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信用评级公司是不是金融机构
信用评级公司属于金融服务业,是金融机构。
B. 信用增进的行业展望
2011年12月16日,由中债信用增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第一届信用增进行业高端论坛”在北京成功召开。中国人民银行刘士余副行长到会做了重要讲话。来自国务院法制办、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税务总局、工信部、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北京地方税务局、西城区政府等有关单位的领导出席了论坛。中外资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市场中介机构、企业、媒体等100余家机构的160多名代表参加了论坛。
本次高端论坛以中国金融市场发展中的信用增进行业为主题,共分为四个板块,分别由交易商协会秘书长、中债信用增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时文朝、中债信用增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水汝庆、国家开发银行资金局局长于春玲、中国光大银行副行长刘珺主持。出席论坛的领导及专家以主题演讲、小组讨论等方式,与参会代表分享了关于信用增进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信用增进行业规范与监管、信用增进行业价值、信用增进产品创新等有关内容的重要思考。
刘士余副行长在讲话中指出,信用增进是一种管理信用风险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制度和工具,信用等级提升仅仅是信用增进效果表现形式的一种,从广义上理解,所有与信用风险的分散分担有关的金融服务都可以叫做信用增进。信用增进行业的诞生,是实现社会融资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以及金融市场风险的有效分散、转移的必然要求,体现了政府对于推动金融市场发展、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意图,同时也顺应了建立有效的市场风险分散、分担机制、进行风险专业化管理的发展趋势,进一步扩展了市场发展空间。
交易商协会时文朝秘书长在闭幕辞中指出,本届论坛的成功举办,是我国信用增进行业发展的新开端。信用增进行业的发展验证了行业成立之初的构想,发挥了应有作用,信用增进行业价值已逐步得到市场的认可。论坛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有助于推动我国信用增进行业的进一步规范、健康发展,促进信用增进行业在我国金融深化、金融改革历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作为金融领域的一个新兴行业,在我国现有的政策和法律框架下,信用增进业务的开展尚没有相应的规则予以规范和明确,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信用增进行业的健康发展。人民银行条法司周学东司长提到,人民银行已将制定信用增进业务管理规定作为33部部门规章类立法项目之一列入了“十二五”立法规划,未来将积极推动信用增进业务管理规定的立法进程,为信用增进业务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信用增进行业不仅是完善金融市场风险分散分担机制的重要基础设施,而且是优化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未来的发展中,信用增进机构要推动形成完善的信用增进行业理论体系,建立参与各方互利共赢的机制,配合推出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与自律管理规则,扎扎实实积累产品创新与服务的经验,探索更为多样化、有效的信用增进模式,实现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C. 信用社是不是金融机构
你说的很对哈成都市的农村信用社在今年的3月份就已经变成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股份有限公司了所以性质是改变了
D. 信用增进的关联企业
国内涉及到相关业务的企业有三家:
一是中债信用增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由七家实力国企出资构建,主要面对银行间债券市场;
二是投资有限公司,主要通过信用评级来实现信用增进,面对民间资金市场进行小额借贷来对冲信用风险。
三是全国中小企业风险数据评价中心,通过监测企业经营活动的风险数据实现企业信贷信用的累积与增进。
E. 信用增进的简介
从经济角度来看,简单地说,信用增进就是采取一定措施让个人或是企业的信用提高,以便金融活动中能顺利筹取有效资金。
通常个人或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与其资产不够优质、信用不明有关,需要靠第三方机构提升自身信用品质,即需要信用增进。以个人常见的信用担保为例,某个人向银行或其他个人申请信用贷款,碰到了钉子,额度不够或者根本贷不出钱,这时它找到几个担保人,付给担保人一笔费用,让该担保人为其担保。当该借款人不能按期偿付银行贷款时,银行可要求担保人代为偿付;可以看出,担保行业做的是一笔有风险的生意,它承担了一部分风险,如果最终风险不存在,则获得了一笔担保费,如果出现风险,则自担损失,所以担保机构对个人或企业也是要细致考察的。对银行或民间借出方而言,当看到原本不够合格的贷款个人、企业附加了担保,风险降低了,就乐意对其放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