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金融企业不良贷款的会计核算怎么处理
你好,
很高兴为你回答问题!
解析:
其实楼上同志的意思是对的,但是他没有深入给你解释,导致你还是无法理解,虽然回答了,等于没有回答!
贷款的减值的计提与转回的问题与应收款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处理原理是一样的,下面我就给你做出详细的解释!
金融机构发放一笔贷款时:
借:贷款-本金
贷:吸收存款
在“贷款-本金”科目中反映的贷款是表示为一种正常预期的贷款,也就表示是一笔良性贷款,非恶性的贷款。
那么当这笔贷款发生减值时,金融机构就会计提该笔贷款的损失准备了: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贷款损失准备(这一科目就相当于应收账款减值中的坏账准备)
那么此时后,这笔贷款就会被金融机构认为是一种非正常的贷款了,就是认定为一种非良性的贷款了,为了将该笔贷款区分与其他良性贷款,便于管理与追收,必须要将这笔贷款“换个地”,将其从“贷款-本金”中换到“贷款-已减值”中,表示为一种不良贷款,以便于后期的管理,故有:
借:贷款-已减值
贷:贷款-本金
这笔处理表示为,正常的良性贷款减少了,即贷方记入正常的“贷款--本金”,以表示其减少,转换成为一笔不良贷款的增加,即为借方记入“贷款-已减值”,这样就会方便管理这些不良贷款,同时就是对这些相应的客户降低了信用等级之用。
那么当其最终收回了这笔不良贷款时:
不仅要以贷款收回,冲减当初计提的损失准备,同时还得通过科目中的转换来恢复原来客户的信用等级,再从不良信用户中消除掉。
那么,这个流程又是如下的:
由于当时确认为收不回来了,注销时,全额确认了损失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金额确认)
贷:贷款损失准备(全额)
注销:
借:贷款损失准备(全额)
贷:贷款-已减值(全额)
到此时,如果这笔款项再收不回来,就不会再有处理了,全部终结了。
但是到后来,这笔款项又收回来了,那必须得给人家恢复信用度。
按原注销时相反的处理还原回来:
借:贷款-已减值(全额)
贷:贷款损失准备(全额)
然后再以实际收回的部分,正常做收回结转处理:
借:吸收存款等
贷款损失准备
贷:贷款——已减值
资产减值损失(差额)
如果还有疑问,可通过“hi”继续向提问!!!
Ⅱ 对于企业的坏账准备应怎样处理
计提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实际发生时: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收回以前年度坏账时:
借:应收账款
贷:坏账准备
同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或直接记:
借:银行存款
贷:坏账准备
期末按应收账款余额计算坏账准备余额,其与坏账准备账户余额比较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或:借:坏账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Ⅲ 坏帐准备的帐务怎么处理
计提坏账准备的会计处理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①期末计提坏账准备
②实际发生坏账
③已确认的坏账又收回
(1)坏账准备的计提
①计提、补提坏账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②冲减(转回多提)坏账准备
借:坏账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2)应收款项作坏账转销(确认坏账损失)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3) 已确认的坏账又收回
①转回已确认的坏账
借:应收账款
贷:坏账准备
②收回货款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Ⅳ 坏帐准备的帐务处理
下应收账款账面价值的变化如下:
1)计提坏账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应收账款账面价值的计算要减去计提的坏账准备,坏账准备增加,应收账款科目余额并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计提坏账准备会减少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
2)发生坏账损失: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则坏账准备和应收账款都减少,因此并不影响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
3)收回已转销的坏账:
借:应收账款
贷:坏账准备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从分录中可以看出应收账款的账面余额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坏账准备增加,因此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发生变化。
4)冲减已计提的坏账准备:
借:坏账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坏账准备减少,会增加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
采用备抵法、账龄分析法时坏账准备可以用下面公式计算:
当期实际提取坏账准备=当期应收款项计算的应提坏账准备金额-坏账准备贷方金额(或+坏账准备科目借方余额)若为零则不须计提
备抵法下当期应计提坏账准备金额=本期应收账款科目余额*坏账准备计提比例
Ⅳ 简述坏账准备的会计处理方法
坏账准备的会计分录如下:
1.首次计提坏账准备的账务处理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2.发生坏账时的账务处理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
3.收回坏账的账务处理
方法一:
借: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
贷:坏账准备
同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
方法二:
借:银行存款
贷:坏账准备
4.以后各期计提或冲减坏账准备的账务处理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借:坏账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5)金融机构坏账准备的处理扩展阅读:
坏账准备的会计处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应收款项的坏账准备。
二、本科目可按应收款项的类别进行明细核算。
三、计提坏账准备的主要环节。
(一)资产负债表日,应收款项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本科目。本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大于其账面余额的,应按其差额计提;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小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分录。
(二)对于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作为坏账,转销应收款项,借记本科目,贷记“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分保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科目。
(三)已确认并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收回的,应按实际收回的金额,借记“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分保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同时,借记“存款”科目,贷记“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分保账款”、“其他应收款”、 “长期应收款”等科目。
对于已确认并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收回的,也可以按照实际收回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已计提但尚未转销的坏账准备
参考资料:坏账准备-网络
Ⅵ 企业坏账准备如何处理
首先预提坏账准备,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贷:坏账准备;
企业发生坏账的时候,确认坏账,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以前年度发生的坏账又收回的时候,坏账转回,借:银行存款
贷:坏账准备
Ⅶ 国家税务局对金融机构的坏账准备金如何规定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金融保险企业呆帐坏帐损失税前扣除管理问题的通知
(一九九九年十一月十六日 国税发[1999]213号)
网络找下,太长了,复制不过来
Ⅷ 坏账准备的账务处理
1、第1年计提坏账准备:1000000*3‰=3000
借:资产减值损失
3000
贷:坏账准备
3000
2、第2年发生坏账损失
借:坏账准备
6000
贷:应收账款--甲单位
1000
贷:应收账款--乙单位
5000
3、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1200000时,计提:1200000*3‰=3600,但由于第一年计提数3000元不够支付损失数6000元,因此,在第二年末时应补提第一年多损失的3000元,即,第二年末共计提660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6600
贷:坏账准备
6600
4、已冲销的上年应收账款又收回
借:应收账款--乙单位
5000
贷:坏账准备
5000
同时:
借:银行存款
5000
贷:应收账款
5000
5、期末应收账款余额为1300000时,1300000*3‰-(3600+5000)=-4700
由于第3年收回已前冲销的坏账5000元,因此,年末坏账准备的贷方余额已经为8600元了,而当年按应收账款余额计算,只能将坏账准备贷方余额保持为3900元,因此,应将多计提的4700元冲回。
借:坏账准备
47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