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郎咸平:P2P走到尽头了吗
第一,需求旺盛。于2015 年1 月6 日发布的《中国小微企业白皮书》显示,目前中国小微企业融资缺口高达22 万亿元,超过55% 的小微企业金融信贷需求未能获得有效支持。4000 多万家中小微企业从商业银行贷不到钱,于是只能转向民间借贷,这些企业是中国互联网金融的资本需求原动力。
② 郎咸平说:新经济颠覆了什么
郎咸平今年出版了一本新书,叫做《新经济颠覆了什么》。其实,书中内容和标题完全相反,其真正本义是想说新经济什么都没颠覆。
(一)互联网。 互联网的技术催生了整个商业模式的改变。所以所谓的互联网创业就成为一个新的增长点,大量资本涌入,因此爆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互联网创业高潮。在这种漫天的概念炒作下,孕育出一大批野蛮生长的互联网企业,比如说大家所熟知的O2O、P2P,还有自媒体,共享经济,BAT,甚至如果加上乐视的话就是TABLE。这些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创业者认为,互联网正在以摧枯拉朽之势冲击着所有的传统行业,所以互联网思维能够彻底改变传统行业的业态和格局。
事实上,这些新兴的互联网产业正陷入一个布满鲜花的陷阱,而无法自拔。当盛业结束之后,整个社会会因此付出沉重的代。
(二)金融业。所谓新提法的金融风险控制,实际上所有的分析工具都和传统是一样的,所有的流程控制和传统也是一样的。难道过去金融业就没有想办法控制风险吗?因此在金融行业互联网思维什么都没有颠覆。
(三)制造业。制造业的未来真的要被互联网颠覆么?实际上,很多企业只要带上互联网的光环就想脱离困境、脱胎换骨,那么你等待其的是死亡的哀嚎。制造业在制造之外,有六大环节,包括产品研发、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以及零售。你的产品不适应市场,不过硬,不是加上一个互联网的概念就能成功的!
③ 中国互联网九大风云人物,有郎咸平,还有个是郭一平。百度百科上的郭亦平与郭一平是不是同一个人
郭一平是为老百姓说话的有良心的人!
④ 郎咸平:P2P理财到底是不是低风险 高收益
那要看你是否找到合适的平台,如果找到合适的平台,风险不大,收益也专不错,如果没找到合适的平台属,确是高风险的哦,虽然收益不错。我近期在核新产融做投资,还可以,喜欢他们的短期标,30天左右的,你也可以去试试。
⑤ p2p是什么,看郎咸平如何解读
p2p是互联网金融点对点的借贷平台,需要钱的人发布信息,其他人以竞标方式参与,聚合专大众的力量,以市属场化的方式决定利率,以及监督借款行为。
郎咸平解读p2p:
1、P2P把银行不愿意做的4000万小微企业信贷业务激活成可投资信贷;
2、非常赞成政府针对P2P第三方资金托管的政策;
3、互联网信贷(P2P)通过线下抵押(风控),实际上风险是可控的;
4、互联网金融解决了两大弊病:回报率低和流动性不足;
5、互联网金融不会也不可能冲击银行定活存款业务,不要将互联网金融妖魔化。
⑥ 郎咸平为马胜金融代言者是真的吗
1、目前,还没有报道证实“郎咸平为马胜金融代言者”的消息。但在2015年6月日,搜狐新闻中有报道说,马胜金融是诈骗公司。内容是这样的:近两年“红极一时”的马胜金融终于出事了,因涉嫌吸金诈骗超过30亿,台湾地区检方突袭搜索并逮捕主要负责人。“马胜事件”再次证明以“高收益高回报”为诱饵的、类似传销组织代理制度的投资方式,是相当不靠谱的。
2、马胜金融集团(MaximTrader)涉嫌吸金诈骗超过30亿新台币,新北检方5月28日突袭搜查并带回16人审讯,29日凌 晨5点马胜台湾区总裁张金素特助贾翔杰以及张金素妹妹张牡丹、干部黎桂莲,4人被法警带回新北检方召开羁押庭裁定收押,另外12名涉案相关人分别以 3-60万元不等保释。
(搜狐新闻链接:http://mt.sohu.com/20150608/n414604526.shtml)
3、郎咸平,1956年6月21日生于台湾桃园县,祖籍山东潍坊,中国台湾学者、经济学家。郎咸平曾经执教于多家知名的商学院,其中包括沃顿商学院、密歇根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纽约大学、芝加哥大学等,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最高学术级别的(首席)教授。
⑦ 郎咸平精辟应对我们中国现下应该投资什么领域
小生意
⑧ 郎咸平儿子的p2p平台叫什么名字
p2p是互联网金融点对点的借贷平台,需要钱的人发布信息,其他人以竞标方式参与,聚合大众的力量,以市场化的方式决定利率,以及监督借款行为。
郎咸平解读p2p: 1、P2P把银行不愿意做的4000万小微企业信贷业务激活成可投资信贷; 2、非常赞成。
⑨ 郎咸平教授说,高盛从建行赚了1300亿人民币,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下面是郎咸平的原话:
“高盛曾经是中国工商银行的最大股东,它的好朋友美国银行曾经是建行的大股东。建行的上市让它们赚了1300亿元,就是说我们每一个老百姓都为美国银行付出100元。金融改革,最后图利了高盛集团。
实在不知道当时是怎么盘算的,为何会被高盛牵着鼻子走。最近那些幽灵频频套现,从中获取了巨额财富。伴随着他们的唱空和唱多,我们被搞得晕头转向,一些所谓的专家则感觉自己好得不得了,这些专家就是跟中国股市的“黑嘴”一样,在给高盛抬轿子,甚至他们被高盛利用了还不知道。“
(9)郎咸平互联网金融扩展阅读
《环球时报》披露高盛在世界和中国干下的部分坏事:“两年多以前,石油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导致全球性通胀和发展中国家经济日益困难,其实就与高盛等跨国投行的操纵直接相关。以油价为例,在国际油价于2008年7月创下每桶147.27美元的历史记录之前,走势几乎与高盛推出的报告一致。
一位中国经济学家称,中国国有银行2004年改制的时候,高盛相继发表报告,诋毁中国的国有银行,说不值一点钱,说坏账太高了,不值钱,你们都别要。但结果高盛等以极其便宜的价格收购了中国银行上市的股权。仅某个国有商业银行的上市,高盛等华尔街公司赚了1300亿人民币,相当于中国每人给了美国100元。
”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周世俭对记者说,高盛一直扰乱国际金融秩序。2007年,高盛发表报告,称原油要涨到200美元一桶,当时中国拼命购买了价格为147美元一桶的原油,高盛还与一些中国公司设下“对赌协议”,自己却悄悄抛售原油。到了当年年底,油价降到34美元一桶。中国国资委官员曾表示保留对高盛等交易欺诈起诉的权利。
或许有读者还记得,2008年本报今日快评对油价问题、“银行贱卖论”问题等发表了一系列看法,年底以《为什么先生老是欺骗学生》为题,作了一个小结。(参见《常态》一书)我在文章最后说:“在与狼共舞的‘货币战争’中,我们输多胜少。先生有责任,学生也有责任。”
⑩ 郎咸平:中国的保险全是骗人的,他为何这么说
保险,对一个国家来说是象征着进步的标志,在很多的欧美发达国家之中,基本上每一户人家从出生开始,就会买上各种各样的保险,因为每个月只需要支出一笔不高的金额,但是却可以在危难之际换来最后的救命。
同样的,我国的保险在近些年也得到了非常大的发展,无数的家庭通过买保险预防了大病面前的家破人亡;保障了每一个家庭成员,可以说保险这个东西是非常不错的。但是,著名的经济学大牛郎咸平大师,却发话了:中国的保险业很乱,到处都是骗人的勾当,他所讲的内容可谓是一针见血。
虚构中介业务指的是把本属于自己公司的业务转接到其他中介公司,这样人们在买保险的时候,就要多出来许多意味不明的手续费、管理费,中介公司更可以大量开虚假保单套取钱财,如此一来,把客户的钱捞到手里,保险公司和中介自行分成,赚得盆满钵满,可是无辜的客户却莫名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