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贷款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有哪些区别,为什么属于不同类的金融机构
小额贷款公司:
是指由自然人、企业法人与其他社会组织投资设立,不吸收公众存款,经营小内额贷款业务的容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消费金融公司:
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不吸收公众存款,以小额,分散为原则,为中国境内居民个人提供以消费为目的的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两者最大的区别是小额贷款公司不是金融机构,由各地政府的金融办监管。消费金融公司属非银行金融机构,归央行和银监会监管,另外金融机构可以享受同行业拆借,可以纳入央行征信系统等优待政策。
不知道经过一番介绍之后,你有没有成功的分清小额贷款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呢,如果你想要申请贷款,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2. 银行 为什么叫银行
银行是一家以存款、贷款、汇兑、储蓄等业务,承担信用中介的金融机构。不同地区对银行有不同的定义。 一般认为最早的银行是意大利1580年在威尼斯成立的银行。其后,荷兰在阿姆斯特丹、德国在汉堡、英国在伦敦也相继设立了银行。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银行得到了普遍发展。
在宋朝时期中国出现了具有高利贷性质及无利息存款业务的钱庄与票号,第一家具有近代特征的银行是上海中国通商银行,1897年清朝(光绪二十三年)成立。
根据香港的银行监管机构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定义,在香港营运的银行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
接受存款机构
商业银行
一般银行
此外,根据银行的背景亦可作以下区分:
中央银行
公营银行
私人银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银行分为
中央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
商业银行 (含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城市信用合作社)
政策性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
银行
bank
通过存款、放款、汇兑、储蓄、信托等业务,承担信用中介的金融机构。现代金融业的主体,国民经济运转的枢纽。
产生和发展 银行的产生和发展是同货币商品经济的发展相联系的,前资本主义社会的货币兑换业是银行业形成的基础。货币兑换业起初只经营铸币兑换业务,以后又代商人保管货币、收付现金、办理结算和汇兑等。这样,兑换商人手中就逐渐聚集起大量货币资金。当货币兑换商从事放款业务时 ,货币兑换业就发展成为银行业 。近代最早的银行是1580年建于意大利的威尼斯银行 。此后 ,1593年在米兰 、1609年在阿姆斯特丹 、1621年在纽伦堡 、1629年在汉堡以及其它城市也相继建立了银行。当时这些银行主要的放款对象是政府,并带有高利贷性质,因而不能适应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要求。最早出现的按资本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股份银行是1694年成立 的英格兰银行 。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 ,规模巨大的股份银行纷纷建立,成为资本主义银行的主要形式。随着信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干预的不断加强,又产生了建立中央银行的客观要求。1844年改组后的英格兰银行可视为资本主义国家中央银行的鼻祖。到19世纪后半期,西方各国都相继设立了中央银行。早期的银行以办理工商企业存款、短期抵押贷款和贴现等为主要业务。现在,西方国家银行的业务已扩展到证券投资、黄金买卖 、中长期贷款、租赁、信托、保险、咨询、信息服务以及电子计算机服务等各个方面。
现代西方国家的银行结构非常繁杂,银河系全景图组织形式种类繁多,主要有:政府银行、官商合办银行、私营银行;股份银行、独资银行;全国性银行、地方性银行;全能性银行、专业性银行;企业性银行、互助合作银行等。按职能可划分为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储蓄银行和其他专业信用机构。它们构成以中央银行为中心、股份商业银行为主体、各类银行并存的现代银行体系。
20世纪以来,随着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在世界各地陆续建立起一批世界性的或地区性的银行组织,如1930年成立的国际清算银行、1945年成立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1956年成立的国际金融公司、1964年成立的非洲开发银行、1966年成立的亚洲开发银行等,银行在跨越国界和更广泛的领域里发挥作用。
中国的银行 中国在7~10世纪初期的唐朝,已经出现了办理金融业务的独立机构,但经营范围比较单一。明朝中叶出现的钱庄和清朝产生的票号,实际都具有银行的性质。这类采取封建式组织管理形式的金融机构,都是独资或合资经营的,很少有分支机构,资金力量薄弱,业务范围小,与股份银行在业务经营和管理方式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别。中国的第一家民族资本银行是1897年成立的中国通商银行。1905年清政府成立户部银行是中国最早的国家银行。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银行业有了进一步发展。但是,由于中国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不发达和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的银行业畸形发展。在国民党统治的后期,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以及中央信托局、中央合作金库等官僚资本金融垄断体系,控制了国民经济的命脉。
在国民党统治时期的革命根据地,人民金融事业逐步发展壮大。1932年成立的苏维埃国家银行,后改组为陕甘宁边区银行。1948年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
1949年以后 ,在没收官僚资本银行的基础上 ,结合组织各革命根据地的银行,在中国人民银行的领导下,将原来的官僚资本银行改组为新的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农业合作银行。以后,又新建和改组了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投资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1953~1955年,经过清产核资、调整业务和实行储蓄专业化、公私合营银行的机构和业务并入中国人民银行,从而建立了新的集中统一的金融体制 。1983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决定,中国人民银行成为国家统一管理金融的机构,其他专业银行成为经济实体。此后还建立了股份制的、按经济区域设置的多功能的交通银行和其他银行以及许多非银行金融机构,形成了以中央银行为领导、以国家专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新的金融体系。在这种体系下,银行既是经营货币、办理信贷、结算业务的经济组织,又是国家调节经济、管理经济的重要机构。
不叫金行是因为:
“银行”的来历
银行=长凳
银行最早出现于欧洲,英语称为Bank,这个词来源于意大利语Banco(长凳)。为什么长凳会演变成银行这个词呢?原来其中有个掌故。
11世纪时,欧洲商业日渐兴起,当时威尼斯和热那亚曾经是沟通欧亚的贸易要冲,四面八方的生意人云集,流通着各国货币,为了鉴别和兑换,出现了钱币商。由于条件简陋,办事处只有一条长凳,所以商人们称它Banco。
有趣的是,译成汉语时称做“银行”,这里也有个掌故。原来这个词传入我国时,我国货币主要是白银。早在西方文明来到中国之前,中国就已经有了钱庄、银号等经营货币业务的商行。“银”字成了货币的代词,而“行”来自商行,所以后来称外国人在中国开设的公司为“洋行”。
最早提到银行一词的是清朝咸丰六年(1856),在香港出版的一本书中谈到了“银行钱票”。我国开设的首家银行是“中国通商银行”(1897)。1904年清廷户部(即财政部)奏请成立“大清户部银行”,1908年更名为“大清银行”,这是我国首家国家银行。
3. 银行都分为什么银行
您好
银行是金融机构之一,银行按类型分为: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世界银行,它们的职责各不相同。
中央银行:即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职责:执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对金融机构乃至金融业进行监督管理的特殊的金融机构。
4. 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业务范围
非银行金融机构 (non-bank financial intermediaries)以发行股票和债券、接受信用委托、提供保险等形式筹集专资金属,并将所筹资金运用于长期性投资的金融机构。而银行是依法成立的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
非银行金融机构(non-bank financial intermediaries),除商业银行和专业银行以外的所有金融机构。主要包括信托、证券、保险、融资租赁等机构以及财务公司等。其与银行的主要区别有:
(1)资金来源不同。商业银行以吸收存款为主要资金来源,而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依靠发行股票、债券等其他方式筹措资金。
(2)资金运用不同。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以发放贷款为主,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资金运用主要是以从事非贷款的某一项金融业务为主,如保险、信托、证券、租赁等金融业务。
(3)非银行金融机构不具有信用创造功能。商业银行具有“信用创造”功能,而非银行金融机构由于不从事存款的划转即转账结算业务,因而不具备信用创造功能。
非银行金融机构与银行的区别在于信用业务形式不同,其业务活动范围的划分取决于国家金融法规的规定。这类机构放贷灵活、手续便捷,符合中小企业资金快速融资的要求。
5. 凡是金融机构都能从事存款和贷款业务。这句话对吗
错的,金融机构有很多很多,但是不是所有的金融机构都能存款跟贷款的。
6. 金融机构的职能是什么
金融机构是专门从事金融活动的组织,包括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版等各类银行和信用合作权社、信托投资公司、投资基金、财务公司、证券公司、证券交易所、保险公司等实际上构成一个体系。金融机构的基本作用是提供创造金融交易工具,在金融活动参与者之间推进资金流转。
7. 存款类金融机构与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区别
1、筹集资金的途径不同
银行类金融机构通过吸收存款来筹集资金,而回非银行金融机构答则以非存款方式筹集资金。
2、在金融交易中的角色不同
银行在其业务中,既是债务人,又是债权人,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交易角色则比较复杂,如保险公司主要是充当保险人,证券公司则多作为代理人和经纪人,信托公司则主要充当受托人。
3、开办的业务不同
银行类金融机构的主要业务是存款和贷款,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业务方式则呈现出多样化、专业化的特点,如证券公司主要从事股票、债券和期货投资业务,保险公司主要从事保险业务,信托公司从事信托业务,租赁公司则主要从事租赁业务。
4、内部机构不同
非存款性金融机构一般包括:投资类金融机构(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障类金融机构(各类保险公司和社会保障基金)、其他非存款类金融机构(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金融担保公司、资信评估机构以及金融信息咨询机构等)。
5、运营风险不同
存款类金融机构涉及市场风险和其他风险的管理比较高,非存款类只是增加了发生呆账的可能性。
8. 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区别
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商业作用和信用业务形式上有所区别。
1、商业作用不同
银行是依法成立的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非银行金融机构 以发行股票和债券、接受信用委托、提供保险等形式筹集资金,并将所筹资金运用于长期性投资的金融机构。
2、包括的机构类型不同
银行包括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世界银行,它们的职责各不相同。
而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信托、证券、保险、融资租赁等机构以及财务公司等,非存款性金融机构包括金融控股公司,公募基金,养老基金,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小额信贷公司等。
非银行金融机构在社会资金流动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从最终借款人那里买进初级证券,并为最终贷款人持有资产而发行间接债券。通过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这种中介活动,可以降低投资的单位成本;可以通过多样化降低投资风险,调整期限结构以最大限度地缩小流动性危机的可能性;
可以正常地预测偿付要求的情况,即使流动性比较小的资产结构也可以应付自如。非银行金融机构吸引无数债权人债务人从事大规模借贷活动 ,可以用优惠贷款条件的形式分到债务人身上,可以用利息支付和其他利息形式分到债权人身上。
9. 金融机构的性质与职能
、中央银行代表国家贯彻执行金融政策,代理国家管理财政收支并为政府提供金融服务。
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
中央银行只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发生业务关系,不直接面对企业和个人。
政策性银行是专门经营政策性货币信用的银行机构,目前我国有三家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政策性银行的主要业务以前有看到知道上有过,我就不细说了。
政策性银行业务上要接受人中央银行的监督。
2、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
他们的主要区别是业务范围的不同。商业银行主要以存贷款业务为主,投资银行一般做证券发行与承销,公司上市,资产管理等业务。而且原则上投资银行不能吸收存款。
3、投资银行与证券机构
证券经营机构在美国称之为投资银行,在日本称之为证券公司。我过的证券公司是类似与投行的金融机构,主要区别是投资银行的业务很发达,而我国证券经营机构的业务范围叫窄,一方面因为发展的晚,另一方面因为我国对证券经营机构的监管很严格,如证券公司不得从事B股的自营自卖等。
说明:最后一个问题,楼主是想问中国的证券公司和美国的投资银行有什么区别吗?
美国投资银行的业务很发达除了2中说的业务还有各种金融衍生品业务等。
10. 什么是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
金融机构复存贷款余额制就是指月末银行的存款和贷款数据。
金融机构贷款是指:企业向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借入的资金。其中商业银行是国家金融市场的主体,资金雄厚可向企业提供长期贷款和短期贷款,因此商业银行贷款是企业负债经营时采用的主要筹资方式。
存、贷款是金融市场组织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的最重要的来源和方式。一般认为,金融市场组织的基本功能就在于积聚存款、投放贷款,以优化资金配置,积极动员各经济部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参与贡献。存款积聚不足即为资本供给不足,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障碍;而储蓄充足时,要促进经济发展,还须以储蓄能够充分有效地转化成投资为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