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企业必然做出的四个基本金融决策是哪四个
1、战略规划
2、资本预算
3、融资
4、营运资本管理
B. 公司金融三大决策具体分析(投资决策,筹资决策,股利决策)并说明影响三大决策的首要问题是什么
投资决策分析:
投资规模决策分析,社会的发展要求尽可能多地进行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方向决策分析,投资方向决策分析就是以经济发展战略为指导,根据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客观要求,确定固定资产投资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之间的分配比例。
程项目投资决策分析,指对于待选工程项目及其各种投资方案进行评价比较,依据项目的可行性和预期的社会经济效果而决定取舍的选择过程。各国进行投资决策分析的经济依据是不一样的。
参考地址:http://ke..com/view/993556.htm
筹资决策分析
为满足企业融资的需要,对筹资的途径、筹资的数量、筹资的时间、筹资的成本、筹资风险和筹资方案进行评价和选择,从而确定一个最优资金结构的分析判断过程。资决策所影响和改变的是企业的财务结构或资本结构。
参考地址:http://ke..com/view/113113.htm
股利决策分析
股利分配决策(Dividend distribution decision)是企业对有关股利分配事项的决策。企业取得的利润按照国家规定作相应的调整,依法交纳所得税后,才能对税后净利润进行分配。
参考地址:http://ke..com/view/1259232.htm
影响投资决策的首要问题一是负债融资引起股东—债权人利益冲突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其二是负债融资对股东—经理人利益冲突的相机治理作用对企业投资行为
经理人非理性行为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参考地址:
http://www.jjxj.com.cn/articles/15981.html
影响筹资决策的首要问题是股权结构与投资回报。股权结构确实影响了公司的筹资决策。
影响股利决策的首要问题是股利分配的税收差异 最优控制问题 股利决策 资本利得税 企业 所得税 经营期 股东 权益资本
希望能帮到你!~~~ 顺便祝你新年快乐!~~
C. 企业做出的四类金融决策是
战略规划决策 资本预算决策 融资决策 营运资本管理决策
D. 生活中的金融决策有哪些
10月24日央行降准降息,人民币利率下调,国家投放7万亿融市
E. 公司金融管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1, 公司金融管理的基本内容:投资决策;融资决策;资产管理决策。
2. 企业的基本组织形专式:独资企业,合属伙企业,公司制
3. 公司制企业的优点:有限责任;易于筹集资本;所有权的可转让性;续存性;经营的专业化
缺点:双重纳税;内部人控制;信息公开。
4. 公司目标通常表达为获取利润的最大化,严格讲是实现股东财富的最大化。
5. 金融系统: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债务市场与股权市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证券交易所和场外市
场。
6. 金融工具:债务证券;资本证券;衍生证券。
7. 利率风险结构:违约风险,流动性,税收,期权特征。
F. 论述公司金融决策应该依据什么目标给出原因
公司金融决策当然应该根据能否盈利来作为自己的目标题,因为企业就是以盈利为目标的经济组织。
G. 企业融资决策
近期企业的情况
自2007年8月14日《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正式实施以来,我国公司债的发展经历了2008年的火爆、2009年的沉寂,在2010年再次起航。2010年,证监会全年核准25家公司债券发行,融资603亿元,并与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发布通知,上市商业银行参与交易所债券市场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到了2011年,公司债全年发行规模就达到了1100亿元,超过2010年全年的两倍。2011年11月,证监会又正式启动创业板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债券的工作,允许创业板上市公司向不超过10家的特定对象发行公司债券。
目前,申请发行公司债的公司主要集中在三类行业。第一类是电力等公用事业类上市公司;第二类是石油、钢铁等能源类上市公司;第三类是房地产类上市公司;从申请发行规模来说, 区间分布比较分散,发行规模在2.5 -50 亿元之间不等;从拟发行公司债券具体形式来说,年限普遍为十年左右,利率略高于同期企业债水平、但低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 有部分公司采用了橱架发行模式。即一次核准,分次发行;从申请获得核准时间来看,审批节奏较快。
相对于股权融资和银行信贷,我国公司债的发展相对来说滞后,这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政府对债券发行规模、审批制度、发行利率、发行主体的限制;法律形式、内容、执行上的缺陷;银行贷款的成本更低,程序更少,资金到位迅速;企业大股东攫取控制收益,经理人的内部人控制,投资者的观念等以及中介结构发展不力、税收影响等共同造成了公司债的滞后发展。
市场准入条件相对较低。首先没有关于盈利状况的要求,其次没有对于净资产额的要求。一方面是因为创业板市场面向的是中小企业,看重的是企业的增长潜力,而不是现时的财务基础;另一方面是知识经济形态的出现使对企业的衡量标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评价一个企业的最重要指标开始倾向于其拥有的人力资源和技术成果等。这些指标是现代投投资者判断企业是否值得投资时的重要决策基础。
主要面向新型的高成长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创业板的主要目的是创造一个让从事创新性、有市场潜力行业的中小企业能够得到金金融帮助的环境,这类高成长性公司在发展初期规模较小,在主板市场上很难上市。
更加注重严格信息披露。信息披露是创业板市场的灵魂,是上市公司、交易所与投资者之间沟通纽带,也是投资者了解上市公司基本面、进行投资决策的基本依据。由于高新技术和高成长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信息披露是否及时、准确就成为创业板市场运作是否成功的关键。
高风险性,监管更加严格。由于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规模较小,属于新型产业,公司处于初创时期,创业板上市公司财产评估体系难以确立,从而导致诸多不稳定因素,容易产生内幕交易和被少数人操纵现象。为了保护投资者利益,监管通常比主板市场更加严格,体现出创业板市场的“宽进入,严监管”特点。
据深交所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创业板挂牌企业332家,7月20日,创业板首批半年报出炉,上海凯宝净利润同比增长44.09%,朗源股份和隆华传热中期收入均出现下降,隆华传热净利润下滑幅度达到16.1%。数据显示,创业板自挂牌上市以来,总体趋势是向成熟的方向发展,但只有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地摸索实践,寻找相应的解决之道,才能使中国的创业板市场称为中国的纳斯达克市场,创造一批不断成长的世界知名的高科技企业。
业板市场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有利影响
筹集巨额资金。在资本市场发展较完善的发达国家,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比例可达70%以上。我国创业板的推出为中小企业筹集资金带来了新的途径。在2009年,有36家创业板公司完成IPO,实际募集资金204.09亿元。2010年117家创业板公司实现IPO,实际募资963.34亿元。2011年有128家创业板公司登陆A股,实际募集资金793.38亿元。2012年上半年,有51家创业板公司登陆A股,实际募集资金244.97亿元。至此,创业板公司已达332家,累计募集资金总额为2,205.78亿元。
创业板不是为创业公司服务,而出现了大量成熟公司在此挂牌。从28家创业板公司成立时间来看,成立10年以上的企业达到12家,而成立5年以下的企业只有不到5家公司。
针对创业板上市公司必须符合“两高六新”要求,即成长性高、科技含量高、新经济、新服务、新农业、新材料、新能源和新商业模式,上市的28家企业并不符合要求。有相当部分的企业是经营传统产业或传统产品的,如电力、化工、机械、运输等,毫无创新痕迹。我国创业支持创业型、成长型企业,而现存的问题却把创业板与中小板,甚至主板市场相混淆,使得那些真正处于初创时期、规模较小、经营前景有较大不确定性的企业无法取得有效的融资渠道。这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企业家创造创新型、科技型企业的积极性。
)“超募”现象明显。2011年和2012年以来,尽管A股市场低迷,但新股超募现象仍比比皆是。统计显示,截至2012年6月21日,80家中小板创业板公司合计IPO融资约397.5亿元,平均每家不到5亿元;超募143.9亿元,平均每家1.82亿元。对比2011年,当年IPO的中小板创业板公司平均单家公司融资额达到6.8亿元,平均超募资金约3.38亿元。而2010年,中小板创业板公司平均融资额达到8.9亿元,平均超募5.4亿元。从已公布的超募资金用途来看,在已安排超募资金使用的创业板上市公司中,用于归还银行贷款、补充企业流动资金及增资子公司的超募资金达到超募资金的60%。一边是创业板上市公司超募资金利用效率的低下,一边是大量濒临破产、急需救命资金的中小企业,资源浪费、失衡严重。
H. 金融企业决策信息来源有哪些
财务决策信息是服务于财务决策的财务预测信息以及反映财务决策结果的财务计划和财务预算信息等,这些信息主要用于满足企业高层决策者的需要。
企业的业务数据库记录了公司所有业务循环活动的数据,是企业进行各项决策的最主要的数据来源。
专业咨询机构的研究报告是指专业咨询机构提供的具体企业的资信状况调研报告、某具体产品的市场调研报告,或是关于国家和国际金融、经济趋势、重要产业发展政策等方面的调研信息。
企业还可以通过各类展览及会议收集到关于某一产品、某一行业主要企业、客户及苑争对手的具体信息。
通过实地考察可以获取第一手感性资料,并与有关企业建立初步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