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金融投资 > 2014年银行互联网金融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银行互联网金融行业分析报告

发布时间:2021-05-01 13:43:28

A. 2014-2018年中国中小商业银行行业发展分析投资研究报告

2014年,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继续快速增长。虽然商业银行持续加大了不良贷款核销和处置的力度,但季度不良余额增长仍持续创近年来的新高,前三季度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共增长1749亿元至7669亿元,单季不良贷款率增长也由原先的平均每季3-4个基点上升至三季度的8个基点。值得关注的是,反映商业银行潜在风险的关注类贷款余额也有较大幅度上升,三季度末关注类贷款的行业占比已达2.79%,明显高于年初水平。
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
2015-2020年 中国农村商业银行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15-2020年城市商业银行市场前瞻与发展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15-2020年 中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与行业授信策略分析报告

B. 博鳌亚洲论坛历年发布的《互联网金融报告》都说了啥

博鳌亚洲论坛发布《互联网金融报告2016》

在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博鳌亚洲论坛学术发布会”上,发布了《互联网金融报告2016》。这是博鳌连续第三年发布年度互联网金融行业报告,今年的主题是“传统金融的互联网化”。

金融机构纷纷试水互联网金融

报告显示,2015年,传统金融加速互联网化发展。据BR互联网金融研究院监测,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已经有57家商业银行上线了直销银行。2015年第三季度以来,23家上市券商中有18家券商大力加码互联网证券业务。2015年上半年,中国通过互联网渠道销售的保险累计保费收入816亿元,是上年同期的2.6倍,占行业总保费的4.7%,这一收入已接近2014年互联网保险全年的保费水平。基金业都已开通互联网直销模式,并进行了移动App布局。互联网信托也开始加快资产多元化布局。

此外,资产证券化正逐步成为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无论是银行、券商等资产证券化产品传统发行主体,还是p2p网贷平台、大型电商等介入这一领域的新兴发行主体,都对此表现出很大的兴趣。

为了有效应对来自互联网金融等新兴业态的挑战,中国的银行、证券、基金、保险、信托等传统金融业已经开始探索向互联网化转型的发展模式。银行业已经试水网络银行、直销银行、手机银行等模式,开通电商平台以覆盖企业和个人电子商务的综合需求。互联网证券在国内主要有自建电商平台、进驻第三方电商平台和独立第三方网站三种模式。互联网基金的模式主要有第三方支付平台模式、基金超市模式、网上银行销售模式和基金公司网上直销模式。互联网保险演化出官网直销模式、专业的第三方保险销售网站模式、众安在线模式、电子商务平台模式。互联网信托则有信托直销模式和债权转让机制下信托受益权拆分转让模式。

互联网金融监管相对薄弱,需警惕风险

在金融互联网化进程加快的同时,风险也随之而来。与传统金融行业相比,互联网金融所面临的风险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既包括金融相关风险,也包括技术层面和社会影响等风险。

虽然我国已经形成以央行征信系统为主导,辅以市场化专业机构和个人征信机构的三方格局,但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如小微企业和个人征信覆盖面和深度相对薄弱、行业和地域分割使得信息不能整合和流动等。

在互联网金融监管方面,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行业准入门槛较低,监管标准还不够清晰;二是监管导向仍需有效传递,监管原则与方式有待进一步确认;三是监管协同机制尚未有效运转起来,监管技术亟待提升。

此外,市场需要加强有效监管和自律,自律仍有不断改进的空间。

要充分借鉴欧美监管理念并改革创新

总体上,报告对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充分学习借鉴和改革创新,尤其是对欧美发达国家的征信体系、监管理念、风险管理等方面要消化吸收、博采众长、推陈出新。

征信方面,要从体系、技术、意识等方面加强和改进,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如打破行业和地域壁垒等。

监管方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是当务之急,只有制定一套统一的标准,明确各主体的责任和义务,才能减少行业乱象和违法行为。

报告指出,传统金融与新兴金融相互融合是大势所趋,传统金融互联网化的过程在未来将进一步演化提升,形成日趋丰富的创新空间与市场机遇。中国互联网金融将成为在全球范围内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重要力量,不仅限于提供互联网技术服务与产品设计,还将在提升中国金融资源的全球配置能力中发挥积极作用。

C. 2014年存款结构分析报告

2012年4月23日,山东高速物流集团与中国工商银行青岛分行等7家银行,在济南签署供应链金融服务合作协议,这一举标志了供应链金融服务业务该新型业务模式在山东省正式启动。据了解,山东高速物流集团供应链金融业务规模将在两年内发展到百亿元。
供应链金融横空出世
我国供应链金融业务属于近几年才逐步兴起,纵观各行的供应链融资品牌,其中,深发展银行是供应链融资业务开展成功的典范,该行从2003年在银行内部开展供应链融资的理念,而后提出“1+N供应链融资”服务模式,2005年时该行开展供应链融资大刀阔斧的一年,设立总分行两级贸易融资部,发布贸易融资系列授信管理制度,与中外运股份、中外运集团、中储运输总公司、中远物流等多家物流公司签约,从管理平台建设到制度建设到物流监管平台建设都为供应链融资业务的开展铺设了良好的发展舞台,2006年推出“供应链金融”品牌;在供应链金融上屡屡创新的深发展银行在2008年有推出创新品牌“池融资”,新颖的理念,全面的应收账款管理,使深发展的供应融资品牌深入人心。
除此之外,近几年,我国的多家银行也逐渐开展该项业务。光大银行在2005年推出了“阳光供应链”,提供了应收账款融资、应付账款融资、阳光商品融资、1十N链式融资、汽车全程通、工程机械按揭等多种物流金融产品,满足企业的多种需求。
前瞻产业研究院金融行业研究小组认为,中小企业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我国的产业政策和经济政策向中小企业的倾斜太少。据有关资料介绍,北京市工商联对北京市的私营企业进行的一次调查表明,在制约企业发展的各项因素当中,信贷困难以34%的比例高居首位。
总体上,我国企业外源融资的结构中,主要以银行贷款为主,但据前瞻资讯产业研究院金融行业研究小组分析,由于中小企业由于其自身风险问题,商业银行又为确保资金利润最大化、风险最小化,最终导致了我国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的形成。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供应链金融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前瞻》显示,2011年年末,我国中小企业贷款余额为21.77万亿元,占全国银行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39.73%,占企业贷款余额的60.63%。而从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规模来看,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数量为5000多万家,中小企业总数已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其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提供了近70%的进出口贸易额,提供了全国80%的城镇就业岗位。
以其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来看,前瞻产业研究院金融行业研究小组认为,正常情况下,中小企业贷款额度占我国整体贷款额度应该与其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相当,但数据显示,前者明显小于后者,中小企业获得的信贷支持力度远远无法满足其发展需要,市场存在旺盛的潜在需求。
其次,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供应链金融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以中小企业为主的民营企业中,真正不缺乏资金的仅占12%,资金匮乏的中小企业则占到80%,其中严重缺乏者为20%。这也再次证明了我国中小企业对资金需求量非常庞大。

阅读全文

与2014年银行互联网金融行业分析报告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罗普斯金3600价格 浏览:817
邮政银行贷款月利息是多少钱 浏览:457
信托理财收益率 浏览:79
安徽国厚金融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浏览:698
豆蔓理财招聘 浏览:11
天地茶业股票 浏览:752
融资per 浏览:703
北京博瑞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浏览:946
买基金什么时候上车 浏览:481
汇添富外延基金到底怎么了 浏览:811
融资建造类型 浏览:160
寿险理财规划师有用吗 浏览:605
保垒理财 浏览:759
ec融资 浏览:720
花生理财预警 浏览:932
富养女儿理财 浏览:414
企业融资投资分析报告 浏览:116
兴业期货厦门 浏览:176
华夏策略回报基金净值 浏览:332
锦江融资租赁 浏览: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