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金融投资 > 2015年互联网金融发展报告

2015年互联网金融发展报告

发布时间:2021-05-03 11:24:20

『壹』 刚从事互联网金融,想知道在2015年这个行业的发展趋势

从2014年的数据和行业调研情况来看,第一,P2P借贷行业在国内的发展势头非常迅猛,据测算,整个行业线上平台的交易额在1100亿人民币左右,线下的交易额在700亿到800亿自由。相比较,2013年的情况,整个行业有8倍左右的增长。
第二,P2P行业和平台出现了模式的分化,包括我们在2013年还没有听说过的O2O模式、P2B模式。围绕着不同的模式和平台打造了核心竞争力,包括对投资借款人和服务理财端提供更好服务的能力。虽然模式上出现很多分化,但是P2P借贷市场还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一两千亿元的规模仍然是微不足道的。虽然现在已经有了一些非常著名的平台,但整个行业的格局还没有真正确定,这个行业未来还处于高度的演化过程中。
第三,在P2P借贷行业,线上和线下互相融合成为重要趋势。既包括线下的平台逐步向线上发展业务,比如以前传统的债权转让模式直接演化成线上点对点的融资模式。当然,也有一些情况是线上平台搭建线下渠道,进行线下借款人和投资人的开发,线上、线下融合是我们观察到的主要情况。
第四,互联网金融的核心还是金融,本质问题还是需要控制风险。一些领先的P2P借贷平台对风险管理、风险控制的重视程度有所加强。对于正规发展,就是希望P2P借贷业务能够持续健康发展下去的愿景也在逐步增强。一些业内人士提出P2P借贷行业的服务是屌丝化的,服务对象是普通老百姓,但团队是高端化的,要使用正规的高端金融人才来做P2P借贷。
未来两到三年内P2P借贷行业会有以下发展趋势:
第一,P2P借贷市场进一步扩大,资金价格下降。伴随市场规模的扩大、资金供给的丰富、P2P借贷企业金融能力的增强,资金价格会持续下降。从2013年开始我们就观察到这个趋势,无论是投资人的回报率,还是借款人付出的资金成本,可能都会下降。
第二,市场风险加剧,倒闭平台数量增加。从2014年6月份开始集中出现P2P借贷平台的倒闭潮,一直延续到今年上半年,在最近几天也一直有P2P平台倒闭、跑路的情况出现。一些成立时间比较短的平台,第一批借款的到款日期纷纷到来,P2P平台倒闭的数量可能会增加或者是保持稳定。
第三,借款区域由大中城市向中小城市扩散。去年、今年P2P平台的地域分布,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尤其是北京、上海、深圳,也包括广州。随着一线大城市竞争的加剧,包括正规金融机构服务的改善,这些平台纷纷开始向二三线城市转移,这种转移的趋势也可能在未来几年持续下去。
第四,借款人由个人向企业扩散。P2P借贷平台最早的形式是用于个人的消费借款,例如用于购物、教育或者是婚丧嫁娶。同一时期的借款人还包括小工商业者、小型电商经营者。总体来讲,20123年之前,P2P借贷平台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小额借款人。2014年出现了一些比较有意思的情况,一些企业也会参与借贷,借贷规模达到上亿。
第五,市场细分与整合两种趋势并存。一种情况就是有些P2P平台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找到了最适合服务的借款人,开始精准的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降低风险。另外一种情况是成立比较早的平台,在已经摸准一些用户之后,开始扩展用户的服务范围。以前可能是服务个人借款的,现在开始向企业借款转移。
第六,发力征信技术,向正规化发展。有些P2P借贷平台正在成立规模化的公司,甚至自己向征信机构转型。
第七,泛平台属性增强,业务范围拓展。泛平台有各种方向,比如可以是横向的,不仅提供直接的债权融资,甚至可以销售一些理财产品,或者是做一些专门化的金融产品的销售。另外一种发展方式是P2P企业在平台上的服务向纵深化发展,之前可能只是进行贷款审核,现在有很多平台要慢慢介入支付业务、征信业务。
第八,民间金融线上化。P2P借贷在很大程度上是民间金融的阳光化。随着这种借贷模式引起大家越来越多的兴趣和关注,也获得了很好的资金来源途径,更多的民间金融,例如我们所说的保理、典当,它的资产可能会借助P2P借贷平台实现更好的流动性。最近已经出现了基于票据业务的P2P借贷平台,还有基于典当资产的P2P借贷平台。
第九,出现机构投资者。P2P的投资人和借款人都还是个人,未来可能会出现机构作为平台投资人,直接借款给融资方。前两年在P2P借贷行业出现过组团的现象,投资人本身比较喜欢在P2P平台上投资,可能会有很多投资人联合起来投一大笔钱,有些人进行管理,集中进行借款、投资的操作。后来因为一些风险和各种各样的原因,组团的现象逐渐消失了。我们认为在P2P能够提供比较好的收益和比较高的流动性的支撑下,会以管理资产计划或者是信托计划的形式作为P2P平台的投资者。
第十,投资便捷化、移动化。很多P2P平台开始开发手机客户端,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投资。

『贰』 2015互联网金融趋势论坛的主要议题是

【主要议题】
未来互联网金融新趋势,全球化与跨平台
会议时间:2015年3月19日
会议地点:中国 上海
更多会议具体详情关注活动家即可

『叁』 博鳌亚洲论坛历年发布的《互联网金融报告》都说了啥

博鳌亚洲论坛发布《互联网金融报告2016》

在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博鳌亚洲论坛学术发布会”上,发布了《互联网金融报告2016》。这是博鳌连续第三年发布年度互联网金融行业报告,今年的主题是“传统金融的互联网化”。

金融机构纷纷试水互联网金融

报告显示,2015年,传统金融加速互联网化发展。据BR互联网金融研究院监测,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已经有57家商业银行上线了直销银行。2015年第三季度以来,23家上市券商中有18家券商大力加码互联网证券业务。2015年上半年,中国通过互联网渠道销售的保险累计保费收入816亿元,是上年同期的2.6倍,占行业总保费的4.7%,这一收入已接近2014年互联网保险全年的保费水平。基金业都已开通互联网直销模式,并进行了移动App布局。互联网信托也开始加快资产多元化布局。

此外,资产证券化正逐步成为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无论是银行、券商等资产证券化产品传统发行主体,还是p2p网贷平台、大型电商等介入这一领域的新兴发行主体,都对此表现出很大的兴趣。

为了有效应对来自互联网金融等新兴业态的挑战,中国的银行、证券、基金、保险、信托等传统金融业已经开始探索向互联网化转型的发展模式。银行业已经试水网络银行、直销银行、手机银行等模式,开通电商平台以覆盖企业和个人电子商务的综合需求。互联网证券在国内主要有自建电商平台、进驻第三方电商平台和独立第三方网站三种模式。互联网基金的模式主要有第三方支付平台模式、基金超市模式、网上银行销售模式和基金公司网上直销模式。互联网保险演化出官网直销模式、专业的第三方保险销售网站模式、众安在线模式、电子商务平台模式。互联网信托则有信托直销模式和债权转让机制下信托受益权拆分转让模式。

互联网金融监管相对薄弱,需警惕风险

在金融互联网化进程加快的同时,风险也随之而来。与传统金融行业相比,互联网金融所面临的风险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既包括金融相关风险,也包括技术层面和社会影响等风险。

虽然我国已经形成以央行征信系统为主导,辅以市场化专业机构和个人征信机构的三方格局,但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如小微企业和个人征信覆盖面和深度相对薄弱、行业和地域分割使得信息不能整合和流动等。

在互联网金融监管方面,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行业准入门槛较低,监管标准还不够清晰;二是监管导向仍需有效传递,监管原则与方式有待进一步确认;三是监管协同机制尚未有效运转起来,监管技术亟待提升。

此外,市场需要加强有效监管和自律,自律仍有不断改进的空间。

要充分借鉴欧美监管理念并改革创新

总体上,报告对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充分学习借鉴和改革创新,尤其是对欧美发达国家的征信体系、监管理念、风险管理等方面要消化吸收、博采众长、推陈出新。

征信方面,要从体系、技术、意识等方面加强和改进,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如打破行业和地域壁垒等。

监管方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是当务之急,只有制定一套统一的标准,明确各主体的责任和义务,才能减少行业乱象和违法行为。

报告指出,传统金融与新兴金融相互融合是大势所趋,传统金融互联网化的过程在未来将进一步演化提升,形成日趋丰富的创新空间与市场机遇。中国互联网金融将成为在全球范围内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重要力量,不仅限于提供互联网技术服务与产品设计,还将在提升中国金融资源的全球配置能力中发挥积极作用。

『肆』 如何看待我国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互联网金融:前景广阔,但万不可越过法律边界

目前,P2P平台的交易规模已突破万亿,并一路攻城略地,资金端向主流人群渗透,资产端向传统产业渗透。截至2015年9月底,我国正常运营的P2P平台达2417家,各大平台每天发标,中国的普通百姓就像逛超市一样挑选自己满意的投资标的。社会对互联网金融已不再陌生。投资者最担心的问题还是主要集中在资金去向、资金用途及优惠活动等,其中最担心的还是资金安全问题。

目前,P2P理财用户已经达几十万,成为理财大军中一股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但是不断的跑路平台也让投资者变得更为谨慎,安全自然摆在首位。除了安全问题,P2P面对的新问题还有收益率下行。随着国内多次降息降准,很多平台的收益率已跌至10%甚至更低。

2015年12月上旬,微信朋友圈疯传《疑涉嫌非吸,e租宝40余人被带走!》,这P2P借贷领域顿时炸锅。紧随其后,大大集团因涉嫌非法集资也被立案侦查。

P2P平台跑路、停业或提现困难现象已经不足为奇。截至2015年10月底,全国P2P问题平台数累计已达1166家,占全部平台的比例高达32.7%。2015年前10个月,新增问题平台数累积达777家,主要原因是经营不善或原本成立目的不单纯。

市场就是这么残酷,法律就是这么神圣不可侵犯。由于平台的容量不会改变,竞争力差的只有被淘汰,问题平台的涌现不会就此结束,真正存活到最后的才真正是市场需要的,用户信任的。

移动支付在2015年已经迎来了爆发性的发展。在今年第三季度中国网民经常使用的支付方式中,第三方移动支付首次超过互联网支付,这也意味着移动互联网正在改变着绝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除支付宝、微信支付以外,网络全面进军互联网金融领域后,凭借技术研发的领先优势,整合网络搜索、网络地图等亿级用户产品入口,网络钱包相继推出了“拍照付”“人脸付”“声纹付”等先进技术手段产品使其成为了2015年的一匹黑马。愚人节网络钱包推出的“心付”和“搭讪基金”一度刷爆朋友圈。

可以预见,作为移动互联网与互联网金融的基础产业,移动支付将成为“互联网+金融”竞争的主要焦点之一。但是面对混乱不堪的P2P金融平台,则需要国家出台相关的法律和政策加以规范。

『伍』 2015年哪些事件影响互联网金融发展

你好,以下事件对互联网金融发展起到了重大影响。

(1)e租宝事内件。e租宝出事之后,引发容行业地震,大批投资人血本无本,对行业发展影响极坏。

(2)互联网金融监管政策意见稿出台。征求稿出台后,行业加快转变,迎合国家政策,行业发展奖慢慢走向正规。

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陆』 2015年互联网金融的趋势如何呢

2015互联网金融是在来百花争艳中逐自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总体趋势向好,但由于在互联网上监管难度加大,鱼龙混杂,需要互联网金融管理机构尽量将互联网安全技术和金融风险控制技术相结合,尽可能做到防患于未然。目前银行已经要求存款准备金和存款保险以及银行破产法即将出台,那么相对风险和风险管控较难的互联网金融也应有制度化 或者说行业规定出台,便于互联网金融公司自身管理,也便于参与者进行正确判断。供参考

『柒』 2015年 哪些事件影响互联网金融发展

1、人民银行等十部门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中央人属民政府.2015-07-18 [引用日期2015-10-10]
2. 互联网金融已被金融监管部门认可,利率市场化正在加强 .中国资金管理网.2014-03-06[引用日期2014-04-19]
3. 从野蛮人到文艺青年 互联网金融迈入小时代 .光明经济.2013-09-16 [引用日期2014-04-19]
4. 互联网金融六大发展模式 第三方支付最热 .中国电子银行[引用日期2014-12-1]
5. 互联网金融真正目标是颠覆央行 .搜狐网[引用日期2015-02-10]
6. 大数据能否保障互联网金融的高收益? .百贷网[引用日期2015-10-30]
7. 互联网金融真能赚大钱吗 .搜狐[引用日期2014-12-1]
8. 互联网金融新模式 .和讯网[引用日期2012-010-4]
9. 微信金融奶酪有多大? .凤凰网[引用日期2015-12-23]
10. 掌众金融发布第三季度运营报告,从资金流向看80、90后如何消费 .新金融[引用日期2015-12-23]

『捌』 如何推动互联网金融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2015-2020年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领航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由中咨领航资深专家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撰写,主要依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国家海关总署、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相关行业协会、国内外相关报刊杂志的基础信息以及专业研究单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报告首先分析政策、经济等环境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影响;接着从国内外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现状、发展热点、市场规模把握行业整体现状;然后从互联网金融行业市场供需、细分市场及时发现机会点和增长点;进一步从互联网金融市场竞争、重点企业搜集竞争情报,进行竞争定位;最后从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进行战略预判;而且综合了互联网金融行业投资风险和投资机会制定投资战略规划。

『玖』 2015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怎么样

2014年,互联网金融进入一个野蛮生长的时期:P2P网贷平台一边以惊人的速度涌现,一边又惊现倒闭潮;”宝”类产品在经过一番凶猛的疯长后,收益渐趋平缓;众筹的玩法越来越多,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多,并出现许多VC、PE进入众筹创业领域……在经历了一年的狂欢之后,2015年,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将进入一个沉淀、理性思考的阶段,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P2P:从喧嚣中沉淀

2014年,P2P行业十分热闹,大量的P2P平台在一年里经历了从出生到死去,整个行业在”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热闹中,实现了行业的自我淘汰。进入2015年,P2P在热闹之后,将逐渐回归理性,依稀显露出行业的发展方向。

1、行业快速洗牌

2014年,P2P行业一方面是涌现大量的线上平台,一方面则是”倒闭潮”席卷整个行业。这是整个行业在初期发展阶段正常的优胜劣汰现象,与投资人非理性追求高息、政策监管不严、违法成本低等多方面原因有关。

目前,大部分的P2P平台都还缺乏资质认证,P2P业内,政策监管的呼声一直不断。据银监会创新部副主任杨晓军透露的时间表,P2P监管细则或将于2015年初出台,届时,一批不规范的P2P平台将面临着淘汰。

另一方面,大量资本涌入P2P行业。2014年,据不完全统计,仅1月到10月,已有30余家P2P平台获得投资,这些吸引到资本投资的P2P平台实力将大大提高,加速行业的优胜劣汰。

2、去担保化成趋势

2014年,P2P行业去担保化一直是业内争论不休的一个话题。目前,P2P平台与担保公司合作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但这种模式已经成为P2P行业发展的阻碍,去担保化已经成为必然。

一些P2P平台没有风险控制和管理能力,但由于有担保公司作为挡箭牌,依然能够吸引大量投资者。一旦担保公司出现问题,P2P平台就不堪一击,瞬间失守,出现倒闭、跑路等恶性事件。其次,第三方担保公司的担保费用很高,通常都在2%-5%左右,间接提高了融资成本。从这两个角度来说,担保制度反而成为P2P行业自我发展、强健的一个阻碍。

3、大数据征信成核心竞争力

P2P平台去担保化,就意味着要回归其作为中介的本质,而作为一个网贷中介平台,风险管控能力,将是它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现在已经有一些P2P平台开始尝试利用客户在社交媒体、电商交易平台上留下来的数据,建立自己的数据库。未来,一些P2P网贷平台将借助技术和大数据的力量,建立起自己的数据化风控模型,采用大数据来分析和判断个人或者企业是否具备偿还能力。这也将成为P2P平台的核心竞争力,甚至在未来,会有一部分P2P平台在大数据征信方面具备足够的实力之后,向专业征信机构转型。

4、产业精细化

目前,P2P行业已经成为一片红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利用各自的优势,进行产品精细化,走差异化路线,是未来P2P突围的关键。

现在,整个P2P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专业市场区间已经开始划分,包揽市场的业务模式将很难持续,单个P2P平台也没有能力覆盖各大专业市场,只有精细化、专业化才是P2P企业生存下去的唯一出路。

实际上,目前行业内领先的P2P企业都有自己精准的市场定位,一些平台主要为环保企业融资,一些平台与拍卖行合作推收藏品融资,还有的侧重医疗、汽车、旅游等行业的融资。

众筹平台走向综合服务

2014年4月19日,众筹平台点名时间宣布放弃众筹模式,转而成为智能硬件的首发平台,未来,点名时间将针对一些优秀的众筹项目,为其提供全方位的众筹支持,包括项目包装、媒体公关、投资人推荐、渠道对接”绿色通道”等一系列专业的定制服务。不仅是点名时间,像股权众筹平台天使汇、云筹,都选择撕掉众筹的标签,强调自己的非众筹属性。

这并非众筹已经没落,而是众筹平台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众筹平台将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融资环节,而是将服务延伸到整个链条。这不仅抓住了项目方的需求,也有利于保障投资人的利益。对于众筹平台来说,也打破了盈利模式的桎梏。

移动支付带动虚拟货币的发展

随着NFC(近场通讯)技术的突破,苹果、三星、华为等推出的高端机型已经全面覆盖NFC功能,尤其是iphone6推出的ApplePay,凭借着iphone的市场地位,它在移动支付市场占据得天独厚的优势,并有可能与虚拟货币一起,对传统的纸币提出挑战。

据了解,目前全美已有22万商家加入ApplePay的阵营,占全美商家的5-10%;12家银行宣布与ApplePay合作,这12家银行负责全美83%的信用卡指出。ApplePay有望成为移动支付领域的老大。

而虚拟货币也将受益于移动支付。虚拟货币植根于互联网,消费者只要有移动设备,就可以进行虚拟币的交换,而ApplePay的出现,将培养消费者移动支付的习惯。

与传统货币相比,虚拟货币具有去中心化、高度流动的特点,它不属于某一个银行,无需经过金融监管机构的审核认证;只要技术支持,都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来进行虚拟货币的转移和交易。这些都是虚拟货币优于传统货币的特点,移动支付的快速出现,令虚拟货币如虎添翼,实现大的飞跃。

现在,Blocktrail、Coinalytics等比特币分析初创公司已经拿到融资,他们将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比特币。当人们越来越多地发现虚拟货币的优点时,也许传统纸币将逐渐被取代。

移动互联网金融元年

如果说,2013年是互联网金融元年的话,2015年或将迎来移动互联网金融的元年。


目前,以支付宝、财付通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已经开始朝着支付宝钱包和微信支付转移。据支付宝钱包公开数据显示,目前支付宝移动支付日交易笔数超过4500万笔,在支付宝整体占比中已经超过50%;有97%的用户在转账时,都是在手机上进行操作的。过去传统的理财产品,也从理财页面向App转化。

互联网金融移动化的另一个催化因子,是支付宝等产品的出现,使得原来高大上的金融开始将触角伸向屌丝人群,让金融理财与大众的日常生活接轨,人们随时都可以通过智能手机、pad等智能终端,随时随地进行投资理财,移动支付、购买保险等。当一个领域与日常生活越接近,它的移动化程度也越快。

『拾』 2015年,哪些事件影响互联网金融发展

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p2p非法融资
互联网大企业合并
如(滴滴打车+快的打车;58赶集合并;美团+大众点评合并;携程+去哪儿因网络联姻)等

阅读全文

与2015年互联网金融发展报告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股票图标大全 浏览:449
小川科技融资 浏览:823
国投融资渠道 浏览:153
星河控股股票 浏览:256
山东黄金电气 浏览:764
网上贷款哪些平台是坑人的 浏览:734
6500韩币等于多少人民币元 浏览:422
股票兼职讲师 浏览:856
期货刘福厚 浏览:914
节能建材股票 浏览:403
股票下跌英文 浏览:3
4月末外汇储备 浏览:448
卢映融资料 浏览:644
股票上压下托 浏览:290
米庄理财官网 浏览:164
哪种贵金属在最低谷 浏览:995
外汇保证金计算题目 浏览:815
博时主题行业基金净值上证指数 浏览:325
苏宁易购投资方向 浏览:41
百洋股份有投资价值吗 浏览:627