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腾信可为中小银行提供哪些服务与帮助有什么优势
中腾信是专注获客与风控的金融科技服务商,以面向工薪阶层和自雇人士(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等)的信贷服务起家,后转型科技助贷。以往的消费金融业务实践中,中腾信积累了大量的服务长尾人群的经验与能力,可为中小银行零售下沉提供专业建议。在中小银行推出消费信贷产品过程中,中腾信可通过自主研发的反欺诈侦测系统、决策引擎系统、催收系统,对潜在客群进行风控初筛。中小银行的零售转型,既是技术问题,又是业务问题,其本质依然是金融,中小银行只有联合各方力量,才有望实现“换道超车”。
B. 银行工作6年,打算去消费金融或者小贷公司,这个行业目前发展如何
入行接近五年,个贷中心做了三年多,收入也不错有20多一点点。最近也打算去小贷回或者消费贷款公司应聘答团队经理或者区域经理。带几个人跑市场做KPI很锻炼人,勇敢决定。银行不再是铁饭碗,各种指标压力大,而且事情不专一,个人认为未来几年银行会遭遇断崖式下滑,早点出来闯荡比较好~ 来自职Q用户:匿名用户
我觉得如果银行没发展,去小贷不失为好去处,小贷给的空间比较大 来自职Q用户:庄女士
C. 中国政府如何抑制中小银行的建立
你说的不太明白,我可以理解为1.中国为什么要抑制中小银行的建立,2.中国用什么方法抑制中小银行的建立.,我估记你是第二种意思,但我认为你这个是个假命题,因为中国并没有主动地去抑制中小银行的建立,相反,中小银行正在发展壮大,
根据银监会2011年年报中显示:截至2011年底,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2家政策性银行及国家开发银行,5家大型商业银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44家城市商业银行,212家农村商业银行,190家农村合作银行,2,265家农村信用社,1家邮政储蓄银行,4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40家外资法人金融机构,66家信托公司,127家企业集团财务公司,18家金融租赁公司,4家货币经纪公司,14家汽车金融公司,4家消费金融公司,635家村镇银行,10家贷款公司以及46家农村资金互助社。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共有法人机构3,800家,从业人员319.8万人。
看到了吧,3800家银行机构,还不多吗,635家村镇银行,这可是小微银行,小的也许只有一个网点.你能想象的.
参考资料: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11年报
D. 消费金融的作用有哪些
一、消费金融有助于银行开辟零售市场和中间业务
长期以来,银行的贷款以大企业回为主,很多小微企答业、中小型企业、个人私营企业等都存在贷款难的问题,现在银行或者贷款单位或p2p网贷平台都有很多产品供大家选择:房贷、车贷、企业贷,而消费金融更多的是用在家用电器、旅游、结婚、教育等方面,这样有助于银行开辟新的市场和业务。
二、消费金融有助于改变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失衡状况
因为银行的贷款绝大多数带给大型的企业,并且数额巨大,但有很多大型的企业最后还不了贷款,形成坏账,但中小微企业或者消费金融贷款相对于大型企业的贷款,金额还是比较小的,尤其是消费金融贷款,贷款数额更小,这样更利于后期的顺利还款,所以积极的开展消费金融业务,可以逐步的改变资产负债结构失衡状况。
三、消费金融有助于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扩大内需
从扩大内需方面讲,消费对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有消费,才可以带动GDP,所以发展消费金融是刺激内需的一个关键,但有些地区因为物价原因,所以需要在消费方面给予金融的支持。
这是从经济和金融等方面来看消费金融的作用,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讲,最大的好处还是审批速度快、无需抵押担保等五个优势。
E. 中邮消费金融是属于小贷吗
他的这个消费金融也可以算得上是小贷,因为他是他们邮政银行的一个小贷业务,所以说下款快一些,但是利息稍微高一点。
F. 传统金融,互联网金融,消费金融有什么区别
金融的本质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资金的融通。
传统金融指的是国家四大传统金融机构,银行,信托,保险,证券。当然都是持国家正规的金融牌照,管理着国内绝大部分的金融资产。银行负责存贷、理财。信托负责投融资。证券负责企业上市与股票。保险负责做人寿保障。当然后面又出现了公募基金,金融租赁等一批持金融牌照的金融机构。
互联网金融是指通过互联网技术与信息通讯实现资金流通的金融活动。比如互联网理财公司、互联网借贷和互联网支付公司等等。当然主要指当前野蛮生长与处于治理风口的p2p(互联网理财+互联网借贷)公司。最近几年,市场把投资人弄的担心受怕的就是它了,一方面是监管的空白漏洞,另一方面是人性的道德贪婪。当然互联网金融并非属于金融机构,因为没有正式金融牌照,我们可以称之为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平台。
消费金融指的是提供消费类贷款的持牌的非银行类金融机构。什么意思呢?你要整容,你要买手机,你要逛淘宝京东,没钱没关系。你可以通过XX消费金融和X呗X白条去提前透支消费,无抵押担保,承担一定的利息,后面再还进去就好了。这个主要是促进消费的,有利于拉动GDP增长。谁让咱们国家经济三架马车是:投资、消费、进出口呢。这是投资向消费的转变。
至于未来会出现什么的金融模式,首先是肯定建立在金融创新的基础上,金融是服务实体和服务现实经济的。当然国家是鼓励企业多渠道的融资和直接融资,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让民间资金和热钱更多流向中小企业。只要是能满足上述功能的金融创新必然有可能成为新的金融模式,比如保理、融资租赁等等,都是很好的东西。
什么样的创新型金融模式会出现,没人能预测,这个是建立在不断尝试与验证的基础上的。当然,也期待未来有更多的创新金融模式出现,共同促进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更有利于资金的融通,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G. 小额贷款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的区别在哪
1、面对的复人群不同
消费金融公司制所面对的人群主要是城市工作的中低收入居民,并没有将融资大门朝中小企业和涉农企业敞开。
2、贷款范围不同
与消费金融公司相比,此前在多个省市都已成立的小额贷款公司似乎贷款范围更广泛。据了解,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对象重点放在从事种植业(如蔬菜大棚)、养殖业、林果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如玉米和果脯深加工)、农村流通业(如物流、运输业等)的生产者和经营者身上。
2、成立机制不同
小额贷款公司是由自然人、企业法人与其他社会组织投资设立,不吸收公众存款,经营小额贷款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机制,既不同于商业银行,也不同于农信社。
小额贷款公司的注册资本全部为实收货币资本,由出资人或发起人一次足额缴纳,它不进行任何形式的内外部集资和吸收公众存款。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50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1000万元。
单一自然人、企业法人、其他社会组织及其关联方持有的股份,不得超过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总额的10%,这些指标都低于消费金融公司。
H. 银行、消金、小贷贷款是否应遵守民间借贷新规15.4%的标准
2020年8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修改《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新规》),自当日起施行。其中规定“以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四倍为标准确定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
很多借款人关心新规对于信用卡、银行贷款、消费金融公司贷款、小贷公司这些类型的贷款是否有效。
新规的范围明确只是“民间借贷”,不包括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持牌金融机构,但是实际执行过程中,法院仍然会以新规的标准来判决相关借贷争议案件
此外,裁判文书网中随便搜搜就可以找到关于信用卡违约金、利息的判决,基本上都是以年化24%的标准作为持卡人支付的上限,也就是参照2017年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审判工作的若干意见》中的相关规定:
严格依法规制高利贷,有效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金融借款合同的借款人以贷款人同时主张的利息、复利、罚息、违约金和其他费用过高,显著背离实际损失为由,请求对总计超过年利率24%的部分予以调减的,应予支持,以有效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
这里面24%的标准,明显是同期民间借贷“两线三区”中的标准。而根据“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不应高于民间借贷”这一思想,也可以明显的判断出法院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争议的相关判决将很快全面调整为以《新规》的标准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