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年金计算公式是什么
公式如下:
1、年金终值计算公式为:F=A*(F/A,i,n)=A*(1+i)n-1/i
其中(F/A,i,n)称作“年金终值系数”。
2、年金现值计算公式为:P=A*(P/A,i,n)=A*[1-(1+i)-n]/i
其中(P/A,i,n)称作“年金现值系数”。
(1)公司金融年金公式推导扩展阅读:
根据《企业年金办法》:
第十七条 企业缴费应当按照企业年金方案确定的比例和办法计入职工企业年金个人账户,职工个人缴费计入本人企业年金个人账户。
第十八条 企业应当合理确定本单位当期缴费计入职工企业年金个人账户的最高额与平均额的差距。企业当期缴费计入职工企业年金个人账户的最高额与平均额不得超过5倍。
第十九条 职工企业年金个人账户中个人缴费及其投资收益自始归属于职工个人。
职工企业年金个人账户中企业缴费及其投资收益,企业可以与职工一方约定其自始归属于职工个人,也可以约定随着职工在本企业工作年限的增加逐步归属于职工个人,完全归属于职工个人的期限最长不超过8年。
第二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职工企业年金个人账户中企业缴费及其投资收益完全归属于职工个人:
(一)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者死亡的;
(二)有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的企业年金方案终止情形之一的;
(三)非因职工过错企业解除劳动合同的,或者因企业违反法律规定职工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劳动合同期满,由于企业原因不再续订劳动合同的;
(五)企业年金方案约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一条 企业年金暂时未分配至职工企业年金个人账户的企业缴费及其投资收益,以及职工企业年金个人账户中未归属于职工个人的企业缴费及其投资收益,计入企业年金企业账户。
企业年金企业账户中的企业缴费及其投资收益应当按照企业年金方案确定的比例和办法计入职工企业年金个人账户。
第二十二条 职工变动工作单位时,新就业单位已经建立企业年金或者职业年金的,原企业年金个人账户权益应当随同转入新就业单位企业年金或者职业年金。
职工新就业单位没有建立企业年金或者职业年金的,或者职工升学、参军、失业期间,原企业年金个人账户可以暂时由原管理机构继续管理。
也可以由法人受托机构发起的集合计划设置的保留账户暂时管理;原受托人是企业年金理事会的,由企业与职工协商选择法人受托机构管理。
第二十三条 企业年金方案终止后,职工原企业年金个人账户由法人受托机构发起的集合计划设置的保留账户暂时管理;原受托人是企业年金理事会的,由企业与职工一方协商选择法人受托机构管理。
❷ 先付年金现值,先付年金终值的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
预付年金现值就是用给出的年金A乘以普通年金系数的期数减一,系数加一后的数据。这是个口决,可以记忆下来。而终值是用年金A乘以普通年金终止系数的期数加一,系数减一,即可。递延年金现值有很多种计算方法,说一个吧,先把差的A都补上然后计算这个普通年金,计算结果减去所补A的普通年金即可。终值是可以用年金A的数量当基数计算一个普通年金终值的终值。
❸ 普通年金终值公式推导思路
思路如下:
(1)设终值为S,年金为A,利率为i,期数为n:S=A+A(1+i)+……+A(1+i)^n-1;
(2)等式两边同乘以1+i 得:1+iS=A(1+i)+A(1+i)^2……+A(1+i)^n;
(3)后式减前式可得:iS=A(1+i)^n-A ;则有:S=A[(1+i)^n-1]/i;
(4)其实这就是个首项为A,公比为(1+i),项数为n的等比数列的和。直接套用公式:首项×(1-公比的n次方)÷(1-公比)即可得出。
年金终值就是在已知等额收付款金额Present、利率(这里我们默认为年利率)interest和计息期数n时,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计算出的这些收付款到到期时的等价票面金额。
年金按其每次收付发生的时点(即收付当日日是在有限期的首期期末、有限期的首期期初、有限期的若干期后的期末、无限期)的不同,可分为:普通年金(后付年金)、先付年金、递延年金、永续年金等几种。
故年金终值亦可分为:普通年金终值、先付年金终值、递延年金终值。(注:永续年金只有现值,不存在终值。)
为普通年金终值系数后付年金终值系数,利率为i,经过n期的年金终值记作(F/A,i,n),可查普通年金终值系数表。
网络-年金终值
❹ 年金现值计算公式推导过程,
年金现值是年金终值的逆计算.
计算公式:
P=[1-(1+i)的-n次方]/i,P是年金现值因子,设普通年金1元、利率为i、n期的年金现值,记作(P/A,i,n).
推导过程:……………………①
将①式乘以(1+i),则:
………………………②
②-①,则:
(1 + i)P − P = A − A(1 + i)
P(1 + i − 1) = A[1 − (1 + i)]
❺ 后付年金现值,后付年金终值,先付年金现值,先付年金终值的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
后付年金现值推导公式:
根据复利现值方法计算年金现值公式为:
P=A(1+i)^-1+A(1+i)^-2+A(1+i)^-3+……+A(1+i)^-n
将两边同时乘以(1+i)得:
P(1+i)=A(1+i)+A(1+i)^-1+A(1+i)^-2+……+A(1+i)^-(n-1)
两者相减得
P=A*{[1-(1+i)^-n]/i} 式中,[1-(1+i)^-n]/i为“年金现值系数”,记作(P/A,i,n) =A(P/A,i,n)
后付年金终值推导公式
根据复利终值方法计算年金终值公式为:
F=A+A(1+i)+A(1+i)^2+A(1+i)^3+……+A(1+i)^n-1
将两边同时乘以(1+i)得:
F(1+i)=A(1+i)+A(1+i)^2+A(1+i)^3+A(1+i)^4+……+A(1+i)^n
两者相减得
F=A*{[(1+i)^n-1]/i}式中,[(1+i)^n-1]/i为“年金终值系数”,记作(F/A,i,n)=A(F/A,i,n)
先付年金终值计算公式:
F=A(1+i)+A(1+i)^2+A(1+i)^3+A(1+i)^4+……+A(1+i)^n
F=A*{[(1+i)^n-1]/i} *(1+i)=A(F/A,i,n)*(1+i)或F=A[(F/A,i,n+1)-1]
先付年金现值计算公式:
P=A+A(1+i)^-1+A(1+i)^-2+A(1+i)^-3+……+A(1+i)^-(n-1)
P=A*{[1-(1+i)^-n]/i} *(1+i)=A(P/A,i,n)(1+i)=A[(P/A,i,n-1)+1]
❻ 关于普通年金终值计算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
这是等比数列前n项之和,首项为A(1十i)^0,公比为(1十i)
F=A(1+i)^0+A(1+i)^1+A(1+i)^2+...+A(1+i)^n-2+A(1+i)^n-1
=A((1+i)^0+A(1+i)^1+A(1+i)^2+...+A(1+i)^(n-2)+A(1+i)^(n-1))
=A((1+i)^n一1)/((1+i)一1)
=A*{[(1+i)^n-1]/i}
❼ 后付年金现值公式的推导过程
年金现值是年金终值的逆计算。
计算公式:
p=[1-(1+i)的-n次方]/i,p是年金现值因子,设普通年金1元、利率为i、n期的年金现值,记作(p/a,i,n)。
推导过程:……………………①
将①式乘以(1+i),则:
………………………②
②-①,则:
(1
+
i)p
−
p
=
a
−
a(1
+
i)
p(1
+
i
−
1)
=
a[1
−
(1
+
i)]
❽ 年金终值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要推导过程
普通年金终值指一定时期内,每期期末等额收入或支出的本利和,也就是将每一期的金额,按复利换算到最后一期期末的终值,然后加总,就是该年金终值.例如:每年存款1元,年利率为10%,经过5年,逐年的终值和年金终值,可计算如下:
1元1年的终值=1.000元
1元2年的终值=(1+10%)1=1.100(元)
1元3年的终值=(1+10%)2=1.210(元)
1元4年的终值=(1+10%)3=1.331(元)
1元5年的终值=(1+10%)4=1.464(元)
1元年金5年的终值=6.105(元)
如果年金的期数很多,用上述方法计算终值显然相当繁琐.由于每年支付额相等,折算终值的系数又是有规律的,所以,可找出简便的计算方法.
设每年的支付金额为A,利率为i,期数为n,则按复利计算的年金终值S为:
S=A+A×(1+i)+…+A×(1+i)n-1, (1)
等式两边同乘以(1+i):
S(1+i)=A(1+i)+A(1+i)2+…+A(1+l)n,(n等均为次方)(2)
上式两边相减可得:
S(1+i)-S=A(1+l)n-A,
S=A[(1+i)n-1]/i
❾ 年金终值公式推导问题
因为这是普通年金终值,第一年年末开始存入,当然是没有利息的,只有本金,只有到第二年才会产生利息,以此类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