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国十大投资咨询及信息咨询公司机构有哪些
我知道在上海有带投资牌照的合法工法有以下这些:
上海辖区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名录
序号 机构全称 办公地址 邮编 公司网站网址 电话
1 上海东方财富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 上海市徐汇区平福路188号1幢第三层 200231 www.dongfangcaifu.com.cn 021-24099099
2 上海海能证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上海市陆家嘴东路161号1509室 200120 无 021-68905987
3 上海凯石证券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上海市黄浦区南京东路328号7楼701室 200002 无 021-60203288
4 上海迈步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上海市黄浦区淡水路277号复兴广场B座503 200030 无 021-33634353
5 上海荣正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上海市长宁区新华路639号 200052 www.realize.com.cn 021-52588686
6 上海森洋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上海市普陀区中山北路2911号701室 200063 www.senyangtz.com 021-61491266
7 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 上海市南京东路99号 200002 www.swsresearch.com 021-23297818
8 上海世基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方路971号钱江大厦5楼A、G、H、I区 200122 www.sjstock.com.cn 021-51348888
9 上海新兰德证券投资咨询顾问有限公司 上海市杨浦区国定路323号11楼1101室 200061 www.bdxgw.com.cn 021-55900526
10 上海亚商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上海市延安西路2558号1号楼 201103 www.abc-financial.cn 021-62959001
11 上海益盟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市宜山路926号17层 200233 www.emoney.cn 021-61958888
12 上海朝阳永续理财顾问有限公司 上海市浦东新区丰和路1号港务大厦3幢北402室 200120 无 021-58772893
13 上海证券通投资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市浦东新区民生路1518号金鹰大厦B栋1301B室 200135 www.cnsec.com 021-34611107
14 上海证券之星综合研究有限公司 上海市碧波路690号8号楼301-B室 201203 www.szzy888.com 021-50803180
15 上海益学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上海市虹口区黄浦路99号302H5室 200000 www.yxcps.cn 021-60841032
『贰』 零壹智库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零壹财经是一家互联网金融门户,提供互联网金融相关的资讯、新媒体运营及相关的咨询、培训、投资服务。隶属于零壹投资咨询(北京)有限公司(第一财经)。
法定代表人:柏亮
成立时间:2013-11-22
注册资本:442.815409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110101016515086
企业类型: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南竹杆胡同2号银河搜候中心11015室
『叁』 深圳前海智库资本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深圳前海智库资本有限公司,主要专注于互联网金融P2P网贷平台运营,旗下产品必投网。
法定代表人:吴木强
成立时间:2013-11-20
注册资本:2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440301108363024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地址: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湾一路1号A栋201室(入驻深圳市前海商务秘书有限公司)
『肆』 深圳前海深港创新金融研究院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注册于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由深港金融界、法律界、实业界等精英人士为主发起成立,旨在成为开放研究、产融对接的金融协作平台机构和高端专家智库。聚合、整合国内外资源,提供交流、研讨和凝聚共识的高端平台,致力于建设多渠道的投融资交流与对接平台。
法定代表人:董洪庆
成立时间:2013-12-19
注册资本:5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440301108538903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地址: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湾一路鲤鱼门街一号前海深港合作区管理局综合办公楼A栋201室(入驻深圳市前海商务秘书有限公司)
『伍』 互联网金融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随着互联网向各个行业不断冲击渗透,互联网与金融的巧妙结合渐入人们的视野。一夕间,互联网金融已跃升成为当下最为时髦的理财选择。据权威数据显示,2015年大约有47.4%的投资者选择股票为理财产品,47.7%的投资者选择基金进行投资,40.9%的投资者选择互联网金融进行理财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理财模式虽然不及股票市场的火爆,但已成为理财市场的第三大主流选择,这也说明了互联网金融产品在悄无声息间已改变了理财市场的固定结构,正以超常规的发展速度开拓金融市场的疆土,未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不容小觑且行业正清晰呈现四大发展趋势。
投资群体明显年轻化
年轻用户是互联网的中坚力量。这条“屌丝定律”在互联网金融领域,也很适用。据相关数据统计,80后、90后占到互联网金融消费群体的70%以上。这个年龄段的群体虽然不是社会财富的最大拥有者,却是接触互联网最多的群体,他们多喜欢冒险、崇尚创新、热爱自由,这与互联网能最快获取信息的特质吻合。
还有调查数据显示,1000名80、90后青年里,有823人更愿意选择互联网金融来完成自己的理财、及小额贷款的需求。可见,更多年轻人愿意参与其中,互联网金融群体呈现年轻化趋势。
移动互联网金融大众化
随着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的极大普及,手机已成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伴侣”,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加之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得生活中碎片化时间逐渐增多,这些因素催生出人们对于移动金融的迫切需求。
相较于PC端,移动端更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所以,通常人们会选择方便携带的手机作为上网设备,通过手机移动端来进行金融活动,随时随地享受金融服务,钱香金融APP也即将上线。
移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让用户不再局限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而是向二三四线城市下沉,从91金融用户报告中就可以看出,除一线城市外,其他城市的金融消费群体已经占到近40%。
业务模式小额化、分散化
2016年3月2日,在91金融协办的人民政协财经智库沙龙上,原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明确表示,互联网金融只有做小、做分散、做简单产品才能活下来。
对互联网金融行业而言,虽然大额融资的盈利模式较大,但由此引发的风险概率也相对较高,一旦出现问题将会对投资人和平台本身造成巨大损失,所以,从风险控制层面考虑,业务模式小额化分散化将是控制行业风险的主要措施;此外,互联网金融平台作为信息中介,它的定位已经决定行业本身并不适合大额融资撮合交易,且对平台本身而言,也并不具备发展大额融资的先天优势。
服务走向“场景化”
虽然互联网金融的触角已触及传统金融机构无法覆盖的地方,但目前其服务理念仍只停留在借贷层面,未来应逐步扩展多维度服务理念,通过构建多维度的服务场景,发展场景化金融来切实提高金融服务的易获得性。
相较于传统金融而言,互联网金融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将用户的生活轨迹以数据的形态加以累计,在大数据的基础上促使行业创新发展。当前,互联网金融已经从早期金融产品的搬运工发展到为用户进行资产配置和财富管理,已步入“场景化”金融时代。对于互联网金融行业而言,未来的竞争集节点就是场景,哪家平台提供的场景化服务最多、最周到、最细致,则最容易与用户建立长期的黏性关系。
这种场景化趋势可以通过两方面表现出来,其一是用户的日常生活、消费场景,如支付、消费、打车等,通过这种金融服务无声地融入到每个人的生活中;其二是互联网金融平台通过搭建各类场景,潜入人们生活,即便是相同的金融产品,也能以不同的场景走进用户生活。
『陆』 互联网金融未来的前景如何
虽然互联网金融来已经不再是新鲜事自物,但互联网金融日新月异的发展令人们长期对其保持着新鲜感。受众们之所以不会对互联网金融感到疲倦,主要来源于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是互联网金融产业的不断创新,例如从最先被人们知晓的网络借贷平台到科技金融、大数据金融、消费金融、普惠金融等,令互联网金融始终保持着新鲜感;第二是存活下来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十分注重用户体验,通过各种模式为用户创造便利、营造场景,增强用户粘性。
上述两点也符合产品以及企业的成长周期,人们也往往只会关注成长、成熟的周期,而不会关注衰退期。与传统产业不同,互联网金融企业或产品如能不断创新、不断迎合重要用户的客户体验,就将长期处于发展期,令企业和产品在发展中长青,强势的互联网金融企业正是这样做的,这也是互联网金融未来发展的趋势。
结合市场实际环境以及金融因素,互联网金融在经过探索发展后,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会集中在政策监管以及行业规范化、服务社会实体产业、业务模式专业化及小额化、新技术的不断更迭这四大方面。
『柒』 什么是互联网金融最好的商业模式
我没听过别的老师的课,我只听过宏浩老师的课,他的课程里面就有一门《用互联内网金融重塑企业商业模容式》课程,因宏浩老师是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会长,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是最权威的金融智库,所以宏浩老师的讲课也是很权威的,如果你想听宏浩老师的课就去网上找一下宏浩老师的上课视频,去听一听是不是像我说的那样。
『捌』 互联网金融对银行冲击很大吗
互联网金融对银行的冲击:
1、重新审视金融战略,适应互联网金融模式带来的挑战。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出现为中小银行提供了与大银行竞争的契机。如果能够利用好这一模式,积极创新,将在一些新兴业务上赶超大银行,形成竞争力。传统银行业可能因为互联网金融模式发生竞争格局的改变。一些互联网企业已不满足只做第三方网络支付平台,而是凭借数据信息积累与挖掘的优势,直接向供应链、小微企业信贷等融资领域扩张,未来可能冲击传统银行的核心业务、抢夺银行客户资源、替代银行物理渠道,颠覆银行传统经营模式和盈利方式。
2、拓展银行业务的客户和渠道。客户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各项业务的基础。互联网金融模式有利于商业银行拓展客户基础。2012年,全球互联网用户达24亿人;我国互联网用户为5.65亿人2,网购人数1.93亿人3。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商业银行可以与自身战略结合,一方面挖掘、吸引新客户;另一方面增加客户粘合度,拉近与客户间的业务关系。互联网金融模式下,银行传统目标客户群可能发生改变,传统物理网点优势弱化,追求多样化、个性化服务的中小企业及个人客户更倾向于通过互联网参与各种金融交易。商业银行传统价值创造和实现方式将发生改变,能够提供快捷、低成本服务的金融机构会得到市场青睐。
3、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有效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互联网金融企业拥有大数据、云计算和微贷技术。这三项技术可以使互联网金融企业全面了解小企业和个人客户的经营行为和信用等级,建立数据库和网络信用体系。在信贷审核时,投资者将网络交易和信用记录作为参考和分析指标。贷款对象如违约,互联网金融企业还可利用网络平台搜集和发布信息,提高违约成本,降低投资者风险,在服务中小企业融资及个人贷款具有独特优势。因此,互联网金融模式可以超越传统融资方式的资源配置效率,大幅减少交易成本,有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4、价格发现功能,推动利率市场化。互联网金融模式能够客观反映市场供求双方的价格偏好,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应对利率市场化的有效方式。互联网金融作为交易平台,资金借方报价,贷方依据对流动性、风险等因素偏好选择贷款对象,双方议价成交,交易完全市场化。随着利率市场化推进,金融机构不能完全依赖央行的基准利率指导,应主动在市场上寻找利率基准。互联网模式下,金融机构可以通过互联网金融市场利率走势,判断特定客户群的利率水平。如果还能够深入研究挖掘数据,甚至可以形成完全由市场决定的“利率指数”,从而完善贷款定价基础。
5、加速金融脱媒。传统银行在金融业务往来中,主要充当资金中介的职能。互联网金融将加速金融脱媒,使商业银行的资金中介功能边缘化。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互联网企业为资金供需双方提供金融搜索平台,充当资金信息中介的角色。从融资角度看,资金供需双方利用搜索平台寻找交易对象,之后的融资交易过程由双方自己完成。
『玖』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首批会员名单有哪些
爱凯科技有限公司、爱千金(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安徽德中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安徽征信有限公司、安徽新安银行有限公司、安徽新安友达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安润金融信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安投金融(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和安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鞍山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百航资信调查有限公司、百荣云创科技有限公司、宝航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包头市包阴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宝富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北京安荣汇众资信调查有限公司、北京白城科技有限公司等约400家企业。
1、百行征信有限公司
百兴信用调查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3月19日,公司法定代表人朱焕琦董事长、郑宪兵董事长。
收集和利用企业信息开展企业信用评估、评级、咨询、培训、市场调查研究、数据库服务和技术服务;计算机软件和网络技术开发、销售、培训、转让、系统运行维护;计算机软硬件销售;会议策划等。
2、百融云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2014年3月19日。百融云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融云创”)是一家运用人工智能、风险控制云和大数据技术,为客户提供金融业全生命周期管理产品和服务的智能科技公司。
百荣云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客观中立的第三方立场和开放互补的数据联盟战略,致力于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构建中国金融业大数据应用基础设施平台。
3、鞍山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鞍山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立足中小企业发展,立足零售业务发展,立足客户需求”的市场定位。
积极支持鞍山市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卫生事业、民营企业和再创业企业,投入流动奖金、项目贷款、个人消费贷款700多亿元,已成为支撑地方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4、宝付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宝富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是满道金富旗下的第三方支付公司,2011年底获得央行颁发的《支付业务许可证》。
宝福致力于为个人和企业提供灵活、自助、安全的互联网支付产品和服务,宝富产品种类繁多,受众广泛,价格优惠,提供365天不间断的结算服务,帮助商户快速取款,使电子商务与资金流安全无缝连接。
同时,以“实时结算整体解决方案”为核心业务模式,使保福近两年市场规模保持高速增长势头。
5、北京百乘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百成科技有限公司于2015年9月18日在朝阳分公司注册成立,法定代表人:贾鹏,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转让、技术咨询、经贸咨询等。
『拾』 央行最强阵容出席:中国互金协会筹备会都说了些啥
1月29日举办的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培训活动是行业内重要里程碑式事件。一行三会多位领导及顶尖智库的出席以及逾400家金融及类金融机构的参会规模使本次活动成为自互联网金融行业诞生以来规格最高、影响力最大、方向性最明确的标志性事件。
网络借贷虽然尚属新兴领域,但经过短短几年发展已经成为拥有近2600家平台的万亿级市场,并成为互金行业的重要组成之一。作为约40家代表性网贷机构之一,安心贷有幸获邀参会并近距离了解了高层对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的规划及指导。
围绕本次活动的主题“学习政策法规,防范金融风险,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参会领导及嘉宾就风险控制、政策解读、行业标准,行业地位及发展前景等主题进行了详细阐述,为互联网金融行业今后的成长定下了明确的基调。
风险控制
协会筹建领导小组组长,原央行副行长李东荣、行业权威智库吴晓灵、以及人行条法司司长张涛等领导分别强调了风险防范之于行业发展的首要作用。
协会筹建领导小组组长,原央行副行长李东荣
李东荣在开班动员讲话中首先肯定了互联网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同时重点强调互联网金融没有脱离金融的本质,防范风险是行业永恒的主题。协会作为社会行业自律组织,将承担制订经营管理规则和行业标准的职责;其主要职责为防范化解互联网金融风险,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他特别提出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的核心在于 “学法规、防风险、促发展”,提示与会机构要在有敬畏之心的同时像保护自己眼睛一样保护这个行业。
全国人大常委吴晓灵也再次明确提出互联网技术运用于金融业并没有改变金融的本质,应准确理解各类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本质属性,对金融的法律红线怀有敬畏之心。
人行条法司司长张涛从政策风险、道德风险、技术风险等方面大着重强调了风险防范对于行业发展重要性。
政策解读
作为制订经营管理规则的牵头组织,中央网信办网络安全协调局副局长杨春艳及人民银行条法司处长王晋分别详细解读了2015年年底颁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这是官方对指导意见的首次解析,增强了各参会机构对政策的理解和认识。
行业标准
互联网金融行业作为万亿级新兴领域,亟需统一规范的标准体系进行规范指引。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王永红亦专门就此议题向参会机构进行了宣讲。截至目前,协会已基本完成了《互联网金融标准体系》的框架搭建工作,该标准体系分为通用基础标准、产品服务标准、运营管理标准、信息技术标准,和行业管理标准5大类别。从横向(业务形态)和纵向(业务管理)两个维度细化为45个二级标准子类;按照业务模式和业务流程两条主线又形成了152项具体标准。
此外,业内一直关心的“信息披露标准”也已形成。正在制定的互联网金融标准还包括《互联网金融个人信息保护技术规范》、《互联网金融云计算安全技术要求》、《互联网金融云计算容灾规范》等。
行业地位及发展前景
关于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定位及发展前景,央行调统司司长盛松成首先明确了互联网金融将纳入到央行统计范畴并肯定了互联网金融数据对反映社会融资规模状况、加强改善宏观调控,维护金融稳定的重要作用。他表示:“互联网金融融资余额4300多亿元,在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指标中,占总量的0.3%,但占表内其他项目40%之多,成长速度快,增量多,而且比重会越来越高。”盛松成肯定了社会融资对供给侧改则的重要支撑作用,并明确表示将网络借贷纳入社会融资数据中会更准确的反应社会融资对实体经济的贡献程度。
央行调统司司长盛松成
针对网络借贷行业,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姚余栋表示,十三五期间P2P余额会达到8万亿,平台数目会达到一万家。姚余栋预测,十三五期间约有一万亿的资本金缺口,原本来应该由民营银行来补,但现在民营银行审批速度太慢,申请的积极性下降。“如果缺少一万亿资本金,那么会缺少八万亿到十万亿的资金规模,这是基于实体经济融资的需求,这部分将主要由互联网金融网贷来补充,因此会有巨大发展空间。”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于2014年4月获国务院同意成立,2015年8月通过民政部正式上报国务院批准筹建,是央行下属的一级协会。协会成立后将在开展行业自律,推动行业形成统一的服务标准和规则、指导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防范化解风险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引导、督促互联网金融行业规范化、有序化发展。作为互联网金融企业,只有以互联网的开发态度拥抱监管才有可能在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金融行业中稳定发展。
2016年对互联网金融行业来说将是迈入规范化且波澜动荡的一年。在政府宏观监控和行业规范的双重约束下,P2P平台自然会加强自律,步入正规化发展道路。但监管的趋紧,随之而来的是行业竞争的加剧,洗牌会进一步加速,只有优质平台才能在大浪淘沙中生存下来。
本次受邀参会的网贷企业不到参会总企业数的10%,占所有网贷平台的1.5%。安心贷作为参会网贷企业代表之一,将在未来积极拥抱监管要求,适时作出调整,为用户提供更精细化的投融资服务。在业务模式的选择(房产抵押贷为主)、经营区域的锁定(北京及上海)、技术系统的搭建和维护以及总量规模控制等方面均以投资人资金和账户安全为最重要目标;以更加规范、更加透明、更加安全的方式同互联网金融行业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