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胡佛反经济危机政策失败的根本原因
胡佛 “自由放任”政策失败的原因
【突破】(1)胡佛的反危机措施:①经济大危机爆发后,胡佛政府继续奉行自由放任主义,让经济进行“自我治疗”,他反对政府干预经济,拒绝稳定股市的建议,否决国会的救济方案,他只要求工商界和劳工自愿组织起来,共同维持生产和投资,稳定工资和物价,并削减个人和公司所得税,以鼓励企业投资。1930年,胡佛政府大幅度提高关税,导致其他国家也纷纷高筑关税壁垒,加剧了世界性经济危机。②1932年是总统大选年,为赢得选举,胡佛被迫采取两大措施:一是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大银行、大企业、大农场提供货款,并允许复兴金融公司向各州发放货款,进行救济。二是签署紧急救济与工程建设法,扩大公共工程项目。但是,胡佛依然实行通货紧缩政策,削减政府开支,反对联邦政府进行救济。胡佛政府所采取的反危机措施犹如杯水车薪,最终没有实现制止危机的效果。
(2)胡佛反危机政策失败的根本原因是:①固守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错误地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完美无缺的制度,自身可以进行调节,因而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鼓吹自由放任和自由竞争。但是自由放任造成的生产、流通、分配等领域内的无政府状态,使经济长期处于混乱、失衡的状况中,从而无法摆脱危机。②胡佛在三十年代大危机期间屡次否认危机的原因在于美国自身,而把危机说成是由于外部原因所致。如果认为危机的根源不在美国国内,胡佛也就绝不可能采取任何大的行动来改善和修补美国本身的经济制度,也绝不可能采取任何含有大变革意义的反危机措施;即使迫于恶劣的经济形势而采取了某些措施,也不可能真正治愈或战胜这场危机。这也是胡佛的反危机措施之所以不疼不痒、缩手缩脚,以至最终彻底失败的根本原因之一。
当时的种种迹象表明:这一失败绝不仅仅是胡佛个人的失败。胡佛干预经济的失败,正如他采取干预经济的政策一样,都标志了统治美国经济百年之久的放任主义政策的失败。统治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生活百年之久的古典放任主义经济理论已经无可挽回地衰落了,国家作为一种高踞于社会之上的力量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已经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的一个时代结束了,新的时代即将开始。
⑵ 历史题,求解释。。
胡佛成立了一个拥有38亿美元(相关于现在260亿美元)的“复兴金融公司”,把35亿美元(相当于现在240亿美元)借贷给银行、工业和铁路企业,帮助资本家度过难关。
应该 选D
⑶ 在救济方面,胡佛采取了哪些措施
在救济方面,胡佛由复兴金融公司贷给各州30000万美元帮助失业者过冬,另拨给各州15亿美元偿付公共工程的费用。但这些措施只不过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当时胡佛不是大大增加货币供应量,进行大规模的救济活动和扩大公共工程计划,以缓解危机,而是强调平衡预算,奉行通货紧缩政策,削减政府开支10%。1932年的《岁入法》提高了公司税、消费税和个人所得税。而摩根和其他金融家、企业家却利用法律的漏洞在1931年和1932年逃避交付所得税。胡佛不赞成综合开发田纳西河的计划,以防其廉价电力同私人公司生产的电力竞争。这些政策均不利于美国经济的复苏。
⑷ 历史题:有关胡佛的有限干预要解析
这个题用排除法。
对经济进行干预是指政府采取手段干预经济生产和金融秩序,即包括经济方式、行政方式和法律方式对经济进行控制和干预。题中A项属于社会保障的范围,B项属于设置贸易壁垒而非干预国内经济生产,C项中有“自愿”二字,仍属于自由放任政策,没有像罗斯福改革中的《农业调整法》的强制色彩,所以可以排除。D项属于国家通过经济手段干预金融,以达到调节生成的目的,所以可以选D.
⑸ 在经济大危机期间,美国总统胡佛采用的经济政策是
答案C
本题主要考查对罗斯福新政背景的把握。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宣告了古典经济学的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政策已经无力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市场不是万能的,需要国家干预,这就是罗斯福新政。但是,题干所设问的是美国第31任总统胡佛的经济政策,故A项不可选;正是由于美国胡佛政府推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才使经济危机愈演愈烈,致使美国经济面临崩溃,故C项的说法符合题干的指向性;而重商主义的主张在古典经济学主张之前,其主要主张是国家对国家经济生活和对外贸易加以干预,故B项不符合题干要求;D项说法也不符合题干的指向性。故应选C项。
⑹ 一场世界性经济危机发生在美国当时总统胡佛主张最好的经济是什么
自由放任经济。
(1)胡佛的反危机措施:①经济大危机爆发后,胡佛政府继续奉行自由放任主义,让经济进行“自我治疗”,他反对政府干预经济,拒绝稳定股市的建议,否决国会的救济方案,他只要求工商界和劳工自愿组织起来,共同维持生产和投资,稳定工资和物价,并削减个人和公司所得税,以鼓励企业投资。1930年,胡佛政府大幅度提高关税,导致其他国家也纷纷高筑关税壁垒,加剧了世界性经济危机。②1932年是总统大选年,为赢得选举,胡佛被迫采取两大措施:一是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大银行、大企业、大农场提供货款,并允许复兴金融公司向各州发放货款,进行救济。二是签署紧急救济与工程建设法,扩大公共工程项目。但是,胡佛依然实行通货紧缩政策,削减政府开支,反对联邦政府进行救济。胡佛政府所采取的反危机措施犹如杯水车薪,最终没有实现制止危机的效果。
(2)胡佛反危机政策失败的根本原因是:①固守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错误地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完美无缺的制度,自身可以进行调节,因而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鼓吹自由放任和自由竞争。但是自由放任造成的生产、流通、分配等领域内的无政府状态,使经济长期处于混乱、失衡的状况中,从而无法摆脱危机。②胡佛在三十年代大危机期间屡次否认危机的原因在于美国自身,而把危机说成是由于外部原因所致。如果认为危机的根源不在美国国内,胡佛也就绝不可能采取任何大的行动来改善和修补美国本身的经济制度,也绝不可能采取任何含有大变革意义的反危机措施;即使迫于恶劣的经济形势而采取了某些措施,也不可能真正治愈或战胜这场危机。这也是胡佛的反危机措施之所以不疼不痒、缩手缩脚,以至最终彻底失败的根本原因之一。
当时的种种迹象表明:这一失败绝不仅仅是胡佛个人的失败。胡佛干预经济的失败,正如他采取干预经济的政策一样,都标志了统治美国经济百年之久的放任主义政策的失败。统治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生活百年之久的古典放任主义经济理论已经无可挽回地衰落了,国家作为一种高踞于社会之上的力量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已经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的一个时代结束了,新的时代即将开始。
⑺ 胡佛在经济大危机后采取了什么措施
胡佛在经济大危机后,仍然采取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⑻ 胡佛总统为对抗经济危机采取了哪些措施
经济危机爆发后,信奉“自由企业”和“极端个人主义”的胡佛总统,减少私人和企业、公司的所得税,采取扶持私人企业以摆脱危机的政策。1929年6月,通过农产品销售条例,设立联邦农产局,以低息向农场主贷款,收购数百万美元的农产品,以提高农产晶价格。一年半内购进2.5亿蒲式耳小麦和130万包棉花,但并没能改变农产品价格状况,遂在1931年下半年抛售存货,使市场更加混乱。1930年6月,胡佛不顾1000多名经济学家的反对签署关税法案,对890项商品,提高进口税率31%到34%,结果影响了必要商品的进口,并引起其他几十个国家采取报复措施,展开了激烈的国际关税战。1932年2月组成以道威斯为总经理的复兴金融公司,以5亿美元为基金,发行为期5年的15亿美元的证券,以便对银行、保险公司、信托公司、铁路公司提供贷款,在流通领域调节和扩大信贷。1932年7月,复兴金融公司的资金增加到38亿美元,扩大业务范围到各州政府、政府附属单位和私营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