的姜建清,是现任行长中最年轻的一位。1970年姜建清去江西插队,后来又到河南一个煤矿工作了3年。1979年他回到上海,从此和银行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进入银行大门之后,姜建清抓紧充实自己,边工作,边读书。1984年他从上海财经大学毕业,此后又相继在上海交通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并获得了硕士和博士学位。此外他还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进修过一段时间。姜建清不仅具有丰富的金融工作经验,而且对金融理论也很有研究,发表过大量学术文章和论著
工行现任行长杨凯生简介:

杨凯生,武汉大学经济学院毕业,经济学博士,研究员。从事过工业企业生产工艺和成本预算管理工作。1985年进入银行。曾任过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院硕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经济参考报》(投资)专家顾问理事会常务理事。历任中国工商银行规划信息部主任、深圳分行行长、总行副行长、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总裁。现任工行常务副行长,并将出任工行股份公司副董事长、工行行长。

I. 求工行董事长姜建清最新观点

姜建清:工行将确立在互联网金融的领军者地位
北京9月18日讯 金融时报记者杜金报道 工行董事长姜建清今天在“中国可持续发展与金融改革:资本市场的作用”论坛上表示,工行目前正致力于构建集支付、融资、金融交易、商务、信息五大功能于一体的较为完备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和运营体系,争取通过未来几年的努力发展,确立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领军者地位。
姜建清表示,在大数据时代,通过持续推进信息化银行的建设,从过去支付和融资的中间服务向综合化信息中介服务转型,是事关银行未来10年生存发展的基础和根本。
姜建清是在论述新时期商业银行深化改革的重点时发表以上观点的。他强调,下一步银行应进一步完善风险治理,加快风险管理模式转型,迎接经济结构调整的挑战;提高风险的预警能力,加快管理流程的优化改造,迎接“大数据”时代的挑战;加快风险管理创新,迎接大资管时代的挑战;提高风险定价与管理能力,迎接利率市场化的挑战;提高集团风险管理能力,迎接国际化与综合化发展的挑战。
他表示,银行必须牢固树立服务实体经济的经营理念,这是银行生存发展的前提和功能转型的意义所在。同时要以多层级资本市场发展为契机,创新开展金融市场管理业务,打通理财客户的投资需求和企业客户的融资需求,推动银行从资产持有大行向资产管理大行转变。

阅读全文

与姜建清互联网金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政府性价格调节基金 浏览:967
融资客的疯狂 浏览:987
今日黄金价格一钱多少钱 浏览:587
超牛指标 浏览:900
世界最高股票 浏览:164
公益基金是否可以购理财产品 浏览:708
股票加倍仓 浏览:445
国金基金网上交易 浏览:263
瑞刷显示非交易时间 浏览:876
股指期货黄金股 浏览:116
创业融资计划书范文 浏览:162
兵团工融资 浏览:796
中影年年融资 浏览:642
股指期货加1分手续费 浏览:224
ff获得融资 浏览:651
购买外汇申请书 浏览:85
601258资金进出 浏览:50
国际贸易外汇风险 浏览:363
华夏基金有2018年度报告 浏览:235
上市再融资概念 浏览: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