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CPI统计应该包括房价吗
CPI统计包括房价。
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简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它是在特定时段内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随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是用来反映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
居民消费价格统计调查的是社会产品和服务项目的最终价格,一方面同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同时在整个国民经济价格体系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是进行经济分析和决策、价格总水平监测和调控及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指标。其变动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通货膨胀或紧缩的程度。一般来讲,物价全面地、变化对比、持续地上涨就被认为发生了通货膨胀。
(1)国际金融统计cpi计价扩展阅读:
CPI统计基本功能有以下六点:
1、度量通货膨胀(通货紧缩)。CPI是度量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货膨胀是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CPI的高低可以在一定水平上说明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
2、国民经济核算。在国民经济核算中,需要各种价格指数。如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以及GDP平减指数,对GDP进行核算,从而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
3、契约指数化调整。例如在薪资报酬谈判中,因为雇员希望薪资(名义)增长能相等或高于CPI,希望名义薪资会随CPI的升高自动调整等。其调整之时机通常于通货膨胀发生之后,幅度较实际通货膨胀率为低。
4、反映货币购买力变动 :货币购买力是指单位货币能够购买到的消费品和服务的数量。消费者物价指数上涨,货币购买力则下降;反之则上升。消费者物价指数的倒数就是货币购买力指数。
5、反映对职工实际工资的影响 :消费者物价指数的提高意味着实际工资的减少,消费者物价指数的下降意味着实际工资的提高。因此,可利用消费者物价指数将名义工资转化为实际工资。
6、CPI对股市的影响:一般情况下,物价上涨,股价上涨;物价下跌,股价也下跌。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CPI
❷ 请问在哪里能找到《国际金融统计》和《国际收支统计》这两本书
第一,不知道这两本书是否存在.
第二,如果存在,你可以去中国统计局网站去找
❸ GDP CPI个自在金融市场上说明了些什么 ,两这间有啥联系关系
对于中国老百姓来说,GDP可能天天听说,但是CPI和PPI未必所有人都理解。所以在此对相关知识进行详细的讲解。 一、GDP GDP即英文(gross domestic proct)的缩写,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它是对一国(地区)经济在核算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生产的最终产品总量的度量,常常被看成显示一个国家(地区)经济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生产过程中的新增加值,包括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和固定资产的磨损价值,但不包含生产过程中作为中间投入的价值;在实物构成上,是当期生产的最终产品,包含用于消费、积累及净出口的产品,但不包含各种被其他部门消耗的中间产品。 GDP的测算有三种方法:生产法:GDP=∑各产业部门的总产出-∑各产业部门的中间消耗:收入法:GDP=∑各产业部门劳动者报酬+∑各产业部门固定资产折旧+∑各产业部门生产税净额+∑各产业部门营业利润;支出法:GDP=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 随着经济日渐成为人们生活的焦点,经济领域的一个重要指标———GDP(国内生产总值)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尽管大多数人都听说过GDP,但真正能明白的人恐怕并不多。 GDP是宏观经济中最受关注的经济统计数字,因为它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GD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简称,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它涉及的是经济活动,是实实在在的。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与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驻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创造的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货物和服务最终使用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 有关报道中还提到,我国每年因为逃废债务造成的直接损失约1800亿元;国家工商总局统计,由于合同欺诈造成的直接损失约55亿元,还有产品质量低劣和制假售假造成的各种损失至少有2000亿元,由于三角债和现款交易增加的财务费用约为2000亿元,由于不合理的税外收费和不必要的审批造成的各种费用约3000亿元,另外还有逃骗税款损失以及发现的腐败损失等,正是这些因素造成无效成本占了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至少为10%—20%。 对此,许宪春说,上述报道中提到的概念很混乱,它们和GDP不是一个口径,比如三角债、逃废债务造成的损失、欺诈造成的损失等,这些概念和GDP都不是同一类概念。通常我们在计算GDP时使用的数据是来自统计部门、财政部门和各有关部门,如金融保险系统、铁路系统、民航系统、邮电系统等,这些部门的数据均不会讨论无效成本的概念。当然,GDP也不是万能的,并非什么数值都能往GDP上靠,否则容易造成混乱。 GDP值是如何确定的 国家统计局每年公布GDP数据是怎么得到的呢?许宪春说,GDP计算需要经过以下几个过程:初步估计过程、初步核实过程和最终核实过程。初步估计过程一般在每年年终和次年年初进行。它得到的年度GDP数据只是一个初步数,这个数据有待于获得较充分的资料后进行核实。初步核实过程一般在次年的第二季度进行。初步核实所获得的GDP数据更准确些,但因仍缺少GDP核算所需要的许多重要资料,因此相应的数据尚需要进一步核实。最终核实过程一般在次年的第四季度进行。这时,GDP核算所需要的和所能搜集到的各种统计资料、会计决算资料和行政管理资料基本齐备。与前一个步骤相比,它运用了更全面、更细致的资料,所以这个GDP数据显得就更准确些。 此外,GDP数据还需要经过一个历史数据调整过程,即当发现或产生新的资料来源、新的分类法、更准确的核算方法或更合理的核算原则时,要进行历史数据调整,以使每年的GDP具有可比性,这是国际惯例。如美国在1929年至1999年之间就进行过11次历史数据调整。 总之,每个时段公布的GDP都有其特定阶段的含义和特定的价值,不能因为在不同时间公布的数据不同,而怀疑统计数据存在问题。当然,我国在GDP的计算体系上也有一些缺憾,例如我国长期采用的原产生于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统计核算体系,从实际情况看,不少地方已经滞后于时代的发展了。 二、CPI 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如果消费者物价指数升幅过大,表明通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因素,央行会有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风险,从而造成经济前景不明朗。因此,该指数过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场欢迎。例如,在过去12个月,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2.3%,那表示,生活成本比12个月前平均上升2.3%。当生活成本提高,你的金钱价值便随之下降。也就是说,一年前收到的一张100元纸币,今日只可以买到1年前价值97.75元的商品或服务。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Inflation,就是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我们把它称为Serious Inflation,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 CPI即消费者物价指数 消费者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是对一个固定的消费品篮子价格的衡量,主要反映消费者支付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化情况,也是一种度量通货膨胀水平的工具,以百分比变化为表达形式。在美国构成该指标的主要商品共分八大类,其中包括:食品酒和饮品;住宅;衣着;教育和通讯;交通;医药健康;娱乐;其他商品及服务。在美国,消费物价指数由劳工统计局每月公布,有两种不同的消费物价指数。一是工人和职员的消费物价指数,简称CPI-W。二是城市消费者的消费物价指数,简称CPI-U。 参考指标 (CPI)是一个滞后性的数据,但它往往是市场经济活动与政府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CPI稳定、就业充分及GDP增长往往是最重要的社会经济目标。不过,从中国的现实情况来看,CPI的稳定及其重要性并不像发达国家所认为的那样“有一定的权威性,市场的经济活动会根据CPI的变化来调整”。近几年来欧美国家GDP增长一直在2%左右波动,CPI也同样在0%~3%的范围内变化,而中国的情况则完全不同。首先是国内经济快速增长,近两年来GDP增长都在9%以上,CPI却没有多少波动,表面看来这可以说得上是“政府对经济运行调控自如,市场行为反映十分理性”。二是一年之内CPI大起大落,前后相差几个百分点;一般情况下,除非经济生活中有重大的突发事件(如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CPI是不可能大起大落的,所以2004年中国的CPI大幅波动有些异常。三是随着CPI大幅波动,国内经济一时间通货膨胀率过高,民众储蓄负利率严重,一时间居民储蓄又告别负收益,通货紧缩阴影重现。这样一种经济环境令人担忧,因此,如何理解CPI指数便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计算公式 CPI的计算公式是 CPI=(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除以(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乘以100%。 CPI告诉人们的是,对普通家庭的支出来说,购买具有代表性的一组商品,在今天要比过去某一时间多花费多少,例如,若1995年某国普通家庭每个月购买一组商品的费用为800元,而2000年购买这一组商品的费用为1000元,那么该国2000年的消费价格指数为(以1995年为基期)CPI= 1000/800*100=125,也就是说上涨了25%。在日常中我们更关心的是通货膨胀率,它被定义为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公式为T=(P1—P0)/P0,式子中T为1时期的通货膨胀率,P1和P0分别表示1时期和0时期的价格水平。如果用上面介绍的消费价格指数来衡量价格水平,则通货膨胀率就是不同时期的消费价格指数变动的百分比。假如一个经济体的消费价格指数从去年的100增加到今年的112,那么这一时期的通货膨胀率就为 T=(112—100)/100*100%=12%,就是说通货膨胀率为12%,表现为物价上涨12%。 相关解读 市场敏感度:非常高。 含义:十分流行的测算零售商品和服务价格通货膨胀的经济指标。 发布新闻的网址: www.bls.gov/cpi 主页网址: www.cpicpi.cn/www.bls.gov 发布时间:美国东部时间上午8时30分;在报告当月的第二周或第三周发布。 频率:每月一次。 来源:劳工部劳动统计局。 修正:没有月度的修正。年度的变化会在2月份,随1月GDP数据公布时做下介绍。修正能上溯到5年前。 为什么重要:与就业形势报告(非农)结合在一起,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就成了金融市场上被仔细研究的另一个热门的经济指标。它获得关注的原因显而易见:通货膨胀影响着每一个人,它决定着消费者花费多少来购买商品和服务,左右着商业经营的成本,极大地破坏着个人或企业的投资,影响着退休人员的生活质量。而且,对通货膨胀的展望有助于设立劳动合同和制定政府的财政政策。 消费者物价指数到底是什么?它测量的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包括200多种各式各样的商品和服务零售价格的平均变化值。这200多种商品和服务被分为8个主要的类别。在计算消费者物价指数时,每一个类别都有一个能显示其重要性的权数。这些权数是通过向成千上万的家庭和个人调查他们购买的产品和服务而确定的。权数每两年修正一次,以使它们与人们改变了的偏好相符。 对汇率的影响:通货膨胀对美元的影响不太明确。通常情况在一个健康的经济扩张中,提高美元的利率能使美元更具吸引力。如果利率的上升主要来自通货膨胀的上升,它将损害美元。更高的通货膨胀率损害了外国人持有的美元投资的价值,因此CPI的持续上升对美元有负面影响。 货币交易者对其他细微差别也十分敏感。例如,外汇市场的交易者认为美联储已经迅速行动并灵活控制了通货膨胀的压力,美元可能将保持它的价值甚至升值。 核心CPI 所谓核心CPI,是指将受气候和季节因素影响较大的产品价格剔除之后的居民消费物价指数。目前,我国对核心CPI尚未明确界定,美国是将燃料和食品价格剔除后的居民消费物价指数为核心CPI。这种方法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戈登(Robert J.Gordon)于1975年提出的,其背景是美国在1974年-1975年受到第一次石油危机的影响而出现了较大幅度的通货膨胀,而当时消费价格的上涨主要是受食品价格和能源价格上涨的影响。当时有不少经济学家认为美国发生的食品价格和能源价格上涨,主要是受供给因素的影响,受需求拉动的影响较小,因此提出了从CPI中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变化来衡量价格水平变化的方法。从1978年起,美国劳工统计局开始公布从消费价格指数和生产价格指数(PPI)中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之后的上涨率。但是,就是在美国经济学界,关于是否应该从CPI中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来判断价格水平,至今仍然存在很大争论,反对者大有人在。 CPI的意义 CPI物价指数指标十分重要,而且具有启示性,必须慎重把握,因为有时公布了该指标上升,货币汇率向好,有时则相反。因为消费物价指数水平表明消费者的购买能力,也反映经济的景气状况,如果该指数下跌,反映经济衰退,必然对货币汇率走势不利。但如果消费物价指数上升,汇率是否一定有利好呢?不一定,须看消费物价指数"升幅"如何。倘若该指数升幅温和,则表示经济稳定向上,当然对该国货币有利,但如果该指数升幅过大却有不良影响,因为物价指数与购买能力成反比,物价越贵,货币的购买能力越低,必然对该国货币不利。如果考虑对利率的影响,则该指标对外汇汇率的影响作用更加复杂。当一国的消费物价指数上升时,表明该国的通货膨胀率上升,亦即是货币的购买力减弱,按照购买力平价理论,该国的货币应走弱。相反,当一国的消费物价指数下降时,表明该国的通货膨胀率下降,亦即是货币的购买力上升,按照购买力平价理论,该国的货币应走强。但是由于各个国家均以控制通货膨胀为首要任务,通货膨胀上升同时亦带来利率上升的机会,因此,反而利好该货币。降低通货膨胀率的政策会导致"龙舌兰酒效应",这是拉美国家常见的现象。 CPI或走高或为负数 1、为什么我国CPI涨幅越来越快,08年8月又创新高,其根本原因是什么?第一,中国的cpi权重和美国有很大的差距 。美国 cpi中住房权重占到四成, 而中国不计入cpi 。而中国cpi中食品的权重占到三成以上于是食品价格的变动对于cpi的变动有很大的原因。cpi的权重改变周期很长往往跟不上人民生活的变化。比如,在美国cpi权重的变化往往是以十年为一个周期,而在98年时,cpi的比重中还不加入手机这个物品,所以,从这个来看中国的cpi数据不能真实地反映通货膨胀率。第二,cpi中除去食品和资源价格后,有一个被称为核心cpi的东西,而中国核心cpi没有太大的变动。因为,在国际上来说由于各种原因往往食品和能源的价格变动会很大,所以有时候不被考虑为一个对于经济衡量最重要指标。第三,中国食品的价格变化源于供需关系的原因,以猪肉价格变动来说,1,病情和整个食品产业联动固然造成养猪成本提高,同时资料显示在近两年的时间里猪肉的价格一直趋于较低导致农民的对于养猪的积极性下降。即使被认为中国最好的猪肉行情的现在,养一头猪的利润只有250元左右,这还不到一个农民工出外打工两个星期赚的钱。2,猪肉是周期性的,也就是说一头猪从小到可以卖有一个周期。这个周期带来的不只是几个月才能满足供应的问题。它有连带效益,因为猪量少所以种猪一样少,于是市场上小猪的数量也少,于是要改变情况不是一天两天的事。3,中国产业结构决定在现在主要还是一户一户为单位的养猪为多,不能形成产业从而猪肉的成本过高,所以改变产业结构也不是急的出来的。加息对于改变以上问题没有太多的作用,因为利息只对货币的供求有直接的影响所以很难影响到猪肉价格,何况还要面对人民币升值压力。加息不是问题的关键。而更重要的是对于货币流动性的管制。这又是后话了。 生活中对CPI的认识误区 通常情况下,人们对于CPI这个经济数据,更加关心的是它的变动幅度,即一个百分比,这就让并不十分了解经济学的人们误以为CPI就是一个变动率。但实际上,CPI在通常情况下,是一个大于100的整数,即一系列参考商品的价格相对于基期时的他们的价格的一个相对价格,而不是一个变动率数值。他们的计算方法跟股票市场的价格指数是十分相似的。 费用绩效指数 Cost Performance Index (CPI)项目管理中费用管理领域中的名词,是项目费用效率的一种度量。计算方法为实现价值(EV)与实际费用(AC)之比。即: CPI = EV/AC。当CPI大于等于1时,表明情况有利,而当CPI小于1时,表明情况不利。 CPI与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大家都知道,直接关系到我们日常生活.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称CPI,它计算的是居民日常消费的生活用品和劳务的平均价格水平,是一个与基期100相比较的数值。计算期的价格指数超过100,表明该期价格水平与基期相比上升了,小于100则表明下降了。在2007年5月以前,我国的这一价格指数一直稳定在100-103之间,但是自从2007年5月以后,这一指数开始飙升,表明通货膨胀压力增大。在最新公布的今年第一季度经济运行数据中,CPI的上涨达到8%,其中,3月份同比上涨8.3%。虽然比2月份有所回落,但是仍然处在高位。由此基本可以判断,通货膨胀是目前我国经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控制通货膨胀也将是管理层未来一段时间的首要任务。 三、PPI 生产者物价指数(PPI):生产者物价指数主要的目的在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的生产阶段的价格变化情形。一般而言,商品的生产分为三个阶段:一、原始阶段:商品尚未做任何的加工;二、中间阶段:商品尚需作进一步的加工;三、完成阶段:商品至此不再做任何加工手续。 PPI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目前,我国PPI的调查产品有4000多种(含规格品9500多种),覆盖全部39个工业行业大类,涉及调查种类186个。 根据价格传导规律,PPI对CPI有一定的影响。PPI反映生产环节价格水平,CPI反映消费环节的价格水平。整体价格水平的波动一般首先出现在生产领域,然后通过产业链向下游产业扩散,最后波及消费品。产业链可以分为两条:一是以工业品为原材料的生产,存在原材料→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传导。另一条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生产,存在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食品的传导。在中国,就以上两个传导路径来看,目前第二条,即农产品向食品的传导较为充分,2006年以来粮价上涨是拉动CPI上涨的主要因素。但第一条,即工业品向CPI的传导基本是失效的。 由于CPI不仅包括消费品价格,还包括服务价格,CPI与PPI在统计口径上并非严格的对应关系,因此CPI与PPI的变化出现不一致的情况是可能的。CPI与PPI持续处于背离状态,这不符合价格传导规律。价格传导出现断裂的主要原因在于工业品市场处于买方市场以及政府对公共产品价格的人为控制。 在不同市场条件下,工业品价格向最终消费价格传导有两种可能情形:一是在卖方市场条件下,成本上涨引起的工业品价格(如电力、水、煤炭等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最终会顺利传导到消费品价格上;二是在买方市场条件下,由于供大于求,工业品价格很难传递到消费品价格上,企业需要通过压缩利润对上涨的成本予以消化,其结果表现为中下游产品价格稳定,甚至可能继续走低,企业盈利减少。对于部分难以消化成本上涨的企业,可能会面临破产。可以顺利完成传导的工业品价格(主要是电力、煤炭、水等能源原材料价格)目前主要属于政府调价范围。在上游产品价格(PPI)持续走高的情况下,企业无法顺利把上游成本转嫁出去,使最终消费品价格(CPI)提高,最终会导致企业利润的减少。 PPI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由于食品价格因季节变化加大,而能源价格也经常出现意外波动,为了能更清晰地反映出整体商品的价格变化情况,一般将食品和能源价格的变化剔除,从而形成“核心生产者物价指数”,进一步观察通货膨胀率变化趋势。 在美国,美国生产者物价指数的资料搜集由美国劳工局负责,他们以问卷的方式向各大生产厂商搜集资料,搜集的基准月是每个月包含13日在内该星期的2300种商品的报价,再加权换算成百进位形态,为方便比较,基期定为1967年。一般而言,当生产者物价指数增幅很大而且持续加速上升时,该国央行相应的反应是采取加息对策阻止通货膨胀快速上涨,则该国货币升值的可能性增大;反之亦然。 真正的经济学家注重PPI而媒体注重core PPI,将食物及能源去除后的,称为“核心PPI”(Core PPI)指数,以正确判断物价的真正走势---这是由于食物及能源价格一向受到季节及供需的影响,波动剧烈。core PPI短期内会产生误导作用。 如何计算,PPI主要着眼于工业、矿业、原料,半成品的价格,目前也加进了服务业,不过比重较小。美劳工部会在25000多企业做调查,得出产品价格,根据行业不同和在经济中的比重,分配比例和权重。 PPI能够反映生产者获得原材料的价格波动情况,推算预期CPI,从而估计通胀风险。 总之,PPI上升不是好事,如果生产者转移成本,终端消费品价格上扬,通胀上涨。如果不转移,企业利润下降,经济有下行风险。 CPI即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PPI 又称作生产者物价指数:生产者物价指数主要的目的在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的生产阶段的价格变化情形。 一般而言,商品的生产分为三个阶段:一、完成阶段:商品至此不再做任何加工手续;二、中间阶段:商品尚需作进一步的加工;三、原始阶段:商品尚未做任何的加工。 PPI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 根据价格传导规律,PPI对CPI有一定的影响。PPI反映生产环节价格水平,CPI反映消费环节的价格水平。整体价格水平的波动一般首先出现在生产领域,然后通过产业链向下游产业扩散,最后波及消费品。产业链可以分为两条:一是以工业品为原材料的生产,存在原材料→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传导。另一条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生产,存在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食品的传导。在中国,就以上两个传导路径来看,目前第二条,即农产品向食品的传导较为充分,,2006年以来粮价上涨是拉动CPI上涨的主要因素。但第一条,即工业品向CPI的传导基本是失效的。由于CPI不仅包括消费品价格,还包括服务价格,CPI与PPI在统计口径上并非严格的对应关系,因此CPI与PPI的变化出现不一致的情况是可能的。CPI与PPI持续处于背离状态,这不符合价格传导规律。价格传导出现断裂的主要原因在于工业品市场处于买方市场以及政府对公共产品价格的人为控制。 在不同市场条件下,工业品价格向最终消费价格传导有两种可能情形:一是在卖方市场条件下,成本上涨引起的工业品价格(如电力、水、煤炭等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最终会顺利传导到消费品价格上;二是在买方市场条件下,由于供大于求,工业品价格很难传递到消费品价格上,企业需要通过压缩利润对上涨的成本予以消化,其结果表现为中下游产品价格稳定,甚至可能继续走低,企业盈利减少。对于部分难以消化成本上涨的企业,可能会面临破产。可以顺利完成传导的工业品价格(主要是电力、煤炭、水等能源原材料价格)目前主要属于政府调价范围。在上游产品价格(PPI)持续走高的情况下,企业无法顺利把上游成本转嫁出去,使最终消费品价格(CPI)提高,最终会导致企业利润的减少。 CPI和PPI严重倒挂说明什么问题 相对于PPI,CPI是一个滞后指标。但PPI 对CPI有一定的传导作用,这种传导作用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生活资料出厂价格变化直接影响CPI 的变化;二是生资料出厂价格的变化,直接引起生消费品的企业生成本的变化,间接影响CPI 变化。例如石油价格涨价,会导致石化品涨价,石化品涨价导致化纤价格提高,进而导致纺织品和服装成本上升,从而推高消费品价格。因此在多数情况下CPI和PPI走势方向是相同的。 由于PPI 影响CPI 主要通过影响下企业的采购成本来实现,要受到种种环境因素制约,加上国家策对部分关键价格的策调控,这种影响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另外,由于PPI 和CPI 的调查内容明显不同,也会导致PPI 和CPI 的不一致。比如因为消费结构的原因,食品价格在我国CPI构成中权重很大,而在PPI构成中食品权重相对较小,而能源、原材料占很大比重,这种内容差异也会导致CPI和PPI出现走势差异乃至背离。 国内PPI和CPI“剪刀差”(倒挂)现象从08年5月份开始。5月PPI同比上涨8.2%,CPI上涨7.7%,PPI在本轮物价上涨中首次反超CPI0.5个百分点,6月则反超1.7个百分点,7月反超3.7个百分点,而8月这个“剪刀差”扩大至5.2个百分点。CPI和PPI倒挂显示制造企业毛利率进一步压缩,企业利润下滑趋势短期内难见拐点,未来业绩不容乐观
❹ CPI上涨意味着什么
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简称,是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品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其变动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通货膨胀或紧缩的程度,用来衡量通货膨胀。CPI上涨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物价上涨,通货膨胀,说明货币贬值,货币购买力下降,但是收入水平没有相应提升,生活压力变大,对股市来说最明显的就是消费类股票受益。
如果消费者物价指数升幅过大,说明通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因素,央行会有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风险,从而造成经济前景不明朗。因此,CPI过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场欢迎。
(4)国际金融统计cpi计价扩展阅读
CPI涨幅重回“1时代”
10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CPI同比上涨1.7%,涨幅比8月回落0.7个百分点;PPI同比下降2.1%,降幅比8月扩大0.1个百分点。
就此,受访业界专家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说,这主要是因为猪肉价格涨幅回落以及翘尾因素明显减弱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并预计未来CPI涨幅或将进一步回落,不会对货币政策构成掣肘;同时PPI降幅也有望收窄。
对于未来CPI走势,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范若滢预计,“未来CPI涨幅将进一步回落。因为一是在高基数和产能恢复的共同作用下,猪肉价格涨幅将持续处于下行通道中;二是翘尾因素加速回落,三季度平均为2.15%,四季度则进一步降至0.13%。”
❺ 国家统计局昨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6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1.7%,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
(1)联系实际从经济学角度说明我国当前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意义。 ①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积极地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加强对经济增长支持力度,以保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②必须坚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防止通货紧缩,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③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属于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有利于克服市场调节的各种缺陷,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2)如何理解“货币供应不能过度宽松,要保持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大致平衡”? 答案:①市场上流通的货币,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规律支配的。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货币的供应量应当以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为限度。 ②如果货币供应量过少,总需求小于总供给,就会发生通货紧缩,导致商品交换受阻,难以流通,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经济仍面临通缩态势,货币供应应适度宽松,以扩大总需求。 ③如果流通中的货币量过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就会导致通货膨胀,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影响影响人民生活水平和经济稳定。所以,我国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货币供应不能过度宽松 ![]() ❻ 怎样通过CPI透视我国目前面临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 CPI是判断通胀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指标,但是我国的CPI构成主要由大宗商品,工业原料增长构成,不包括房地产和土地附加值在内,较为国际上特殊。即便如此我国近2年的CPI增长不论同比还是环比都过快。通胀问题日益严重,如何应对通胀已经上升为2011年最重点关注的问题,国际金融大鳄已经对面临崩盘的国内地产泡沫虎视眈眈,国内大量热钱也在寻找机会通过地产的增值和外汇差价双重获利,伺机离场。目前我国的CPI统计机制还不是很健全,实际的CPI增长要远远高于官方统计。 ❼ CPI多少适中,为什么我们国家定在2%-3% 为正常,想知道为什么是在2%-3% 是正常! 白菜今天两元,明天三元,后天四元,你工资这月两千,下月两千,下下月两千。。你受的起白菜么?笨,当然是持续稳固的CPI最好了,要是波动幅度太大,不如都去卖菜好了 ❽ 月度宏观数据(GDP、CPI、货币供应量、失业率和基准利率)从2007到现在的 请网络搜索 新浪财经中国宏观经济数据,有数据图表 GDP是按季度核算的 中国失业率统计已有完整数据 2015年前公布 [导读]相较于国际通用的调查失业率,国家统计局一直以来采用城镇登记失业率,这一指标只是统计城市居民,未将农民工的就业情况算在内。 为改变数据造假的固有形象,官方也早有行动。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副巡视员胡英6月20日在SAS用户大会上透露,关于失业率的统计,之前采用的指标确有不足,现今国家统计局也采用了国际通用的调查失业率的指标,且有完整的数据,“十二五”(2011年到2015年)期间一定会对外公布。 相较于国际通用的调查失业率,国家统计局一直以来采用城镇登记失业率,这一指标只是统计城市居民,未将农民工的就业情况算在内。 据公开数据显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登记失业率自2002年来,一直维持在4.0%-4.3%的水平。即使是经济波动明显的2007年及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最显著的2009年,也均未脱离这一区间。 这一数据对经济的判断不敏感,也是大多数研究人员不采用的主要原因。 据了解,国家统计局早在2005年就开始了采用调查失业率的指标进行统计,胡英告诉腾讯财经,这一数据暂时只报送国家发改委和人保部等国家相关机关。据其透露,调查失业率是调查人员直接入户,一对一的在样本地区进行调查,首先确保数据源的正确性。对比原来的人保和企业等报送的数据,调查失业率的数据更为准确。 对于调查失业率公布的时间表,胡英透露十二五期间一定会公布。(腾讯财经 罗飞 发自北京) 这是我从新浪财经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导出来,部分复制给你的 国民经济_国内生产总值(季度)_国内生产总值季度累计统计(1952.4-2013.2)_宏观数据_新浪财经 统计时间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2013.2248009.27.59186223117037.37.62112349.88.3 2013.1118854.87.774273.454569.267.856858.568.3 2012.45189427.7523744.52351627.92314068.13 2012.3353723.67.66330884.2165428.58.05155207.17.94 2012.22280357.79174714.3110863.88.3399700.27.76 2012.1108486.48.0669223.851413.139.0850151.227.53 2011.44728829.3474864.322041310.32049839.4 2011.3321219.19.4303403.8154675.310.8136203.89 2011.2205775.49.6157003.2102605.410.9874709.2 2011.197101.29.759803.546978.211.1441439.1 2010.4401512.810.440533.64.3187383.212.31735969.8 2010.3272626.710.625623.14129947.212.6117056.49.7 2010.2174878.811.113379.13.68626113.375238.89.9 2010.182613.412.15143.63.839436.114.538033.610.5 2009.43409039.2352264.2157638.89.91480389.6 2009.3231303.38.222142.24109101.28.1100059.99.3 2009.2148203.67.511830.73.871702.77.164670.28.5 2009.169816.96.646273.532658.55.832531.47.9 2008.4314045.49.6337025.4149003.49.913134010.4 2008.3217026.110.621868.94.4105889.211.28926811.2 2008.2140477.81111696.63.470543.511.958237.811.4 2008.166283.811.34678.62.732158.41229446.811.6 2007.4265810.314.2286273.7125831.415.1111351.916 2007.3180101.114.417936.84.387071.115.275093.216.1 2007.2115998.914.59283.3458013.815.348701.815.5 2007.154755.91436544.42661114.824490.814.7 价格指数_居民消费价格指数_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1990.1-2013.9)_宏观数据_新浪财经 价格指数_居民消费价格指数_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1990.1-2013.9)_宏观数据_新浪财经 统计月份价格指数 2013.9103.05 2013.8102.57 2013.7102.67 2013.6102.67 2013.5102.1 2013..39 2013.3102.07 2013.2103.22 2013.1102.03 2012.12102.52 2012.11102.04 2012.1101.72 2012.9101.91 2012.8102.05 2012.7101.78 2012.6102.15 2012.5103 2012.4103.37 2012.3103.59 2012.2103.16 2012.1104.55 2011.12104.1 2011.11104.2 2011.1105.5 2011.9106.1 2011.8106.2 2011.7106.5 2011.6106.4 2011.5105.5 2011.4105.3 2011.3105.4 价格指数_居民消费价格指数_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1990.1-2013.9)_宏观数据_新浪财经
统计月份 价格指数 2011.2 104.9 2011.1 104.9 2010.12 104.6 2010.11 105.1 2010.1 104.4 2010.9 103.6 2010.8 103.5 2010.7 103.3 2010.6 102.9 2010.5 103.1 2010.4 102.8 2010.3 102.4 2010.2 102.7 2010.1 101.5 2009.12 101.9 2009.11 100.6 2009.1 99.5 2009.9 99.2 2009.8 98.8 2009.7 98.2 2009.6 98.3 2009.5 98.6 2009.4 98.5 2009.3 98.8 2009.2 98.4 2009.1 101 2008.12 101.2 2008.11 102.4 2008.1 104 2008.9 104.6 2008.8 104.9
价格指数_居民消费价格指数_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1990.1-2013.9)_宏观数据_新浪财经
统计月份 价格指数 2008.7 106.3 2008.6 107.1 2008.5 107.7 2008.4 108.5 2008.3 108.3 2008.2 108.7 2008.1 107.1 2007.12 106.5 2007.11 106.9 2007.1 106.5 2007.9 106.2 2007.8 106.5 2007.7 105.6 2007.6 104.4 2007.5 103.4 2007.4 103 2007.3 103.3 2007.2 102.7 2007.1 102.2 2006.12 102.8 2006.11 101.9 2006.1 101.4 2006.9 101.5 2006.8 101.3 2006.7 101 2006.6 101.5 2006.5 101.4 2006.4 101.2 2006.3 100.8 2006.2 100.9 2006.1 101.9 ❾ 材料一: 我国02—08年CPI走势图 注:CPI(即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国际上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